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出色的書,一番驚人的重構(gòu),令人嘆為觀止……環(huán)環(huán)相扣,漸入佳境,完美無瑕的文風,貫穿全書。再現(xiàn)了華爾街歷史上最著名的公司爭奪戰(zhàn)――對美國RJR納貝斯克公司的爭奪戰(zhàn)。四個競標方參與了競爭,KKR公司最終以250億美元取得勝利,獲得了RJR納貝斯克公司的控制權(quán)。本書提供了最高水平公司金融操作的具體細節(jié),全面展示了企業(yè)的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制權(quán),這是一部精彩的華爾街商戰(zhàn)紀實巨著。是每一個公司管理者和對華爾街金融感興趣的專業(yè)人士的必讀之書。
作者簡介 布賴恩?伯勒(Bryan Burrough),曾任《華爾街日報》匹茲堡紐約站的記者,現(xiàn)任《名利場》雜志特約記者,已經(jīng)著有五部作品。 約翰?希利亞爾(John Helyar),曾在《華爾街日報》、《財富》和ESPN供職,現(xiàn)為彭博新聞社專欄作家,著有運動類暢銷書Lords oftheRealm TheRealHistoryofbaseball。 張振華,曾供職于國際會計師事務(wù)所和聯(lián)想集團財務(wù)部,現(xiàn)任職于一家國際外匯零售企業(yè)。
目錄: 前言 人物 序幕 開始行動 第1章 羅斯?約翰遜將近40歲的時候,這個即將成為里根時代商業(yè)楷模的人物,還是芥芥無名。一家獵頭公司成為了約翰遜生命的拐點,憑借這次機會,他搖身一變,成為了標牌公司的總裁,接著鯨吞了納貝斯克公司,從此青云直上。成功之路無法復(fù)制,約翰遜終究靠的是天生的聰明能干,還是投機鉆營?有人這樣詮釋約翰遜主義:“成功來自機會,行動無須計劃!奔s翰遜是一個地獄天使和現(xiàn)代資本的混合體。 第2章 吞掉R.J.雷諾茲(RJR)!約翰遜1985年完成了RJR和納貝斯克的合并,1986年當上了RJR納貝斯克公司的總裁,古老的溫斯頓塞勒姆被約翰遜徹底改變了。 第3章 約翰遜就像一輛飛速奔馳的法拉利,不會停在溫斯頓塞勒姆擁擠不堪的停車場上,而且這輛法拉利裝備有全美國最大的發(fā)動機―RJR煙草公司12億美元的現(xiàn)金流,約翰遜將公司總部遷到了亞特蘭大。 第4章 并購,是華爾街的生存之道,輸.贏或平局,都可以帶來大量的費用:咨詢費.剝離費.借貸資金等。所有這些促進了整個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的蓬勃發(fā)展,并購費用反過來又促進了證券業(yè)的興旺發(fā)達。華爾街陷入了并購熱潮,而RJR很快成了交易商的射擊場。羅斯?約翰遜厭煩了給他人打工,他要控制董事會,那么“為什么不把公司變?yōu)樗饺怂心?”收購公司提上了日程?br/> 第5章 杠桿收購公司――科爾伯格――克拉維斯 第6章 希爾森公司的杠桿收購計劃與羅斯?約翰遜一拍即合 第7章 當RJR納貝斯克公司公共關(guān)系主管比爾?利斯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公司杠桿收購的消息,整個亞特蘭大炸開了鍋!總部大樓被蜂擁而至的新聞媒體包圍,要知道176億美元的杠桿收購將是迄今為止歷史上最大的公司收購!這不僅是當?shù)刈畲蟮男侣,不久之后也成為了當年世界上最大的新聞?茽柌瘿D克拉維斯、所羅門、第一波士頓這幾只杠桿收購的巨鯊聞到了腥味,虎視眈眈地向RJR納貝斯克聚攏。75美元一股的出價太便宜!約翰遜是在搶劫公司。RJR納貝斯克在群狼的環(huán)伺之下,肥肉決不會被一人獨吞! 第8章 競標一觸即發(fā)。希爾森對于75美元的競價提高了警惕,因為幾乎華爾街的每一家投資銀行都在盯著這件事,競爭不可避免。最不該忘記的就是克拉維斯。彼得?科恩和克拉維斯的會談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雙方互不示弱。在星期一出版的《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上都顯著報道了科爾伯格―克拉維斯準備以90美元一股的高價收購RJR納貝斯克公司。 第9章 垃圾債券就像使人上癮的毒品一樣,它能使一個小收購者從事一個龐大的收購計劃,從而改變這些默默無聞的小收購者在收購中的命運。垃圾債券不斷膨脹,一旦經(jīng)濟轉(zhuǎn)頭向下,會無法清償堆積如山的債務(wù),投資者會變得一無所有。特德?福斯特曼憎惡垃圾債券,而克拉維斯對垃圾債券用得最多,福斯特曼對克拉維斯充滿憤怒。希爾森在杠桿收購方面沒有杰出的人才,這是福斯特曼的機會,他不會放過。 第10章 克拉維斯的投標使科恩的噩夢成為現(xiàn)實,也使約翰遜和他的“快樂男人”們暴富的希望一掃而空。但是科恩不像約翰遜,他從來不考慮投降的問題,這不是他的性格。 第11章 科恩和克拉維斯兩方部隊擺開陣勢,準備迎戰(zhàn)?死S斯有德雷克塞爾.美林和垃圾債券做支持,希爾森則與所羅門公司合作。兩方都在動員一切力量在謀略和融資上一較高下。 第12章 投標前杠桿收購買方的盡職審查開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約翰遜和科恩握有所有的牌,他們不僅可以獲得任何機密資料,還有管理小組的幫助。克拉維斯的盡職審查一無所獲,他被排除在信息之外。就約翰遜所知,福斯特曼的投標小組一點兒機會也沒有。 第13章 約翰遜的管理協(xié)議和“金降落傘計劃”激怒了員工和股東,這些內(nèi)部人的貪婪深深刺痛了對于杠桿收購甚為厭惡人的神經(jīng)!皟(nèi)部人中飽私囊,將災(zāi)難轉(zhuǎn)嫁給公司,蒙蔽并利用我們這些員工,約翰遜的所作所為和持械搶劫有什么不同?”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擬定了一套正式的投標原則,并列出了三個小組的程序―約翰遜、克拉維斯、福斯特曼。各方計算著競價,最終福斯特曼退出了投標。 第14章 第三方介入。第一波士頓公司不甘于被排除在RJR納貝斯克公司收購案之外,也參與了投標。 第15章 第一次投標:約翰遜勝券在握。然而,半路殺出的第一波士頓公司在最后一分鐘使情勢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zhuǎn)變,特別委員會不能忽視這第三方的投標,將最后期限延長了一周。 第16章 第二輪競標:競標戰(zhàn)役處于白熱化。第一波士頓被籌集資金搞得焦頭爛額,而約翰遜.克拉維斯一邊為特別委員會的決定感到氣憤,一邊又互相揣摩。 第17章 克拉維斯以每股106美元的出價超過約翰遜,贏得了第二輪的投標。然而,既然特別委員會允許有第二輪的投標,為什么不能再有第三輪的投標呢? 第18章 最后的勝利者 尾聲 RJR和納貝斯克公司的締造者永遠也不會理解這里所發(fā)生的一切,R.J.雷諾茲和阿道弗斯?格林漫步在橫尸遍野的杠桿收購戰(zhàn)場上也許會問:這些人為什么如此關(guān)心計算機中的數(shù)據(jù)而不是工廠的產(chǎn)品?他們?yōu)槭裁慈绱藷嶂杂诓鹕⒁患夜径皇侨ソㄔO(shè)它?所有這些與商業(yè)精神究竟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譯者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