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1993年,摩頓森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發(fā)生意外,被巴爾蒂人全力營救才死里逃生。獲救后,他被當(dāng)?shù)氐拇緲忝耧L(fēng)和極端貧困深深震撼,遂立下“為村莊建立學(xué)!钡暮暝浮4撕鬄閮冬F(xiàn)承諾苦心奔走,陸續(xù)建起90余所學(xué)校。 1999年,一群吉爾吉斯族人騎馬六天六夜找到摩頓森,請求為他們蓋一所學(xué)校!這幾乎是個“絕對不可能的任務(wù)”,他們居住于“世界屋脊”之巔,世界已將他們遺忘,連阿富汗政府也將他們忘得干干凈凈! 十年已過,承諾是否還在?吉爾吉斯族人是否已像喜馬拉雅山的凍雪一樣心灰意冷?但無論如何,摩頓森堅信:石頭不是武器,石頭必須變成學(xué)校! 作者簡介: 葛瑞格 目錄: 序 導(dǎo)言 第一部承諾 引子 第一章路盡頭的人們 第二章殘手異人 第三章零年 第四章和平的聲音 第五章風(fēng)格決定一切 第六章吉爾吉斯可汗的印章 第二部大災(zāi)難 第七章黑暗深處傳來的咆哮聲 第八章不知道該做什么 第九章法爾扎納的課桌 第十章薩夫拉茲的承諾序 導(dǎo)言 第一部承諾 引子 第一章路盡頭的人們 第二章殘手異人 第三章零年 第四章和平的聲音 第五章風(fēng)格決定一切 第六章吉爾吉斯可汗的印章 第二部大災(zāi)難 第七章黑暗深處傳來的咆哮聲 第八章不知道該做什么 第九章法爾扎納的課桌 第十章薩夫拉茲的承諾 第十一章機不可失 第三部世界屋脊之上的學(xué)校 第十二章一位美軍上校的電子郵件 第十三章從加洛扎難民營來的人 第十四章巴達(dá)赫尚巡回之旅 第十五章兩位勇士的會面 第十六章重回原點 第十七章最后的最好的學(xué)校 后記 致謝 重要人物表★葛瑞格真心相信,解決阿富汗沖突不能寄望于炸彈和槍炮,只能依靠書、鉛筆和筆記本……若不領(lǐng)著孩子走向?qū)W校,只會摧毀這片土地的未來,讓一切努力都陷入絕望,整個阿富汗永遠(yuǎn)走不到繁榮富饒的那一天。 ——卡勒德第一部承諾 第一章路盡頭的人們 無論我何時飛往巴基斯坦或阿富汗,行李通常都只有一個小塑膠公文包,上面貼著一張綠白相間的小條,寫著“最后的最佳去處”。一九八八年威廉‘基特里奇和安妮克·史密斯編輯一本蒙大拿州作品集的時候,將這幾個詞放在一起作為選集的名稱。從那時起,“最后的最佳去處”就成了我們對這個生活了十四年的州的非正式稱謂,我說的“我們”,包括我和妻子塔拉、兩個孩子阿米拉和希貝爾,以及我們的西藏小獵犬扎西。以下說法精辟地總結(jié)了蒙大拿州如此吸引眾多美國人的原因——她那令人驚嘆的美景和率真開闊的胸懷,F(xiàn)在這幾個詞如同我們車牌照上的大山側(cè)影一樣,成為我第二故鄉(xiāng)的代名詞。 不過對我來說,基特里奇的宣傳語還帶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你看一眼中亞協(xié)會自一九九五年以來所建學(xué)校的地圖,就會發(fā)現(xiàn)項目所在之處幾乎都因地理位置偏僻、極度貧困、宗教極端主義或戰(zhàn)爭而缺乏教育基礎(chǔ)設(shè)施。外界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地方,幾乎沒有什么人去過,這就是我們開始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