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是中國文學浪漫精神的奠基之作,與《詩經(jīng)》共同構成中國文化的源頭,影響深遠而廣泛。《楚辭》收錄屈原、宋玉、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劉向、王逸等人的辭賦作品。它們“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被稱為“楚辭”。其中,屈原所作《離騷》、《九歌》、《天問》、《九章》、《招魂》,感情熱烈奔放,想象奇幻優(yōu)美,文辭驚采絕艷,志行高潔堅貞,被魯迅譽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本書由古典文學研究名家聶石樵先生根據(jù)明人復印的宋刊本《楚辭補注》和宋端平本《楚辭集注》編注,同時參考了歷代其他重要注本。文字校訂擇善而從,注釋注重文字訓詁和闡明詞句的含義,以便于讀者領會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品味作品的風雅和浪漫。聶石樵(1927~2018) 山東蓬萊人。1949年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1953年自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留校任教。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曾任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中國詩經(jīng)學會顧問等。著有《屈原論稿》、《司馬遷論稿》、《先秦兩漢文學史》、《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唐代文學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