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李嘉誠教你把生意做大


作者:王劍     整理日期:2015-02-18 19:59:48

每一個行業(yè)都有賺錢的機會,關鍵在于你是否有發(fā)現商機的眼睛,是否有嗅到商機的鼻子。李嘉誠曾經說過:“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覺敏銳才能將商業(yè)情報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那種感覺遲鈍、閉門自鎖的公司老板會無所作為。”李嘉誠的成功關鍵在于對形式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在形式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他善于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制定正確的決策,從而把握這樣或者那樣的機遇。
  作者簡介:
  王劍,浙江人,某網絡科技公司CEO。在商界縱橫馳騁多年,致力于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研究。經商之余,潛心研究管理科學,結合實踐,對經營管理制勝秘訣有了深刻的領悟和闡釋。出版有《先交朋友,再做生意》《從第一桶金到身家過億的秘密》、《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團隊打天下,管理定江山》等暢銷書。其作品風靡臺灣、日本、韓國等亞洲各地。
  目錄:
  第一章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
  同樣是口袋里有1萬塊錢,有些人拿去做了投資,有些人則存進了銀行賬戶,有些人卻拿去消費掉。這就是不同的人的處事態(tài)度和做事思路。英國哲學家培根在《習慣論》中寫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李嘉誠篤信這句名言,他認為思路決定出路,性格決定命運,他之所以能從白手起家變成富可敵國的世界華人首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經商思路、投資觀念和性格為人。
  1經商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智力
  2人棄我取,這是做生意的大智慧
  3從不尋常的事件中,嗅到大商機
  4只要有眼光,任何地方都有錢賺
  5要有放眼全球的決策頭腦
  6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高度
  7緊跟政府風向,政策就是機遇
  第二章做事先做人,商道即人道
  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做人開始的。古往今來,學會做人都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古人說:“身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币粋人之所以成功,首先要有良好的品第一章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
  同樣是口袋里有1萬塊錢,有些人拿去做了投資,有些人則存進了銀行賬戶,有些人卻拿去消費掉。這就是不同的人的處事態(tài)度和做事思路。英國哲學家培根在《習慣論》中寫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崩罴握\篤信這句名言,他認為思路決定出路,性格決定命運,他之所以能從白手起家變成富可敵國的世界華人首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經商思路、投資觀念和性格為人。
  1經商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智力
  2人棄我取,這是做生意的大智慧
  3從不尋常的事件中,嗅到大商機
  4只要有眼光,任何地方都有錢賺
  5要有放眼全球的決策頭腦
  6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高度
  7緊跟政府風向,政策就是機遇
  第二章做事先做人,商道即人道
  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做人開始的。古往今來,學會做人都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古人說:“身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一個人之所以成功,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修養(yǎng),這樣他才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結交社會各界的善緣,才有可能成就大事。李嘉誠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他一直將自己定位為“商人”,但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商人,他認為做生意就是做人情,商道即人道,他也因此在商場中樹立了金字招牌,生意自然而然找上門來。
  1做事先做人,經商先立德
  2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
  3有些生意,利潤再高也不能做
  4絕不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
  5寧虧自己,不虧大家
  6錢要賺,但原則也要講
  7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氣者得財氣
  第三章誠贏天下——寧可破產,不失信用
  從一名推銷員到長江實業(yè)的總經理,一路走來,李嘉誠對誠信的認識非常深刻,他時常忠告身邊的人:“一個有信用的人,比起一個沒有信用、懶散、亂花錢、不求上進的人,自必有更多機會!彼研抛u視為自己的第二生命,寧可破產,絕不失信,這就是世界華人首富的經商信條,也是他做人的原則。因為李嘉誠重信用,生意伙伴都信得過他,都愿意與他保持長期合作,這就是他輕松賺大錢的秘訣之一。
  1信譽是立人之本,誠信是“金字招牌”
  2一個高明的商人會依靠“誠”字馳騁商場
  3把承諾看得與合同同等重要
  4寧可破產,不失信用
  5信譽要實實在在,不要夸夸其談
  6過河絕不拆橋,害人者終將被害
  7做人不能太精明,厚道一些不吃虧
  第四章借雞生蛋,要學會借外力以小博大
  在這個世界上,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即便你才華橫溢,專業(yè)素質超強,但只憑你一個人的能力,也掀不起驚濤駭浪。要想創(chuàng)出一番大事業(yè),就必須學會借助外力,這樣方能以小博大。李嘉誠的成功也不例外,他當年一窮二白,但他善于借力,善于結交人脈,一步步為后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說,成功需要借力,懂得借力,才可能以小博大,有大成就。
  1競爭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
  2借勢是一種妙不可言的高招
  3成就事業(yè)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
  4借別人的錢,賺更多的錢
  5分清大趨勢與小潮流
  6以小博大,以弱制強
  第五章眼光長遠——高瞻遠矚,事業(yè)才能做大
  李嘉誠曾經說過:“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是大商人。同樣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結果也不同!辈簧倨髽I(yè)經營者在做生意時急功近利、目光短淺,李嘉誠認為這樣是不可能把生意做大的。要想把事業(yè)做大,企業(yè)家應該經常思考未來,把握市場發(fā)展的趨勢,看清企業(yè)前進的方向,超前地對市場變化的走勢、進程和結果作出判斷,這樣才能趨利避害,搶抓商機,掌握競爭的主動權。
  1商人的目的是利潤
  2投資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
  3正確的決策來源于對市場的精準把握
  4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5眼界決定起點:用知識磨礪眼光
  6掌握全面的資訊,方能百戰(zhàn)不殆
  7投資,要果斷進入,斷然抽身
  第六章投資非投機——步步為營,穩(wěn)步發(fā)展
  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是一位穩(wěn)健的投資大師,他的投資理念就是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全域謀劃,把風險降至最低。他曾經強調,長實在內地做的是長期投資,而非投機,每塊土地都會認真發(fā)展。其實,李嘉誠在對待任何一項投資時都保持謹慎的心態(tài),他的經營哲學是,要成功,先花90%的時間思考失敗。他奉行的投資策略是兩條腿走路,穩(wěn)健中不忘發(fā)展,發(fā)展中不忘穩(wěn)健。因此,他總能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總能化危機為機會。
  1想成功要先花90%的時間想失敗
  2要做大事,謹慎二字不可丟
  3“一夜暴富”往往意味著“一朝破產”
  4穩(wěn)扎穩(wěn)打才能把事業(yè)做大做強
  5要冒險,但不能盲目冒險
  6兩條腿走路:穩(wěn)健中求發(fā)展,發(fā)展中不忘穩(wěn)健
  第七章管理者要賦予企業(yè)生命
  李嘉誠作為世界華人首富,在企業(yè)管理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心得和體會。在他看來,商界的每一天都如嚴酷的戰(zhàn)爭,負責任的管理者需要捍衛(wèi)企業(yè)和股東的利益,每天竭盡全力,永無止境地開源節(jié)流。他經常說,管理者要賦予企業(yè)生命,管理的藝術在于能夠接受新事物、新思維,更新傳統思想,這樣才能讓企業(yè)保持源頭活水,充滿靈動和生機。
  1管理下屬要有嚴密的組織
  2不做驕傲自大的領導
  3像大公司一樣思考,像小公司一樣行動
  4動態(tài)管理:團隊因靈活而高效
  5團隊氣質:團隊就得有傲骨無傲心
  6戰(zhàn)略要從細節(jié)中來,到細節(jié)中去
  7用制度管人,按規(guī)章辦事
  第八章廣納人才,人才是立事之本
  得人才者興,失人才者亡,這是企業(yè)的生存法則。正如古人所說:“智莫大乎知人!比瞬攀浅删痛笫伦钪匾馁Y本,李嘉誠深諳此道,他廣納人才,誠信聚才,精心育才,仁義愛才,雅量容才,巧妙用才,寬厚待才。正因為有著極其高明的辨識人才的能力和使用人才的智慧,李嘉誠領導下的各類人才方能團結一心,馳騁商場幾十年而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1得人才者得天下
  2選人不要只關注學歷,會干事才是硬道理
  3用人之道:科學化、專業(yè)化、年輕化
  4中西合璧,包容人才
  5知人善用,任人唯賢
  6對待有用的人可以不惜下血本
  7根據公司的長遠規(guī)劃進行人才儲備
  第九章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得人心者得天下。”企業(yè)要想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必須在贏得人心的基礎上,將人才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出來。所以,優(yōu)秀的管理者深深懂得: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只有管住了人心,才能從根本上管好員工、激勵員工、帶領員工,把企業(yè)經營得繁榮昌盛。
  1儒商氣質:重情重義重信
  2管理的根本之道在于管人心
  3要想留住員工的心,莫過給他實實在在的利益
  4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員工
  5重視與員工的溝通
  6學會允許員工犯錯
  7懂得為下屬著想,讓你贏得下屬的尊重
  第十章學會授權,讓員工在成長中創(chuàng)造奇跡
  “緊攥著拳頭,手里面什么也沒有;張開雙手,你才能擁有全世界!卑堰@句話用到企業(yè)管理者授權上,也再恰當不過:當一個管理者緊攥著權力不肯放手時,他不是權力的擁有者,而是權力的奴隸。只有當他把權力授予下屬,讓下屬有空間釋放自己的能力,管理者才是真正的權力擁有者,下屬才有機會施展拳腳,為企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1管理者應學會大膽授權
  2走出辦公室,管理者才能施展開拳腳
  3合理授權,給員工足夠的空間發(fā)揮
  4把握原則,讓交辦的工作有章可循
  5挑選合適的授權對象
  6授權之后不忘監(jiān)督,監(jiān)督并不代表不信任
  第十一章企業(yè)家天天想的,就是危機在哪里
  英國危機管理專家邁克爾·里杰斯特說過:“預防是解決危機的最好方法。”企業(yè)家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思考危機在哪里,并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這種危機感是企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正如李嘉誠所言:“花90%的時間考慮失敗!痹诔晒χ,先將可能存在的風險預測到,并設法消除風險,這才是最智慧的謀略。
  1一時的成功不等于一世的成功,要有危機意識
  2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要居安思危
  3成功就是把所有的潛在風險都干掉
  4危機與風險策略:未雨綢繆,處變不驚
  5見招拆招,變“!睘椤皺C”
  6越是有風險的地方,越是有大的利潤
  7風險太大,利潤再高也放手
  第十二章合作互惠:合作通天下,互惠才能共贏
  生意場上,大家圖的都是一個“利”字,有錢大家賺,和氣才能生財。李嘉誠認為,做生意也是做人情,最重要的是互相合作,共同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把蛋糕做得格外大,獲得更多的利益。對待合作伙伴,李嘉誠十分大氣,舍得讓利,寧虧自己,不虧他人,這種做法讓人折服,因此,李嘉誠身邊從來不缺少合作盟友。正因為合作互惠,長江實業(yè)才能馳騁天下。
  1做生意也是做人情
  2有錢一起賺,自己發(fā)財也讓別人發(fā)財
  3舍得讓利,自己才能得利
  4互信才能合作,分享才能共贏
  5一定要給人以豐厚的回報
  6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
  7想變得更強大,就變競爭為合作
  第十三章大胸懷,大氣魄,成就大商人
  胸懷決定境界,氣魄決定人生。李嘉誠是一個心胸寬廣、氣度非凡的商人,他深知包容的力量,包容自己的員工,包容自己的合作伙伴,包容自己的競爭對手。同時,他還懂得包容自己的不足,懂得不斷學習、不斷反省自己,不斷修煉自身的領袖氣質。在這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下,長江實業(yè)猶如一艘航空母艦,馳騁于商場,走向美好明天。
  1和氣生財,有多大的胸懷,就能容納多少財富
  2要有豁達的胸襟,才可以容納細流
  3大局為重,大氣量才能有大作為
  4要有聽取別人意見的氣量
  5不斷學習,知識是領導者最大的資本
  6胸懷天下,才能做天下人的生意
  7修煉領導力,培養(yǎng)卓越的領袖氣質前言提起“李嘉誠”,就會讓人想到“財富”。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李嘉誠就是財富的代名詞。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至今已經連續(xù)15年蟬聯該榜榜首。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誠排名第20位。他是經商賺錢的天才,也是管理企業(yè)、領導團隊的帥才,但其實他還是一個出身貧窮的苦難少年。
  14歲時,受生活窘境所迫,李嘉誠無奈輟學,不得不去工作,以養(yǎng)家糊口,從此干上了茶樓跑堂;17歲時,李嘉誠只身外出闖蕩,從打工仔做起,干起了推銷工作;22歲時,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chuàng)辦長江塑膠廠,開啟了經商生涯。從此,李嘉誠開始改寫自己的人生,開始創(chuàng)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財富神話。
  苦難對于弱者是一塊絆腳石,但對于李嘉誠來說,卻是一筆財富。李嘉誠曾經說過:“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生活的磨煉讓李嘉誠懂得了勤奮節(jié)儉、處事謹慎、與人為善、誠信待人、保持學習、樂于合作、穩(wěn)健投資,這一切都是李嘉誠在商海中摸爬滾打、一鳴驚人的利器。
  從1950年創(chuàng)業(yè)至今,李嘉誠歷經兩次石油危機、“文化大革命”、亞洲金融風暴等動蕩形勢,但李嘉誠從未在哪一年虧損過,他的企業(yè)遍及世界55個國家,從香港走向內地提起“李嘉誠”,就會讓人想到“財富”。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李嘉誠就是財富的代名詞。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至今已經連續(xù)15年蟬聯該榜榜首。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誠排名第20位。他是經商賺錢的天才,也是管理企業(yè)、領導團隊的帥才,但其實他還是一個出身貧窮的苦難少年。
  14歲時,受生活窘境所迫,李嘉誠無奈輟學,不得不去工作,以養(yǎng)家糊口,從此干上了茶樓跑堂;17歲時,李嘉誠只身外出闖蕩,從打工仔做起,干起了推銷工作;22歲時,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chuàng)辦長江塑膠廠,開啟了經商生涯。從此,李嘉誠開始改寫自己的人生,開始創(chuàng)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財富神話。
  苦難對于弱者是一塊絆腳石,但對于李嘉誠來說,卻是一筆財富。李嘉誠曾經說過:“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鄙畹哪捵尷罴握\懂得了勤奮節(jié)儉、處事謹慎、與人為善、誠信待人、保持學習、樂于合作、穩(wěn)健投資,這一切都是李嘉誠在商海中摸爬滾打、一鳴驚人的利器。
  從1950年創(chuàng)業(yè)至今,李嘉誠歷經兩次石油危機、“文化大革命”、亞洲金融風暴等動蕩形勢,但李嘉誠從未在哪一年虧損過,他的企業(yè)遍及世界55個國家,從香港走向內地,從中國走向歐美,稱得上是“日不落商業(yè)帝國”。
  在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業(yè)經商史中,李嘉誠贏得了一個又一個霸氣的美譽。從當年的“塑膠花大王”,到后來的“超人”,再到如今的“世界華人首富”,這是李嘉誠不斷拓展商業(yè)帝國,不斷邁向人生巔峰的最好見證。
  李嘉誠不僅是財富的象征,還是道德上的楷模,更是商業(yè)領袖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功充滿傳奇色彩,但又是一種必然,這是因為他懂得做生意就是做人,堅持以和為貴、分享共贏的經商策略。同時,他又懂得照顧他人的利益,懂得讓利于人,給人以豐厚的回報,這使得人人愿意與他交朋友,永遠不缺少生意做。
  對于自己的經商生涯,李嘉誠曾這樣謙虛地總結:“在20歲前,事業(yè)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間,10%靠運氣好,事業(yè)已有些小基礎,那10年的成功,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后,運氣已差不多要占3~4成了。”其實,略懂經商的人都知道,商海沉浮,運氣只是成功的微小因素,關鍵還要看自身的實力:敏銳的商業(yè)嗅覺、富于遠見和謀略、誠信經商、為人心胸寬廣,等等。
  本書主要從李嘉誠做人做事、經商做生意、企業(yè)管理等方面剖析李嘉誠的成功之道。書中案例夯實,視角獨到,分析深入,帶你走近李嘉誠的經商生涯,了解李嘉誠的致富秘訣,學習李嘉誠的企業(yè)經營之道。
  各大媒體、線上線下重點報道連載!經商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智力
  人有一雙眼睛,它們是用來發(fā)現新事物、洞察人性的;人有一雙耳朵,它們是用來耳聽八方、收集信息的;人有一雙手,它們是用來實干的。但主導雙眼、雙耳、雙手的,是人的思想和智力,如果沒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智慧觀念,就不可能用眼睛去發(fā)現機會,用耳朵去捕捉信息,用雙手去抓住扭轉命運的轉輪。
  對于李嘉誠而言,他之所以能走出生活的困境,攀向事業(yè)的高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智慧。由于家庭生活所迫,李嘉誠14歲就開始工作,而且非常早熟。在年少的李嘉誠眼里,跑堂工作不只是一個飯碗,更是一個接觸他人,學習社會經驗、體驗人生智慧的機會。
  要知道,茶樓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這里面三教九流什么樣的人都有。李嘉誠對形形色色的人都充滿興趣,在工作期間,練就了超強的察言觀色的能力,學會了投其所好、見機行事的人際交往技巧,使他很好地勝任了茶樓跑堂這份工作。
  后來,當他進入五金廠、鐘表廠、塑膠廠當推銷員時,他這種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領派上了大用場,成為他了解客戶需求、駕馭客戶心理的絕招?梢哉f,如果沒有這些本領,李嘉誠不會有后來的輝煌成就。
  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困境中,李嘉誠沒有向命運屈服,沒有抱怨工作低賤,抱怨出身低下,而是選擇逆風而上,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吃苦與命運抗爭。這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思路造就的命運。一個思想積極的人,其人生永遠不會黯淡,這就是李嘉誠所具備的成功者思維。
  創(chuàng)業(yè)之后,李嘉誠的智慧在商場競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曾經說過:“不必再有絲毫猶豫,競爭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談何在商場立足、超越‘置地’!”他之所以說這樣的話,很大程度上在于當初長江實業(yè)能夠超越英資置地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在與置地的競爭中,長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實力都遜色于置地,李嘉誠能夠帶領長實一舉擊敗置地,充分展現了他的商業(yè)智慧。
  例如,在地鐵中環(huán)站和金鐘站上興建建筑的招標問題上,長實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置地,就是因為李嘉誠善于投地鐵公司所好,他知道地鐵公司急需現金,于是提供資金蓋樓,而且在利益分享上,只要小頭,把大頭讓給地鐵公司。地鐵公司自然把兩個地鐵站上的開發(fā)權交給他。通過這次競爭,李嘉誠不但以弱勝強,而且擊敗了置地等30多家競爭對手,在商界一鳴驚人,為他日后獲得銀行的信任、同行的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毫無疑問,這僅僅是李嘉誠“斗智”成功的案例之一。下面這個案例,更是充分彰顯了李嘉誠的智慧、勇氣和魄力。
  在長江塑膠廠的塑膠花成功打入了歐洲市場之后,李嘉誠決定進軍北美市場,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的占有率。為此,李嘉誠主動負責設計精美的產品廣告畫冊,并通過香港有關機構,了解歐美各貿易公司的地址,然后把這些廣告畫冊寄出去。
  不久之后,北美那邊有了反饋。有一家實力強大的貿易公司(S公司)對長江塑膠廠的塑膠花十分感興趣,對其報價也頗為滿意,他們表示在一周之后派人來香港參觀,以便更好地考察工廠、洽談合作。
  李嘉誠對S公司的反饋十分重視,他了解到S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貿易公司,銷售網絡遍布美國和加拿大。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那么,長江塑膠廠將迎來騰飛的機會。然而,李嘉誠不敢確定這個機會一定屬于他,因為對方的意思很明顯,他們來香港為的是考察整個塑膠行業(yè),然后從中選擇一家或幾家作為合作伙伴。
  這是一次斗智斗勇的競爭,比的是信譽、是質量、是企業(yè)規(guī)模,說到底,比的是企業(yè)領導者的智力和勇氣。當時長江塑膠廠論實力、產品質量、企業(yè)規(guī)模,都算不上老大,拓展歐洲市場時,由于他的企業(yè)規(guī)模有限,不被客戶信任。因此,他決定吸取之前的教訓。
  李嘉誠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即召開公司高層會議,宣布了一個令人振奮又驚訝的計劃:在一周之內,將塑膠花生產規(guī)模擴大到令外商滿意的程度。為此,要把舊廠房退租,把可用的設備搬遷到新廠房,購置新的設備,安裝調試,招聘新人并對新人進行上崗培訓。這一切都要在一周之內完成,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可能使這個計劃前功盡棄。
  在這短短的7天里,李嘉誠與員工們一起戰(zhàn)斗,每天他們只休息三四個小時。李嘉誠雖然緊張,但是毫不慌亂,哪組人該干什么,哪些工作該由誰做,每一天的工作進度,他都安排得非常妥當。從這一點上來看,足見李嘉誠的冒險并非草率,也足見他在關鍵時刻的沉穩(wěn)氣度。
  當S公司派購貨部經理來到香港的那天,新廠設備剛剛調試完畢,李嘉誠讓副手負責安排全員上崗,自己親自開車去機場迎接客人。同時,他已經在港島希爾頓酒店為外商預定了房間,在接外商回程的路上,外商表示要先參觀工廠。
  李嘉誠心中忐忑不安,他擔心全員上崗會不會出現問題?墒牵斊囻側牍I(yè)大廈時,李嘉誠聽到了熟悉的機器聲音,頓時安下心來。這一次,S公司一下子就看到了長江塑膠廠的實力,他們與李嘉誠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議,而李嘉誠也由此蜚聲全港,成為“塑膠大王”,讓同行們刮目相看。
  當看到別人成功時,很多人會說:“那是他的運氣好!币苍S在李嘉誠成功獲得S公司這個大客戶時,同行也有同樣的反應。然而,機會擺在那里,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概率抓住機會,關鍵在于你是否為抓住機會做足了準備。在李嘉誠的“7天計劃”中,其積極把握機會、斗智斗勇的行為背后,閃爍的是智慧的光芒。
  除了在經營實體業(yè)上李嘉誠表現出足夠的智慧,在股市博弈中,李嘉誠同樣處處有斗智斗勇的身影。有人曾說,李嘉誠能有如今的成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對股市有著深刻的分析,靠著這種分析,他才有斗智斗勇的實力,才能夠在股市中游刃有余。這又一次充分說明了商業(yè)競爭靠的不是蠻力,而是靠智力、靠智慧、靠思想取勝。
  人棄我取,這是做生意的大智慧
  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一個成語叫“人棄我取”,其意思是在別人舍棄的時候我買下來,等到別人需要的時候我再賣給他。通過這種辦法實現“低進高出”,從而大賺一筆。這個成語是怎么來的呢?
  原來,在戰(zhàn)國初期,魏文侯在相國李悝的輔佐下厲行改革,加強統治,他所實行的措施是“平糴”法。所謂“平糴”,就是當農民豐收時,國家以平價買進糧食,等到饑荒的年月,再以平價把糧食賣給農民,這樣可以維持糧價的穩(wěn)定,從而有利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
  有一個名叫白圭的商人從李悝的經濟改革中受到了啟發(fā),經過反復思考,他想出了一種致富的辦法,這個辦法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當別人不要時,我就想辦法要過來。按照這個辦法,白圭在農民豐收的季節(jié)——大家都有多余的糧食,這個時候他就以低價將糧食買過來。等到饑荒年月,當人們需要糧食時,他再以高價把糧食賣出去,這樣就可以實現致富的目的。白圭的致富辦法總結為一句話,就叫“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其實,李嘉誠之所以能夠從零開始、白手起家,成為人們心目中成功富豪的典范,與他善于運用“人棄我取”的經商智慧有很大關系。有人曾問李嘉誠:“這么多年,你在投資上最成功的思路是什么?”李嘉誠是這樣回答的:“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沖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沖進去!睋Q言之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棄”。
  “文化大革命”時期,香港和大陸到處謠傳“中國共產黨即將武力收復香港”,這些謠言使整個香港籠罩在迷霧中,人們惶恐不安,于是引發(fā)了移民大潮。很多有錢人紛紛賤賣住宅、商鋪、廠房、物品等,攜帶錢款遠走他鄉(xiāng),樓市一片萎靡,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當時李嘉誠已經擁有了數個地盤、物業(yè),他經過深思熟慮,認為中國共產黨不會以武力收復香港,然后強行在香港推行社會主義制度,他說:“如果中國共產黨想用武力收復香港,早在1949年就會趁解放廣州之際把香港收復了,何必等到現在呢?再說香港是內地對外貿易的唯一通道,保留香港現狀,對中國共產黨才是有好處的,他們不會讓香港局勢動亂的!
  有了這種認識之后,李嘉誠馬上采取了驚人的舉措:首先,他低價買下那些準備移民者的房子、商鋪、廠房,然后把舊房翻新,出租給別人;其次,他利用地產低潮期建筑費用低廉的良機,在自己的地盤上大量興建物業(yè)。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已經擺脫了那種動蕩的局勢,百業(yè)復興,地產市場從低潮期轉入了旺季,而這個時候李嘉誠已經擁有了35萬平方英尺的收租物業(yè),每年收入租金達到390萬港元。
  就這樣,李嘉誠從一個中小地產商迅速成長為香港房地產界的巨無霸。此外,他還以股市為杠桿,撬動了自己商業(yè)帝國的騰飛。在這個過程中,他“人棄我取”的思想盡顯風采,他也因此獲得了數不盡的財富。
  還有一個類似的事情。那是在1972年,當時股市大旺,股民正處于瘋狂之際,成交十分活躍,恒指高攀不止。李嘉誠抓住了這個大好時機,將長江實業(yè)集團上市,公開發(fā)行股票,每股溢價1港元。上市不到24小時,股票價格就上漲了一倍多,這是典型的“高出”。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1973年香港股災降臨,到了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數跌到了歷史最低點。很多股民在這次股災中損失慘重,有些股民甚至傾家蕩產。到了1975年3月,股市才有了緩慢的回升。可是,深受股災之害的股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談股色變,把股票視為洪水猛獸。
  與大多數股民不同,李嘉誠反其道而行之,他在這個時候安排長江實業(yè)發(fā)行了2000萬新股,結合當時低迷的市價,長實將股價定為每股34港元。為了討股東的歡心,也為讓自己贏得實利,李嘉誠宣布放棄兩年的股息。從1975年開始,股市逐漸興旺,上漲勢頭一直持續(xù)到1982年,在這段時間里,香港股市漲幅驚人,李嘉誠所獲得的實利遠勝于兩年的股息。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李嘉誠的贏利方式永遠都不會一成不變,唯一不變的是投資的思想精髓——人棄我取,低進高出。在房地產和股市上的成功,充分證明了李嘉誠“人棄我取”經商智慧的絕妙,這不但使他的企業(yè)帝國迅速擴張,也使他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實利。
  事實上,人棄我取與低進高出有異曲同工之妙,“人棄”的時候,必然是買方市場,這個時候李嘉誠可以以低價購買進來,而當形勢好轉、供不應求時,李嘉誠再以高價賣出,這樣一進一出,他就能賺足差價。
  李嘉誠曾經說過:“低進高出,關鍵是眼光要準。股市的興旺與衰微,大都與政治經濟因素有直接關系,大致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要研究和掌握這個規(guī)律,就要密切關注整個國際時勢。”同樣的道理,人棄我取的時候,關鍵也在于眼光,只有準確地判斷市場和行業(yè)趨勢,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獲得生意上的成功。
  從不尋常的事件中,嗅到大商機
  在生意場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就連素有“李超人”之稱的李嘉誠也曾遭遇過失敗。但是他從來沒有因此沮喪過,而是重整旗鼓,調整思路,繼續(xù)在商場中攻城拔寨,斬獲財富。
  李嘉誠曾經說過:“萬一真的失敗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圖謀東山再起的機會,只要一息尚存,仍有作最后決戰(zhàn)的本錢。”如果要說李嘉誠在生意場中失敗的案例,真的是少之又少,但并不是沒有。比如,當年李嘉誠與中資強豪榮智健合作收購美麗華酒店時,有一位財經評論家說:“滿香港,再也找不到第二對這么強大的黃金拍檔!痹谶@二人的新財團的覬覦下,人們都說:“美麗華算死定了!崩罴握\自己也是信心十足,認為美麗華酒店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長實與中泰各占一半股份的新財團向美麗華提出收購建議,每股作價155元(認股權證85元),涉及資金8788億港元。然而,155元的收購價溢價不到一成,一般要溢價二成方可生效(即為眾股東接受)。鑒于此,市場普遍認為李氏、榮氏出價太低,大家認為美麗華的股價應該為18港元。
  就在美麗華高層猶豫不定時,李兆基突然介入此事。明眼人都知道,李兆基的介入是美麗華的掌舵者楊氏兄弟請來的。因為李兆基與楊氏兄弟的父親是至交,而且財力位居香港前十。雖然他和李嘉誠交情不淺,彼此還有愉快的合作,但是俗話說“戰(zhàn)場無交情”,因此,在利益面前哪還顧及那么多?
  雖然李嘉誠是股市收購老手,但李兆基的出現,還是讓他有些慌亂。為了成功收購美麗華,李嘉誠將收購股價提高到17港元每股,與李兆基給出的收購價相同。然而,以楊秉正為首的8名董事還是拒絕了李嘉誠的收購建議,選擇與李兆基達成收購協議,雖然最后李兆基沒有完全收購美麗華,只是以持股權348%成為美麗華的最大股東,但這一事件對李嘉誠來說,無疑是一次失敗的戰(zhàn)役。
  商場如戰(zhàn)場,沒有人能成為常勝將軍,就連“李超人”也不能逃避失敗的命運。當然,這一點失敗對李嘉誠而言,根本不能對他造成負面的打擊。他認為,只要你充滿信心,只要你找到了成功的思路,即使失敗了也能找到東山再起的機會。這一點在艾科卡身上就有最好的例證。
  ……





上一本:別說你會刷朋友圈 微信營銷這件小事 下一本:看懂互聯網金融這局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李嘉誠教你把生意做大的作者是王劍,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