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庫切作品與后現代文化景觀


作者:邵凌     整理日期:2022-01-12 01:25:40


  邵凌的這部《庫切作品與后現代文化景觀》把庫切作品置于20世紀后半葉至21世紀初的當代世界社會文化的整體語境中進行考察分析,發(fā)現了文學表征與西方文化傳統(tǒng)及其當代嬗變之間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指出庫切的早期作品反映了一個有良知的白人知識分子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憎惡和批判,表達了深深的道德愧疚,而庫切著力解構以殖民主義為代表的各種壓迫性意識形態(tài),這一舉動與當代西方興起的顛覆線性宏大敘事、拆解傳統(tǒng)意義上的西方主體的后現代解放浪潮是緊密呼應的。在創(chuàng)作后期,庫切的主題與當下西方社會的生活發(fā)生了更為密切而全面的聯系,后現代大都市以及大都市中發(fā)生的形形色色的故事成為其小說的主要內容,表明作家的視野覆蓋了西方社會的歷史和現在,甚至擴展到整個世界。在如此拓展了的視角之下,庫切的形象顯然豐滿了許多。當然,完成這樣一項研究課題,對作者的知識寬度、思辨能力、理論水平以及學問耐心的要求之高,也是可想而知的。
  由邵凌著的《庫切作品與后現代文化景觀》是2012年立項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歷史·當下:J.M.庫切與后現代文化景觀”的研究成果。
  J.M.庫切出生于南非,兩度獲得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并于20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享譽當今世界文壇。本書力圖將南非內外殖民的國史和20世紀后半葉發(fā)生在歐美國家的后現代文化思潮結合起來,從創(chuàng)傷書寫、身體敘事、殘疾書寫、生態(tài)吉說、政治觀、歷史觀、極端化不可靠敘事、女性視角、自傳寫作和對現實主義的態(tài)度轉變等重要命題,來觀照庫切的創(chuàng)作,探討后現代文化語境對庫切創(chuàng)作的影響,以及庫切小說的意義與美學特征。
  本書可供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等領域的研究者和師生閱瀆參考。





上一本:福爾摩斯與鉆石女王 下一本:吉檀迦利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庫切作品與后現代文化景觀的作者是邵凌,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