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之貓”是關于量子理論的一個理想實驗,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定諤提出,為解決愛因斯坦相對論所帶來的祖母悖論,即平行宇宙之說,解釋微觀規(guī)律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觀規(guī)律的差異,處于所謂“疊加態(tài)”的微觀粒子之狀態(tài)是不確定的。 作者就是從這個著名的實驗出發(fā),開始他的小說:在黑夜里,敘事者看到一只貓,這只貓跟他一起呆了一年時間,最終消失了。這只不死不活或者說又死又活的貓讓他開始思考人和真實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去設想那些如果當初我們的選擇變了之后可能發(fā)生的故事。這就像是一場在平行宇宙和我們可能擁有的生活中穿梭的奇妙旅行,讓人聯(lián)想到童年、命運、記憶、欲望、死亡和哀悼。 作者簡介: 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Forest,1962-),法國知名學者、作家、文學博士,法國藝術文學軍官勛章獲得者,曾在英國多所名校教書,現(xiàn)在法國南特大學執(zhí)教,2011年起主編法國著名文學期刊《新法蘭西雜志》。學術專著有《菲利普?索萊爾斯》、《加繆》、《文本和迷宮》、《原樣派史話》、《大江健三郎》、《小說,真實》,文學作品有《永恒的孩子》(1997年獲費米娜處女作獎)、《紙上的精靈》、《然而》(2004年獲“十二月獎”)、《新愛》、《云的世紀》(2011年法國飛行俱樂部文學大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