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日本有人來敦請,我同法眾中,不知有誰答應渡日傳法?” 沒有人回答。“有誰要去嗎?”仍沒有人回答。 鑒真三度開口:“是為了法。即使有淼漫滄海隔絕,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一位大和上,十七名高徒,四個留學僧,無數(shù)大唐珍寶,浮沉流轉于大海,和塵世。 作者簡介: 井上靖(1907~1991),日本當代著名作家,評論家和詩人,日中古代文化交流史和中國古代史研究家,日中友好社會活動家。1907年出生于北海道,早年遍讀中國典籍。代表作有《斗!贰冻潜ぁ贰短炱街贰稑翘m》《敦煌》《孔子》等,其中《天平之甍》于1958年獲日本藝術選獎。 目錄: 導讀時移往事——《天平之甍》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附錄《天平之甍》寫作經(jīng)由此一鑒真和尚的史事,是井上靖依據(jù)奈良時代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上東征傳》而以小說筆法寫成。書中人物所處時代的人世背景是如此深厚,以致所思所想所怨所怒所歡悅所終身企求的,不論值與不值,皆是擲地可作金石聲的有分量。——朱天心 《天平之甍》刻畫了超越個人的意志和熱情,與自然和時間進行搏斗的形象!L锖昴 我想起我喜歡的《天平之甍》,幾個日本僧人耗費一生在異域之境抄寫了上千卷經(jīng)文,以四艘船載回日本,但在怒濤中因沉船而使大批經(jīng)文一卷卷沉入海中。那樣的殘酷和虛擲!樢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