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庫切又一自傳體小說,同《男孩》、《青春》一起構(gòu)成了完整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在《夏日》中,庫切將那種虛實相間、微妙迷離的回憶錄風格更推進一步:著名作家?guī)烨幸阉;一位年輕的英國作家為了給這位已故作家撰寫傳記,像個偵探一樣尋找著庫切幽靈般的中年。這是一部奇特的作品,一部從他人視角出發(fā)的“自傳”。它到底是一部虛構(gòu)小說,還是一部回憶錄?這也是人們對他之前作品《青春》持有的疑問!肚啻骸肥且缘谌朔Q敘述的,而這部作品的人稱意識更為復雜。只能說,這是一部非常“狡猾的”、具有高超寫作技巧的小說。 作者簡介: J.M.庫切: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和學者。生于南非開普敦,先后在南非和美國接受教育。庫切學識淵博,在文學、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和宗教方面造詣頗深,是一位學者型作家。他幾乎囊括所有國際文學大獎,兩次獲得布克獎,是英語文學中獲獎最多的作家。 20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J.M.庫切的小說以結(jié)構(gòu)精致、對話雋永、思辨深邃為特色……他以知性的誠實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礎(chǔ),使自己遠離俗麗而無價值的戲劇化的解悟和懺悔……庫切的作品是豐富多彩的文學財富。 目錄: 中譯本序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的筆記 朱莉亞 瑪戈特 阿德瑞娜 馬丁 蘇菲 未標明日期的零散筆記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的筆記 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昨天的《星期日時報》報道了博茨瓦納弗朗西斯敦的一則消息。上星期某一天午夜時分,一輛美國款式的白色小車駛?cè)肽尘用駞^(qū),在一幢房屋前停下。車上跳出幾名戴頭套的男子,踹開前門便朝屋內(nèi)開槍掃射。掃射過后他們又縱火焚燒房子,然后驅(qū)車而去。鄰居從廢墟中扒出了七具燒焦的尸體:兩男三女,還有兩個孩童。 兇手看來好像是黑人,可是有一個鄰居聽見他們當中有人操著阿非利堪語,因而確信他們是假扮黑人的白種人。死者都是南非人,是幾星期前剛剛遷入這幢房子的難民。 南非外交部長通過發(fā)言人對此事發(fā)表評論,稱這一消息“尚未經(jīng)證實”。他說,政府將著手展開調(diào)查,以確認那些死者的南非公民身份。至于武裝部隊方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否認了南非國防軍與此有牽連的任何說法。他猜測這起兇殺也許出于“非國大”的內(nèi)訌,反映了各派別之間“日趨緊張”的關(guān)系。 一周接著一周,就這樣,兇殺過后便是死樣怪氣的撇清,這些來自邊陲地區(qū)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章。他讀著這些報道,有一種被玷污的感覺?磥,他回來就得沾惹這些東西了!可是,在這個世界上,你還能上哪兒去找一個把自己藏起來不受玷污的地方?難道跑到白雪覆蓋的瑞典,遠隔千山萬水從報章上了解他的同胞和他們最新的惡作劇,能讓他感覺好受些? 怎樣逃離污穢:這不是一個新問題。這是一個該死的老掉牙的問題——它不放過你,給你留下惡心的化膿傷口,良心的自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