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的歷史小說特征:翔實的史料基礎(chǔ)、縝密的邏輯推理以及合理的場景虛構(gòu)。在《中國任俠傳》所描述的十六位中國俠士事跡中,這些特征自然融合,并淋漓盡致地得以體現(xiàn)。周正、縝密、細膩而又敏銳,陳舜臣小說的這種性格,是他融匯中日文化之后所做的詮釋。 作者簡介: 陳舜臣,日本當代最重要的歷史小說家。祖籍福建泉州。1924年生于日本神戶。 1961年以小說《枯草之根》榮獲日本第七屆“江戶川亂步獎”一舉成名,之后發(fā)表《三色之家》、《弓屋》、《憤怒的菩薩》等小說,以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和獨特的風格確立了在日本推理文學界的地位。1969年以《青玉獅子香爐》獲得代表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獎。此后開始轉(zhuǎn)向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先后出版了《小說十八史略》、《甲午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秘本三國志》、《太平天國》、《耶律楚材》、《秦始皇》、《鄭成功》、《成吉思汗》、《諸葛亮》、《小說李白成》等名作,以其博學多識和豐富的想象,贏得廣泛贊譽,一次次掀起日本閱讀中國史的熱潮,由此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小說大師。 目錄: 上卷 序章 荊軻,一片心 孟嘗君的食客 盜虎符 身首異處 季布一諾 我是幸運兒 非常男兒時代 相似的男子 下卷 前世因緣 我的敵人是承相 送入地獄 永別了,赤眉巨人們上卷 序章 荊軻,一片心 孟嘗君的食客 盜虎符 身首異處 季布一諾 我是幸運兒 非常男兒時代 相似的男子 下卷 前世因緣 我的敵人是承相 送入地獄 永別了,赤眉巨人們 伏波將軍逝去 不入虎穴 從棺材中走小的男子 彌勒闖人上卷 荊軻,一片心 說到刺客,在人們腦海中最先浮現(xiàn)出的就是荊軻這個名字。他是衛(wèi)國人。 衛(wèi)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開國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衛(wèi)國地處現(xiàn)在的河南省北部,可謂是中原中的中原,自然,文化也相當?shù)陌l(fā)達。國民都以自己的國家為榮。最初的首都朝歌地處殷墟,正是中國文明的發(fā)祥地,之后遷都到帝丘(就是現(xiàn)在的濮陽縣)。中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jīng)》中記載了許多首詩歌,都是描述衛(wèi)國的女子嫁到別國后,時常悲涼地思念故土的情節(jié)。 對衛(wèi)國的思念,沒有一天停止過。時刻都無法忘懷,可見衛(wèi)國是如此“美麗的國度”。 然而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國力卻漸漸衰落,到了荊軻所在的時代——戰(zhàn)國末期,公元前3世紀——淪為魏國的屬國。公元前225年,魏國又被秦王贏政,也就是日后的秦始皇所滅。 秦國人雖驍勇善戰(zhàn),最初也不過是地處西北邊陲文化荒漠的鄉(xiāng)巴佬。秦國的國勢大增全得益于戰(zhàn)國初期的名臣商鞅改革政治,謀求富國強兵之道。 商鞅本非秦國人,而是文化大國衛(wèi)國人。 “野蠻將戰(zhàn)勝文明么……”荊軻仰天喃喃自語,不久他就離開了衛(wèi)國,周游列國。 荊軻幼時好讀書,信仰文明。然而文明在武力面前卻如此脆弱,不堪一擊,血淋淋的事實一幕幕上演。在文明與武力之間,荊軻左右為難。起初,他認為,欲守護、復興文明,只有用敵人的武器來反擊。所謂的敵人泛指野蠻性,具體而言就是指“秦國”。武器多種多樣,荊軻認定是“擊劍”。他著了魔似地練劍,周游列國,砥礪劍術(shù)。一聽說哪里有劍術(shù)高明之士,他就不遠萬里前往拜訪,厚禮求教。然而,久而久之,荊軻對擊劍產(chǎn)生了質(zhì)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