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無須討好世界,且讓自己歡喜: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療愈師


作者:廖瑋雯     整理日期:2015-01-27 15:36:54

"本書從事業(yè)、愛情及其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探討如何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愛的人、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以及如何與焦慮、抑郁、悲傷、孤獨等負面情緒相處,如何尋找更為積極的方式與態(tài)度應(yīng)對成長過程與生命本身必須應(yīng)對的困境與麻煩。
  作者的心理咨詢師身份和專業(yè)素養(yǎng)讓這本書充滿哲學(xué)思辨與積極心理學(xué)的味道。相信這本書能夠陪伴讀者尋找成長與改變的可能和契機,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幸福與快樂。
  "
  作者簡介:
  "廖瑋雯
  80后,心理咨詢師,片刻App人氣作者。
  近年通過自媒體發(fā)表多篇感悟文章,被多家網(wǎng)站、知名微博、微信公眾號轉(zhuǎn)發(fā),深得年輕人的喜愛。作為一名樂觀積極、充滿求知欲的心理咨詢師,樂意通過思考與學(xué)習(xí)和大家一起從混沌迷茫走向豁然開朗。"
  目錄:
  "
  目錄:
  
  Part1
  擇我所愛,且隨我心
  1.干點沒用的事,做個沒用的人
  2.有些“缺點”不必改正
  3.做慢下來的手藝人
  4.像談戀愛一樣談事業(yè)
  5.別讓職業(yè)懈怠毀了自己
  6.從來不曾逃離
  7.糖可以晚點再甜
  8.夢想是一個接著一個的
  9.沒有白費的努力
  10.愿你工作不僅謀生,還有快樂"
  目錄:
  Part1
  擇我所愛,且隨我心
  1.干點沒用的事,做個沒用的人
  2.有些“缺點”不必改正
  3.做慢下來的手藝人
  4.像談戀愛一樣談事業(yè)
  5.別讓職業(yè)懈怠毀了自己
  6.從來不曾逃離
  7.糖可以晚點再甜
  8.夢想是一個接著一個的
  9.沒有白費的努力
  10.愿你工作不僅謀生,還有快樂
  Part2
  懂得愛己,方能愛人
  1.在不堪一擊面前堅不可摧
  2.速食面時代的老火靚湯
  3.一些關(guān)于愛情的凌亂話語
  4.愛情需要一味解藥,叫作說服自己
  5.一個人的戰(zhàn)役
  6.再見,愛過的人
  7.愛情里的親密朋友
  8.足夠聰明足夠懶
  9.被時間藏起來的人
  10.寫給一個姑娘
  Part3
  傾聽自己,改變世界
  1.無須討好世界,且讓自己歡喜
  2.“意外”才是命中注定
  3.別讓自己太蠢,才能越活越好
  4.寫給兒子
  5.爸媽,謝謝你們
  6.變味的孝順
  7.我為何開始寫故事
  8.關(guān)于旅行
  9.尋找你的辨識度
  10生活在此處
  Part4
  聽過道理,過好此生
  1.你對,我也沒錯
  2.寬恕,原諒的是自己
  3.穿越苦難,終見陽光
  4.不是不合群,因為命太短
  5.可以不喜歡,但是別謾罵
  6.一只傲嬌的小學(xué)生
  7.聽過許多道理,還得過好此生
  8.談及死亡時
  9.謹愿世人溫柔相待
  "
  前言"自序
  期待到來,無懼離開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然而這卻并非一本案例集。
  這本書寫的是一些我對于事業(yè)、愛情、生活方式所持的觀念和態(tài)度。
  記得十八歲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隨筆,題目取自余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文筆稚嫩,思想單純,但是文章里面提到一個東西,印象是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作家。
  此后十年,夢想逐漸埋藏,念大學(xué),找工作,換工作,談戀愛時傷害過姑娘,傷害過自己。
  直到和姑娘分手,我開始了對自己的“撥亂反正”,事實上,不怨什么,也怨不得什么,從前我會責(zé)怪自己,過分柔軟,猶豫不決,年少無知,自以為是,而今,我甚至不會再去怪責(zé)自己,因為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而然。
  愛而不得,痛失吾愛,過于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不敢堅持去做自己,不作死就不會死,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所有這些,本來就是青春必須去經(jīng)歷的事情。"自序
  期待到來,無懼離開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然而這卻并非一本案例集。
  這本書寫的是一些我對于事業(yè)、愛情、生活方式所持的觀念和態(tài)度。
  記得十八歲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隨筆,題目取自余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文筆稚嫩,思想單純,但是文章里面提到一個東西,印象是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作家。
  此后十年,夢想逐漸埋藏,念大學(xué),找工作,換工作,談戀愛時傷害過姑娘,傷害過自己。
  直到和姑娘分手,我開始了對自己的“撥亂反正”,事實上,不怨什么,也怨不得什么,從前我會責(zé)怪自己,過分柔軟,猶豫不決,年少無知,自以為是,而今,我甚至不會再去怪責(zé)自己,因為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而然。
  愛而不得,痛失吾愛,過于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不敢堅持去做自己,不作死就不會死,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所有這些,本來就是青春必須去經(jīng)歷的事情。
  這種迷茫與焦灼,本來就是青春與年少本來的面目,因為這是宿命,所以在劫難逃。
  我曾說過,如果從前更努力些,或許過得還不如現(xiàn)在。
  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無法驗證過去的不同選擇能否帶來更好的結(jié)果。而且,結(jié)果的好壞并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對于一個思想與行為獨立的個體,這些評價取決于自己的心境,與世界無關(guān)。
  既然一切歸于主觀,我們就有了不念過去的理由和活在當下的借口。
  我開始對自己無條件地接納,因為過去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讓我成為了今天的自己,所以我認可過去和現(xiàn)在自己經(jīng)歷過的所有人和事,從中獲得的成長與力量,讓我不斷接近最為真實的自己。每一個決定,如同路牌一般,讓我慢慢找到自己,所以,現(xiàn)在的我,對于過去,沒有愧疚與悔恨,只有平和與感恩。
  關(guān)于事業(yè),作為安生立命之本,一定要竭盡所能去讓自己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盡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將事業(yè)和夢想關(guān)聯(lián)起來,可以讓人獲得無窮的力量,避免虛無的侵襲,避免行尸走肉般的上班下班,避免職業(yè)懈怠成為“職場橡皮人”,避免“累覺不愛”,一種失去意義的感覺蔓延全身。
  我通過漫長的迷茫期不斷地尋找自己想做的事,不斷與現(xiàn)實博弈,不斷地對抗與妥協(xié),終于在心理咨詢與寫作之上覓得方向,此前的所有經(jīng)歷和積累瞬間成為不斷追尋夢想的寶貴財富。
  關(guān)于愛情,我說過,“期待你的到來,無懼你的離開”,或者這就是對人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最好的心態(tài)了。期待到來,意味著心懷希望,意味著相信美好終將發(fā)生。無懼離開,說的是重在體驗,無須占有,體驗是一種幸福,占有會帶來恐懼。
  我們最大的恐懼莫過于害怕失去。所以,在愛情來臨的時候,好好愛,不作。愛情離開的時候,好好分,勿念。
  相遇,離開,告白,告別,重逢,永別,都是人生在世,起起合合,緣起緣滅的一種狀態(tài)而已,我們都無力抗拒這一切的到來,都說相聚好,怎奈離別多。
  所以,無論自己處于何種狀態(tài),讓自己去體會,不用抗拒,無須悲傷,只需去體會這種分分合合帶來的情緒流動,去讓自己接納本該如此的一切,或安放于文字,或流失于時光,從而擺脫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對于生命里的所有,不放棄也不強求,不悲不喜,安之若素。
  最好的愛情或許是彼此可以成為最真實的自己,互相理解陪伴,隨后各自安好,生活上可以糾纏,靈魂上必須獨立,可以灑脫而盡情地去愛,然后各自做自己,互留空間,避免過分打擾。既然你我都是孤獨而來,那就珍惜當下的相聚,不去改變對方,強迫對方成為自己眼里的愛人,去愛對方本身而不是你希望對方成為的樣子,接受不完美就是最大的完美,理解,寬容,支持,贊美,從而讓彼此擁有一段舒適的親密關(guān)系。
  韓寒在他的新書里邊說過,沒有橫空出世的成功,他做成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做了許多積累和準備,吃了很多苦,只是不想說而已,他說畢竟在中國需要吃苦的事,活的辛苦的人太多,苦便不值一提,人們看的都是結(jié)果,過程被忽略了。
  過程被忽略,不代表我們可以忽略,因為沒有這個辛苦的過程,便無法導(dǎo)向一個好的結(jié)果。對于寫作,大量的閱讀和寫作,不斷地經(jīng)歷、思考和感悟是必不可少的,而心理咨詢也一樣,咨詢師的專業(yè)水平除了與專業(yè)理論與操作技能是否扎實有關(guān)之外,其人格魅力、經(jīng)歷及其思想的高度更為重要。這同樣和閱讀、思考有關(guān),和經(jīng)歷與悟性有關(guān),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關(guān),所有這些,都需要自己采用一種積極而開放的生活態(tài)度來獲得。
  過程十分辛苦,但是因為有了夢想支撐,有了方向,既不至于迷失,也不會疲憊。
  事實上,人并不怕受苦,怕的是受的苦沒有價值。追尋夢想,便是賦予追尋過程之中的所有苦難以價值,這樣,一切就都不會沒有意義。
  無論如何,擁有夢想總是好的,因為我們這樣活著會更有質(zhì)量,遭遇困境時可以采取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和方式去應(yīng)對,因為心存夢想,所以不會絕望。
  年輕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勢必面臨種種難題,譬如如何看待活著的意義,愛情與事業(yè),生活方式的選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等等問題。所有這些,在我們的思索與選擇之中,會逐漸形成我們自己的世界觀。而我,把這些思索的結(jié)果,全部寫成文字。
  我有我的局限,也有我的真誠。
  如果這本書能夠在你面對困境的時候,給你一些療愈與成長的力量,我一定會感到萬分的欣慰與感恩。
  這本書,獻給愛我的和我愛的人,感激生命之中得以與你們相遇。
  也獻給二十八歲的自己。
  "
  "Part1擇我所愛,且隨我心
  我們不會讓自己的腳步慢下來,容忍自己去做一個“沒用”的人,做一些“沒用”的事,讓自己獲得身心的愉悅,我們總想不斷地證明自己有用,即使違背了自己的內(nèi)心,折磨了自己的身體,感到痛苦與疲憊也在所不惜。
  干點沒用的事,做個沒用的人
  大半年以前,我開始在網(wǎng)絡(luò)上寫文章,當時喜歡寫點短篇小說當作睡前故事,偶爾寫寫隨筆,主要是心理咨詢過程之中的一些感悟和札記。我經(jīng)常把文章分享到微博和朋友圈,有一天朋友圈下邊有條評論:你在網(wǎng)上寫這么多文章,能賺多少稿費?
  我答:不能賺錢,偶爾寫作過程之中還得賠進去點咖啡、奶昔、啤酒、宵夜什么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時間。
  朋友問:那能有什么用?
  這話把我問得無言以對。
  “寫作是件挺讓人開心的事兒,我喜歡寫!蔽覜Q定真誠相對,并且自信這是一個美好的答案。
  “整天這么寫著矯情有意思嗎?還不如好好工作,或者找份兼職,多賺點錢,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攢點成家錢,好好過日子了!迸笥呀又貜(fù)。
  看看這話給我的幾條罪狀:無所事事,賺不來錢,未能成家立業(yè),不好好過日子。
  我答:目前我也不全靠寫作養(yǎng)活自己,不過就是喜歡寫寫東西。
  那你之后準備怎么辦?就這么混著?
  我干點自己喜歡干的事兒,怎么就成混著了?
  朋友是個不錯的朋友,這話也是對我表示關(guān)心,而且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可我就是感覺他的話哪兒不對。
  那能有什么用?
  是誰規(guī)定我們所做之事必須有用?
  而且什么才是有用?
  我們消費著這個時代,也被這個時代所消費。
  我們可以為了一套房子,一輛車搭進去半輩子的積蓄與青春,因為我們覺得這樣有用。我們可以為了升職加薪,為了名利地位而放棄陪伴家人,因為我們覺得那樣有用。
  我們沒時間看書沒時間畫畫沒時間玩樂器沒時間出去走走,即使這些都曾經(jīng)是你所喜歡的帶給你快樂的事情,你總說沒有時間等忙完這段再說,直到你已經(jīng)忘記自己曾經(jīng)喜歡過這些東西。你不會再碰那把布滿灰塵的吉他,不再有情懷和閑暇讀一本書,或是坐看云卷云舒,因為你覺得那些都沒有用。
  我們忙忙碌碌,擠著公交上上下下,我們加班到深夜,為了討好領(lǐng)導(dǎo)應(yīng)酬客戶徹夜不歸,酗酒熬夜,折騰身體,因為我們覺得這樣有用。
  我們不再去感受一陣風(fēng)吹過,不再去體驗森林里的靜謐,河流叮咚作響,我們不再望著湛藍的天空,不再為日出日落而感到興奮和感動。
  可是,你一直做著你自以為有用的事情,為什么你還會不快樂地感慨,自己活著為什么那么累?
  前段時間有個姑娘在微博里向我咨詢。姑娘長得漂亮,而且高智商、高學(xué)歷,企業(yè)高管,她每天清晨5點起床為外籍朋友補習(xí)中文,然后上班下班,下班之后還會在地下通道販賣一些衣服物件,在我的眼里她并不缺錢,但是她完全受不了自己虛度哪怕一分鐘,停下來做任何在她看來沒用的事,可是她說她好累,每一天都好累。
  我問她,你沒有自己喜歡的事兒嗎?
  她答,有,我一直想學(xué)鋼琴,可是我沒有時間啊,周末休息我還要去上課充電,我完全沒有時間。
  你賺那么多錢是為了什么?你讓自己不停充電不斷努力成為企業(yè)高管是為了什么?
  為了什么?她想了一會,我也不知道,可是大家都這樣,不這樣不是不努力嗎?不努力不進步,我們活著有什么用?
  我和她聊起一些終生忙碌的人積勞成疾,過勞死的案例,也聊起一些在社會層面看起來各方面都非常成功的人同樣經(jīng)歷著來自心靈的煎熬和痛苦,她似乎若有所思。
  一個百萬富翁,當他得了絕癥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他會覺得財富沒有用,帶泳池的別墅沒有用,百萬豪車沒有用,上市公司沒有用;能陪陪家人度假甚至只是共進晚餐有用,能自由自在地在路上奔跑有用,能大口大口地在海邊呼吸空氣有用,爬山看風(fēng)景看日出日落有用,露營玩吉他有用,可是,等他知道這些的時候,是不是太晚了?
  其實,說到底,人活在世界上,或許,有用的定義應(yīng)該是,平穩(wěn)的心跳與均勻的呼吸,我相信,幾乎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比這點更為有用。除了為了其他自以為更為重要的事愿意犧牲生命的精神殉道者之外,我想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
  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幸福和快樂,而這一切的基礎(chǔ)就是活著,擁有健康的身體,可惜在擁有健康的時候我們都不懂得珍惜,我們不懂得去疼惜自己的呼吸與心跳,去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去讓身體感到放松與舒適,去讓自己的內(nèi)心安穩(wěn)且愉悅。
  我們不會讓自己的腳步慢下來,容忍自己去做一個“沒用”的人,做一些“沒用”的事,讓自己獲得身心的愉悅,我們總想不斷地證明自己有用,即使違背了自己的內(nèi)心,折磨了自己的身體,感到痛苦與疲憊也在所不惜。
  王小波曾經(jīng)說過:無趣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其實這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既然沒有標準答案,自然就不存在是否有用一說。
  我認識一個無家可歸的老頭兒,他每天在一段公路上不停地行走,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如何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的,可是他一直很健康,如此堅持許多年,一次我和他聊天,他說,活著就是這么回事,沒死就行了。
  我想了想,他說得對,活著就是這么回事,能夠討好自己,能夠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感到身心愉悅就已經(jīng)十分了不起。
  所以,是否有用不應(yīng)該由外界和他人來進行評價,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們更應(yīng)該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
  只有懂得討自己歡喜,讓自己變得溫暖而積極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諦,他們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愛著自己深愛的人,讓彼此感到溫暖而美好。
  身外之物終究都是身外之物,名也好利也好,都應(yīng)該是滿足我們內(nèi)心歡愉的條件而不是我們活著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很忙,很累,是不是要停下來,審視和觀察自己目前所想的,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好好停下來傾聽和照顧自己的內(nèi)心和身體?
  很多時候,認真體驗和感受美好的事物能讓我們身心愉悅,讓我們感到幸?鞓罚l能說這些事是沒有用的呢?
  如果非要說這些事兒沒用,那么,我情愿做一個沒用的人,做著一些沒用的事。
  倘若,再要問起我為什么會寫這么多東西有什么用。我想我會回答:我高興,我樂意。
  有些“缺點”不必改正
  前些年剛剛參加工作不久,部門領(lǐng)導(dǎo)說起單位有個奇葩,將近三十五了,還沒有談戀愛,也不考慮結(jié)婚,買車買房這種事兒更是毫不沾邊。幾個已婚的同事一起感慨,這家伙大概是秀逗了,簡直就是單位里最奇怪的人,不曉得每天在想些什么?沒擔(dān)當沒責(zé)任感,他的父母該是有多操心?
  我們單位里多數(shù)適齡青年早已完成了婚姻車房之類的“人生任務(wù)”,在工作閑暇之余,自然就有時間鑒賞議論“奇葩”。事實上,倘若是在北上廣深等生活節(jié)奏更快、工作壓力更大的城市,對于他人的選擇便會更多地理解和包容,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剛剛提到的那個哥們兒在奇葩界里邊根本排不上號,何況,大家都很忙,沒有空理你。
  小樹叢則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很小,彼此之間的影響變得很大。那時,自己還很年輕,特別在意自己在他人眼里的看法,聽不得半點兒否定。工作也好,生活也罷,總是想要和人看齊。似乎不這樣,便會變得異常寂寞,所有人在做的事情,你沒有在做,就是一個異類,就會孤無所依,孤立無援。
  曾經(jīng)的我便是如此,對于種種似乎不如他人的問題耿耿于懷,甚至感到有些自卑,然而卻無解決之道,所以內(nèi)心苦惱不已。
  直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所有看起來無憂無慮的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每個人都在生活之中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才懂得,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給別人看,而是要先從內(nèi)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現(xiàn)有的內(nèi)在的外在的一切之后,才能真正找到解決之道。
  前段時間,微博里一個陌生的朋友發(fā)來私信,說自己在大學(xué)里邊,很多同學(xué)聊起來的話題她插不上嘴說不上話,她感興趣的話題似乎也沒有人愿意和她討論,她覺得自己似乎無法融入群體生活之中,感到非常孤獨。
  這種問題,擱在過去,我的第一反應(yīng)可能會去探究這個同學(xué)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不是出了問題,然后考慮如何進行進一步的咨詢治療,將咨詢目標定為提升她的人際交往能力。
  如今我不會在第一時間去做這樣的事。因為對于一些人而言,不善于溝通與交流,不能在人群之中游刃有余、侃侃而談不一定就是心理問題,也不一定非要戰(zhàn)勝和克服。世界本身參差多態(tài),各有不同,不善言談并不一定就是一個缺點或者錯誤,只要這個問題沒有嚴重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就不必過于在意。
  因為人都是不完美的。
  針對私信我的這位朋友,我們在咨詢的過程中,把著力點放在了尋找她的優(yōu)點之上,我發(fā)現(xiàn)雖然她人際交往能力不強,但是學(xué)術(shù)研究能力很強,咨詢結(jié)束之后,她在科研上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然后她的一篇論文發(fā)表在了一本權(quán)威的期刊上,老師,同學(xué)都對她刮目相看,隨后,她也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因為有了自信,她的孤獨感越來越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出現(xiàn)在了周圍,她的生活變得充實而豐富起來,雖然她依然不善言辭,但是她的日常交往完全沒有問題,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學(xué)業(yè)也越來越好。
  管理學(xué)家彼得提過“木桶原理”,盛水的木桶如果其中一塊木板很短,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但是對于獨特的個體而言,這個理論并不成立。甚至可以說,全面發(fā)展導(dǎo)致全面平庸,什么都會一點等于什么也不會。
  因為人的不完美。與其盯著自己的不足之處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者費盡心思不斷彌補自己難以改變的缺點,只想成為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的“長板”之上,把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發(fā)揮到極致,讓自己變得出眾不凡,就不會再有人注意你的“短板”。就好像沒有人會理會羅納爾多懂不懂唱歌,丁俊暉會不會下棋,劉翔的演技如何,馬云球踢得怎樣一樣,甚至于他們即使是文盲路癡、衣服反穿、行為乖張、性格孤僻也不會有人過多在意。
  前段時間微博里邊轉(zhuǎn)發(fā)得特別多的一句話來自于瑪麗蓮夢露:我自私,缺乏耐心和安全感。我會犯錯,也常會在狀況外而難以控制。但如果你不能應(yīng)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擁有我最好的一面。
  誰會在乎她自私、缺乏耐心和安全感呢?
  當然,這個觀點并非讓人矯枉過正,錯把缺點當優(yōu)點,更不是提倡“我就是這樣,愛要不要隨你便吧,反正我什么也不打算改了”,如果自己的“缺點”顯然影響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嚴重阻礙了自己特長的發(fā)揮,那么,該調(diào)整要調(diào)整,該改正還得改正。
  至少,瑪麗蓮夢露有傲然的身材和出色的演技,羅納爾多球技出神入化,丁俊暉一桿清臺,劉翔跑得飛快……
  所以,最為關(guān)鍵的是,找到自己的天賦和特長所在,然后付出努力,這是一種心甘情愿無怨無悔不會感到疲憊和厭倦的努力,將其發(fā)展到極致,就能讓自己遠離抱怨和無助,逐漸成為一個實現(xiàn)自我的優(yōu)秀的人。
  在日常生活之中,沒有必要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需要自己進行判斷,既沒有必要刻意讓別人看起來“奇怪”一點,也沒有必要刻意讓別人看起來“正常”一點,了解這一點,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說回文章伊始提到的那個“奇葩”,他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別人用來成家立業(yè),結(jié)婚生子的時間——獨自一人,默默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將近十本詩集一一出版。
  當然,按部就班,踏實工作,成家立業(yè),結(jié)婚生子沒有什么不好,可以把工作做好,家庭經(jīng)營好,幸福安康已經(jīng)很了不起,只是有時候,如果想要更為出色,我指的是將自己的天賦發(fā)揮到極致,成為一個實現(xiàn)自我的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可能會更多一些,需要忽略和不在意的一些事也會更多一些。
  但是如果你能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的話,一些所謂的“缺點”,確實不必改正。
  做慢下來的手藝人
  我們似乎越來越急了。
  急著畢業(yè),急著就業(yè),急著升職,急著加薪,急著結(jié)婚生子……
  我們忙生忙死,卻不曉得自己究竟忙什么。少有人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是我要的么?
  過去,手藝人為了學(xué)好一門手藝,花上好些年跟隨師傅,打磨技藝,似乎他們并沒有掙上多少錢,但也未曾見他們有所抱怨,有所不滿,他們終日醉心于手頭的活計之中,以做出一手好活兒為樂。
  毋庸置疑的是,他們是能夠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的,活計好的,甚至賺得不少。然而賺多賺少,他們并不在乎,越不在乎,賺得越多。
  很多手藝人過世已久,作品卻流傳至今,價值連城。他們有些名字被人記住,或者作品被人記住。一起被記住的,還有他們的故事。
  我喜歡的,是這樣的手藝人。
  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并不這么認為,他們很急,覺得賺錢多少才能證明他們的價值與實力,解決他們面臨的所有問題。
  曾經(jīng)問過一個找我咨詢就業(yè)問題的大四畢業(yè)生,如果剛畢業(yè)就給你一千萬,你會怎么樣?
  他回答:給父母買一所大房子,買一輛車,再買兩套公寓租出去,然后周游世界,一路玩樂,然后,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他并不在北京。
  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也不知道,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什么是你喜歡的事?
  他陷入了沉默。
  大學(xué)四年,專業(yè)不喜歡,瞎學(xué)一氣,勉強拿到學(xué)位畢業(yè),擠破了頭得來的工作與這半桶水都沒有的專業(yè)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一切需要重新學(xué)習(xí),當下的工作他毫無興趣,只能勉強完成公司安排的任務(wù),他租住在城中村一間狹窄的單間之中,每天早出晚歸,忙得像狗,如同一只迷失方向的螞蟻,只能勉強糊口,不知路在何方。
  直到他開始不斷失眠,夜間驚醒,質(zhì)問自己為何而活,或許是多賺點錢,站穩(wěn)腳跟,買車買房,結(jié)婚生子,可是,眼前的工作和薪資讓他不敢奢想這些,也不能讓他充滿信心,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他只是在顫抖,遲疑,回避,痛苦,未來究竟會是怎樣?
  他想到了找我,在微博上。
  我問他,什么是你喜歡的事?
  他沉默。
  我和他聊起了手藝人的故事,他搖搖頭,現(xiàn)在沒有人有耐心去學(xué)一門手藝了。身邊的人都說,干什么不重要,賺到錢就行了。
  我問,你賺到了么?
  他答,我缺一個機會。
  什么機會?
  他沉默一會兒,遲疑地說,我想創(chuàng)業(yè)?
  做什么?
  開一家書吧。
  然后?
  他遲疑,沒有資本。
  我并非一個勵志的成功學(xué)家,我也不相信每天大喊我能就真的能,可是,事情總是人做出來的,只要你能找到你愿意去做的事,好好去做,總能做出個樣子來。每個人心底都有夢想,盡管不是所有夢想都能實現(xiàn),但不去試試又怎么知道不可以實現(xiàn)呢?何況,在我們不斷的探索、碰壁、迂回、前進的過程中,心里的夢想總會逐漸清晰,離我們越來越近。
  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馬云、馬化騰……,他們最初的想法和如今呈現(xiàn)給我們的異彩紛呈的產(chǎn)品與服務(wù)并不一樣,但是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與改變總是類似的。他們最初一定不是為了賺多少錢,比爾蓋茨喜歡計算機,扎克伯格相信社交網(wǎng)絡(luò)的力量,馬云預(yù)見電商的遠大前景,馬化騰想讓陌生人間的溝通變得便捷,這些,都是他們堅信能做好并且想要做好的事。到了如今,他們更加不會談?wù)撟约嘿嵙硕嗌馘X,只會考慮如何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產(chǎn)品和服務(wù),證明自己的卓識與價值。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表明,滿足了溫飽與安全的人們總有獲得愛與尊重,從而得到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就是證實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所在。
  證實這一點,就是干自己想干的事,并且干得漂亮。這,就是我所說的手藝人的精神。
  這也是姜文在《讓子彈飛》里邊所說的:站著就把錢給賺了。
  大四學(xué)生的咨詢持續(xù)了一段時間。
  我們確定的咨詢目標為,讓他擁有追尋夢想的信心。
  他并沒有辭職,有一大段的時間里他依然持續(xù)處在做





上一本:2014年中國兒童文學(xué)精選 下一本:2014年中國雜文精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無須討好世界,且讓自己歡喜: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療愈師的作者是廖瑋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