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經濟學》,本書內容: 行為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的崛起是對主流經濟學基本理論前提的挑戰(zhàn),也是對其理論的補充、拓展和完善。作為一門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guī)律、心理學與經濟學科有機結合起來,以發(fā)現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和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威爾克森的這本書生動地描述了人們的行為如何影響經濟決策,是經濟學領域一本意義非凡的著作。
目錄: 第1篇 緒論 第1章 行為經濟學的性質 1.1 行為經濟學與標準經濟學模型 什么是行為經濟學? 標準經濟學模型 標準經濟學模型的缺陷 對理論的評價 1.2 行為經濟學的歷史與演進 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觀點 戰(zhàn)后的經濟學觀點 心理學的復活 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與神經經濟學 1.3 研究方法 經濟學家的方法 心理學家的方法 若干方法論問題 契合性 還原論 1.4 目標、范圍與本書結構 目標 進化心理學 規(guī)范性 本書結構 1.5 本章 小結 1.6 應用 案例1.1 猴子的損失厭惡 案例1.2 貨幣幻覺 案例1.3 利他性 第2篇 理論基礎 第2章 價值、態(tài)度、偏好與選擇 2.1 標準經濟學模型 消費者行為 偏好 無差異曲線 均衡 2.2 公理、假定和定義 公理 假定 定義 2.3 標準經濟學模型的缺陷 幸福感是三幕悲劇 客觀原因與主觀效應之間的差異 期望效應 成癮與節(jié)制 稟賦效應 框架效應 2.4 效用的本質 歷史的演進 基數效用與序數效用 決策效用 體驗效用 稟賦效應與對照效應 期待效用 剩余效用 診斷效用 …… 第3篇 跨期選擇 第4篇 策略互動 第5篇 結論 主要人名 關鍵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