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兩部早期著作《漫長的20世紀》與《現代世界體系的混沌與治理》的續(xù)集和延伸,集中論述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形成的兩個最為重要的過程:一個是新保守主義的“美國新世紀計劃”的出現與消亡,另一個是中國成為東亞經濟復興的領導者。 本書的主要分析重點是美國和中國,它們是全球變革演進的關鍵角色。 本書的目的既要根據亞當·斯密的經濟發(fā)展理論來詮釋全球政治經濟中心從北美向東亞的轉移,又要根據這種轉移來詮釋《國富論》。為實現這個雙重目的所做的努力貫穿于全書始終。
作者簡介 喬萬尼?阿瑞基(Giovanni Arrighi),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1960年獲米蘭博克尼大學經濟博士學位,早期學術活動主要在意大利進行;從1970年代末開始任教于美國。著有《漫長的20世紀》(江蘇人民出版社)、《現代世界體系的混沌與治理》(三聯書店)等。
目錄: 資本的曲折道路(代序)——喬萬尼·阿里吉訪談錄 前言與致謝 緒論 第一篇 亞當·斯密和新亞洲時代 第1章 馬克思在底特律,斯密在北京 新斯密馬克思主義 斯密動力和大分流 揮之不去的斯密遺產 第2章 亞當·斯密的歷史社會學 市場是政府的工具 競爭和利潤率下降 分工和人口素質的惡化 通向富裕的另類道路 財富和權力 第3章 馬克思、熊彼特以及資本和權力的 資本的“無休止”積累 資本主義危機和創(chuàng)造性破壞 回顧和預覽 第二篇 追蹤全球動蕩 第4章 全球動蕩的經濟學 不平衡發(fā)展:從繁榮到危機 生產能力過剩和持續(xù)停滯 不可持續(xù)的復興 比較兩個長期低迷時期 第5章 全球動蕩的社會動力 階級沖突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 透視南方 美國復興的金融基礎 第6章 霸權危機 美國霸權及其信號危機 金融化和貨幣主義反革命 “流金歲月”:垂死危機的序幕 回顧和預覽 第三篇 霸權正在解體 第7章 沒有霸權的統(tǒng)治 揮之不去的越戰(zhàn)綜合征 全球化計劃的夭折 中國綜合征 第8章 歷史資本主義的領土邏輯 過度積累與空間生產 剝奪性積累 過度積累與金融化 資本主義權力戰(zhàn)略的源起 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融合 第9章 從未存在的世界國家 美國保護的性質不斷變化 可有可無的美國? 回顧和預覽 第四篇 新亞洲時代的譜系 第10章 “和平崛起”的挑戰(zhàn) 向中國崛起讓步 走向新冷戰(zhàn)? 走向調整與適應? 快樂的旁觀者? 未知的長城 第11章 國家、市場與資本主義,東方與西方 五百年的和平 市場經濟與中國走向富裕的“自然”道路 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資本家 融合與混合 美國霸權和日本崛起 第12章 中國崛起的根源與動力 中國的開放:斯密對弗里德曼 無剝奪積累 中國崛起的社會根源 經濟成功的社會矛盾 后記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