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的大家,陳思和教授在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傳播與研究領域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本書以研究性、史料性的眼光整理陳思和的相關研究著述,采取論述內容與時間線索并重的方式來歸類組合,將陳思和的相關著述分為三大輯八小類,意在突出其學術思路和學術方法。附錄中對陳思和的相關研究成果及文學交流活動進行了編年性整理,具有很強的史料性及可讀性。 作者簡介: 陳思和 著 1954年生,廣東番禺人。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首批特聘長江學者,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協(xié)副主席,著名文學批評家,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比較文學研究。 顏敏 選編 湖南漣源人,惠州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藝學博士,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博士后,復旦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傳媒與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近期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發(fā)表論文50余篇。 目錄: 代序學科之外,整體之中——陳思和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顏敏]1 第一輯自己的書架——隨筆卷 01《從異鄉(xiāng)人到失落的一代》[王尚義] 02《致西緒福斯》[西西] 03《陀螺人生》[周于棟] 04《惡地形》[林燿德] 05《玫瑰玫瑰我愛你》[王禎和] 06《人生歌王》[王禎和] 07《海那邊》[吉錚] 08《少女小漁》[嚴歌苓] 09《飲膳札記》[林文月] 10《完全壯陽食譜》[焦桐] 11《鬼兒與阿妖》[舞鶴]代序學科之外,整體之中——陳思和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顏敏]1 第一輯 自己的書架——隨筆卷 01《從異鄉(xiāng)人到失落的一代》[王尚義] 02《致西緒福斯》[西西] 03《陀螺人生》[周于棟] 04《惡地形》[林燿德] 05《玫瑰玫瑰我愛你》[王禎和] 06《人生歌王》[王禎和] 07《海那邊》[吉錚] 08《少女小漁》[嚴歌苓] 09《飲膳札記》[林文月] 10《完全壯陽食譜》[焦桐] 11《鬼兒與阿妖》[舞鶴] 12《城邦暴力團》[張大春] 13《金水嬸》和《望君早歸》[王拓] 14《月蝕的七個半夜》[楊煉] 15《食書的女人》[童若雯] 16《第九個寡婦》[嚴歌苓] 17《上海魔術師》[虹影] 18《三生三世》[聶華苓] 19《瑰寶》[韓素音] 20《帶母語回家》[嚴力] 21《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李歐梵] 22《香港文縱》[盧瑋鑾] 23《香港的憂郁》[盧瑋鑾] 24《我們都是稻草人》[龔鵬程] 25《小說歷史心理人物》[周英雄] 26《現(xiàn)代散文類型論》[鄭明娳] 27《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焦桐] 28《上海摩登》[李歐梵] 29《大東區(qū)》序 30《作家巴金》序 31《有音符的樹》序 32《臺灣味道》序 33《光復初期赴臺知識分子初探》序 34《曾敏之評傳》序 35《越界書寫與離散認同——林幸謙詩文評論選輯》序 36關于《林真說書》 37現(xiàn)代社會與讀物——致程乃珊,兼談梁鳳儀的作品 38人性透視下的東方倫理——關于《人寰》的通信 39關于《扶!犯木庪娪暗囊环庑 40致李娜——談《上海文學海外華文文學專號》 第二輯 探究的激情——論文卷 41七十年外來思潮影響通論(下) 42學科命名的方式與意義——關于“跨區(qū)域華文文學”之我見 43比較文學視野下的馬華文學 44但開風氣不為師——論臺灣新世代小說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45創(chuàng)意與可讀性——試論臺灣當代科幻小說 46試論1990年代臺灣文學中的海洋題材創(chuàng)作 47現(xiàn)代性焦慮下的臺灣短篇小說 48鳳凰鱷魚吸血鬼——試論臺灣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幾個同性戀意象 49試論香港詩人羈魂的詩 50最時髦的富有是空空蕩蕩——嚴歌苓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51多重疊影下的深度象征——試析蘇偉貞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三個文本 52試論陳映真的創(chuàng)作與五四新文學傳統(tǒng) 第三輯 對話的空間——訪談卷 53百年榮枯一夕話——答《文訊》雜志李瑞騰問 54關于港臺與海外華文文學——陳思和教授訪談錄 55有行有思,境界乃大——陳思和與“世界華文文學”之訪談錄 附錄 研究成果及相關資料索引 前言學科之外,整體之中——陳思和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顏敏 若從1979年3月《上海文學》刊載聶華苓的《臺灣佚事》算起,中國內地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傳播與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幾代人的經(jīng)營努力,涌現(xiàn)了一批批具有影響力的著述成果,逐漸走上了系統(tǒng)化和學科化的道路。作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界的大家,陳思和先生在該領域也留下了獨特的印記。一方面,他的相關研究成果可謂豐碩,影響力不可謂不大,從1980年代末至今他共撰寫了專題論文以及隨筆札記80余篇,指導碩博士及博士后完成“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的課題報告近20篇,與臺灣合作出版各類叢書數(shù)達200本以上。另一方面,他又謙稱自己的研究帶有“偶爾為之”的性質,與世界華文文學這一學科體制保持了距離;從他靈動而又充滿學術鋒芒的文學批評之中,還可以察覺他對內地有關世界華文文學的學科定位、研究方法等問題的質疑和思考。這種不同于專門研究者的“游”的姿勢以及帶有反思性、探索性的研究,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是否敞開了內地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另一可能路徑?本文試圖對陳先生有關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的傳播與研究加以清理,從而提升出一些可供借鑒的研究理念與方法。 一、材料第一、思行合一的研究基點學科之外,整體之中——陳思和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顏敏 若從1979年3月《上海文學》刊載聶華苓的《臺灣佚事》算起,中國內地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傳播與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幾代人的經(jīng)營努力,涌現(xiàn)了一批批具有影響力的著述成果,逐漸走上了系統(tǒng)化和學科化的道路。作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界的大家,陳思和先生在該領域也留下了獨特的印記。一方面,他的相關研究成果可謂豐碩,影響力不可謂不大,從1980年代末至今他共撰寫了專題論文以及隨筆札記80余篇,指導碩博士及博士后完成“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的課題報告近20篇,與臺灣合作出版各類叢書數(shù)達200本以上。另一方面,他又謙稱自己的研究帶有“偶爾為之”的性質,與世界華文文學這一學科體制保持了距離;從他靈動而又充滿學術鋒芒的文學批評之中,還可以察覺他對內地有關世界華文文學的學科定位、研究方法等問題的質疑和思考。這種不同于專門研究者的“游”的姿勢以及帶有反思性、探索性的研究,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是否敞開了內地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另一可能路徑?本文試圖對陳先生有關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的傳播與研究加以清理,從而提升出一些可供借鑒的研究理念與方法。 一、材料第一、思行合一的研究基點 我們一直都認為,資料問題之所以曾困擾著中國內地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是囿于早期不夠開放的大環(huán)境;但在出版?zhèn)鞑、文學交流已足夠多元自由的今天,為什么早期形成的“有什么研究什么”的被動姿勢仍在延續(xù)?為什么我們還在集中關注那些熟悉程度高、材料較齊全的作家作品而無法進一步拓展研究視野呢?這說明,資料問題的解決除需依賴大環(huán)境的改變之外,還需研究者自身的高度自覺。在此,陳思和的實踐很值得借鑒,作為一個文學史家,他堅守材料第一的原則,但他深知材料不會自動出現(xiàn),而需研究者自覺付諸行動。事實上,從1980年代末開始,在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領域,他做的首要工作是搜集一手資料、引薦作家作品和推動兩岸多地的文學交流。早在1988年,陳思和為了完成與賈植芳先生合作的國家項目“外來思潮流派理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特意前往香港收集資料,為了了解1940年代、1950年代香港文學的發(fā)展情況,他不是翻閱一兩本概述性的文學史,而是選擇搜集整理當年比較有代表性的文學期刊,在四個月的時間里,從大學圖書館到私人書房,從書店到地攤,凡是有隙可尋的地方他都去過了。正是憑借深入文學現(xiàn)場打撈一手資料的苦功夫,陳思和比其他內地學者更早地形成了對香港文學的清晰認識。如針對香港都市文學的消費功能,他最早提出了“現(xiàn)代讀物”的概念陳思和在1989年寫過相關論文但沒有發(fā)表,這一觀念最終在相關梁鳳儀的論文中得到完整表述,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會再次提及。;在清理香港現(xiàn)代主義風格的文學期刊與美元文化淵源的基礎上,他指出美元文化對香港文學的影響并不全是負面的,客觀上也刺激了香港文學的發(fā)展,為西西等新生代作家的崛起提供了發(fā)展空間。從1991年到1997年間,為了理清從日據(jù)時期至今的臺灣文學的發(fā)展概貌,他還前往日本與臺灣多次訪學,訪學期間復印了大量的文學期刊和文學作品,搜集回來的各類書籍資料將他的書房都堆滿了,僅為做好這些資料的編目工作就耗掉了半年多的時間。但即便如此,當他在1990年代末提筆撰述《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時,仍未敢將港臺部分納入論述框架,原因何在?在他看來,還是資料問題。資料的獲取是基礎,但對資料進行整合消化就更需功力了,在沒有弄清楚臺港澳文學發(fā)展的全貌之前,在沒有從思路上厘清內地文學與臺港澳文學的關系之前,他是不敢隨意下筆的。參見筆者與陳思和的訪談《有行有思,境界乃大——陳思和與“世界華文文學”之訪談錄》一文。相比內地學者編撰的動則數(shù)十萬言的臺港澳或海外華文文學史著作,我們不能不為他的這種“膽怯”而感嘆! 如果說他前往港臺海外搜集資料主要是為了解決個人研究中的問題,那么引薦作家作品、著力推動兩岸多地文學交流等活動則試圖為他人研究鋪路搭橋,功莫大焉。從1989年到1990年代中期,陳思和在北上廣等地的文藝報刊上刊出了一系列短小有趣的讀書隨筆,主要推薦各類新書新著,陳先生謙稱為“自己的書架”,但這些文章既是一個酷愛書本的讀書人寫的貼心感性的閱讀札記,又是一個視野開闊的學者在浩渺書海中為普通讀者所作的導游,其中有關港臺海外的引薦文章就有近30篇,這些書札都近乎作家的小傳,所介紹的新銳作家和重要學者,如王禎和、林燿德、西西、龔鵬程、小思、鄭明娳等在內地現(xiàn)已廣為人知,當年人們卻知之甚少,陳思和憑借先覺者的敏銳眼光,引薦其人其文并詳細注明出版社,出版時間等信息,方便研究者查找,也附帶做了資料整理的工作。而他關注推薦的臺灣文學先驅如王尚義、吉錚等,至今還未引起內地學者的重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聲勢浩大的臺灣《新世代小說大系》的著力引薦!缎率来≌f大系》共12卷,由臺灣作家黃凡、林燿德主編,希代出版社1989年出版,主要呈現(xiàn)了1949年之后的臺灣新銳作家12類題材的代表作,從中可窺視當代臺灣文學發(fā)展的趨勢和全貌,但當時大陸研究者并未注意到這一文學潮流,更談不上研究了。陳思和與其弟子張新穎在《天津文學》《文匯報》等刊物連續(xù)發(fā)出多篇文章,對這一套大系作了極為詳盡的引薦和初步的評價,的確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線索和參照系。 陳思和從來不認為學問只在書齋里,他認為真正的學問最終要促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諧,他的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是強調思行合一的,為此,不妨整理一下他在兩岸多地文學交流中的獨特姿勢和重要貢獻。陳思和先生所在的上海復旦大學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1970年代末開始,就陸續(xù)成為不少海外作家學者訪問的第一站,有此平臺,陳先生也有更多機會和不少一流的臺港海外華人學者作家建立聯(lián)系,憑借人格的魅力,他與這些學者作家除了學術上的來往外,在生活中也建立了朋友般的深厚情誼,這也為復旦師生開展華文文學研究提供了人脈、資料獲取等方面的便利。作為一個善于與人溝通合作的學者,還在1980年代末,陳思和已嘗試與港臺海外學者在學術研究和出版?zhèn)鞑ヮI域展開廣泛合作。1988年,他和臺灣作家林燿德曾籌劃聯(lián)合建立一個兩岸青年作家聯(lián)誼會,雖然沒有實現(xiàn),卻打通了兩岸新銳作家的交流渠道;1989年他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周英雄合作撰寫了《七十年外來思潮影響通論》一文,這篇由兩人各取所長,分工合作而成的長篇論文首次將臺港大陸作為整體來論述,顯得視野開闊、豐厚扎實。1990年起,他又和臺灣業(yè)強出版社社長陳春雄、總編輯陳信元開始了長達十來年的合作,他們策劃主編了幾套大型叢書,在臺灣推出了200本以上介紹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傳記和文學著作。進入新世紀,作為在港臺海外都很有影響的文學批評家,陳思和更加頻繁地介入到了文學交流活動之中,積極參與了世界范圍內一些重要的華文文學評獎活動。2002年起他和王安憶兩人連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人文學大獎終身評委。2006年起,又成為香港浸會大學世界華文文學“長篇小說大獎紅樓夢獎”的決審評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主編《上海文學》期間對臺港澳暨海外作家作品的重視,《上海文學》推出了不少專號專欄和新人新作,進一步激活了雜志作為兩岸多地文學交流平臺的功能。我想,對視學術如生命的陳先生而言,頻繁參與這些文學活動,一定會縮減其著書立說的時間,卻體現(xiàn)了其學術生涯中一以貫之的實踐品格。 如果說學術重“立言”,交流重“立行”的話,那么教育則是既可立言又可立行。陳思和先生曾經(jīng)坦言:“我就是喜歡教書、帶學生。教育不是為現(xiàn)實服務的,而是為二十年后的現(xiàn)實服務的!以诖髮W教書,做《上海文學》的編輯,都是出于自己的興趣,不違背我的信仰和原則。”陳思和:《我的治學道路和當代學術的發(fā)展》,《中文自學指導》2006年第4期,總第188期,第13頁。在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領域,陳思和也注意扶掖后進,鼓勵學生克服資料的困難,去研究他們感興趣的作家。在他指導的已逾百計的學生論文中,約20篇是涉及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的。但在指導學生進行具體研究時,陳思和要求他們信守“材料第一、思行合一”的基本原則。為了搜集資料和貼近研究對象,更為了真正以心和本土以外的世界交流,研究臺灣的一定要去臺灣走走,研究南洋的一定要去南洋走走。照他的話來說便是“我們的研究最終是為了促進交流,不是為了學術而學術”參見筆者與陳思和的訪談《有行有思,境界乃大——陳思和與“世界華文文學”之訪談錄》一文。。循此治學路徑,他所指導的博士、博士后張新穎、李娜、王小平、白楊、陳少華、莊偉杰等既成為該領域頗有影響的學者,又在兩岸多地的文學交流中做出了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