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20世紀中國現代散文的腳跡,無論是早期的“語絲派”,“論語派”,贊美母愛的“冰心體”,“跑野馬”的徐志摩散文,還是被一度奉為新經典的楊朔、秦牧、劉白羽三家散文,直至海峽對岸立志要“剪掉散文的辮子”的余光中,甚或近來的“大文化散文”也好,“小女人散文”也罷,至少在一點上是一致的,即“我手寫我口”。不管何種“文調”,無論向雜文傾斜的硬邦邦抨擊時政的,還是抒情感懷到軟綿綿無病呻吟的,或觸景生情得悲歌哀怨、如泣如訴的,散文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作為靈魂的避難所或精神的棲息地而存在的。藝術是獨立的,散文須是個性的。 像許多現代作家一樣,丁玲的文學創(chuàng)造后期以散文創(chuàng)造為主。這個體裁更適合經歷過滄桑憂患的人們抒發(fā)情感,他的散文的語言自然、樸素、激昂、豪放,凝練深邃,雄健酣暢。用zui普通的字寫出普通人的不平凡的現實的語言,包涵了生活中的各種情愫。作者丁玲在《我是一棵小草》中講述了她的創(chuàng)作、她的故事以及她的深切感受,展現了丁玲同志充滿激情的內心世界和人格魅力,給廣大文學青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記憶。要走進丁玲的散文世界,不可不讀她這篇《我是一棵小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