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同時代的見證


作者:金理陳思和     整理日期:2015-01-29 15:17:39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每一代的創(chuàng)作者和研究者應該共同成長,互相砥礪、互為激發(fā),借助"同時代"所提供的互通的歷史與美學經(jīng)驗,同代人更能闡釋對方的文學密碼;谝陨显O想,本書討論近些年來新崛起的創(chuàng)作思潮和文學新人。
  作者簡介:
  金理,復旦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在《文學評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文藝理論研究》《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若干,部分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zhuǎn)載,獲《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年度優(yōu)秀論文獎。獲"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7年度最具潛力新人"提名,2012年被聘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研究員。
  目錄:
  輯一"80后"寫作:我的同代人/001
  青年構(gòu)形:一項文學史寫作計劃的提綱/003
  文學與社會互動中的青春主題,及文學"中年期"的選擇
  --關(guān)于"少年情懷"與"中年危機"的一個討論/018
  異域的借鏡:多重視野中的"80后"文學/036
  鄭小驢論
  --兼及一種"青春文學"的再生/047
  輯二歷史與文學之間/069
  章太炎語言文字觀略說/071
  "昔之殊途者同歸":重識《莊子》《文選》之爭/094
  在"偽士"與名教的圍困中突圍/126
  文學"實感"論
  --以魯迅、胡風提供的經(jīng)驗為例/154
  輯三文學批評的年輪/170
  繁復的表意空間:《申江服務導報》解析/172輯一"80后"寫作:我的同代人/001
  青年構(gòu)形:一項文學史寫作計劃的提綱/003
  文學與社會互動中的青春主題,及文學"中年期"的選擇
  --關(guān)于"少年情懷"與"中年危機"的一個討論/018
  異域的借鏡:多重視野中的"80后"文學/036
  鄭小驢論
  --兼及一種"青春文學"的再生/047
  輯二歷史與文學之間/069
  章太炎語言文字觀略說/071
  "昔之殊途者同歸":重識《莊子》《文選》之爭/094
  在"偽士"與名教的圍困中突圍/126
  文學"實感"論
  --以魯迅、胡風提供的經(jīng)驗為例/154
  輯三文學批評的年輪/170
  繁復的表意空間:《申江服務導報》解析/172
  殘月至美:評《額爾古納河右岸》/190
  呈現(xiàn)心靈的悸動
  --以盛可以的《道德頌》為例/202
  孤絕中的突擊:論智性寫作/213
  《平原》的虛和實/226
  骨與肉:論《赤腳醫(yī)生萬泉和》/239
  歷史深處的花開,余香猶在?
  --《古爐》讀札/247
  "這是你的春天別再沉默"
  --初讀杜涯的詩/261
  這些年,讀葉彌/269
  后記/294前言為第二套《火鳳凰新批評文叢》而作
  去年,北岳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續(xù)小強先生來上海找我,希望我為出版社策劃兩套書,一套是賈植芳先生全集,另一套就是青年批評家文叢。對于前一套書我頗感興奮,賈先生去世已經(jīng)五年,再過兩年就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誕辰,北岳文藝出版社作為先生的家鄉(xiāng)出版社,能夠做此善舉,是我極為高興的事情。后一套書卻讓我多少有些感慨。小強先生希望我用"火鳳凰新批評文叢"的名義來編這套書。
  "火鳳凰"是我當年策劃一系列人文批評叢書的品牌,但時過境遷,當初推出第一套"新批評文叢"已經(jīng)是二十年以前的事情了。小強先生是"80后"的青年,他居然還能想到二為第二套《火鳳凰新批評文叢》而作
  去年,北岳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續(xù)小強先生來上海找我,希望我為出版社策劃兩套書,一套是賈植芳先生全集,另一套就是青年批評家文叢。對于前一套書我頗感興奮,賈先生去世已經(jīng)五年,再過兩年就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誕辰,北岳文藝出版社作為先生的家鄉(xiāng)出版社,能夠做此善舉,是我極為高興的事情。后一套書卻讓我多少有些感慨。小強先生希望我用"火鳳凰新批評文叢"的名義來編這套書。
  "火鳳凰"是我當年策劃一系列人文批評叢書的品牌,但時過境遷,當初推出第一套"新批評文叢"已經(jīng)是二十年以前的事情了。小強先生是"80后"的青年,他居然還能想到二十年前曾經(jīng)在出版界發(fā)生過影響的一套叢書,希望能夠接著這個出版道路走下去,激勵今天的青年文學批評家。我覺得我沒有理由謝絕他的這番好意。于是就有了這一套青年批評家的叢書。
  我為此又特意翻閱了1994年出版的第一套"火鳳凰新批評文叢"。前面除了有巴金先生的題詞和任意先生設計的徽標以外,還有一篇徐俊西先生寫的序言。序言里有這么一段話:據(jù)云,他們編輯《火鳳凰新批評文叢》宗旨有二:一曰"在滔滔的商海之上",建立一片文學批評的"綠洲";一曰"文壇空氣普遍沉悶的狀況下",弘揚當代知識分子的"人文精神"。徐俊西先生是我的老師,他這里所指的"他們",就是我和王曉明兩個策劃者,這里所說的"宗旨",肯定也是我們當時討論的話題。但我現(xiàn)在一點也想不起來在哪篇文章里寫過這樣的話。我原先記憶里似乎為這套文叢寫過一個卷頭語,但現(xiàn)在翻閱一遍也沒有找到,也許是我曾經(jīng)寫了,后來沒有用上,只是給徐老師寫序時做了參考。所以,徐老師文章里打了引號的那些意思,可以定論為我們當時籌辦火鳳凰學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策劃多種出版物的基本宗旨。
  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年過去了,我們整個文化工作在經(jīng)濟上是闊氣多了,高校系統(tǒng)撥了大量的經(jīng)費資助學術(shù)著作出版,各種文化基金、出版基金也都接受學術(shù)著作的出版補貼。所以現(xiàn)在高校里的青年教師要出一本書并不困難,但真正的困難還是存在的,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當前一本文藝批評的著作能否產(chǎn)生它應有的社會影響和學術(shù)影響。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青年批評家的專業(yè)思想以及價值觀。
  1980年代,文藝批評是顯學,尤其是1985年以后,文藝批評承擔了很重要的社會功能。當時整個文學藝術(shù)正處于一個逐漸擺脫政治體制制約,開始自覺、自主、自在的審美階段。所謂自覺是指文學藝術(shù)審美價值的內(nèi)在自覺,自主是指創(chuàng)作主體獨立的精神追求,自在是指文學藝術(shù)作品在文化市場上接受檢驗、尋求合理生存的社會效應。這是中國當代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重要轉(zhuǎn)變,對后來的文學藝術(shù)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那時人們在主觀上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而轉(zhuǎn)變中的文藝創(chuàng)作需要理論支撐才能顯現(xiàn)出它的合法性。1985年的方法論熱潮正是適應這樣的文化形勢的需要而蓬勃開展起來,一批年輕人懂外語,面向世界,如饑似渴地學習、引進西方各種理論思潮,消解原來一元化的"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戒律,與文藝創(chuàng)作互相呼應,對實驗性、探索性、先鋒性的文藝創(chuàng)作給以及時的解讀。記得我當時在《上海文學》雜志上發(fā)表過一篇《談現(xiàn)代主義思潮在中國演變》的文章,從"五四"前后談到當下西方現(xiàn)代主義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相融匯的可能性。那時我讀書并不多,論述也有點勉強,學術(shù)性是談不上的,但是在一批作家中間引起過激烈反響。有一個朋友說,那不是你的文章寫得好,而是他們(指作家們)需要你這樣的說法。我以為這個朋友說得對,文學批評理論就是要在時代、文化發(fā)生轉(zhuǎn)變的時候,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通過解讀某些創(chuàng)作現(xiàn)象來闡釋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樣的批評才會引起社會的關(guān)注,1980年代劉再復先生的一本《性格組合論》可以成為暢銷書,在今天真是不可想象的。
  這樣一種文藝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需要,使文學批評的主體力量從作家協(xié)會系統(tǒng)逐漸轉(zhuǎn)移到高校學院,一批研究現(xiàn)當代文學、文藝理論的大學教師逐漸取代了原來作協(xié)的文藝官員、核心報刊的主編。本來文藝批評應該有更大氣象產(chǎn)生,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隨著1990年代初的政治空氣和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學院里從事批評的青年教師們遭遇到雙重壓力。當時真正的壓力還不在主觀上,因為學院批評與政治權(quán)力保持相對距離,在主觀探索方面仍然有一定的空間,但是客觀上卻遭遇了市場的挑戰(zhàn)。出版業(yè)的蕭條和倒退,迫使原先構(gòu)建的批評家工作平臺紛紛倒閉或者轉(zhuǎn)向,出版人仿佛在驚濤駭浪里行舟,隨時都有翻船的恐懼。不賺錢的學術(shù)著作,尤其是文藝批評論文集,自然無法找到出版的地方。學術(shù)研究成果既然不能轉(zhuǎn)換為社會財富,必然會影響主體熱情的高揚和自覺,導致對專業(yè)價值的懷疑。那時候高?荚u體制還是傳統(tǒng)學術(shù)型體制,青年教師如果不能順利出版著述,其職稱評定、福利待遇以及社會評價都受到影響。我在1993年策劃《火鳳凰新批評文叢》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客觀形勢之上,所謂逆風行駛。我當時就想試試,到底是讀者真的不歡迎文藝批評,還是出版社被市場經(jīng)濟大潮嚇慌了手腳而不肯作為?我與一些受到人文精神鼓舞的出版社同道們一起分擔了這個實驗,實踐下來的結(jié)果是好的,書雖然有了一些經(jīng)費補貼,出版社不至于虧損,但是銷售和宣傳的結(jié)果,反而有所盈利,《文叢》最后幾本的出版已經(jīng)不需要資助了。我比較看重的是這套叢書里幾位青年批評家的著作,如郜元寶、張新穎、王彬彬、羅崗、薛毅等幾位青年才俊的論文集,如果說,這套叢書多少為作為全國批評重鎮(zhèn)的上海批評隊伍建設做過一點貢獻,也就是不失時機地穩(wěn)定了這批青年評論家的專業(yè)自信。后來幾年里我又策劃了《逼近世紀末批評文叢》(山東友誼出版社),繼續(xù)做了這樣的工作。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這套叢書的意義還是超出了我當時的期望,不僅僅是對幾位青年朋友產(chǎn)生影響,也不僅僅是對上海地區(qū)的文學批評產(chǎn)生影響。續(xù)小強先生在二十年之后還想借重這個出版品牌來推動青年批評家著作的出版,就是證明之一。不過如我前面所說,現(xiàn)在青年批評家面臨的問題,與當年的問題并不相同,批評的處境也不同,F(xiàn)在,關(guān)于要加強文藝批評的主流聲音一直不斷,大媒體報刊也相應地設立批評專頁的版面,稿費據(jù)說不菲,在高校、出版系統(tǒng)申請出版批評文集的經(jīng)費也不特別困難。那么,今天的困難在哪里?我個人以為,恰恰是前面提到的編輯"火鳳凰"的兩個宗旨中的一個:批評家作為知識分子獨立主體的缺失,看不到文藝創(chuàng)作與生活真實之間的深刻關(guān)系,一方面是局限于學院派知識結(jié)構(gòu)的偏狹,一方面是學院熏陶的知識者的傲慢,學院批評無法突破知識與立場的局限而深入到真實生活深處,去把握生活變化的內(nèi)在規(guī)律,而是把時間精力都耗費在轟轟烈烈的開大會、發(fā)文章、搞活動、做項目等等,盡是表面的錦團花簇而缺乏深入透徹地思考生活和理解生活。其實,批評家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寬容溫厚的心胸、敏感細膩的感覺,以及堅定不妥協(xié)的人文立場,才能發(fā)現(xiàn)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新生藝術(shù)力量,與他們患難與共地去推動發(fā)展文學藝術(shù)。在我看來,今天我們面臨文化生活、審美觀念、文學趨勢之急劇變化,一點也不亞于1980年代中期的那場革命性的轉(zhuǎn)型,但是現(xiàn)在,文藝探索與理論批評卻是分裂的,探索不知為何探索,批評也不知為何批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文藝批評怎么能夠產(chǎn)生真正的力量呢?所以我今天贊同續(xù)小強先生繼續(xù)編輯出版《火鳳凰新批評文叢》,但所希望的,不在多出幾本批評文集,更不在乎多評幾個職稱,而是要培養(yǎng)一批敏感于生活、激蕩于文字、充滿活力而少混跡名利場的新銳批評家。
  這是我的愿望。寫出來與青年批評家們共勉。
                      陳思和
                    2014年3月3日于魚焦了齋    
  見證一個人的成長
  五年以前,我寫過一篇短文,叫《一個年輕學人和一個討論問題的例子》,說的是金理,F(xiàn)在金理要我為他將出的評論集《同時代的見證》寫幾句話,我想起那篇短文,似乎沒覺得有很多新的意思非要說出來不可。這五年來,金理在個人生活上經(jīng)歷了不少的變化,其間自然會有不少只可自知的人生體會;讀書、問學、作文、研究,更是有值得稱道的成績,有心人都能看得到,也無須我來多說。那么,我還能說什么呢?
  平常我總以為關(guān)于金理我有很多話說,臨到說的時候,語多塞口,反而不知從何說起。
  1999年他進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推薦他的一篇文章在《上海文學》發(fā)表,那篇文章讓我驚喜,不是因為文章本身已經(jīng)如何好,而是從這稚拙的文章里我能感受到一個年輕人的誠懇和向?qū)W。那篇文章其實不少地方是學著別人來思想和說話,但我似乎能夠感覺出,那個學的人,將來有可能會消化掉學的東西而滋養(yǎng)自己的學。這也就是我通?磳W生的論文,要看能否感受到寫論文的人的原因。后來推免研究生,那一年我在韓國,給系里寫破例推薦的理由,這理由自然不能說我相信金理將來會如何,說了也沒有說服力,那篇發(fā)表出來的文章這時候倒是有了點兒實際作用。做這件事是有些困難,不過當時我感覺更多的,是說不出的愉快和欣慰。我想起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李振聲老師破例推薦我讀研究生;說服系里讓金理直升,只不過是重復了我的老師當年做過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我想我還算李老師的像樣學生。
  我把金理推薦給陳思和老師,跟著陳老師開始了學術(shù)研究和文學批評的潛心修習與實踐鍛煉。因為我也是陳老師的學生,所以能夠體會陳老師提供給金理的寬闊、自由的氛圍,以及腳踏實地、具體細致地理解文學的方式。金理自己也足夠用功上進,碩士階段參加陳老師主持的現(xiàn)代文學社團史的課題,獨立寫出了一本《從蘭社到〈現(xiàn)代〉》。這本著作自然有其本身的價值,這不用說;但對于一個有很強生長能力的人來說,不妨也可以看成是初起步時必要的學術(shù)訓練。
  我內(nèi)心很高興金理是這樣一個能生長的人,到他讀博士和在歷史系做博士后研究階段,幾年來一直在做的"現(xiàn)代名教批判",就顯示出他對重要問題的敏銳、基本判斷和持續(xù)用力來了。我想,一個人要在學術(shù)研究上做出一點貢獻,是要抓住重要問題的,是要有基本判斷的,還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換句話說,得能長期吃重。金理對我說過,這個問題最初入手的緣起之一,是看我討論魯迅的論文,尤其是對"偽士當去,迷信可存"的分析,才逐漸想到要去考察近代以來名教風行的原因。其實我當年是受伊藤虎丸的啟發(fā)。我參加金理的博士論文答辯,提醒他說:論文都是在一個方向上分析(章太炎、魯迅、胡風),而在20世紀以來的思想和文學中,名教批判的脈絡不止這一脈,還有別的方向的批判。我有時候是會自以為是,提醒一下別人這兒那兒的,多數(shù)不僅被提醒的人沒聽進去,連我自己也一轉(zhuǎn)身就忘了。沒想到這個提醒被他記到了心里,這就是有心,能受。壞處是他得修改,補充,同時還會不斷產(chǎn)生新的想法,導致這個題目他一直沒有完成,一直在做。我現(xiàn)在倒是希望他能早點出版這部著作。
  這些年來金理寫了不少批評文章,為人注意也多是因為這些文章,《歷史中誕生--19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小說中的青年構(gòu)形》和《同時代的見證》這兩本書,可以看到他文學批評著力的方向,他自己已經(jīng)把關(guān)心的重點表達得很清晰,我不必復述。我讀金理的批評,也得到不少啟發(fā)。譬如他最新寫的一篇《葉彌論》,我想想,就覺得其中有些地方我沒想到,寫不出;他想到了,寫出來,我都很有同感。金理現(xiàn)在被看成是"80后"批評家的一個代表吧,但我想,批評家不批評家不重要,代表不代表就更不重要了,重要是自己能從批評實踐中不斷獲得養(yǎng)料,促成自己的進一步成長。批評活動不僅是針對作家作品、讀者、社會的,也是針對自我的,好的批評實踐也是一個自我不斷充實和提高的實踐,這樣批評才對自我有魅力,批評主體的不斷成長才保證了批評的持久活力;否則,在批評必將越來越艱難的大小環(huán)境中,光是堅持,是遠遠不夠的。批評是件有意思的事,這首先得自己保證它有意思。
  學術(shù)研究也是如此。學問往消耗、竭盡自身的方向走,不如往滋養(yǎng)、充實自身的方向走。因為金理正年輕,以后的路長,我說這樣的話,不會全無意義吧。
  我聽張文江老師講課,"上出"兩個字,印象極深。也因為金理年輕路長,保持"上出"之志、之勢、之熱情和力量,也就更有意義了。但凡事落到實處,吃力,吃重,不急于求成,也是應有之義。"上出"者是沒有"成"的,因而才能不斷"上出"。
  拉雜寫到這里,回頭一看,滿紙教書匠口吻,好為人師之病昭然。其實金理和我已成同事,已是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見證了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內(nèi)心喜悅,用文字表達出來,不免有些走形。還是趕緊打住。
                     張新穎
                  2013年5月18于復旦光華樓
  孤絕中的突擊:論智性寫作
  一
  這也許只是一個粗略的稱呼,我要討論的對象是朱蘇進、麥家、曉航的創(chuàng)作,在他們的小說形態(tài)及創(chuàng)作形態(tài)中,可以提取出些許共同的因素--而這,正是決定智性寫作卓然不群的機要所在。
  首先,智性寫作聚焦的往往是特殊人群,他們從事的職業(yè)、社會身份對普通讀者來說往往顯得陌生,借麥家一部小說的篇名來講,這是一群"蒙面人"。而共同點在于,無論是桀驁不馴的軍人、神秘的密碼破譯人員,或者性情古怪的科研工作者,他們都有著遠遠超乎常人的稟賦,也就是說,小說描繪的是一群天才。由天才出任主人公,智性寫作要探討的,其實是人類的天賦、思維、精神能力及智慧形態(tài)。這里面有著紛繁復雜的難解之謎:比如說,怪異的才華與癡迷的偏執(zhí)(麥家小說中"為密碼而生,為密碼而死"的破譯者)構(gòu)成何種關(guān)系?比如,智慧與人性的惡之花是否駢體聯(lián)生般的糾纏著(朱蘇進筆下的孟中天們)?再看下面這段描繪:"他們一方面將自己無限地拉長了,拉得細長細長,游絲一般,呈透明之狀,經(jīng)不起磕碰。從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的智力范圍越是局限,那么他在某一方面的智力就越容易接近無限,或者說,他們的深度正是由于犧牲了廣度而獲得的。"這是麥家在《解密》中對一種人類智慧的尖端形態(tài)的描繪。
  用文學來測量、演繹人類智慧的形態(tài)實為難事,所以智性寫作往往借助科學知識來搭建舞臺或充當?shù)谰撸ㄖ焯K進《接近于無線透明》中的李覺用四色定理、三角函數(shù)等自然科學知識來對"我"進行啟蒙;麥家在小說中編織進了最基本的解碼原理,而《解密》的開篇也安排了不少數(shù)學演算來鋪墊主人公的天賦;曉航《師兄的透鏡》以探索宇宙形成初期的第一縷星光作為情節(jié)線索),而這些作家與一般作家迥然有別的人生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為他們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足夠的積累與支撐:麥家畢業(yè)于解放軍工程技術(shù)學院無線電系,曉航有過從事科研的經(jīng)歷,朱蘇進喜歡在小說與散文中滔滔不絕地談論天文地理,顯然對此熟稔于心。在慣常的理解中,文學與科學素來絕緣,前者是感性、想象的,后者是理性、實證的。我們倒不妨借鑒20世紀初魯迅的《科學史教篇》,該文旨在糾正、打破當時國人對西方科學的膚淺了解與盲目崇拜,也就是說,與其羨慕西方表面上的科學繁榮,不如探究科學發(fā)達的"本根""本柢",這就是科學探索中科學者的精神,亦即科學者的"心",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的"神思"之功,在魯迅看來,"神思"就是人類超越物質(zhì)需要的精神渴求以及由此展開的精神活動,也就是一切高級形態(tài)的精神文化創(chuàng)造的始基[1]。以此來觀照,智性寫作中布置的自然科學背景,正是為了抵達人類的"意力""理
  想"與"神思"。以《絕望中誕生》作例,小說以三分之一的篇幅甚至直接羅列圖表來討論孟中天關(guān)于地球形態(tài)成型的奧秘,涉及天文學、地質(zhì)學、礦物學、物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結(jié)構(gòu)。孟中天在孤身獨處的八年間,在被監(jiān)禁的空間內(nèi),以飛揚的神思完成了"孟氏猜想","對整個地球的理解,也是我在對自身命運絕望時獲得的",經(jīng)過他的描述,地球已然變成一個擁有強大意志的生命體,在遠古浩渺的時間盡頭,經(jīng)歷了絕望中誕生的痛苦過程,以巨大而神奇的力量終于形成今日的地貌……地球的誕生與孟中天的精神再生就這般融為一體,他仿佛身當那個神秘而偉大的時刻,化作了滾燙的巖漿撫摸那隆起、凹陷的地表,化作了熾熱的硅鋁物質(zhì)以弧狀波形態(tài)進行塑性流動,感同身受著不同趨向的力造成的擠壓、斷裂……飛揚的神思與讓人目眩神迷的科學猜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照亮了小說的敘述;而通過小說敘述,我們也不由得感嘆人類精神活動的偉岸。
  其次,智性寫作的小說圖景往往拋卻日常的生存狀態(tài),這似乎根植于這樣一種理念:曠世稀有的智慧與人性的本真,只有在絕境中才能被激活、爆發(fā);只有被逼上懸崖了才能作凌空飛翔。由此,在情節(jié)安排上他們往往有固定的設置,甚至顯得偏執(zhí),非得把主人公拋入困境、絕境、極境當中。不妨來看兩段創(chuàng)作談,分別來自麥家與曉航:
  乞力馬扎羅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高山,山巔終年積雪。其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之廟殿的意思。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jīng)風干凍僵的豹子的尸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去干什么,沒有人作過解釋。有人解釋說,這只豹子是所有挑戰(zhàn)人類極限之人的象征。而極限是什么?是無知,是無底,是無謎底的謎……挑戰(zhàn)極限,無異于破譯密碼……
  我越是在現(xiàn)實中沉浸,就越是反對那種庸俗的現(xiàn)實主義。它使雞毛蒜皮無限擴大化,并以微笑的面容扼殺了文學應有的想象力。在我的觀念中,文學的任務應該是這樣:它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迥別于庸常經(jīng)驗的嶄新的世界,并努力探索形而上層面的解決之道。
  在智性寫作者看來,文學關(guān)注的是那些挑戰(zhàn)極限的人與事,由此"創(chuàng)造一個迥別于庸常經(jīng)驗的嶄新的世界"。
  麥家《讓蒙面人說話》的主人公陳二湖供職于國家安全機關(guān),是一名功勛卓著的破譯人員。當他65歲退休以后,一系列怪異的事件發(fā)生了:他開始郁郁寡歡,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他一夜之間學會了圍棋,"最好的棋手,只要和陳一對上陣,他那點原本高出的優(yōu)勢,很快就會被陳追逼、壓倒,然后就是超過,遠遠超過";而這種"見棋就長"的棋藝又在一夜間神秘消失;接著他的精神出了問題,"周圍的事物在跟他捉迷藏似的"……直到他重新回到破譯密碼的工作崗位,一切才恢復正常,"就像魚又回到了水里"。原來,破譯是一門尖端的事業(yè),是世界上最高級的心靈廝殺與搏斗;破譯又是一種陰暗而孤獨的科學,充滿了對人性的扭曲與扼殺,因為常態(tài)的人容易為密碼表面所蒙蔽,只有逸出常規(guī)的思想才能摸到解碼的門徑,更何況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處于這種瘋狂的狀態(tài)。陳二湖就好比多年潛藏在大野林莽中的人,根本不適合日常生活了。也就是說,只有在孤絕的生活與心靈狀態(tài)中智慧之光才能絢麗奪目,只有在精神爆炸的剎那間才能演繹出生命死亡與再生的詩意……
  朱蘇進《接近于無限透明》中的"我"在壓抑得讓人窒息的醫(yī)院中,恰恰得到了心智最大程度的啟蒙;小說更著力謳歌李覺身上一任真情流露而不矯飾不做作的天真。只有當精神被判定為失常、分裂的時候,才能充分呈現(xiàn)、享受生命的自然、透明,而當他恢復正常了,則不得不是委瑣、衰朽的。這是通過對精神的擠壓來淬煉"接近無線透明"的理想人格!督^望中誕生》就更典型了,因為孤傲,孟中天無法容身于現(xiàn)實環(huán)境而身陷絕境,但正是在窮途末路般的寂寞與孤絕中,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驚人迸發(fā)。"絕望"是實實在在的生存困境,"誕生"是征服絕望后的滿足、陶醉,類似于心理學家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高原體驗"。說到朱蘇進對極限題材與非常規(guī)體驗的鐘情,這里可以提供一個饒有意味的比較:
  他(指少年朱蘇進--筆者注)住進了傳染病區(qū)那個與世隔絕的特殊的小環(huán)境里,脫離了天真活潑浪漫、充滿歡聲笑語的少年生活,周圍盡是病人老人,加上幾個醫(yī)生護士。病房后面就是太平間,心驚肉跳地看著裹著白布的一具具尸體被推進去,恐懼地窺視著里面到處是破碎的尸體。這種恐懼的心理一直折磨著他……(言聰:《絕望中誕生--訪作家朱蘇進》)
  我喜歡一個人呆在太平間里,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涼快。在我記憶中的太平間總是一塵不染,四周是很高的樹木,里面有一扇氣窗永遠打開著,在夏天時,外面的樹枝和樹葉會從那里伸進來。(余華:《最初的歲月》)
  以上這兩位作家在童年時代都有過類似的體驗,我們不妨稱之為"太平間體驗",但是體驗到的內(nèi)容卻大相徑庭,而我們知道,這個時候的領悟、體會,在一個作家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會留下深刻的印痕。朱蘇進后來對恐懼的控制與克服,并非是通過遺忘,而是將得之于恐懼的非常體驗推到極致,由此,反作用力也能被推到極致,他將筆下心愛的人物一次次地置放到絕境中,勘查絕境體驗中迸放出的非比尋常的力量。而少年余華卻將太平間當作了避暑佳地,在興許根本不理解生死意味著什么的時候,他無意間、不自覺地習得了一種平和安謐的態(tài)度。余華同樣寫過奇崛的小說,但是以《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為代表他開始了轉(zhuǎn)型,"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2];活著"就是忍耐:面對所有逆境苦難,包括最殘酷的"--在此,活著,意味著以最簡單最平凡的方式(而不是選擇"喊叫"或"進攻"這種超常的方式)去面對最殘酷的生死大痛,這種將非常境遇當作自然常態(tài)來安然承受的理解,興許冥冥之中與他幼年時的"太平間體驗"有著神秘的聯(lián)系吧。
  第三,由上所述,智性寫作的題材范圍與聚焦點往往是單一的,作家在狹小的空間內(nèi)閃轉(zhuǎn)騰挪,心無旁騖,這造就了智性寫作的鮮明風格,然而這何嘗不是一種挑戰(zhàn)?《風聲》中的地下工作者在重重鎖鏈中將情報由"密室"送出,完成這樣的故事需要抽絲剝繭般的敘事能力,但麥家挑的就是這樣一條狹路,且走得穩(wěn)穩(wěn)當當。在他筆下,一個個神秘莫測的"蒙面人"從數(shù)字符號的迷宮中款款走出,血肉充盈地站立在我們面前。可以說,作家與他筆下心愛的主人公們共享著那種困境、絕境和極境,他同樣選擇了逼仄的空間,通過對壓抑、阻礙與挑戰(zhàn)的克服,來提煉精神掘進的力量。朱蘇進說:"一個人必須進入某種程度的非人狀態(tài),才能將自己像子彈那樣打出去,在創(chuàng)造的空間中飛行。"[1]不管是對小說情節(jié)的安排,還是對自身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把握,他們都希望從孤絕的空間中"像子彈那樣"突擊出來,由此迸射的力與美,讓人迷醉。這是智性寫作的文學抱負。
  總結(jié)一下,智性寫作通過設置極限情境來觀察人類的智慧形態(tài)與精神潛能,這是一種高難度的寫作,充分考較著作家的心智與敘事能力。





上一本:大草原之旅 下一本:心居清品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同時代的見證的作者是金理陳思和,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