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公認,英國文學有偉大的詩歌傳統(tǒng)、戲劇傳統(tǒng)和小說傳統(tǒng)。同時,我們也不可忘記,英國文學也有其偉大的散文傳統(tǒng)。培根式智慧的小品、斯威夫特式犀利的檄文、艾迪生式機巧的時評、蘭姆式親切的隨筆、卡萊爾式慷慨激昂的告誡、切斯特頓式自嘲的幽默、奧威爾式的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可見英國散文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從微觀上說,散文的讀者也許在娛悅之余發(fā)現(xiàn),他或她原來也有話要說,或對舊話題有新鮮的想法要表達,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骨鯁在喉,一吐為快。這時,散文的作者與散文的讀者達到了“神交”:散文作品正是通過忠誠的讀者一代一代流傳著,而讀者有時會發(fā)現(xiàn)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也成為了散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