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壞了哈德萊堡名聲的人》是馬克·吐溫經(jīng)典中篇小說之一。小說講述陌生人以報答恩人的名義,利用人性的弱點——貪婪嘲弄了哈德萊堡中有聲望的人們。馬克·吐溫利用符合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背景規(guī)律的故事給讀者提供了窺視“人性”的一個視角。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塞繆爾·朗霍恩·克萊門斯,生于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dá),先后當(dāng)過印刷所學(xué)徒、報童、排字工人、水手、輪船駕駛員和報館記者等,四處奔波,經(jīng)歷豐富。1865年,他發(fā)表了成名作《卡拉韋拉斯縣聲名狼藉的跳蛙》,一生筆耕不輟。著有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赫克貝利·芬恩歷險記》《王子與貧兒》以及中短篇小說《百萬英鎊》《敗壞了哈德萊堡名聲的人》《競選州長》等。他是美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個用純粹的美國口語進(jìn)行寫作的作家,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譯者序/1 敗壞了哈德萊堡名聲的人/1 以作家身份首次亮相/61 愛斯基摩姑娘的羅曼史/98 兒時夢幻/118 火車上的吃人事件/128 競選州長/139 三萬塊錢的遺產(chǎn)/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