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永遠的小太陽


作者:林良     整理日期:2014-09-14 20:48:59

這套書是臺灣兒童文學泰斗林良經(jīng)典散文作品集。在這些作品中,林良先生以淺白、幽默又充滿感性的筆觸,講述了平凡生活中真情故事,文字淺白而有味,淡泊中有深意,為讀者帶來溫暖與智慧。叢書共有7冊,分別為《小太陽》《我是一只狐貍狗》《爸爸的16封信》《林良爺爺?shù)?0封信》《早安豆?jié){店》《會走路的人》和《回到童年》!缎√枴罚阂粚Ω改、三個女兒和一只狗——一個平凡的家庭,在林良淺白、幽默又充滿感性的筆觸里,成了風靡臺灣文壇數(shù)十年、歷久彌新的《小太陽》!缎√枴吩佻F(xiàn)一個平凡家庭十五年的日常生活,從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首位相隔十四年,是一本散文集,更是一本散文體小說。全書處處可見令人莞爾的神來之筆,平凡里見真情,淡泊中有深意,是讀著心目中永遠溫暖的光源所在。讀完這本書,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家的可愛,更能愛自己的家。 《我是一只狐貍狗》:《小太陽》里那只不說話的狐貍狗斯諾眼里的家:一個溫馨的家庭:勤勞少言的媽媽,愛看書的爸爸,努力學習的大女兒,安靜的二女兒,還有古靈精怪、調(diào)皮的小女兒。作品以狐貍狗對家庭成員的印象為開篇,以這只狗來到這個家庭的幾件趣事為內(nèi)容,向我們娓娓道來。作品的主題與其說是懷念與這只狗在一起的日子,不如說是通過這只狗來回憶家里的溫馨往事。尤其是描寫小狗離開的情節(jié),作者刻意描寫得輕松,順理成章,給人留下深深的回味。 《爸爸的16封信》:本書選取了現(xiàn)代孩子常見的16項困惑,做了親切合理的剖析。這16封信,就等于一位家長對子女的16次親切的談話。這種娓娓長談,是最“現(xiàn)代”的親子溝通方式,卻也是自古以來最為人接受的親子溝通方式。其中,《朋友就像一本本的好書》一篇,曾入選臺灣語文課本。 《林良爺爺?shù)?0封信》:本書是林良先生寫給中小學生的一部經(jīng)典兒童散文作品。作者分別從人際、學業(yè)、生活等方面,鼓勵中小學生安頓身心、提升自我。本書是為中小學生解答疑惑、指引方向的最佳讀本,不僅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獨立閱讀,還是家長、老師解決適齡青少年疑惑的最佳參考書。 《早安豆?jié){店》:閱讀本書的31篇故事,能了解到哪些是值得我們追求的人格美德,包括守約、專注、關(guān)懷、說好話和有計劃等等,F(xiàn)代社會最大的缺失,就是忽略了品德教育。在人人重視品德教育的社會里,生活才會更安全,更幸福,有一個更快樂的明天! 《會走路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春秋時代思想家老子所說的話。意思是:走千里路的人,也是要從腳下的第一步走起的。本書共收錄三十篇美德故事,內(nèi)容包括負責、耐心、寬恕、好習慣和不慌張等等,希望讀者能借由閱讀跟美德親近,培養(yǎng)人格美質(zhì)。人人追求美德的社會,才是一個安全幸福的社會。 《回到童年》: 本書收錄林良三十五篇文章,并邀請十位知名作家為本書做“引讀”。敘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和童年往事,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透露了許多的人生哲理,不但篇篇精彩、字字珠璣,而且內(nèi)容溫馨感人。閱讀本書,除了可以豐富生活智慧、增加人生經(jīng)驗外,還可以從簡潔的文字中學到一些寫作的訣竅和技巧,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作者簡介:
  林良,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有著“臺灣現(xiàn)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稱,臺灣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大家長”“長青樹”。他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廈門,曾任臺灣國語日報社社長、董事長;習慣以筆名“子敏”發(fā)表散文,以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臺灣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五十多年,以臺灣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jié)緣,結(jié)集出版《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等圖畫書作品十余冊,散文作品《小太陽》、《林良爺爺?shù)?0封信》、《爸爸的16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jié){店》、《回到童年》多冊,兒童故事《我是一只狐貍狗》,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shù)》、《純真的境界》等,另外翻譯有國外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曾獲臺灣地區(qū)“文藝特殊貢獻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中山文藝獎”、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楊喚兒童文學獎特別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云特別獎”等殊榮。
  目錄:
  《小太陽》《我是一只狐貍狗》《爸爸的16封信》《林良爺爺?shù)?0封信》《早安豆?jié){店》《會走路的人》《回到童年》永遠的小太陽林良
  桂文亞/文
  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童書出版人
  認識林良先生有三十余年了,這段時間,是從我進入兒童文學園地的第一天開始算起的。在這之前,我對兒童文學一無所知,剛接下民生報兒童組主編任務,就緊張地對自己說:“怎么辦?我只聽說過‘林良’和‘嚴友梅’兩個名字耶!”沒想到,之后的數(shù)十年中,我不但認識了“林良”,在工作上得到很多幫助,更從他的為人處世中,體會出“不卑不亢,樂天
  知命”的人生哲學。永遠的小太陽林良 桂文亞/文               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童書出版人  認識林良先生有三十余年了,這段時間,是從我進入兒童文學園地的第一天開始算起的。在這之前,我對兒童文學一無所知,剛接下民生報兒童組主編任務,就緊張地對自己說:“怎么辦?我只聽說過‘林良’和‘嚴友梅’兩個名字耶!”沒想到,之后的數(shù)十年中,我不但認識了“林良”,在工作上得到很多幫助,更從他的為人處世中,體會出“不卑不亢,樂天知命”的人生哲學。三十年不算短,變化無常易使人產(chǎn)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然而每到這傷感沮喪的時刻,一葉新綠攀現(xiàn)心房,一輪小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我總是很自然地想起林良先生在《認識自己》這本書里的一段話——這一直是很能鼓舞我的一段話:“你聽說人生的旅程是要經(jīng)過大戈壁的,那么你就親自去看看大戈壁。你聽說人生的旅程是要穿過蒙古高原的,那么你就親自在蒙古高原印一串腳印!绷至枷壬膭钅贻p人效法馬可·波羅的凌云壯志:“背囊里帶著許多‘聽說’,親自去體驗人生!耙虼耍邮軣o常,接受考驗,也成為生命之必然和自然了。林良先生是文壇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也是一位具有崇高社會地位的老報人,但在許多晚輩的心目中,林良先生卻是一個對什么事都很“溫和”的長者,溫和到不生氣、不罵人、不表態(tài)、不做任何決定;溫和到甚至有點“有求必應”什么都“好、好、好”了。其實當然不是。當我們讀林良的作品,就很清楚地讀懂他心中萬千丘壑,在天光云影中川行不止。因為林良先生是散文家,散文這種文體,最能體現(xiàn)一個作家的真性情和真才學,甚至可說,散文反射了一個作家的內(nèi)在心靈,有如一面明鏡,人格品性,高下立見。憑此,我敢肯定地說,林良先生是一個“外柔內(nèi)剛”的君子,他有自己的堅持與忍耐,也有自己不輕言妥協(xié)的人生規(guī)范。我們讀他的作品受到感動,不如說是受到他可愛人格與性情的感召。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感受的。林良先生很愛護晚輩,但有他自己的眼光和期許。他為優(yōu)秀的年輕兒童文學作家寫序,不論親疏,都帶著長者的寬厚與恰如其分的點撥,在民生報童書中,好作品“配”上林良先生的“序”,才稱得上“完美”;在民生報所主辦的所有重要活動中,有林良先生舉著講稿“增一分嫌胖、減一分嫌瘦”的發(fā)言,才稱得上“圓滿”;而在所有兒童文學的評獎活動和研討活動中,少了林良先生的參與,在場的朋友,必然都有點兒失落。也因為林良先生寬闊的心胸與度量,民生報與國語日報常年攜手合作,為兒童文學園地做了很多努力與耕耘,這份情義,不要說民生報不會忘記,我個人多所受惠,對林良先生更是感銘于心,想來,除了“堅定志向”薪火相傳,實在是無以為報啊! 耐讀的《小太陽》 管家琪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小太陽》是林良先生的散文代表作,書上署的作者名字是“子敏”;林良先生向來是用“子敏”來寫散文,用本名寫童詩、兒童故事等兒童文學! ∵@么說,好像“子敏”的散文是寫給大人看的,小朋友能不能看呀?看了會不會打瞌睡呀?  請放心,如果“老少咸宜”是兒童文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那么這本出版于1972年的《小太陽》就是屬于這種境界中的精品。難怪這是一本歷久不衰的暢銷書兼長銷書,能夠感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又能夠讓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在讀它的時候,臉上都會自然而然的帶著笑意,心里也始終都是暖洋洋的;讀《小太陽》的感覺,實在是太溫馨、太有趣了! 〔贿^,我把《小太陽》放在這份書單中,除了以上的原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閱讀《小太陽》還能為我們的作文帶來不少啟發(fā)! ∵@樣講好像有點兒嚴肅?其實也不會啦,請聽我慢慢說。  一般總認為,作文千萬不能記流水賬,可是《小太陽》里的素材卻偏偏都是“流水賬”。林良先生在《小太陽》的序言中說:“如果我不怕‘記流水賬’的話,家庭生活的題材實在是俯拾即是。但是我寫得很認真,癡心地想在‘流水賬’里尋求一點意味;入迷地拆散流水賬,組合成新秩序。我對‘流水賬’并不抱反感,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重新組合了的流水賬’織成的,問題是能不能織出‘錦’來!薄 ⌒∨笥,如果你能夠領悟這段話,你一定會受用無窮。是啊,平凡的生活并不“可怕”,并不缺少素材,并不是就不值得去描寫,關(guān)鍵是在于你怎么寫,能不能“化平凡為神奇”——最起碼能不能為平凡注入新意! ∧敲矗至枷壬拿卦E在哪里呢?他風趣幽默,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的人,他在文章中非常誠懇地傾注了真情實感……這些特點固然都早已經(jīng)不在話下,不用多說,我覺得還有一個最大的秘訣,這是我從林良先生在《小太陽》繪本版的序言中找到的答案,林良先生說:“我當年是以童話的眼睛審視現(xiàn)實生活,如今,插畫者是以童話的筆觸描繪現(xiàn)實世界。”  原來,就是因為林良先生是“以童話的眼睛審視現(xiàn)實生活”,《小太陽》中才會充滿了那么多可愛的、童話式的比喻,讀起來也才會那么好看,那么童趣盎然! ”确秸f——  “她的小被窩里好像有一部小印刷機,印出一份一份淺黃深黃潮濕溫和的尿布!保ā缎√枴罚  “老二是一個不怕寫的小人兒……不大懂得采光,書桌邊‘麻將燈’照的是她的腦袋,她的作業(yè)本上有‘日蝕’!保ā都依锏脑姟罚  “我的工作也常帶有趕工的性質(zhì),所以也不得不請瑋瑋把書桌完全讓給我。驅(qū)逐這個堅強的敵人要費很多的時間。她在東邊被逐,改由西邊上城;在前面被逐,改由后面攀登……”(《老三的”地方”》)  “‘喂’是要講故事的!埂且煌5剞D(zhuǎn)移陣地的,大門口,書桌上,臺階上,水溝邊!埂臅r候要看人,看狗,看云,看天。喂一口飯要答應她一個‘愿望’,喂完那一碗飯,我‘債臺高筑’,幾乎欠她整個世界!保ā段埂罚 ≈T如此類的例子在書中真的是“俯拾即是”,不勝枚舉。  至于把誕生在雨季中的小嬰兒比喻成是“小太陽”,更是早已成了經(jīng)典。  “窗外冷風凄凄,雨聲淅瀝,世界是這么潮濕陰冷,我們曾經(jīng)苦苦的盼望著太陽。  但是現(xiàn)在,我們忘了窗外的世界,因為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小太陽了。小太陽不怕天上云朵的遮掩,小太陽能透過雨絲,透過尿布的迷魂陣,透過愁苦靈魂堅硬的外殼,暖烘烘照射著我們的心。”(《小太陽》)這樣耐讀的《小太陽》,不管讀多少次,都還是會得到一種無比美好的感受!              ——原文刊載于《中國教育報》 林良與《爸爸的十六封信》林文寶談起臺灣兒童文學,就會想起林良,他幾乎與臺灣兒童文學畫上等號,對臺灣兒童文學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林良生于1924年,習慣以筆名“子敏”發(fā)表散文,以“林良”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小讀者口中的“林爺爺”。他以兒童文學為生平職志,作品以散文見長,除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缎√枴吠猓栋职值氖庑拧芬彩艿綇V大讀者的青睞與關(guān)注,是國中、國小學生書柜不可或缺的一本兒童讀物。《爸爸的十六封信》1971年由臺灣省教育廳出版,2006年7月改由國語日報社出版(近期又將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簡體版),至今重新數(shù)十版,可見此書的暢銷。雖然此書的完成是在30年前,但是里面的議題卻不因時空而產(chǎn)生時代隔閡。于1954年,林良開始每周在《國語日報》兒童版“看圖說話”專欄執(zhí)筆,直到2009年12月仍開辟《國語日報》“漫談兒童文學”專欄,已經(jīng)在《國語日報》寫各種兒童文學評論長達60年,90歲的他仍持續(xù)發(fā)表作品,可見其對兒童文學的熱愛與執(zhí)著。他獲得了許多獎項,重要的有:1973年《小太陽》獲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創(chuàng)作獎”、1994年文建會的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2003年獲得“金鼎獎終身成就獎”等!皽\語的藝術(shù)”與“善的種子”林良在《淺語的藝術(shù)》一書中,認為兒童文學作家必須寫兒童看得懂的語言,就是所謂的“淺語”,讓孩子能讀得懂,兒童文學作品應當服膺在這種淺語的藝術(shù)中,說孩子懂的話,他認為淺語并非是低俗粗野的字句,反而是在晦澀難懂的字句當中抽絲剝繭,如剝筍子般,把最核心幼嫩的地方,留給孩子。林良也主張給孩子良善的事物,他如此說: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在作品里為孩子“布置美好的環(huán)境”是可能的,而且是切合教育原理的。(引自《淺語的藝術(shù)》)他認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工作應該是播種“善的種子”在孩子的心靈。林良的這番用意,并非認為要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不是這樣的,林良認為孩子純潔的心靈,本質(zhì)上就是溫室里的花朵,要如何協(xié)助孩子能保持心靈的花朵盛開才為重要,而林良認為在孩子幼時,就應該積極播種,讓孩子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就能采收;而非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告知他們這個社會的丑惡及悲慘,最后才暗示著如何堅強地從暴風雨中辛苦地成長,林良認為這不適合兒童。不管是主張應該用淺語的方式讓孩子讀得懂文學,進而拓展視野、認識世界、喜歡文學,或者是堅持兒童文學作家應該播下善的種子,讓孩子在生活挫敗悲苦時,仍可以微笑樂觀面對,讓生活更好,這種為孩子著想的態(tài)度與思維,令人感動并深感佩服。每個小讀者,林良都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般照顧,他就這樣照顧著孩子那么多年,擔心牽掛著孩子,知道孩子需要很多的故事滋潤善的種子,因此他不敢擱筆,筆耕至今,以一種父親掛心的姿態(tài)。《爸爸的十六封信》從何而來這本書的誕生,是當時“教育廳”的“中華兒童叢書”主編潘人木女士商請林良寫給兒童的一本書。那時林良的大女兒櫻櫻恰好是國中生,有著許多人生問題,而很多時候,林良都需要趕稿,無法歇筆和女兒談話,因此林良總在寫完稿后,通常已經(jīng)是夜闌人靜的深夜,再把想法轉(zhuǎn)換成文字,放在她的桌子上,第二天女兒就可以知道爸爸的建議與想法。而這些紙條,就是他們的“信”。這本書就是以這些“信”為本,再加上林良的“施粉化妝”而成,并且特別在16封信的前面,以女兒櫻櫻的名義編撰這16封信的來源和出版的由來,讓這16封信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林良編撰的故事是這樣的:這些信,一共有16封,為櫻櫻所保存。有一位出版家看到了,就想拿去出版,讓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讀到,櫻櫻得到爸爸的同意,就把這16封信給了那家出版社,并且還親自寫了一篇“序”,說明這16封信的由來。因此,這本書可說是亦真亦假的故事,但絕大部分都是林良的親身經(jīng)歷,十分有趣。新版的《爸爸的十六封信》在本書前面特別增加林良及女兒林櫻的序,也在后面附錄增加林良對本書的話,以及三個女兒林櫻、林琪和林瑋給爸爸的話,可以一窺作家林良在三個女兒心目中的形象,也讓讀者一飽林良生活中的樂趣。比起舊版只有收錄故事,沒有任何序和附錄,文學性反而增加,留給讀者的想象也更多。《爸爸的十六封信》除了一開始《櫻櫻的話》外,共有16封信,分別為《為什么大家不理我?》《專心的人是活神仙》《“樂觀”使你萬事如意》《從從容容穩(wěn)穩(wěn)當當》《不敢站起來說話的人》《別人可以跟你“不同”》《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等,每篇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篇幅也不會很長,讓孩子讀起來愉快沒有負擔。這16封信大致又分為兩種狀況,一是爸爸有話要說,想與櫻櫻分享心情想法;另外一種,是解決櫻櫻所遇到的困惑難題,爸爸在信中把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法告訴櫻櫻,試圖解決她的問題。這部作品還獲得了“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臺灣新聞主管部門評定“優(yōu)良讀物”等獎項,是林良兒童文學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兒童文學應如何“說教”這是一本教導孩子人情道理的書,教育的成分不少。照理說,孩子十分排斥這種訓示的話語,在家里爸媽已經(jīng)嘮叨不休,再加上學校老師總是諄諄提醒,難道這些還不夠?孩子仍愿意看一本有關(guān)教導為人處事的書籍嗎?連我自己都不愿意。但是,林良運用信的方式包裝這些冷硬的議題,反而產(chǎn)生一種非常好的效果。人都有偷窺的心態(tài),想知道別人的秘密,想知道別人在做什么,愈神秘的事物愈讓人感到好奇。寫信是一種神秘的儀式,讀信也是一種神秘的儀式。寫信的人通常在跟某人述說著自己的秘密,這個秘密有極大的隱私性;而讀信的人透過信件,享受得到秘密的快感,所以讀信通常是很快樂的。對寫信者與讀信者來說都是一種神秘的活動。林良借由書信的方式,讓讀者一飽偷窺的欲望,把孩子帶進故事里面,信里面訓誡的意味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被接受了。這些故事不外乎是櫻櫻在家里、學校遇到的問題。爸爸試圖利用各種方式讓櫻櫻能了解應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處理這些人生問題。其中,最常用的方式為,爸爸列舉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與櫻櫻分享,這種方式有如在聽爸爸講古、說故事,但故事與這封信的主題息息相關(guān),格外有說服力。如在《為什么大家不理我?》這一篇,爸爸講述自己如何誤會親密的朋友,與朋友決裂,互相賭氣,而自己也無法加入別人的團體,感覺孤獨,最后才發(fā)現(xiàn)朋友并非故意,而是有難言的苦衷,心結(jié)才順利化解。借此告訴女兒櫻櫻,若受到別人冷落對待,必定有其原因,應該先學習不害怕,因為在還沒認識一個新環(huán)境之前,自己何嘗不是也單獨一人,況且這世界還有很多愛你的人。以此告訴櫻櫻放寬心胸、不要計較,也教導她不怕寂寞的重要。這些都是爸爸透過自己的經(jīng)驗與女兒分享心得,是非常高超的說教手法,通常爸媽若是遇到孩子犯錯,或者有困難,都會直接以嚴厲的方式訓教孩子;而林良選擇的方式不同,改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孩子爸爸也曾經(jīng)遇到相同的事情,犯過類似的錯誤,然后爸爸如何解決,得到了什么啟示,這種間接的說教方式,讓孩子的接受度也大為增加。大人愛面子,其實孩子也是愛面子的。直接打擊孩子的痛處是非常要不得的,會讓他們顏面盡失,轉(zhuǎn)化成憤怒,接下來有什么心事,孩子就會藏在心中,因為他們不想受到二次傷害。林良無意間也把教育孩子的方式教給老師父母,所以這本《爸爸的十六封信》不只孩子要讀,家長也要讀,從中學習林良對待孩子的方式。林良詼諧的筆觸也在這本書層出不窮,許多幽默的對話都讓人不禁莞爾,例如在《人人都有自己的難題》中,有段爸爸和櫻櫻的對話是這樣的:“你既然那么困,那么累,你就先去睡吧!蔽艺f。“不行!去睡,明天就要吃鴨蛋啦!”你說!澳敲,你就去念哪!”“不行!我太累,念不下去了!薄昂茫蔽夜室庹f,“把書放在這兒,我替你念!”“爸爸!”你笑了,“我去想辦法好了。”這段話只用了短短幾句對話,就把櫻櫻要睡覺還是要讀書的天人交戰(zhàn)的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且非常有趣。這16封信中也展現(xiàn)出林良優(yōu)異的文字說理能力,他總是能引經(jīng)據(jù)典地說服讀者。例如在《孔雀是不妒忌的》一文中,林良一開始就引用英國作家對孔雀的觀察和觀點展開整封信件,讓人印象深刻,也把整封信要表達的內(nèi)容,透過這段話作了很棒的詮釋。林良就有這種功夫,利用簡單易懂神來一筆的譬喻,既生動且說服力又強。這些信百看不厭,就好像在人生當中遇到了困難,爸爸坐在旁邊,聽你訴說心事,娓娓道來如何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心中得到溫暖慰藉,然后繼續(xù)走下去。整本書16封信、16個主題,9篇與櫻櫻自己的心靈成長有關(guān),另外7篇則是與他人相處有關(guān),主題不只照顧到孩子應該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習慣與人生態(tài)度;他知道對孩子來說,朋友是最重要的,有時候還可能比父母重要,他也告訴孩子如何與人相處才能得到友誼,獲得快樂。在《爸爸的十六封信》中,因為主題大多集中在談論心靈成長與交友的關(guān)系,受限于主題的關(guān)系,因此文章主要以敘事與說理為主,寫景的文字幾乎沒有;這類較為“硬”的敘事與說理文章,讀起來難免較為無趣,但是林良運用了一些技巧讓讀者不會覺察說教難嚼,反而覺得活潑有趣。生動活潑的對話、幽默的語言、“爸爸”的往事這三種林良的“化妝”手法,讓敘事說理的16篇故事更為鮮活有趣,有了生命。市面上勵志的書俯拾即是、眼花繚亂,為什么我要特別介紹林良《爸爸的十六封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是單純的勵志書籍,其中充滿著豐盈的文學性。林良美麗的文字、精準的譬喻、幽默的筆鋒、引經(jīng)據(jù)典的說理等等,皆值得孩子學習仿作;再加上書信中充滿著濃厚的人文味道,這都會在閱讀時不知不覺中熏陶著孩子。為孩子寫兒童散文的人愈來愈少了,有林良這樣優(yōu)秀的散文家真是臺灣兒童文學的福氣,但忍不住感慨,下一個林良在哪里?——原文曾刊載于《文藝報》  





上一本:黑魂靈 下一本:多多和他的超級媽媽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永遠的小太陽的作者是林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