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十七篇文章,是對十幾個作家的回憶,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作家的親朋好友、學(xué)生等。這些作家有丁玲、郁達夫、許杰、李青崖、沈從文、林徽因、葉圣陶、老舍、聞一多、茅盾等。因為作者和這些作家生活在同一個年代里,因此他們的回憶更加真實,也更具有價值。在這些文章里,讀者可以看到作家最普通的一面,他們也有養(yǎng)兒育女的困擾、生活的艱辛、愛情的坎坷;可以看到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工作的經(jīng)歷。這都為研究現(xiàn)代作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作者簡介: 柯靈(1909—2000),原名高季琳,筆名朱梵、宋約。原籍浙江紹興,生于廣州。中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劇作家、評論家。1926年發(fā)表了敘事詩《織布的女人》而步入文壇,編輯過著名的《萬象》雜志,擔(dān)任過《文匯報》的主筆,后歷任《文匯報》副社長兼副總編輯、文化部電影局上海劇本創(chuàng)作所所長、上海電影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專業(yè)作家、《上海電影》和《大眾電影》的主編等職。我有時候是十分固執(zhí)的。比如:自問是不信鬼神的,但是在漆黑的夜晚,也不免要感到一些空虛。 對于女人,也往往有這種固執(zhí)的觀念。仿佛女人,歷史上缺乏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藝術(shù)家……;從而對于女人,一般的總有一些特殊的感覺,雖則,這種感覺并不一定是輕蔑的意思。 有人說:今日中國的女性(其實這指的是都會里的女性),既無舊道德,又缺乏新道德。這種說法在某些場合也有他部分的理由?墒,近年來似乎又產(chǎn)生了一派“新女性”——這派新女性我也會見過幾個,不外乎,雄赳赳,氣昂昂,在在都想壓倒男性,甚至談吐,舉止,不愿意生孩子等等,這也許是一種很好的現(xiàn)象;不過我對這種現(xiàn)象也固執(zhí)著一貫的成見。 可是,一個人的觀念也像世界一樣隨時在變化中。我的觀念——應(yīng)該說對于女人的觀念也隨時在變化中。然而激起這個變化的力量是丁玲先生,是我遇見了丁玲先生以后的事。 沒有見過丁玲先生以前,我對于她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她是中國最享盛名的女作家,是一個文學(xué)家;我沒有把丁玲先生的外形想象得很出奇,可是見了她之后,偏偏又出乎我的想象之外,她并不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女人;見了生人她也與一部分中國女性一樣,她的臉上泛起一陣紅暈。 有一時期,我和她見面的機會比較多些,這倒并不是說,我們之間有什么正經(jīng)的事情。幾乎,每一次見面,我們的時間都花在閑談上,我和她二個往往一談就是幾小時,有時準(zhǔn)備一些吃的,直可以談到深夜。如果,有三四個人在一起談話,她的興致也往往很濃,一旦有更多的人在一起時,她卻變得非常沉默,猶之她生來是一個不喜多話的人。從這里我看出了丁玲先生是,二個人在一起時最健談,人多了她的話就少了。比如:我和她二個在一起時,她的話語在數(shù)量上是經(jīng)常超過我的,我經(jīng)常落得一個傾聽的地位,所以,她曾經(jīng)對我說: “聊天是一種享受,和幾個談得來的朋友在一起談天,往往比娛樂還好些,許多種娛樂長久了就要討厭的,惟有聊天可以永遠聊下去! 這種見解與我的也很合得來,所不同者是我愿意多聽幾句,她愿意多講幾句。 她的談話中,經(jīng)常提到的人物是她的母親,(關(guān)于這些讀者可以參看她的作品《母親》,良友版。)她也很愛她的兒子——韋護。(可參看《韋護》。) 她自己也說:“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我愛兒子的,也許比女兒多些! 這一點她和一般做母親的人,也差不多,我從旁看來也確知她說的是老實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