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獨具特色的長篇敘事散文,作者以兒子的視角,講述了一位父親迷惘、失意、貧病交加又不失堅忍明亮的一生。這位父親,從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兩次戰(zhàn)傷,九死一生。就在勝利的前夜,他突然回到家鄉(xiāng)回鹿山,成為普通鄉(xiāng)民。他四十多歲后,終于做了父親,然而,他謎一般的身世和講不清楚的戰(zhàn)爭歷史,卻成為他一連串厄運的導(dǎo)火索。于是,在草原深處,上演了一幕幕真實又虛幻的戲!作為一部非虛構(gòu)作品,作者無疑是最痛苦的人,但他既不自怨自艾,也不虛張聲勢,他用意味深長的文字,細密而深情地敘述了與父親相處的某些日子——從恐懼到迷戀,從疑惑到排斥,從反抗到絕望……兒子用含而不露的內(nèi)省筆觸,向父親做了由衷的懺悔。當(dāng)父親長眠在回鹿山那條山谷多年后,兒子才醒悟:對父親的疏遠,是一個兒子一生都無法麻醉的疼痛!整部作品自始至終沉浸在一種憂傷的氛圍里,不僅贊美理解、同情和寬恕,更把父子兩代人之間溝通困難的癥結(jié)從親情亂象中抽絲剝繭,一一厘清、開解,使人掩卷長思。 作者簡介: 侯健飛,河北承德人。先后畢業(yè)于南京政治學(xué)院新聞系、北京大學(xué)藝術(shù)系。1985年入伍,多年從事文學(xué)編輯工作,所編圖書多次分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魯迅文學(xué)獎等。業(yè)余時間以中短篇小說和隨筆創(chuàng)作為主,作品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解放軍文藝》優(yōu)秀作品獎。壹 一想到那么多富豪、政治家和名人被后人樹碑立傳,我就想到那些地位卑微、生活平常的父親。偶爾,一個老人的面孔就閃過腦際。我努力回憶,就像早年看過的電影中的某個人物,老人的形象既清晰又模糊,他就是我的父親。 嚴格說來,父親在我眼里一直是老邁的,即使少不更事,我也不曾覺得父親有多么強大,我喜歡父親講的故事,卻從來沒有崇拜過他,雖然,在懵懂少年時,父親還處在人生最燦爛的年月。 那時,父親是生產(chǎn)隊長,享有小小權(quán)力帶來的樂趣。 在我成人之前,就差不多知道了父親有一個不光彩的故事——與母親之外的另一個女人有關(guān),我開始對父親產(chǎn)生了某種憎惡。這種感情持續(xù)了好多年,直到父親在我眼前變得衰老,更加衰老,然后生病,最后死亡。 遠游異鄉(xiāng)快三十年了,所有熟悉我的人,都不曾聽我提到過父親。如果我足夠誠實,我必須承認,在父親過世后的十幾年里,我還常常為父親一生中的某些經(jīng)歷感到隱隱的難堪和不快。 我不曾真正愛過父親,不知道這是父親的悲哀,還是我自己的悲哀。 歲月易老,人就容易悲傷,而悲傷這個詞,似乎惟有中文才能表達,它與親人的生離死別有關(guān)。偶然的一天,我腦海陰霾的天穹突然被一道閃電劃破,年少某個時段的記憶全部復(fù)活了——幾乎全是關(guān)于父親的故事,這是我始料不及的。隨著往事的復(fù)活,我逐漸產(chǎn)生一種隱痛般的愧疚感,覺得自己很失孝道,既沒有好好珍惜與父親共度的時光,也沒有好好愛過父親一回。難過之后才意識到,原來,我可以永遠不在人前提到父親,但一個父親的往事,永遠不會被兒子遺忘,這就是父與子的某種宿命。 過去一去不返,人生就是這樣,不管是對是錯,往事并不能改變。誰都可能用哀傷和懺悔的心回憶故人,但這并不能真正救贖什么。我自己也一樣,因為,在父親眼里,我這個兒子雖然不怎么優(yōu)秀,但還不算太壞;我也有太多讓父親失望傷心的地方,幸好這些俱成往事,F(xiàn)在,我再次與父親重逢,平靜而祥和。盡管我在人間,父親在天堂,父子相距遙遠,可我相信,天堂里有一雙眼睛總看著我,那是父親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