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歷史常識》收錄了中華文明史,是一本“比正史更公正,比野史更客觀”的史學讀本,再現了人類走向文明的歷史印記,記錄了很多名人的功過是非,也重新解讀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這本書中,青少年可以看到先人的足跡,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加深對文明的理解。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給孩子一個新的視角,讓他們在判斷和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能夠做到視覺敏銳、眼光獨到。 作者簡介: 莫莫,70后,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系,根據多年的文史研究經驗編撰成書,以青少年為讀者對象,以現行的教科書為參照,讓青少年更加透徹地了解歷史,正視中華文化。 目錄: 第一章亦真亦假,遠古文明/1 女人說了算的時期/2 最早的人工稻谷培植/3 中國古代文字的萌芽/3 手工業(yè)發(fā)達的“紅山文化”/4 母系氏族衰落的見證/4 家庭成為基本的社會單位/5 人類最早的“文明”/6 早期的陶器文明/6 以家庭為單位的合葬出現/7 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7 源于太子寺的新石器時期文化/8 華夏文明的曙光/9 室內設計的發(fā)展/9 講究飯桌文化的古人/10第一章亦真亦假,遠古文明/1 女人說了算的時期/2 最早的人工稻谷培植/3 中國古代文字的萌芽/3 手工業(yè)發(fā)達的“紅山文化”/4 母系氏族衰落的見證/4 家庭成為基本的社會單位/5 人類最早的“文明”/6 早期的陶器文明/6 以家庭為單位的合葬出現/7 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7 源于太子寺的新石器時期文化/8 華夏文明的曙光/9 室內設計的發(fā)展/9 講究飯桌文化的古人/10 反映男女分工的墓葬/11 最早臺灣文化的發(fā)現/11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12 炎帝對華夏文明的貢獻/12 五氏之一:有巢氏/13 神農氏和《神農本草經》/14 伏羲對人類的貢獻/14 鉆木取火的“燧人氏”/15 中國人為何叫“炎黃子孫”/16 野蠻到文明轉化的“涿鹿之戰(zhàn)”/16 象形文字的創(chuàng)始人/17 顓頊廢除占卜之術/18 政績卓著的帝嚳/19 知人善用的堯/19 “舉孝廉”出仕的舜/20 子承父業(yè)的大禹治水/20 “暮云蓊郁許由里”/21 中華第一任司法部長/22 第二章世襲天下,夏家王朝/23 中國第一個王朝的建立/24 一手打破禪讓制的夏啟/24 九鼎為何能指代中國/25 為禪讓制殉葬的有扈氏/25 夏王室的一次劫難/26 復立夏國的少康/26 第十四任君王孔甲/27 廣施暴政的夏桀/28 關氏為何備受敬仰/29 夏朝的覆滅之戰(zhàn)/29 最早的一部漢族農事歷/30 世界上第一輛車的發(fā)明/30 親疏關系決定的等級/31 夏朝的農業(yè)水平/31 夏朝的工業(yè)水平/32 有據可查的夏朝法律/33 中國第一部奴隸制法典/34 匈奴祖先是夏王后裔/34 中國最古老奇書問世/35 第三章欣欣向榮,奴隸商朝/36 開國帝王:商湯/37 “網開一面”的典故/37 從奴隸到丞相/38 治國名臣伊尹/39 血雨腥風的“九世之亂”/40 盤庚智遷商都/41 武丁夢中選相/41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43 褒貶不一的商紂王/43 林姓的太始祖比干/44 商界“大佬”的出現/44 儒家文化的先驅/45 肉袒請罪的微子/46 “人牲”和“人殉”/46 商朝流行什么服裝/47 以先祖命名的法律文件/48 商朝軍隊的編制/49 一度輝煌的都城殷/49 最早的貨幣與交易/50 商朝的計數方法/50 發(fā)達的醫(yī)學技術/51 巧奪天工的手工藝/52 世界最大的青銅器/52 第四章風云迭起,周朝亂世/53 西周的建立者武王/54 顛覆商朝的牧野之戰(zhàn)/54 市井之間走出的政治家/55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56 被儒家奉為楷模的人/57 周厲王的暴政/58 奴隸的第一次起義/59 短暫的“宣王中興”/59 烽火戲諸侯/60 不當皇帝當農夫的人/60 囚車里的人才/61 還原“長勺之戰(zhàn)”/62 流芳千古的“管鮑之交”/63 一戰(zhàn)貽笑千古的人/64 “假道伐虢”的典故/65 晉文公的流亡之路/66 “城濮之戰(zhàn)”的始末/67 掘地見母的鄭莊公/67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68 “士為知己者死”/70 26歲稱霸中原的人/70 越王勾踐雪恥/71 棄政從商的范蠡/71 春秋時期短暫的和平/72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72 伍子胥過韶關/73 軍事奇才孫武/74 享譽世界的第一兵書/75 殺妻求將的戰(zhàn)神/75 齊國大將田穰苴/76 智伯瑤三次圖謀攻打衛(wèi)國未果/77 春秋與戰(zhàn)國的分水嶺/78 孫臏與龐涓的是非恩怨/79 詳解變法的內容/80 撲朔迷離的鬼谷子其人/80 縱橫家蘇秦其人/81 以少勝多的“伊闕之戰(zhàn)”/82 有魄力的趙武靈王/82 范睢一計滅六國/83 紙上談兵葬送四十萬大軍/84 張儀破合縱/85 孟嘗君逃秦/85 浪漫詩人的悲哀現實/86 第五章威懾四海,封建秦朝/88 千古第一帝王/89 秦始皇的政績/89 秦朝的中央機構/90 秦朝的法律體系/90 秦始皇對抗匈奴的對策/91 開拓疆土的服越戰(zhàn)爭/91 細說“焚書”與“坑儒”/92 古今罕見的道德文化/93 孟姜女是否真有其人/93 “成也李斯,敗也李斯”/94 鄭國渠的修建/95 與秦始皇平起平坐的人/96 秦國的戰(zhàn)神:白起/97 崢嶸一生的老將王翦/97 跨界商界和政界的人/98 “中華第一勇士”/99 秦帝國內部的爭斗/100 第一次農民起義/100 成就霸王的一場戰(zhàn)役/101 劉邦與項羽之爭/102 千古聞名的鴻門宴/103 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104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105 第六章東方翹楚,大漢王朝/106 大漢的開國皇帝/107 “約法三章”的高明之處/107 “白登之圍”的脫身法/108 呂后的功過是非/109 “蕭規(guī)曹隨”的典故/109 把漢文帝推上龍椅的人/110 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111 賈誼及其政論/1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13 司馬遷和《史記》/113 千古一帝劉徹/114 武帝時的“巫蠱之亂”/114 第一份帝王“罪己詔”/115 大將霍去病的死因之謎/116 “絲綢之路”的開辟/117 一次舉國關注的辯論/118 不知由來的《九章算術》/119 野心勃勃的王莽/119 “綠林”和“赤眉”起義軍/120 東漢初年的休養(yǎng)生息/121 東漢的全盛時代/121 跋扈將軍梁冀/122 建安三神醫(yī)/122 漢朝與朝鮮的關系/123 漢朝與日本的關系/124 漢朝有多少人口/124 第七章中原混戰(zhàn),三國鼎立/125 司徒氏設計除董卓/126 挾天子以令諸侯/126 蜀漢的開國之君/127 曹操與袁紹的決勝之戰(zhàn)/127 匡扶劉備的一代名丞/128 武圣人關羽/129 顏良與文丑之死/129 享譽千古的“赤壁之戰(zhàn)”/130 又一個紙上談兵之人/130 曹操和七十二疑冢/131 守城大將司馬懿/131 曹植七步成詩/132 耗損蜀漢的“夷陵之戰(zhàn)”/132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133 鄴下文人集團/133 “竹林七賢”/134 亂世中的數學大家/134 第八章多元發(fā)展,兩晉時代/135 司馬家族的興起/136 西晉的建立/136 收復東吳的將軍王濬/137 西晉的賦稅制度/137 司馬炎傳位于傻太子/138 賈南風亂政/139 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內訌/139 西晉的覆亡/140 “王與馬,共天下”/141 中流擊楫的祖逖/142 “王敦之亂”顛覆東晉/143 志存高遠的陶侃/143 一個從奴隸到皇帝的人/144 親自下地種田的皇帝/145 淝水之戰(zhàn)/145 左思和《三都賦》/146 “五柳先生”陶淵明/146 王羲之和《蘭亭序》/147 第九章亂世中興,南北朝時期/148 南朝第一帝/149 南齊的興衰史/149 餓死于宮中的梁武帝/150 北魏孝文帝遷都/151 杰出軍事謀略家崔浩/152 “山中宰相”陶弘景/153 “惟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153 農奴的悲慘生活/154 農業(yè)的發(fā)展水平/154 五大手工業(yè)的興盛/155 無神論者范縝/156 大乘教起義/156 昏聵無能的陳后主/157 南北朝年間的貨幣/158 《千字文》的由來/159 第十章日本俯首,短命隋朝/160 開國皇帝楊堅/161 隋文帝廢除殘酷刑罰/161 三省六部制的出現/162 狼尾灘之戰(zhàn)/163 白土崗之戰(zhàn)/163 科舉制度的產生/164 弒父殺兄的隋煬帝/164 有才無德的建造師/166 開鑿大運河/166 隋煬帝三征高麗/167 世界都市的出現/168 河南瓦崗軍起義/168 帝師虞世南/169 劉焯的皇極歷/169 《諸病源候論》/170 第十一章盛世巔峰,回味大唐/171 玄武門之變/172 最負盛名的諫臣/173 唯一的女皇帝/173 武則天立無字碑/174 “請君入甕”的典故/175 千古一相成就了大唐/176 唐玄宗時期的賢相/176 唐玄宗與梨園之緣/177 安祿山的引薦人:李林甫/178 安祿山叛亂/179 馬嵬坡兵變與《長恨歌》/179 李泌出山與歸山/181 “甘露之變”始末/182 王仙芝起義/183 “滿城盡帶黃金甲”/183 僧侶科學家僧一行/184 藥王孫思邈/184 從政不利成就千古美名/185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185 香山居士白居易/186 禪意詩人王維/186 韓愈和古文運動/187 “河東先生”柳宗元/187 王翰的《涼州詞》/188 唐代書法大家張旭/188 中華預言奇書/189 陸羽嘗遍中國名茶/189 “畫圣”吳道子/190 第十二章兵燹不斷,五代十國/191 五代與十國/192 朱溫奪取李唐大權/192 梁和晉的對峙/193 后唐的建立過程/193 后唐擴土與內亂/194 楊行密建立南吳國/195 劉知遠與石敬瑭的恩怨/195 五代中的第一明君/196 前蜀皇帝的帝王之路/196 后周和北漢的建立/197 江南勢力的擴張/198 “千古詞帝”李煜/198 對外貿易的繁榮/199 拯救唐史的《舊唐書》/199 《韓熙載夜宴圖》/200 第十三章群雄逐鹿,宋、遼、金/201 趙匡胤的奪權之路/202 杯酒釋兵權/202 宋朝的人口分布/203 西夏李元昊稱帝/203 北宋和西夏的兩次對決/204 一次雙贏的談判/205 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205 遼國的官場典制/206 宋、遼、西夏的盟約/206 遼朝的一次大位之爭/207 完顏阿骨打叛遼建金/207 金朝遷都燕京/208 范仲淹和慶歷新政/209 北宋名相王安石/209 王安石變法/210 王小波和李順起義/210 花石綱事件/211 遼和宋相安百年/211 北宋的恥辱滅亡/212 宋末的一次學生請愿/213 南宋皇帝趙構/213 兩個不平等條約/214 南宋的滅亡之戰(zhàn)/215 主戰(zhàn)派詞人辛棄疾/215 千古伯樂歐陽修/216 文壇巨子蘇軾/217 詞國皇后李清照/217 最早紙幣的出現/218 契丹的貴族科學家/218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219 第十四章蒙古入關,鐵蹄元朝/220 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221 蒙古文字的創(chuàng)建/221 成吉思汗麾下的勇士/222 蒙古滅金的步伐/222 元朝的建立/223 藏春散人劉秉忠/224 鐵蹄下的廣大疆域/224 森嚴的等級制度/225 紅巾軍起義/225 元朝的行省制度/226 元朝的賦稅制度/227 欣欣向榮的商業(yè)發(fā)展/227 明清北京城的原型/228 紙幣使用的成熟和發(fā)展/228 風靡一時的元雜劇/229 元曲《西廂記》/230 元雜劇四大家/230 “元人冠冕”趙孟/231 世界制瓷業(yè)中心/232 中國天文儀器的飛躍/232 郭守敬的《授時歷》/233 《楊子器跋輿地圖》/234 第十五章遠邁漢唐,多舛大明/235 開國皇帝朱元璋/236 統(tǒng)御全國的戰(zhàn)略/236 明朝大案之“空印案”/237 明朝大案之“郭桓案”/238 明朝大案之“胡惟庸案”/238 明朝大案之“藍玉案”/239 朱棣篡位奪權/239 方孝孺之死/240 編著《永樂大典》的盛況/241 明初的永樂盛世/241 大航海時代的先驅/242 明孝宗的弘治中興/242 由盛轉衰的轉折點/243 首輔張居正改革/244 戚繼光抗倭寇/244 明朝的間諜組織/245 政治清流:東林黨人/246 李自成領導的起義/246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247 民間工商業(yè)的繁榮/247 “全能大儒”王陽明/248 小說的天下/249 施耐庵和《水滸傳》/249 羅貫中和《三國演義》/250 吳承恩和《西游記》/250 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51 中國旅游日的來源/251 文征明和他的詩文/252 東方的莎士比亞/253 前赴后繼的復古運動/253 復古潮流的一次逆襲/254 徐渭的獨樹一幟/255 第一個提出男女平等的人/256 第十六章帝制尾聲,大清王朝/257 清朝的奠基人/258 “七大恨書”的內容/259 清朝的開國之君/259 多爾袞入主中原/260 “剃發(fā)易服”政策/260 鄭成功收復臺灣/261 作弊成風的科場/262 康熙皇帝的親政之路/262 康熙帝與三藩的戰(zhàn)爭/263 臺灣和大陸的統(tǒng)一/264 清朝的八旗制度/264 第一份中俄邊界條約/265 清朝著名的文字獄/265 穩(wěn)固國本的雍正帝/266 軍機處的工作內容/267 年羹堯之死/267 閉關鎖國政策/268 悲歌落日,康乾盛世/268 史上最著名的貪官/269 紀曉嵐和《四庫全書》/270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270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271 太平天國運動/271 歷時103天的變法運動/272 清朝的覆亡/273 理想與藝術的典范/273 頗負盛名的“揚州八怪”/274 曹雪芹和《紅樓夢》/275 蒲松齡和《聊齋志異》/275 吳敬梓和《儒林外史》/276前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歷史系的戴安娜?諾維茨教授說:“沒有歷史頭腦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覺醒來,他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彼抉R遷也說過:“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我國許多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都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 在中國,自古就有“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之說,品讀歷史事件的對與錯,判斷歷史人物的是與非,感受大環(huán)境下小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重現史上一場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朝代的興衰和更替,都會讓我們更加懂得人生,懂得生存的哲理。歷史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它所展現的是一幅前人的生活畫卷,在感知歷史變遷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懂得別人的立場,還可以明白今后該走的路。 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說過:“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庇鴼v史學家卡爾也說:“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談!鄙嬲軐W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對于每個成長中的人而言,學會生活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從歷史中,我們能學會這些。 每個人都應該用三雙眼睛看這個世界,那便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能為人們提供豐富有趣的知識,還能為人們展現生活中最真實、深刻的哲理,讀史會讓人們懂得勉勵自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歷史系的戴安娜?諾維茨教授說:“沒有歷史頭腦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覺醒來,他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司馬遷也說過:“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蔽覈S多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都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 在中國,自古就有“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之說,品讀歷史事件的對與錯,判斷歷史人物的是與非,感受大環(huán)境下小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重現史上一場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朝代的興衰和更替,都會讓我們更加懂得人生,懂得生存的哲理。歷史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它所展現的是一幅前人的生活畫卷,在感知歷史變遷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懂得別人的立場,還可以明白今后該走的路。 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說過:“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英國歷史學家卡爾也說:“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談!鄙嬲軐W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對于每個成長中的人而言,學會生活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從歷史中,我們能學會這些。 每個人都應該用三雙眼睛看這個世界,那便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能為人們提供豐富有趣的知識,還能為人們展現生活中最真實、深刻的哲理,讀史會讓人們懂得勉勵自己上進。此外,在看歷史故事的過程中,人們的情操也可以得到陶冶。 本書收錄了中華文明史,是一本“比正史更公正,比野史更客觀”的史學讀本,再現了人類走向文明的歷史印記,記錄了很多名人的功過是非,也重新解讀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這本書中,青少年可以看到先人的足跡,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加深對文明的理解。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給孩子一個新的視角,讓他們在判斷和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能夠做到視覺敏銳、眼光獨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歷史系的戴安娜?諾維茨教授說:“沒有歷史頭腦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覺醒來,他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彼抉R遷也說過:“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蔽覈S多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都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 在中國,自古就有“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之說,品讀歷史事件的對與錯,判斷歷史人物的是與非,感受大環(huán)境下小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重現史上一場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朝代的興衰和更替,都會讓我們更加懂得人生,懂得生存的哲理。歷史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它所展現的是一幅前人的生活畫卷,在感知歷史變遷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懂得別人的立場,還可以明白今后該走的路。 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說過:“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庇鴼v史學家卡爾也說:“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談!鄙嬲軐W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對于每個成長中的人而言,學會生活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從歷史中,我們能學會這些。 每個人都應該用三雙眼睛看這個世界,那便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能為人們提供豐富有趣的知識,還能為人們展現生活中最真實、深刻的哲理,讀史會讓人們懂得勉勵自己上進。此外,在看歷史故事的過程中,人們的情操也可以得到陶冶。 本書收錄了中華文明史,是一本“比正史更公正,比野史更客觀”的史學讀本,再現了人類走向文明的歷史印記,記錄了很多名人的功過是非,也重新解讀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這本書中,青少年可以看到先人的足跡,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加深對文明的理解。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給孩子一個新的視角,讓他們在判斷和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能夠做到視覺敏銳、眼光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