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原野有心不要人、屋子和村子,一眨眼,使勁甩掉了一切,一返過去的模樣,遺世而獨立。 而且在姥姥家,沒法避開這亂人心神的景象。村子很小,姥姥家就在村尾。海一般,莽原將我們團團圍住,只有東邊還能望見幾間小木屋,算是這驚駭旅居時唯一的旅伴。旅居,因為莽原風平浪靜,身在其中有種錯覺:被動地無盡穿尋,仍是重復再重復、不變的國度。 突然有一天,不曉得哪來的無名火,我開始連發(fā)抱怨: “啊,煩死了,煩死了,煩死了!” “閉嘴吧你,”姥姥受不了了,“還以為狼在嚎呢。” 我倒想,我也說不上為什么,莫名其妙壓不住無名火,我嚎得更歡了: “煩死我了,煩死我了!” “啊喲!跟無辜的嬰兒似的!”姥姥嘆道。 小孩兒苦惱著她就這么喊,特別是說不出所以然卻心傷得厲害的時候。她有沒有用嬰兒殉教的典故,我不知道,但每一次只要讓她瞧見小孩號啕大哭,她準少不了氣呼呼大叫:“啊喲!無辜得要死哦!” 還是沒法,只能試著分散我的注意力,哄我,把屋里最好吃的放我面前,都沒用,最后她說: “你只要不哭,我給你做個娃娃。” 一下子淚珠子就停了。 我半信半疑地瞧著坐在高搖椅上的姥姥。 “娃娃,”我說,“在商店里,做不了。” “哼,你以為!”話匣子一開,又像往常那樣嫌棄商店:“這要錢那要錢,如今什么都要買買買,這風氣!” 發(fā)泄一通后,她的眼里競透出一星微光,我從沒見過這樣的她,像廢棄、荒蕪的僻處,一點美麗的奇異熹光。那一天,她就這么開始了她的創(chuàng)造,再簡單不過。 “去!”她說,“給我拿頂樓的大碎布袋來。別搞錯了,高掛在細繩上那個。拿過來,你瞧瞧,我要做的事還能不能成了。” 我還不信,但也好奇,或許暗自盼著逮她個錯,便去找大碎布袋。 姥姥翻出各色的邊角料,干凈得很————姥姥所有的舊衣碎料全都認真洗過才塞進袋里,沒有怪味。她腿上,印花棉布、方格布、麻紗鋪了一堆,壓腳被似的。那是妹妹裙子的碎布,這是媽媽上衣的料,這是我裙上的布,我都認出來了,那是誰誰誰的圍裙,倒記不起。好開心,回憶和邊角料對上了號。姥姥終于找著塊白布,剪成大小不一的幾片,做成樣式各異的小布袋,一個做身子,其他做娃娃的胳膊和腿。 “現(xiàn)在要填點干草、鹽或者燕麥。隨你喜好。你要個什么樣的娃娃?”她問我,“干草的軟一點,還是……” “哦,燕麥!”我應道。 “那會有點重!崩牙烟嵝。 “管它。” “那好,這樣,你去谷倉。我存了滿滿一袋燕麥,那會兒想養(yǎng)母雞來著。裝一小盤吧! 我回來時,娃娃就等著填上養(yǎng)母雞用的燕麥了。這怪里怪氣的情景怎么一個疊一個堆起了我的幸福,我完完全全記得。不一會兒,姥姥填滿了燕麥,縫合了所有部位,我的眼前已然是個好好的小人樣,有手有腳,還有一個頂略平的腦袋。 我終于對造娃娃產(chǎn)生了濃烈的興趣。 “好,但是你要慘啦!”我說,“頭發(fā)呢!” “頭發(fā)!你以為!”她無限的創(chuàng)造靈感毫發(fā)無傷,讓她活力爆滿。“哼,那可是我們家的法寶,想都不用想!” “回頂樓!彼f,“我讓人搬了個舊柜子上去,打開右邊抽屜,別亂翻,拿團毛線……對啦,你是要個現(xiàn)在流行的金發(fā)娃娃,還是跟我一樣的白發(fā)老太太?” 我掙扎了半天。我實在想要個戴著眼鏡的白發(fā)老娃娃,心想這得多新鮮?墒俏乙蚕胍獋年輕的娃娃啊。 “你能給我做個金色卷發(fā)的嗎?” “那還不簡單,”姥姥說,“選你喜歡的毛線,拿了到我房間取毛衣針,再拿個煤油燈。這么說吧,怕你打碎咯,分兩趟拿! 就這么著,做了頂美麗的黃頭發(fā)后,姥姥拿了毛線針往燈上烤,弄卷了黃頭發(fā)蓋在我娃娃頭上。 我再掩不住驚嘆。 “你是什么都會做哇?”我問。 “算吧!彼葡胫裁,“如今的年輕人,不會就著自己有的,親手做個什么,享不了那種福,也沒那份傲氣。都丟了! 停了一會兒她又說: “像我,年輕的時候,就不能跑到商店買東買西。我可都是學來的,學來的。”她說著,看向生命遠遠的來路……“好了,該給你娃娃弄臉了。上桌,踮腳夠一夠橫板上的鵝毛筆和墨水瓶! 東西都放在她跟前,她握筆蘸墨,先往我娃娃什么都沒的臉上勾出眉,然后是眼睛,再是嘴和小直鼻,妙極了。 我開始拍手跺腳,高興得不得了;蛟S是姥姥的創(chuàng)造力,讓我興奮不已。真是這樣,無論我走到哪里,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創(chuàng)作————總在驚人處————只要讓我看到同樣天賦的才華,我心里總洋溢著滿滿的快樂。 “好,但嘴巴得紅紅的。”我開口。 “也是。”姥姥應我,“藍嘴巴看起來病怏怏的。紅嘴巴,這倒有點難。不過我們總有法子……” 我聽出來了,她把我算作一分子,越發(fā)為她的才華驕傲。 “去看看,”靈光一閃她脫口而出,“我房間的柜里有沒有口紅那玩意————害怕怕的,那顏色血盆大口似的,這回倒派上用場了。我印象里熱特呂德————不,應該是安一瑪麗————上次在我房里化妝落這兒了! 我很快就找著了,就在她說的那個位置,血盆大口似的口紅。 啊,漂亮的小紅唇,帶點矜持,像淡淡地笑著,這是姥姥畫的! 金色卷發(fā)的姑娘,藍眼睛,笑得有些不屑,我娃娃夠美了,雖然沒穿衣服。 “她衣服呢,”姥姥說,“倒可以用客房里的窗簾邊,就放在柜子下邊的抽屜里。去找找,順帶翻翻上邊抽屜,我覺著里面放了條藍絲帶。” 半小時后,我娃娃穿上了漂亮的飛邊白裙,系了條天藍色腰帶。姥姥正往裙子正面縫一排極小極小的燙金紐扣。 “可她光著腳。”突然我就沮喪起來,“鞋更難了吧,好姥姥?” 我?guī)狭酥t卑,在她面前,我特別特別謙卑,臣服于她威嚴的智力光環(huán),靈巧的雙手,一心創(chuàng)造時不可名狀的傲然的孤獨。 “鞋你要皮的、緞子的,還是毛絨的?”(P8-13) 文學的溫度————魁北克式楓糖漿的暖 標準對于有感性作祟的文學來說,難。但溫度,是閱讀時心里甚至生理自然的判斷,比如:看得汗毛直立,看得暖洋洋的,看得心里一熱……把溫度引入文學,許多難以劃歸的作家、作品自然就有了合適的位置。常識告訴我們:高溫容易腐爛,低溫容易保存。閑逸自處的作品大抵低溫,什么叫閑逸自處?為一己之志趣而寫,不圖看的人知達,所以即便寫山寫水,哪怕寫個可愛的動物,比如貓,也有些輕飄,隱而浮,看的人抓不住自然難引爭議。看得人血脈賁張的作品自然是高溫的,容易腐爛在不應談對錯的文學里不是失去價值的表現(xiàn),反而是在用生的生命力表現(xiàn)生之沉重的反面————死亡。這兩個極端在我看來,對應最貼切的分屬婉約派及波德萊爾、薩德等法國作家。而文學溫度表的中間,應該給治愈系留一個位置。作為九十年代末期出現(xiàn)在日本的新名詞,治愈系一開始就和人的姿態(tài)聯(lián)系在一起:親和、自然之態(tài)。任何一種需求都應缺失而生,如果親和、自然在現(xiàn)代人看來有了治愈的功效,那距離與隔閡就時常相伴。雖然平日里治愈系推及的范圍已至生活方方面面:圖片、音樂、玩偶,甚至食物,但從治愈系“細微中見美好”的釋義看,電影與文學這兩種借過程講變化的形式,更能充分地體現(xiàn)“見,,這一發(fā)現(xiàn)的不易。治愈系也是有要求的,就原產(chǎn)地日本而言,無論電影(《小森林》《海鷗食堂》《四月物語》《幸福的面包》),還是文學(《一個人的好天氣》《廚房》),都是無常中累積的一個個“小確幸”,給人一種無常即日常的閑寂感。如果以一種食物形象地表達日式的治愈,應推抹茶,澀而不滯,清涼。相較于善用留白與省略的日式治愈,西方有一種我們不太熟悉的治愈叫魁北克式治愈。一個島國對自我的珍視表現(xiàn)于對當?shù)刈匀伙L景及風俗文化的執(zhí)著,更為突出地表現(xiàn)于對家庭成員間的牽絆的描寫,因為一個家庭就像一座孤島。但對于一個沒有久遠歷史的法裔移民區(qū),面對懸崖峭壁與高山河流,海洋與湖泊,魁北克這份漂泊的憂(魁北克諸多代表性文學作品從標題就能看出飄零,《歲月在漂泊》《艾瑪尼埃爾人生一季》)只能用朗闊的哲思來解。以加布里埃勒·羅伊為代表的魁北克作家,借著孩童的懵懂與好奇安撫著曾經(jīng)幼小的人生看客————小小的“我”以及人生變遷中接受遺憾的經(jīng)歷者————卑微的“我”。不同于日式治愈森林系的感恩,魁北克式治愈的溫度來源于哲思,是金黃的楓糖漿,偏暖。 2010年從法國回來,我選擇性地帶回三類書:高溫的惡————《惡之花》《沙發(fā)》;低溫乃至零度的禪思————《未來之書》;中溫的魁北克式治愈————《阿爾塔蒙之路》與《秋季環(huán)游》。不同于某類文人對某一風格的專注,這三類書代表了我對規(guī)則及束縛有意的排斥,對真烈的不放棄,對自成世界的理性與閑逸的固守,對自我治愈的渴望。你不能要求一個把生活活成文學的樣子的人更多了。 當時我看著一列火車,想到了“錯過”這個詞。 …… 像在樂呵呵地允諾:我給你們砍多多的柴火,一整個冬天夠夠的柴火。整個那段時間,家似準備啟航的船,似就要淪陷的城郭,滿滿的儲備:腌菜、魁北克楓樹糖漿、不列顛哥倫比亞的紅蘋果、安大略的李子。不久,又收到了鄉(xiāng)下舅舅寄來的吃食:鵝肝、火雞、十二只雞、火腿和肥臘肉,幾箱鮮蛋和農(nóng)場產(chǎn)的黃油。夏天的廚房搖身一變成了店鋪,我們只用整天泡在里面,霜凍凍住了保鮮期。豐足的秋就是暢爽,或許那時我就知道了什么叫安全感。 還是相遇。像老人說的,也許就是一個循環(huán),“一切都會在那兒重聚,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所愛的事和物! “像我們所有人一起,你和她,我和他,一起玩耍,一起穿過生命,伸出手想要遇見……”也終會遇見,在阿爾塔蒙之路。 不同于日式治愈系的留白,《阿爾塔蒙之路》所代表的魁北克式治愈系愿意再現(xiàn)每一個關于生活之憂的細節(jié),只是借著哲思寬容了每一個誤會、爭執(zhí)、遺憾甚至悔恨,定了溫暖的調(diào)子。不同于日式治愈系看后想要擁抱自然和生活中細微卻美好的事物,魁北克式治愈系讓你看了想要馬上擁抱身邊愛著的每一個人,并非一種詩意的審美,而是越過自我的一份厚重,如同金色的黏稠的楓糖漿。 我?guī)Щ亓恕栋査芍贰,此刻鄭重地向大家推薦。 趙苓岑 2016年8月25日 蒙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