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新金融資本家


作者:貝克爾著     整理日期:2017-02-28 12:29:17


  在并購領域,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其中演繹的“蛇吞象”般驚險的一幕。諸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機構,藉此奠定在各自行業(yè)中的領導地位。《新金融資本家:KKR與公司的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主角——KKR公司,是美國一家以收購重整為主營業(yè)務的合伙投資企業(yè)。簡言之,KKR專注于尋找初具規(guī)模但遠非完美的目標企業(yè),對其進行財務重組和價值提升,以期獲得超額利潤。
  1988~1989年,KKR通過杠桿收購美國煙草巨頭納比斯科公司,向世人展示其運作產(chǎn)業(yè)資本的嫻熟財技。此次并購涉及310億美元,而其中的300億美元是以債務融資實現(xiàn)的!通過這起世界金融史上規(guī)模巨大的著名并購戰(zhàn),KKR一躍成為資產(chǎn)規(guī)模僅次于通用汽車、福特、?松蚼M的巨擘。
  《新金融資本家:KKR與公司的價值創(chuàng)造》并不僅僅止于上述臺前的精彩,其幕后的方方面面——從投資理念、投資策略、融資手法、收購后的重組,以及經(jīng)濟和社會影響——均得到了詳細的闡述。
  值得注意的是,《新金融資本家:KKR與公司的價值創(chuàng)造》遠不止是一本企業(yè)的傳記和金融史著作,它更多地是一本探討美國公司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的極佳范本。通過KKR這一案例,我們將窺得美國金融資本主義的來龍去脈。

目錄:
  總序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章 金融資本主義的再生
  金融資本主義
  經(jīng)理資本主義
  公司治理的崩潰
  經(jīng)理機會主義和聯(lián)合型合并浪潮
  公司控制權市場
  KKR和第四次浪潮
  對杠桿收購的反應:在媒體中的形象
  政壇上的爭論
  學術界意見逐漸統(tǒng)一
  退潮
  再論金融資本主義
  第二章 重塑債務的作用:創(chuàng)造性的杠桿和收購融資
  債務悖論
  鞋帶交易
  創(chuàng)建KKR
  確定收購框架
  突破:侯戴勒工業(yè)公司
  塑造債務約束
  擴大規(guī)模
  大收購
  債務約束的重要性
  第三章 重新界定所有者管理公司的價值
  達拉斯的麻煩
  協(xié)調(diào)所有者和管理階層的利益
  與管理階層結成合伙關系
  收購董事會
  綏夫維公司
  金霸王公司
  對兩種相反情況的思考
  第四章 當風險成真時:困境中收購公司的管理
  沖突與聲譽
  伊頓·里昂納德公司崩潰
  西門家具公司破產(chǎn)
  吉米·沃爾特公司官司纏身
  煙草巨頭搖搖欲墜
  不成功收購的影響
  第五章 KKR作為一種機構形式:結構、功能和特性
  公司、集團公司和杠桿收購協(xié)會
  KKR的杠桿收購協(xié)會
  塑造公司
  擴大合作
  克拉維斯和羅伯茨的關系
  金融激勵機制
  非財務管理
  第六章 融入主流:20世紀90年代的KKR
  從收購到建立以及更多
  杠桿和股權不斷變化的條件
  KKR進入了它的第三個十年
  影響:教訓和啟示
  附錄KKR收購大事記:1976~1993年基金的交易額、杠桿和收益率
  關于財務數(shù)據(jù)來源的說明





上一本: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 下一本:曼哈頓戀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新金融資本家的作者是貝克爾著,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