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編著的《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精)》內(nèi)容介紹:不要過于相信你可以從“現(xiàn)在”口中了解“過去”。要小心那最誠實的中介人。要記住,別人給你講的故事實際上是由三部分組成的:講故事的人整理成型的部分、聽故事的人再整理成型的部分、故事中已死去的人對前兩種人所隱瞞的部分!罢l在談?wù)撊退沟侔病つ翁?”我意識里的那個聲音又說。是誰在談?wù)撃?我還是沒見到塞巴斯蒂安,或者至少沒在他活著的時候見到他?墒俏覂A聽了我以為是他的呼吸的聲音,那幾分鐘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若是塞巴斯蒂安在臨終前跟我說了話,同樣會完全改變我的生活。不管他的秘密是什么,我也了解到了一個秘密,那就是:靈魂不過是存在的一種方式——不是一種恒久的狀態(tài),因此任何靈魂都可能是你的靈魂,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它的波動并進行仿效的話!皝硎馈笨赡苁且环N有意識地生活在任何選中的靈魂或任何數(shù)量的靈魂里的完全的能力,所有這些靈魂都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可互換的負擔(dān)。因此——我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精)》是一本外國文學(xué)。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jì)公認(rèn)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1899年4月23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xué)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xué)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xué)生涯。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xué)執(zhí)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biāo)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1955年9月15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并引發(fā)爭議。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