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菲利蒲·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


作者:呂愛晶     整理日期:2018-11-10 12:47:50


  菲利浦·拉金(philiplarkin)是20世紀杰出的英國詩人、小說家、爵士樂評論家和圖書館館長。呂愛晶編著的這本《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通過對拉金文論、代表詩作、曾被忽視的經(jīng)典詩歌、作家的手稿和小說等文本以及同時代詩人對其評價等材料的細讀,并聯(lián)系其生平、社會時代背景、哲學思潮和詩學實踐理念,對拉金的“非英雄”思想展開翔實的分析,進行點面結合的描述和闡釋,梳理和探究了拉金“非英雄”思想的根源及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詩學與現(xiàn)代價值觀。
  拉金不是一個冠以過高名譽的小詩人,也不是一個反英雄詩人,而是一位強健的“非英雄”詩人!胺怯⑿邸钡母拍顏碓从凇坝⑿邸焙汀胺从⑿邸薄@“英雄”的問題,歷史上的學者在思辨和經(jīng)驗的交界上衍生出諸多的論說。如托馬斯·卡萊爾(thomascarlyle)倡導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理論;普列漢諾夫(plekhanov)表達了嚴格的歷史決定論;悉尼·胡克(sidneyhook)在承認英雄歷史作用的同時,深入地探討其“局限性與可能性”;哈羅德·盧賓(haroldlubin)認為英雄是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而《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中所指的英雄具有四個特征:堅定性;神圣性;強權性;超功利性。反英雄(anti-hero)人物形象指地位卑微、名聲掃地、行動被動、事業(yè)失意或品質不誠實的人物。非英雄是指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普通人物形象。哈羅德·盧賓認為非英雄的行為叛逆、麻木、殘忍甚至瘋癲。
  王進認為他們是一個廣大的社會階層,非英雄包括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代表了社會成員的大多數(shù)。拉金作品中的“非英雄”是社會上大多數(shù)有工作的、從事“重要”職業(yè)、對社會負責任、誠實面對現(xiàn)實的“小人物”,他們不受社會的束縛,不再迷信宗教信仰,是英國二戰(zhàn)后長大的零落的一代,是生長在戰(zhàn)前戰(zhàn)后的斷層中的人物。
  他們既不是卡萊爾式英雄,也不是英國評論家c.b.考克斯(c.b.cox)所說的反英雄,是“非英雄”。他們沒有傳統(tǒng)英雄的神明、先知和偉大,也沒有反英雄的游離、執(zhí)拗和麻木,是誠實的、負責任的英國普通公民(commonman)!胺怯⑿邸笔抢鹪谄渥髌分兴茉斓娜宋镄骂愋汀K纸饬死寺摹坝⑿邸备拍睿饬思ぴ降挠⑿壑髁x思想;表達了二戰(zhàn)后英國人的生存狀況和特殊情感,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普通人意識!胺怯⑿邸笔侨粘I钪小巴暾娜恕、“全面的人”,是詩人所創(chuàng)建的“運動派”詩學的精髓。
  兩次世界大戰(zhàn)加速了英雄的瓦解,大英帝國的坍塌使人們不再寄希望于英雄,“福利國家”徹底摧毀了人們對英雄寄予的幻想。
  拉金和他同時代的文人意識到中性是時代的顏色,“非英雄”是歷史的必然。歷史的境遇賦予了“非英雄”時機,哲學思潮的澎湃鋪設了“非英雄”涌現(xiàn)的進階。實用主義的思潮迫使戰(zhàn)后的青年思索自我前行的道路,他們找到了生活中的“實用性”和“當下性”關鍵字眼。作為他們中的一員作家拉金審視生活的視線也轉向了生活中普通人和他們的日常生活,書寫普通人的現(xiàn)實處境和生存實況。
  他以另類的方式尋求異于當時主流的邊緣世界,以新的形象去瓦解種種中心價值。這種對中心價值的瓦解迎合了普通人叛逆的心態(tài)。
  拉金的作品生動鮮明,讓人感到十分親切,具有強大的震撼力。關注普通人的思想也契合了19世紀以來的非理性主義對人的第二次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人的價值和尊嚴,進而發(fā)現(xiàn)人的“自我”價值。以往的英雄崇拜說到底不是崇拜英雄,而是對“權力”的崇拜,是一種異化。非英雄成了文學關注的主體。從英雄到非英雄,解構神圣,消解崇高,不僅是對人性的呼喚,也是對人性的進一步深化。文學轉變?yōu)閷ι鼉r值的關懷,把文學看作是人的生命意志的體現(xiàn)。拉金以其敏銳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文學觀的轉向,將時代的人學的觀念與文學創(chuàng)作聯(lián)系起來,力圖展現(xiàn)出一種新的人的文學。他不寫超凡人世的英雄,而關注普通公民的生活,以平等的姿態(tài)去體察、去敘述,不作虛假的夸張,淡化以往英雄化、理想化與崇高化,從而無上的英雄神圣性被解構,英雄被“非英雄”取代。讀者在拉金藝術的世界體悟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在精神上獲得一種共鳴與凈化,而不愿在凌空虛蹈的高調中艱難地探索人生的終極價值。
  拉金對“非英雄”的敘述是對當時主流英雄文學的叛逆,也是對外來人侵強勢文學的一種反叛,同時反映了其“文學自救”的用心。拉金對“非英雄”的著墨,使得其詩歌的歷史主體愈發(fā)清晰、生動,得以容身于20世紀中葉的文化和權力秩序中,在普遍和特殊的張力中獲得更大的闡述彈性。20世紀初,隨著美國詩歌的成長和壯大,英國詩歌的本土傳統(tǒng)漸漸被美國現(xiàn)代派的國際主義精神的美學和影響湮滅。這使英國詩人感到恥辱而不斷嘗試詩歌的變革。于是遂有了a.l.阿爾瓦雷斯(a.l.alvarez)所說的3次“負面反饋”(negativefeed-backs),一是30年代的奧登,二是40年代托馬斯,第三次就是拉金和“運動派”成員。前兩次運動沒有完全擺脫美國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而拉金從哈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小美”思想獲取靈感,迅速地從現(xiàn)代派詩歌的重軛中抽身,避開大英雄、大題材、宏偉主題和崇高風格的宏大詩篇,藝術地把握世界的新視角和可能性,并獲得了表達的欣快和寫作的源泉,結合傳統(tǒng)的格律、鮮活的語言和時代的內容,開創(chuàng)“運動派”,展示了戰(zhàn)后英國“非英雄”文學的小美圖景。
  “非英雄”們通過其平易質樸的語言向世人展現(xiàn)了他們的個性,表達了對世界、對人類自身的看法。純樸、真摯的口語是“非英雄”的身份證。它清新、自然,與精雕細琢的某些傳統(tǒng)詩語截然不同。詩作中的口語詞匯鮮明、行文直白、句式結構簡單,洋溢著真摯的生活感受。為了增強詩歌的表現(xiàn)力,拉金有時特意避開現(xiàn)代派的那種引經(jīng)據(jù)典、朦朧晦澀的文風,而采用新鮮活潑的“粗話”入詩!按衷挕,在所謂的體面的場合一般是不用的,但它們的出現(xiàn)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驚異,如同日常生活的狂歡節(jié)瞬間在場似耀眼的璀璨陽光,給新的語言體系帶來旺盛的生命力。與現(xiàn)代派朦朧、晦澀的語言相比,平白的口語化語言也是一種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新,它的加入給已趨定勢化的文學語言注入了新的活力,縮小了詩歌的精神表達與人的生活形態(tài)之間的距離,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透徹領悟,呈現(xiàn)了時代的特征。
  再者,拉金試圖通過詩歌關注自然界被忽視的群體來傳達“非英雄”文學的魅力。詩人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個體在平淡、庸常的生活底下的種種隱秘、強烈、復雜、真實的情感,意欲提醒人們對日常漠視群體的關注。
  拉金詩中的普通動物或茁壯成長、或痛苦掙扎,從多難的幼年到受難的成年和憂郁的暮年,如塵世中凡人的一生。這類動物是人們自身的文學寫照,是“非英雄”的影子:他們不是“高、大、全”的英雄,而是有著七情六欲等感性體驗和生命體驗的真實的、鮮活的普通人。這些“非英雄”人物在有限的生活圈里頑強成長,譜寫了人間一首首美妙的“小美”人生交響曲。拉金有意避開現(xiàn)代派專注的大敘事,以普通動物意象入詩,鋪敘普通人“非英雄”的故事,也是其“文學自救”的一種策略和技巧。
  二戰(zhàn)后,隨著民主思想的不斷發(fā)展,長期被社會忽視的女性迅速成為社會的關注點。拉金用詩歌的形式展現(xiàn)了男權社會下女性“非英雄”的內在心靈世界。于是,女性內在心靈的律動、潛意識的沖突、生命之流的咆哮進入人們的視野,打破了主流文學對人的單向關注、機械反映的范式。拉金力求透過生活現(xiàn)象抓住本質,展示人性的深度,反映詩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拉金審視生活的視線轉向了生活中普通女性“非英雄”的現(xiàn)實處境,書寫普通人的生存實況。這樣的作品回歸平凡的生活,揭示生命的本真,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吸引力和親和力。而拉金的詩作不再是平面化、單一化、直線化的展開,是立體化、復雜化、曲折化的展示,深刻性、復雜性成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訴求。
  拉金通過作品關注自然界被忽視的群體,傳達新的人的文學,鋪展其“非英雄文學”。這樣,拉金以其新穎的文學觀念和美學風格帶動了英國詩歌的發(fā)展、變化,促進了英國詩歌的歷史轉型,“運動派”由此屹立于世界詩歌之林。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退避”也是一種反叛的方式,把自身強行從意識形態(tài)的結構中剝離出來,也就是從自身中清理舊有的意識形態(tài)。拉金避開宏大敘事的英雄頌歌,改寫“非英雄”的平凡之歌,可以說是一種退避,也是一種成熟,拉金的寫作找到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在”的調和,使其寫作找到了安全而有效的寫作途徑,使英國詩歌在尋求新的方面找到一條捷徑。此外,拉金對戰(zhàn)后“現(xiàn)在”的直接書寫,表面上看沒有什么驚人的藝術之處,但戰(zhàn)后的英國文學,有一長段時間無力把握英國的生活現(xiàn)實,無力揭示新的生活體驗和提供新的現(xiàn)實圖景,這可以說是英國人的一大遺憾。因此,當拉金用現(xiàn)在時書寫時代生活時,他迅速站在時代文化的前列,用“文學自救”的方式開創(chuàng)了英國詩的新局面,挽救了英國詩被美國詩湮滅的危險。拉金作品中平白語言的實驗、日常動物的象征和普通女性內心世界的刻畫,又構成了拉金“小美”圖景中璀璨的光芒,體現(xiàn)了平凡中的、常態(tài)下的崇高和神圣,沖擊了人們舊有的審美觀。當然,平淡的詩語、“非英雄”的日常故事有時會令讀者感到拉金的詩歌過于生活化,淡而乏味。但詩歌若要在時間的長河中永葆青春,就必須不斷地改革更新。世人要以客觀的態(tài)度來看待拉金的詩歌,并對詩人的努力創(chuàng)新予以足夠的肯定。
  總之,拉金的“非英雄”思想映照了戰(zhàn)后英國青年一代的精神群像,顯示了成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年擺脫桎梏及思想蟬蛻的過程;傳達了時代新的人文關懷。它不僅尊重了人類社會長期積淀下來的道德觀念和美學規(guī)范,而且從藝術上表現(xiàn)了普通人傳承的生命活力,記錄了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歷史進程。拉金的“非英雄”文學展示了日常生活的美麗,促進了英國詩歌的歷史轉型;體現(xiàn)了當代文化的主要價值,折射了后現(xiàn)代文化宏大敘事的消解和對普通人及日常生活藝術的關注的新文化景觀。它啟示人們:在本土與他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對峙中,在變動不居的歷史境遇中,掙脫歷史的陷阱,構建詩歌的主體。
  呂愛晶編著的這本《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主要借用實用主義、敘事學、女性主義批評及日常生活批判等理論來闡釋和探討文本,根據(jù)菲利浦·拉金作品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創(chuàng)作訴求、主題意蘊、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觀念,以及社會反響的差異,通過對拉金文論、詩歌、小說等文本以及同時代詩人對其評價等材料的細讀,并聯(lián)系其生平與社會時代背景等,采用文獻分析法,對拉金的“非英雄”思想展開翔實的分析,進行點面結合的描述和闡釋,整體把握拉金詩學,探討拉金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詩學與現(xiàn)代價值觀。





上一本:胡立新 下一本:靈笛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菲利蒲·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的作者是呂愛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