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張曉風(fēng)作品精華本


作者:張曉風(fēng)     整理日期:2014-10-31 02:49:46

本書是張曉風(fēng)最經(jīng)典的作品集,包括散文、雜文、戲劇和小說,尤其是加入選入中學(xué)課本的名篇而成,如《我在》《玉想》《人生的什么和什么》等。她的作品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如一陣清風(fēng)拂過心田,收獲的是勇敢、堅韌、溫暖和對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作者簡介:
  張曉風(fēng),臺灣作家,目前任教陽明大學(xué)。得過臺灣中山、臺灣文藝散文獎,當(dāng)選過臺灣十大杰出女青年;有人因她的戲劇認(rèn)識她,有人因她的小說或雜文認(rèn)識她;但我們認(rèn)為真正呈現(xiàn)她風(fēng)貌的,應(yīng)該是她的散文。
  余光中贊她是一位不分行的詩人,而“老到恣肆之處,魯迅也不過如此”,卓然成為一代散文名家。此評價應(yīng)該是中肯的。她出身中文系,卻不自囿于所謂“舊文學(xué)”;她是女作家,文字卻有須眉?xì)。她善寫日常,不敢輕忽小感情;她勇于探索宇宙和生命,尤能掌握大情懷。你可以用孩童的天真翻她,因它是那么淺明。你可以用學(xué)者的深度讀她,因它有那么深切。
  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你還沒有愛過》、《再生緣》、《我在》、《從你美麗的流域》、《玉想》、《我知道你是誰》、《星星都已經(jīng)到齊了》、《曉風(fēng)戲劇集》、《送你一個字》,三度主編《中華現(xiàn)代文學(xué)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目錄:
  散文
  行道樹
  有些人
  到山中去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生命,以什么單位計量
  初綻的詩篇
  我想走進(jìn)那則笑話里去
  春日二則
  林中雜想
  只因為年輕啊
  星約
  三個人里面聰明的那一個
  《山海經(jīng)》的悲愿
  魂夢三則散文
  行道樹
  有些人
  到山中去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生命,以什么單位計量
  初綻的詩篇
  我想走進(jìn)那則笑話里去
  春日二則
  林中雜想
  只因為年輕啊
  星約
  三個人里面聰明的那一個
  《山海經(jīng)》的悲愿
  魂夢三則
  欲淚的時刻
  一張紙上,如果寫的是我的文章
  其實,你跟我都是借道前行的過路人
  搖動過,但依然是我的土地
  『浮生若夢啊!』他說
  一則關(guān)于朝顏的傳說
  春俎
  雨天的書
  同色
  魔季
  一缽金
  愁鄉(xiāng)石
  種種有情
  詠物篇
  萬物伙伴
  再跟我們講個笑話吧!
  一半兒春愁,一半兒水!
  重讀一封前世的信
  劫后
  釀酒的理由
  你不能要求簡單的答案
  初心
  半局
  地毯的那一端
  初雪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替古人擔(dān)憂
  開卷和掩卷
  六橋
  錯誤
  許士林的獨白
  秋千上的女子
  高處何所有
  情懷
  我在
  你我間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說得清道得明
  我有一個夢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念你們的名字
  生活賦
  母親的羽衣
  種種可愛
  遇見第一個月盈之夜
  你的側(cè)影好美!
  你欠我一個故事
  人體中的繁星和穹蒼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
  春之懷古
  小說
  潘渡娜
  戲劇
  猩猩的故事
  和氏璧
  雜文
  美國總統(tǒng)出缺記
  笨婦難為有米炊
  九十八秒的謊言
  咱們小人物多多說話
  關(guān)于爸爸這種行業(yè)的考核制度
  可叵的娛樂
  可叵語錄
  哲學(xué)狀的男人行道樹
  每天,每天,我都看見他們,他們是已經(jīng)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適于生根的土地上。有一天,一個炎熱而憂郁的下午,我沿著人行道走著,在穿梭的人群中,聽自己寂寞的足音。忽然,我又看到他們,忽然,我發(fā)現(xiàn),在樹的世界里,也有那樣完整的語言。我安靜地站住,試著去了解他們所說的一則故事: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其實這一點,我們知道得比準(zhǔn)還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煙。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工業(yè)城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jié)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xiàn)出濃蔭。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種痛苦能把深度給予我們。當(dāng)夜來的時候,整個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但我們苦熬著把牙齦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無論如何,我們這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fù)責(zé)把光明迎來。這時,或許有一個早起的孩子走過來,貪婪地呼吸著鮮潔的空氣,這就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刻了。是的,或許所有的人早已習(xí)慣于污濁了,怛我們?nèi)匀还虉?zhí)地制造著不被珍惜的清新。落雨的時分也許是我們最快樂的,雨水為我們帶來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將我們帶回那無憂的故林。我們就在雨里哭泣著,我們一直深愛著那里的生活——雖然我們放棄了它。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故事說完了,四下寂然。一則既沒有情節(jié)也沒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聽到他們深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動了他們自己。然后,我又聽到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有些人有些人,他們的姓氏我已遺忘,他們的臉卻恒常浮著——像晴空,在整個雨季中我們不見它,卻清晰地記得它。那一年,我讀小學(xué)二年級,有一個女老師——我連她的臉都記不起來了,但好像覺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個小學(xué)生心目中的老師不美呢?)也恍惚記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鮮麗的藍(lán)。她教過我們些什么,我完全沒有印象,但永遠(yuǎn)記得某個下午的作文課,一位同學(xué)舉手問她“挖”字該怎么寫,她想了一下,說:“這個字我不會寫,你們誰會?”我興奮地站起來,跑到黑板前寫下了那個字。那天,放學(xué)的時候,當(dāng)同學(xué)們齊聲向她說“再見”的時候,她向全班同學(xué)說:“我真高興,我今天多學(xué)會了一個字,我要謝謝這位同學(xué)!蔽伊⒖炭鞓返糜腥缑{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沒有出現(xiàn)那么自豪的時刻。那以后,我遇見無數(shù)學(xué)者,他們尊嚴(yán)而高貴,似乎無所不知。但他們教給我的,遠(yuǎn)不及那個女老師為多。她的謙遜,她對人不吝惜的稱贊,使我忽然問長大了。如果她不會寫“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澳忝魈炷馨衙姿偷轿覀兊臓I地嗎?”“能!蹦莻胖女人說。“我已經(jīng)把錢給你了,可是如果你們不送,”我不放心地說,“我們又有什么證據(jù)呢?”“!”她驚叫了一聲,眼睛睜得圓突突,仿佛聽見一件聳人聽聞的罪案,“做這種事,我們是不敢的。”她說“不敢”兩字的時候,那種敬畏的神情使我肅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貴古老的賣米行業(yè)?還是“舉頭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臉,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認(rèn),但我每遇見那無所不為的人,就會想起她——為什么其他的人竟無所畏懼呢!有一個夏天,中午,我從街上回來,紅磚人行道燙得人鞋底都要燒起來似的。忽然,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人疲軟地靠在一堵墻上,他的眼睛閉著,黎黑的臉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許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許很憂傷,需要一兩句鼓勵的話,但滿街的人潮流動,美麗的皮鞋行過美麗的人行道,但沒有人駐足望他一眼。我站了一會兒,想去扶他,但我閨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顧忌,如果他是瘋子,如果他的行動冒犯我——于是我扼殺了我的同情,讓自己和別人一樣地漠然離去。那個人是誰?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暈中想必也沒有看到我,我們只不過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卻盤踞了我的心,他的無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長久的自責(zé)里。上蒼曾讓我們相遇于同一條街,為什么我不能獻(xiàn)出一點手足之情,為什么我有權(quán)漠視他的痛苦?我何以懷著那么可恥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見他一次,但誰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們并非永遠(yuǎn)都有行善的機會——如果我們一度錯過。那陌生人的臉于我是永遠(yuǎn)不可彌補的遺憾。對于代數(shù)中的行列式,我是一點也記不清了。倒是記得那細(xì)瘦矮小貌不驚人的代數(shù)老師。那年七月,當(dāng)我們趕到聯(lián)考考場的時候,只覺整個人生都搖晃起來,無憂的歲月至此便渺茫了,誰能預(yù)測自己在考場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數(shù)老師也在那里,他那蒼白而沒有表情的臉竟會奔波過兩個城市而在考場上出現(xiàn),是頗令人感到意外的。接著,他蹲在泥地上,揀了一塊碎石子,為特別愚魯?shù)奈抑v起行列式來。我焦急地聽著,似乎從來未曾那么心領(lǐng)神會過。泥土的大地可以成為那么美好的紙張,尖銳的利石可以成為那么流麗的彩筆——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書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謂“君子謀道”的精神。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jīng)]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沒有碰過代數(shù)書,我的最后一節(jié)代數(shù)課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個的中學(xué)教育也是在那無墻無頂?shù)恼n室里結(jié)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義有多美。代數(shù)老師姓什么?我竟不記得了,我能記得國文老師所填的許多小詞,卻記不住代數(shù)老師的名字,心里總有點內(nèi)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應(yīng)該不甚困難,但總覺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許多我記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價值嗎?





上一本:汪曾祺作品精華本 下一本:魯迅作品精華本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張曉風(fēng)作品精華本的作者是張曉風(fēng),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