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莫格》講述的是莫格死后,幫助新成員融入家庭,幫助主人走出悲傷的故事。<br> 在書的第一頁莫格就已經(jīng)死了,不過她認為托馬斯一家不能沒有她,她以靈魂的形式出現(xiàn)在了托馬斯的家中。托馬斯一家剛開始非常傷心,但是他們很快把注意力放到了新來的小貓身上,盡管這只小貓什么都害怕。在莫格靈魂的幫助下,小貓融入了新家,它學會了怎么去愛托馬斯一家,同時被托馬斯一家所喜愛。當看到托馬斯一家和小貓相處融洽,莫格的靈魂欣慰地飛向了太陽。<br> 莫格的一生<br> 莫格是一只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的貓。莫格很好,就是不大聰明。她喜歡一切都是老樣子。莫格年紀越來越大,體力越來越差,最后在托馬斯一家的守護下安靜地離開了。<br> 當死亡悄悄來臨的時候,莫格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她只是覺得累,想永遠地睡下去。最開始的時候,莫格并沒有完全消失。她的靈魂徘徊在托馬斯的家中,還耐心地調(diào)教了她的后繼者——一只名叫“鬧鬧”的姜黃色小貓。<br> 莫格1970年出生在一個農(nóng)場。她的父母是淳樸的鄉(xiāng)下貓。莫格出生的時候是一只很漂亮的貓咪。她黃色的眼睛又大又圓,不過當她難過、生氣或是煩惱的時候,她的眼睛就會變成黃色的鉆石。莫格有一張彎彎的嘴,時時刻刻都能表現(xiàn)她的得意、開心和沮喪。莫格穿著灰黑的條紋衫和雪白的襪子,生來就戴著一片白色的圍兜。她的尾巴就像一根毛茸茸的球棒。 莫格也許從她祖父和祖母那兒繼承了優(yōu)良的基因。她的祖父和祖母可比她的父母更加與眾不同。她的祖父是一只有著麥色粗濃毛發(fā)的貓,因為他的好胃口而被大家所熟知。她的祖母是一只喜歡睡在綠色盤子里的古怪的貓。莫格出生的時候也有兄弟姐妹,像哥哥布萊基和詹姆斯、姐姐瑪?shù)贍栠_,不過只有莫格活了下來。<br> 莫格是一個挑剔的美食家。因為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莫格常常會絕食抗議,這讓托馬斯一家都非常苦惱。莫格可不喜歡吃魚,不過對于煮雞蛋的熱情卻從來沒有消減過。<br> 莫格是一個愛做夢的夢想家。別看她老是宅在家里,沒事就在花園溜達。她幻想的世界里可都是wildanimals!莫格最大的夢想就是飛!她夢見自己變成了會飛的蝴蝶、會飛的大鳥……<br> 莫格可是生悶氣的行家里手。特別是在雪地里,她能整整氣一晚上。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黛比的生日宴會,莫格因為犯錯挨批評,自己躲到沙發(fā)下做起了小英雄的美夢。<br> 莫格一向有著一副好身體,不過偶爾的小周折也提醒她:不能太過貪玩,要注意安全。一根扎在爪子里的刺兒和給她看病的醫(yī)生就讓她抓狂不已。<br> 莫格有時候會嫉妒(那時她就會變成綠眼睛的怪物)。她很難容忍那些搶占她地位的“冒充者”:小寶寶、狐貍一家、一只叫蒂布爾斯的貓……<br> 莫格愛玩、任性、愛闖禍,但她是一只勇敢、善良的貓。莫格最好的朋友——玩具小兔子在風雨里被鐵叉壓住了,莫格一動不動地在小兔子身邊守了一夜!<br> 朱迪斯克爾認為莫格是一只好貓,一只成功的貓。莫格的成就是不容忽視的,盡管這些成功有時候是偶然獲得的。1970年,莫格因為碰巧抓住了小偷而獲得了一枚特別的獎章。就在2002年,在她死去前的幾個月,她像馬戲團的雜技演員一樣從屋頂上飛下來,獲得了最特別獎。<br> 莫格去世后,當她決定不再出現(xiàn)在托馬斯的家中時,她飛向了太陽。莫格終于完成了她畢生的心愿——飛,飛得比鳥,甚至比大鳥還快!<br> 莫格,生于1970年,死于2002年。<br> 作者簡介: [英]朱迪斯克爾(1923.6.14—)br 英國著名圖畫書作家,創(chuàng)作了世界級經(jīng)典圖畫書《老虎來喝下午茶》和"小貓莫格"系列等。她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圖書已經(jīng)在祖孫三代中傳承,被翻譯成25種語言,總銷量超過1000萬冊。2012年,89歲的朱迪斯克爾因在兒童文學領域的突出貢獻,被英國皇室授予了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她是一位在90余歲高齡仍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圖畫書的慈祥老奶奶。br 朱迪斯克爾奶奶今年92歲。她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人。br 1923年,出生于德國柏林的一個猶太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作家、評論家,母親是鋼琴家、作曲家。br 1933年,為躲避德國納粹迫害,全家秘密逃離到瑞士,后輾轉到巴黎,1936年遷往倫敦。br 1954年,她和在BBC工作的托馬斯(Thomas)結婚,有了一個安寧甜蜜的家,完成童年的心愿——在家里養(yǎng)了一只花斑貓莫格。br 1968年,她為3歲的女兒塔西(Tacy)創(chuàng)作的第一本圖畫書《老虎來喝下午茶》出版。br 1970年,因為兒子馬修(Matthew)總是想象家貓莫格在想什么,以此產(chǎn)生靈感而開始創(chuàng)作“小貓莫格”系列。br 2002年,哥哥去世,長孫出生,創(chuàng)作“小貓莫格”系列的最后一本《再見,莫格》。br[英]朱迪斯克爾(1923.6.14— )<br> 英國著名圖畫書作家,創(chuàng)作了世界級經(jīng)典圖畫書《老虎來喝下午茶》和"小貓莫格"系列等。她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圖書已經(jīng)在祖孫三代中傳承,被翻譯成25種語言,總銷量超過1000萬冊。2012年,89歲的朱迪斯克爾因在兒童文學領域的突出貢獻,被英國皇室授予了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她是一位在90余歲高齡仍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圖畫書的慈祥老奶奶。<br> 朱迪斯克爾奶奶今年92歲。她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人。<br> 1923年,出生于德國柏林的一個猶太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作家、評論家,母親是鋼琴家、作曲家。<br> 1933年,為躲避德國納粹迫害,全家秘密逃離到瑞士,后輾轉到巴黎,1936年遷往倫敦。<br> 1954年,她和在BBC工作的托馬斯(Thomas)結婚,有了一個安寧甜蜜的家,完成童年的心愿——在家里養(yǎng)了一只花斑貓莫格。<br> 1968年,她為3歲的女兒塔西(Tacy)創(chuàng)作的第一本圖畫書《老虎來喝下午茶》出版。<br> 1970年,因為兒子馬修(Matthew)總是想象家貓莫格在想什么,以此產(chǎn)生靈感而開始創(chuàng)作“小貓莫格”系列。<br> 2002年,哥哥去世,長孫出生,創(chuàng)作“小貓莫格”系列的最后一本《再見,莫格》。<br> 2006年,丈夫托馬斯(Thomas)去世。她和丈夫一同牽手走過了54年的婚姻生活。<br> 2011年,因為對丈夫的思念創(chuàng)作、出版了圖畫故事書《我的亨利》(MyHenry),講述一個老奶奶在天使的幫助下,和死去丈夫的靈魂手牽手漫游世界的有趣而感人的故事。<br> 2012年,因她在兒童文學領域的突出貢獻,被英國皇室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勛章。<br> 2015年,92歲的朱迪斯奶奶和她生命中的第9只貓卡汀卡生活在一起,繼續(xù)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圖畫書。<br> 《再見,莫格》給孩子們提供了一種伴隨式的安慰。對于熟悉莫格的小讀者來說,他們會像托馬斯一家一樣,真切感受到失去莫格的傷心。在空中飄動的彩色靈魂,或許能讓成人深思熟慮后,解答孩子們關于“死亡”的問題。雖然《再見,莫格》講述的是“失去”“結束”,但朱迪斯克爾用幽默與感動并存的故事闡釋了死亡之后的“新的開始”。<br> ——紐約斯卡斯代爾公共圖書館 簡馬里諾<br> 朱迪斯克爾的溫暖、幽默和誠懇讓“死亡”這個讓人難以啟齒的話題變得十分動人。<br> ——英國《金融時報》<br> 當孩子面對喪親之痛時,這本書是最有安慰意味的書。<br> ——英國《星期日獨立報》用愛,面對生死<br> 劉文(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心理學家)<br> 死亡,雖然是生命不受歡迎的結局,卻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題。在傳統(tǒng)思維中,死亡是一件令人焦慮、恐懼的事情。當天真年幼的孩童問起死亡,家長們總是極力避諱,甚至刻意回避對死亡的探討。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們淡漠生命和死亡的關系,忽視生命的意義,缺乏面對生死的勇氣。孩子們或是認為死亡無足輕重,因而淡漠生命;亦或是在死亡面前張皇失措,不知如何面對。這是缺乏生命教育的真實寫照。<br> 《再見,莫格》是英國圖畫書作家朱迪斯克爾繼《老虎來喝下午茶》之后,用最深情的筆觸創(chuàng)作的生命教育力作。創(chuàng)作《再見,莫格》時她已近八十高齡,而當時正值哥哥去世長孫出生,現(xiàn)實的種種境遇讓她對生和死有了更多的思考。與初為人母為三歲女兒塔西創(chuàng)作《老虎來喝下午茶》不同,在遲暮之年創(chuàng)作的《再見,莫格》在幽默與想象之余更增添了生命的厚重與溫度。<br> 莫格累極了,她想一直睡下去,可她還剩一點兒醒著。在圖畫故事書的第一頁莫格就已經(jīng)死了,不過她認為托馬斯一家不能沒有她,她以靈魂的形式出現(xiàn)在了托馬斯的家中。面對莫格的離去,小主人黛比哭問:“為什么莫格會死”?面對死亡這樣沉重的話題,父母們應該教會孩子什么呢?<br> 托馬斯先生和太太沒有把死去的莫格扔掉,而是抓住機會對孩子們進行了死亡教育: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現(xiàn)象。全家人一起把莫格埋在花園里,托馬斯先生、托馬斯太太和孩子們一起感受死亡的悲傷,表達對莫格深切的思念。在隨后的日子里,孩子們會不經(jīng)意地說起和莫格,而莫格的靈魂也一直陪伴著孩子們。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生命中我們珍視的那些所愛,雖然無可避免地會遠離我們,但是關于他們的記憶不會磨滅。<br> 后來,家里來了一只新的小貓。這就好似我們的生活中,離去一些人,失去一些愛的紐帶;但是也會遇見一些新的朋友,重新建立愛的關系。當然,有時這種愛的關系很難建立,就像故事中,這只小貓膽小、怕生、格格不入!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談到生命意義時說:“每個生命都無法重復,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這句話用來形容莫格是再合適不過,徘徊在托馬斯家中的莫格的靈魂依然充滿愛的信念,給小貓適應的時間,留出足夠的耐心,主動了解,善意接觸,并勇敢地敞開懷抱,幫助和接納它。最終,小貓在莫格靈魂的幫助和黛比勇敢的關愛下,成為家里新的成員。莫格在生命的盡頭,回望她深愛的世界,告訴我們:因我們每個人的地位都無法取代,所以我們要盡心盡力為自己的存在負起最大的責任。<br> 《再見,莫格》用莫格的離去和小貓的融入,告訴我們生命結束之后亦有一種有價值的延續(xù),還存在一種“新的開始”。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心中逝去的空缺,總會有新的人來替代或是加以彌補呢?答案是否定的。不過我們不必失落,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于心底珍藏與逝者有關的記憶,更重要的是用微笑面對全新的生活。<br> 當莫格完成使命真正離開的時候,相信托馬斯一家和所有的讀者心底,都會默念一句“再見,莫格”!霸僖,莫格”,是一聲平常而簡單的告別,也是一聲發(fā)自肺腑的感謝,更是一聲源自心底的祝福。生命短暫,愛卻永恒;心中有愛,他們就不曾離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