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何芭特在1917年至1936年間發(fā)表的中國主題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分別再現(xiàn)了不同的中國形象。王鵬編著的《異鄉(xiāng)客A.T.何芭特的中國敘事》以當時中國文人和記者對中國的描述為背景,通過考察何芭特作品中對中國的描述,試圖管窺以下問題:這些美國女作家來華前的中國觀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原因促使她們塑造了別樣的中國形象?她們描述的中國和中國人與當時中國作家對自己國家和國民的描述有何異同?是何原因?qū)е庐a(chǎn)生這些異同?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1917年到1926年間何芭特初到中國所寫文學作品中勾勒的中國形象,以及形成這一形象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探討了1926年到1929年間何芭特中國觀的第一次轉(zhuǎn)變。第三部分通過對《中國燈油》(1933)和《陽和陰》(1936)的細讀,研究了1929年到1936年間何芭特中國觀的再次轉(zhuǎn)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