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西方文學理論名著提要


作者:董學文     整理日期:2014-08-16 02:04:11

《西方文學理論名著提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它比較系統(tǒng)和全面;二是它比較精純和簡練;三是它比較公允和客觀。說它比較系統(tǒng)和全面,是指它囊括了從古希臘到如今約兩千六百多年的主要理論成果,可以大致領略西方文藝理論演變的全景;說它比較精純和簡練,是指它提綱挈領,集中以明晰的語言描繪了文論發(fā)展的主線,剔除了一般的不屬于文論的東西;說它比較公允和客觀,是指它提要鉤玄,依憑有據,忠于原文,少有主觀分析和評價,少有游騎無歸、游談無根。總之,它力求在科學性、客觀性的前提下,準確呈現原著的問題結構及其理論風貌,像一張可靠的“導游圖”一樣引領讀者對整個西方文論觀其崖略。
  目錄:
  導論
  柏拉圖《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亞里士多德《詩學》
  賀拉斯《詩藝》(約公元前20年)
  朗吉努斯《論崇高》(約公元1世紀)
  奧古斯丁《懺悔錄》(約公元400年前后)
  但丁《論俗語》(1304—1305年)
  菲利普·錫德尼《為詩辯護》(1580—1583年)
  布瓦洛《詩的藝術》(1669—1674年)
  維柯《新科學》(1730年)
  盧梭《論科學與藝術》(1750年)
  布封《論風格》(1753年)
  狄德羅《論戲劇詩》(1758年)
  揚格《試論獨創(chuàng)性作品》(1759年)
  約翰遜《(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1765年)導論
  柏拉圖《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亞里士多德《詩學》
  賀拉斯《詩藝》(約公元前20年)
  朗吉努斯《論崇高》(約公元1世紀)
  奧古斯丁《懺悔錄》(約公元400年前后)
  但丁《論俗語》(1304—1305年)
  菲利普·錫德尼《為詩辯護》(1580—1583年)
  布瓦洛《詩的藝術》(1669—1674年)
  維柯《新科學》(1730年)
  盧梭《論科學與藝術》(1750年)
  布封《論風格》(1753年)
  狄德羅《論戲劇詩》(1758年)
  揚格《試論獨創(chuàng)性作品》(1759年)
  約翰遜《(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1765年)
  萊辛《漢堡劇評》(1769年)
  康德《判斷力批判》(1790年)
  席勒《論素樸詩與感傷詩》(1796年)
  斯達爾夫人《論文學》(1800年)
  柯勒律治《文學生涯》(1817年)
  雨果《(克倫威爾>序言》(1827年)
  戈蒂葉《(莫班小姐>序言》(1835年)
  黑格爾《美學》(1835年)
  海涅《論浪漫派》(1836年)
  巴爾扎克《<人間喜。┣把浴罚1842年)
  別林斯基《1847年俄國文學一瞥》(1848年)
  歌德《歌德談話錄》(1836—1848年)
  車爾尼雪夫斯基《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1855年)
  杜勃羅留波夫《黑暗王國中的一線光明》(1860年)
  波德萊爾《浪漫派的藝術》(1869年)
  丹納《藝術哲學》(1865—1869年)
  魏爾倫《詩藝》(1874年)
  左拉《實驗小說》(1880年)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894年)
  托爾斯泰《藝術論》(1898年)
  狄爾泰《體驗與詩》(1906年)
  弗洛伊德《作家與白日夢》(1908年)
  普列漢諾夫《藝術與社會生活》(1912—1913年)
  艾略特《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1917年)
  瑞恰慈《文學批評原理》(1924年)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1925年)
  弗里契《藝術社會學》(1926年)
  榮格《心理學與文學》(1927年)
  福斯特《小說面面觀》(1927年)
  普羅普《故事形態(tài)學》(1928年)
  白璧德《批評家和美國生活》(1928年)
  葛蘭西《獄中札記》(1929—1935年)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1929年)
  燕卜蓀《朦朧的七種類型》(1930年)
  杜威《藝術即經驗》(1934年)
  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1935—1936年)
  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1936年)
  英加登《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1937年)
  盧卡契《現實主義辯》(1938年)
  科林伍德《藝術原理》(1938年).
  瓦萊里《詩與抽象思維》(1940年左右)
  蘭色姆《新批評》(1941年)
  奧爾巴赫《論摹仿:西方文學中所描繪的現實》(1946年)
  布魯克斯《精致的甕:詩歌結構研究》(1947年)
  薩特《什么是文學》(1947年)
  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1948年)
  凱塞爾《語言的藝術作品》(1948年)
  馬利坦《藝術與詩中的創(chuàng)造性直覺》(1953年)
  羅蘭·巴特《寫作的零度》(1953年)
  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1953年)
  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ǒng)》(1953年)
  弗萊《批評的剖析》(1957年)
  雅各布森《語言學與詩學》(1958年)
  威廉斯《文化與社會》(1958年)
  布斯《小說修辭學》(1961年)
  托多洛夫《詩學》(1962年)
  加洛蒂《論無邊的現實主義》(1963年)
  戈爾德曼《論小說的社會學》(1964年)
  ?隆对~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1966年)
  馬舍雷《文學生產理論》(1966年)
  姚斯《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zhàn)》(1967年)
  克里斯特瓦《詞語、對話和小說》(1967年)
  喬治·布萊《批評意識》(1971年)
  詹姆遜《語言的牢籠》(1972年)
  布魯姆《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1973年)
  海登·懷特《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象》(1973年)
  伊瑟爾《閱讀活動:審美反應理論》(1976年)
  伊格爾頓《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1976年)
  馬爾庫塞《審美之維》(1979年)
  保羅·德·曼《閱讀的寓言》(1979年)
  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評——關于當代文學的研究》(1980年)
  凡蒂莫《現代性的終結》(1985年)
  陶麗·莫依《性與文本的政治:女權主義文學理論》(1985年)
  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種文化詩學》(1986年)
  理查德·羅蒂《語言的偶然》(1989年)
  德里達《文學行為》(1992年)
  布爾迪厄《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1992年)
  喬納森·卡勒《當代學術入門:文學理論》(1997年)
  希利斯·米勒《解讀敘事》(1998年)
  彼得·威德森《現代西方文學觀念簡史》(1999年)“美是難的”,因為美不是一個一個美的物加在一起的結果,而是作為一種“理念(理式)”,自上而下分配到各種物上,這樣它們就有了“稱其為美的那個品質”(第192頁),它“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為美,不管它是一塊石頭,一塊木頭,一個人,一個神,一個動作,還是一門學問”(第188頁)!懊朗请y的”,因為美的事物總是具有相對性。世界上的具體事物的美總是相對的,又美又丑。“美是難的”,因為有的時候形式上的恰當而讓事物“顯得美”,但并不是真正的美,“如果恰當只是使一個事物在外表上顯得比它實際美,它就會只是一種錯覺的美”(第192頁)。“美是難的”,還因為思考美的“方向”是“錯誤的”。在他看來,人們的感性不能領悟真正的美,只有理性才能做到。美是理性的對象,而非感性的對象。因此,要正確理解美的本質,就應該打開“理性的眼睛”,透過美的現象去抓住“美本身”。在《會飲篇》中,他借女巫之口,說明了這種“本質的美”、“理念的美”的特征:“這種美是永恒的,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它不是在此點美,在另一點衛(wèi);在此時美,在另一時不美;在此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隨人而異,對某些人美,對另一些人就丑……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與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為美,但那些美的事物時而生,事而滅,而它卻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減。”(第272—273頁)
  從實質上來說,柏拉圖《會飲篇》中提出的這種理念美,是為了強調“美”的本質是真理的認識、道德的善以及形式的美好的統(tǒng)一體。形式的美是美的外在表現,道德的善是美的內容,而真理(相、理念)本身的不增不滅、不以個體意志為轉移的存在,才能把這種統(tǒng)一提升為一種“本質”。因此,在柏拉圖的美的理論當中,有一個“美的等級”:先從人世間個別的美的事物開始,逐漸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進;從美的形體到美的行為制度,再到美的學問知識,最后到只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關于美的
  ……P3





上一本:昨日文壇的別異風景 下一本:苦悶文學反思:以廚川白村與魯迅為樞紐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西方文學理論名著提要的作者是董學文,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