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狄奧尼索斯頌歌


作者:[德]尼采     整理日期:2016-12-21 21:12:47

《狄奧尼索斯頌歌》(Dionysos-Dithyramben)收入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是尼采作品中比較罕見的抒情詩集。也是尼采精神崩潰的前幾天,親手編定的最后一部文稿, 令尼采憂慮的是某種“世紀之交”的癥狀再次來臨,繼宗教改革和“思想界的平民主義”之后,“現(xiàn)代性”旗號下前呼后擁的文化“世界主義”大有把知識界弄成“五光十色印象”大賣場的危險。現(xiàn)代人對“真理”的理解離希臘人奠定的基礎已經太遠了。

尼采認為詩不可沒有韻,但主張用韻自由,并批評普拉滕和荷爾德林的詩韻律過于齊整,缺少飄逸之氣。尼采詩藝嫻熟,至少《狄俄尼索斯頌歌》在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之間不讓人覺得復古,而大膽以概念入詩,雅詞俗詞一起登堂入室,令人想到希臘抒情詩第一人阿基羅庫斯不拘一格的詩風。


作者簡介:

作者弗里德里!ねつ岵桑‵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xiàn)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直到20世紀,才激起深遠的調門各異的回聲。后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采的哲學思想。

譯者趙千帆,2005年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外國哲學博士,導師孫周興教授;2008年至2009年,洪堡基金會德國總理獎學金訪學學者。主要論文:理性的自祭——《啟蒙辯證法》在康德和黑格爾概念框架中的根源,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3期本雅明氣息(Aura)理論新詮,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4期 科研項目: 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與拯救:20世紀德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四家研究》(編號12CZX080)







上一本:毛姆短篇小說集1 下一本:加繆手記:第二卷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狄奧尼索斯頌歌的作者是[德]尼采,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