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華爾街大時代


作者:良石     整理日期:2014-12-14 15:27:28

華爾街資本的結構比人體的結構還要復雜。它的外表比妝后美女還要艷麗。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賺錢的書。因為華爾街對金錢的態(tài)度從來就不是“擁有”,而是“駕馭”。
  金錢在他們面前沒有秘密,秘密都留給了被珠光寶氣蒙蔽了雙眼的世人。
  這是一群深深愛著金錢的人相互爭奪的游戲。有的人構思金錢的真正歸宿,有的人把金錢拉到骯臟的市場上逼良為娼。
  當你為某些人咬牙切齒,為某些人淚流滿面;為某些事過于復雜而頭疼,又為某些事陷入沉思;為某些過程驚心動魄,又為某些結局感慨良深,你都會從此了解那個金錢的世界,不管它是一片陽光,還是一朵浮云。
  金錢是個婊子,她的字典里沒有“忠誠”二字,但她無法離開善于玩弄她的人之手。于是她在華爾街的舞臺上翩翩起舞,她的舞姿吸引了充滿貪婪的千萬看客,迷惑了為之傾到的蕓蕓眾生。無數(shù)人在她的石榴裙下下定決心玩這場危險游戲,直到生命變成傳奇,直到怨恨編織為“禍水”一詞。
  華爾街的血液,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紅的。
  它的生格,一半是殘酷,一半是熱血。
  它的生命,一半是生靈貪念的灰燼,一半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正如錢幣的兩面,它的價值恰恰在這兩面之中。
  人們對它,一半是愛,一半是恨;
  一半是恐懼,一半是瘋狂。
  它的價值在于堅持,它的堅持在于對金錢當仁不讓的操控。
  它的地理長度比人的視線都短,它的全部歷史比它的國家還長。它的過去是一部史詩,它的未來是一個謎。世界上沒有第二個華爾街,因為僅此一個已經(jīng)足夠。
  目錄:
  第一章誕生1653-1789
  “郁金香泡沫”的商業(yè)精神
  華爾街的誕生
  北美第一宗金融操縱案
  漢密爾頓與杰斐遜之爭
  第二章第一次活躍1789-1817
  第一輪股市投機狂熱
  第一位大投機家威廉?杜爾
  “梧桐樹協(xié)議”
  漢密爾頓第一次救市
  良莠不齊的時代
  第三章第一次大牛市1817-1837
  運河股票啟動牛市
  新一代投機者雅各布?利特爾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成立第一章誕生1653-1789
  “郁金香泡沫”的商業(yè)精神
  華爾街的誕生
  北美第一宗金融操縱案
  漢密爾頓與杰斐遜之爭
  第二章第一次活躍1789-1817
  第一輪股市投機狂熱
  第一位大投機家威廉?杜爾
  “梧桐樹協(xié)議”
  漢密爾頓第一次救市
  良莠不齊的時代
  第三章第一次大牛市1817-1837
  運河股票啟動牛市
  新一代投機者雅各布?利特爾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成立
  杰克遜銀行政策的失敗
  第四章成為美國金融中心1837-1857
  鐵路帶來資本市場的繁榮
  電報技術的神威
  投機家代表丹尼爾?德魯
  淘金熱
  第五章世界第二大金融市場1857-1867
  美國內戰(zhàn)與戰(zhàn)爭融資
  庫克革命性的公募發(fā)行
  范德比爾特的股票圍殲戰(zhàn)
  大西洋海底電纜
  J.P.摩根嶄露頭角
  第六章第一次無限期休市1867-1873
  瘋狂的投機與腐敗的立法
  伊利鐵路股票囤積戰(zhàn)
  古爾德和菲斯科操縱黃金市場
  杰?庫克與1873年的大恐慌
  第七章規(guī)模宏大的工業(yè)股票1873-1884
  J.P.摩根與華爾街新時代
  愛財如命的海蒂?格林
  格蘭特與沃德的戲劇
  變相洗劫歐洲
  ……
  第八章華爾街的轉型期1884-1901
  第九章美國金融的分水嶺1901-1914
  第十章成為世界金融中心1914-1920
  第十一章汽車時代的牛市1920-1929
  第十二章投行時代開幕1929-1938
  第十三章“二戰(zhàn)”與民用需求牛市1938-1968
  第十四章新經(jīng)濟時代1968-1987
  第十五章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1987-1999
  第十六章巨人的倒下1999-201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律的投資
  ——沃倫·巴菲特
  
  我對華爾街一見鐘情,雖然在那里賺錢不多,卻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發(fā)生了什么——這正是我喜歡的。所以我到華爾街去工作,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吉姆·羅杰斯
  
  無論華爾街還是別的什么地方,都不存在確定的、輕松的致富之路。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反復實驗,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失敗之后,再次從自己的繪畫本上得到啟發(fā),終于弄出了第一臺電報機。
  實際上在1837年,當時電報出現(xiàn)的所有技術,包括電池、磁電轉換器、輸電銅線等都已經(jīng)被實現(xiàn),莫爾斯只是將這些所有技術融合在一起。他還自主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高效有用的電報代碼,為電報的實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莫爾斯說服了政府見證他的研究成果的成效之后,他的這一發(fā)明迅速得到了推廣,電報線開始在美國境內大面積鋪設。莫爾斯和他的朋友們創(chuàng)辦的電磁電報公司很快招攬了大批的生意,將紐約與費城之間的電報線路建立起來。
  電報線路的鋪設要比鐵路簡單并且高效得多,只用了10年時間,23000多英里的電報線路就已經(jīng)將整個美國聯(lián)系在一起,信息在這片偌大的土地上的傳播從此便消除了障礙。
  作為與火車幾乎同時興起的新技術,早期的電報也作為一種區(qū)域性的運用,只在少數(shù)幾座城市之間鋪設,直至西聯(lián)電報公司的出現(xiàn),將各個小型的電報公司收購聯(lián)合起來,將全美國連成一個整體。這家電報公司一直控制美國的通訊業(yè)長達50年之久,一直到電話的出現(xiàn)才結束。
  電報在早期的運用中往往與火車有些關系,因為當時已經(jīng)有不少鐵路已經(jīng)鋪設完畢,架設電報線路的工人們往往也沿著鐵道的路線將電線連接到兩個城市之間。同時鐵路工人們也將電報技術運用到鐵道線路的管理之上,開發(fā)出一套完備的電報信號控制系統(tǒng),在這套系統(tǒng)的幫助之下,原本小心翼翼行使的火車也可以使速度得到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當然這只是電報廣泛應用之中的一個小小的例子,其實對于電報最為依賴、使用也最為頻繁的還是美國的金融業(yè)。
  在電報出現(xiàn)之前,華爾街想要傳遞消息就需要用到一些專門的人員,這些專門負責傳信的人就被人叫做“跑腿人”(Runners),這些人在交易所、市場與銀行之間來回奔走,將彼此的消息傳遞給對方,正是依靠著這些戴著小帽、吹著口哨、一路小跑、與各座大樓里的人都廝混得圓熟的跑腿人。
  ……





上一本:石油啊,石油 下一本:市場是怎么失敗的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華爾街大時代的作者是良石,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