一座失落的黃金城,一位狂熱的探險家, 成就20世紀最令人著迷的傳奇! 他的故事,在斯皮爾伯格的《印地安那•瓊斯》里講述; 他的見聞,給柯南•道爾創(chuàng)作《失落的世界》以靈感; 他是魅影奇?zhèn)b肯特•阿蘭德的原型,他令布拉德•皮特傾情演繹。 他和Z城的故事,永遠是未完待續(xù)…… 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珀西•哈里森•福塞特。 在神秘的亞馬遜叢林,有一座黃金城(ElDorado)。這座城市遍地黃金,城中人“揮金如土”。他們在祭祀前要迎風灑落金粉,使全身包裹上黃金。每個人都在黃金的簇擁中誕生,又在黃金的包圍中逝去。那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是一個使人無限向往的人間天堂。 這個美妙的傳說吸引了眾多探險家、考古學家和尋寶者蜂擁前往。福塞特也是其中之一,他雖才高八斗卻一事無成。他渴望在驚險、神秘的未知世界實現(xiàn)抱負,更希望借此機會改變自己一貧如洗的窘迫生活。 當福塞特率隊進入亞馬遜腹地時,怪事接連發(fā)生:河中的魚成了吃人的野獸;螞蟻能瞬間將人吞噬;隊友因饑餓成了食人族;牲畜也歇斯底里……但福塞特沒有退縮。他已找到重要的線索和證據(jù)。他確信,自己離Z城已經(jīng)不遠。這是他對黃金城的昵稱,這其中的意味正如他守口如瓶的探險路線,永遠無人知曉。 1925年5月29日,福塞特給妻子發(fā)出最后一封電報后,再無音訊。他的最后去向成了謎。但他和Z城的故事,一直在漫畫、小說、廣播、電影里以不同版本講述。 80年后,作家大衛(wèi)•格恩對福塞特和Z城的故事產(chǎn)生了興趣。他來往于紐約與倫敦,造訪皇家地理學會檔案館,探訪福塞特的后人,研讀福塞特的日志。無意間,格恩發(fā)現(xiàn)了福塞特留下的蛛絲馬跡。興奮不已的他立即前往亞馬遜,重走福塞特的探險路線。似乎,他離真相越來越近。這是否意味著,20世紀最離奇的探索之謎將被他揭開? 作者簡介: 大衛(wèi)·格恩(DavidGrann),《紐約客》的專欄作家,為《紐約時報》《大西洋》《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新共和國》等知名媒體寫作。 目錄: Z城:一座令人狂熱的黃金城 第1章我們會回來 第2章突然失蹤 第3章搜捕開始了 第4章寶藏 第5章地圖上的空白 第6章門徒 第7章太空冰激凌和極限運動襪 第8章挺進亞馬遜 第9章秘密卷宗 第10章綠色地獄 第11章死馬營 第12章上帝之手 第13章贖金 第14章Z檔案Z城:一座令人狂熱的黃金城 第1章我們會回來 第2章突然失蹤 第3章搜捕開始了 第4章寶藏 第5章地圖上的空白 第6章門徒 第7章太空冰激凌和極限運動襪 第8章挺進亞馬遜 第9章秘密卷宗 第10章綠色地獄 第11章死馬營 第12章上帝之手 第13章贖金 第14章Z檔案 第15章黃金城 第16章保險柜 第17章瘋狂的世界 第18章科學強迫癥 第19章意外提示 第20章無所畏懼 第21章最后目擊者 第22章生死未卜 第23章上校的尸骨 第24章彼岸 第25章Z 資料說明Z城:一座令人狂熱的黃金城 全世界都在關注福塞特 在神秘的亞馬遜叢林,有一座黃金城(ElDorado)。這座城市遍地黃金,城中人“揮金如土”。他們在祭祀前要迎風灑落金粉,使全身包裹上黃金。每個人都在黃金的簇擁中誕生,又在黃金的包圍中逝去。那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是一個使人無限向往的人間天堂。 1925年4月,來自英國的傳奇探險家珀西•哈里森•福塞特深入亞馬遜河腹地,向隱藏在秘林中的黃金城前行。福塞特在地圖上把目的地用英文最后一個字母“Z”標出。之前幾次死里逃生的探險經(jīng)歷讓福塞特堅信自己已找到黃金城的遺址,他才是揭開謎底的人。 整個世界都在關注福塞特,他被媒體譽為“維多利亞時代最后的探險家”。福塞特此次前行得到了倫敦皇家地理學會的資助,人們相信他一定會帶著重大發(fā)現(xiàn)榮耀地歸來。 當福塞特率隊進入亞馬遜腹地時,怪事接連發(fā)生:河中的魚成了吃人的野獸;螞蟻能瞬間將人吞噬;隊友因饑餓成了食人族;牲畜也歇斯底里……就在他即將揭開真相時,卻突然中斷了與外界的聯(lián)系。 他的最后去向成了謎。 Z城之謎 曾經(jīng)連3英鎊的皇家地理學會會費都交不起的福塞特,失蹤后卻仿佛成了一座金礦。無數(shù)人從他的故事里汲取靈感,衍生出以他的形象為主人公的小說、廣播劇、電影、漫畫……雖然已不能在塵世中見到這位探險家,但他和Z城的故事,卻一直是未完待續(xù)。 與福塞特同時代的柯南•道爾,這位因福爾摩斯系列偵探小說而名揚天下的作家,在聽過福塞特的報告后,寫出《失落的世界》;天才導演斯皮爾伯格,在自己的扛鼎之作《印第安那•瓊斯》里,講述福塞特在印第安人部落的驚險故事;在歐美長盛不衰的漫畫《TheShadow》里,那個神秘又無所不能的魅影奇?zhèn)b肯特•阿蘭德,原型竟然也是福塞特。在本書上市之前,就有消息傳出,派拉蒙電影公司已買下此書的影視版權,布拉德•皮特將出演福塞特一角。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深陷福塞特與Z城之謎?本書的作者大衛(wèi)•格恩一語中的:“我們大多數(shù)人,會對那些瘋狂的事心向往之,卻不能付諸于行動。”人類的天性就是喜歡冒險與征服。雖然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我們不得不循規(guī)蹈矩,忠實地扮演著各種角色,成為龐大國家機器中的小零件。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始終存在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Z城,這座福塞特心中的黃金城,喚醒了那些不安定的靈魂。受著內心的指引,他們不約而同地來到亞馬遜,重走福塞特的征途,尋找失落的Z城。 大衛(wèi)•格恩的私密日記:重走Z城 2004年,《紐約客》專欄作家大衛(wèi)•格恩對福塞特和Z城的故事產(chǎn)生了興趣。他來往于紐約與倫敦,造訪皇家地理學會檔案館,探訪福塞特的后人,研讀福塞特的日志。無意間,格恩發(fā)現(xiàn)了福塞特留下的蛛絲馬跡。興奮不已的他立即前往亞馬遜,重走福塞特的探險路線。這是否意味著,20世紀最離奇的探索之謎將被他揭開? 大衛(wèi)•格恩在書中首次披露: “四周盤根錯節(jié)的樹木和虬枝看上去鬼影重重,叮人的蒼蠅和蚊子在我皮膚上留下斑駁的血跡。我已失去向導,沒有食物和水。將地圖裝回衣袋后,我奮力向前,試圖找到出路,虬枝卻無情地抽打著我的臉。 “我看見樹林中有東西在動。‘誰?’我大喊,卻無人應答! 當格恩越來越接近目的地,心中的疑問也越來越強烈……他是否找到了Z城?是否走出了Z城的迷宮? 1. 曼雷是第一個被擊垮的人,他的體溫升到了華氏104度,他不自覺地發(fā)抖——患的是痢疾。“這對我來說太嚴重了。”他對默里嘀咕道,“我撐不住了!甭滋稍谀酀舻陌渡,企圖讓太陽治愈感冒,雖然這一點作用都沒有。 接下來,科斯廷患了鼻咽黏膜利什曼病,這種病有著更嚇人的癥狀。它由沙蠅傳播的寄生蟲引發(fā),會使嘴巴、鼻子和四肢周圍的皮膚腐爛,好像整個人正在慢慢消融。 此時,默里看上去完全崩潰了。他的手指觸及有毒植物后變得紅腫,后來指甲掉了下來,好像有人用鉗子拔掉的一樣。像他描述的那樣,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深且令人惡心的化膿的傷口”,這使得他去系牢吊床都很“苦惱”。后來他又得了痢疾。某天他醒來時,發(fā)現(xiàn)膝蓋和胳膊上好像有蠕蟲。他湊近看了看,原來是長在他體內的蛆。他數(shù)了數(shù),僅在他的肘部,就有50只。“它們移動時會非常疼痛。”默里寫道。無視福塞特的警告,他試著用藥毒死它們,卻失敗了。他在傷口里放了很多東西——煙堿、升汞、高錳酸鉀,然后試著用針或者擠壓將蠕蟲弄出來。一些蠕蟲被毒藥毒死,開始在他的體內腐爛。還有一些蠕蟲長了1英寸那么長,偶爾從默里體內伸出頭來,就像潛水艇的展望鏡。默里的身體好像被這種他在研究的生物接管了。他的身體聞上去有腐爛的味道,腳腫脹得塞不進靴子。 只有福塞特看上去沒有麻煩事。他發(fā)現(xiàn)一兩個蛆在他的皮膚下面,這是一種馬蠅引起的,馬蠅在蚊子身上排卵,蚊子再將卵存放在人的身體上。但是他沒有對它們下毒,因為它們的洞穴沒有引起傷口感染。無視隊員羸弱的身體,福塞特催促他們奮力前進。據(jù)科斯廷說,某天突然傳來一陣慘叫聲,他們轉頭看去,原來是一頭美洲獅突襲了一條狗,正在將這條狗拖進森林。 挨餓,潮濕,發(fā)燒,全身都是蚊子叮咬的傷疤。蛆會從人體內開始吃掉肌肉組織,就像蛆以螺旋狀穿過默里的身體那樣。一天晚上,默里和曼雷為誰能睡在火那邊而激烈爭吵。福塞特漸漸確信默里是懦夫、詐病者、小偷。默里認為福塞特缺乏同情心:“對生病的或勞累的人沒有任何憐憫!备H乜梢詼p速以“給跛腳人一次逃生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 當同伴們再次急速前進時,默里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福塞特篩金子的簸箕,直到他無法再忍受。默里打開他的背包,把它倒出來,隨之倒出來的還有他自己的大部分行李,包括他的吊床和衣服。福塞特警告默里,這些東西他自己將來都會需要的,但是默里強調他正在努力拯救自己的生命,因為福塞特不會等他。較輕的背包提高了默里的速度,但是沒有吊床,下傾盆大雨時,他被迫睡在地上,任臭蟲在身上恣意爬行。 2. 這些文字是由一個葡萄牙軍人記錄下來的,他描寫了他是如何“被無法滿足的黃金夢激發(fā)”,動身來到巴西尋求寶藏的!皻v經(jīng)一段漫長坎坷的行程……經(jīng)過多年的尋找……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片高聳入云、連綿起伏的山巒,這片山巒好似進入了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又似云霧或星月的御座!弊罱K,這個軍人說,他們找到了一條山間小道,“與其說它是由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到不如說它是雕刻而成的藝術品! 當他們抵達了這條小徑的最高處時,一片迷人的景致便展現(xiàn)在他們的眼前:他們的身下便是一座古城的廢墟。破曉時分,他們便裝配好武器,緩緩地向下匍匐前進。成群的蝙蝠環(huán)繞著他們,石拱門、雕像、道路和廟宇呈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廢墟完好地展示了這個城市曾經(jīng)的輝煌,在它正值盛世的年代,人口曾是多么的稠密,當?shù)厝说纳钣衷嵌嗝吹纳菝!边@個軍人寫道。遠征結束后,他回到文明世界,把這件事寫進寄給總督的信中。他敦促“總督閣下”派遣遠征軍去尋找和“利用這些財富”。 我們無從得知總督對這份材料的反應,也不知道這位軍人是否再次踏上那座城市的廢墟。福塞特在搜索巴西國家圖書館時發(fā)現(xiàn)了這部手稿,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圖書管理員向我指了指手稿的底部!翱纯催@個!彼f。 那是一些類似象形文字的奇異圖表。軍人說他曾觀察到廢墟中雕刻的一些圖案。由于看起來似曾相識,我這才意識到它們跟自己曾在福塞特的日記中看到的一些畫一模一樣。一定是福塞特看到這部手稿后,把它們復制了下來。 圖書館即將關門,菲拉斯過來向我要回了這本古老的手稿。注視著她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回保險柜,我這才明白為何布萊恩•福塞特在父親和哥哥逝世多年以后宣布:“它是真的!它一定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