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貝克的最新作品,也是他將其“風險社會”理論和“個體化”理論結(jié)合,對宗教問題進行論述的一本精彩之作。 貝克認為,作為“歐洲現(xiàn)代性危機”的宗教危機、或者說信仰危機的實質(zhì),不但是出于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潛在的和平與暴力沖突的矛盾,也是出于以個體化為代表的宗教現(xiàn)代性變革的內(nèi)在矛盾。 當個人在處理宗教信仰問題上被賦予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性的同時,如何處理與他者、異世界的關(guān)系,即寬容問題,構(gòu)成了宗教和信仰實踐中的沖突和危機。 本書被公認是論述全球化背景下宗教的當代地位和作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對于我們從一種對宗教組織和功能的相對靜態(tài)的傳統(tǒng)社會學研究,擴展為對當代社會生活中宗教價值的更具理解性的研究,起到了一種獨特的推動作用。 本書中文版的推出,讓中國讀者得以捕捉全球化時代下,關(guān)于宗教的作用和意義的最新也是最具啟發(fā)性的詮釋,這也必將啟發(fā)中國學者從全新的視角來研究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問題。 作者簡介 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1944年生。1979年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倫敦經(jīng)濟學院社會學教授,《社會世界》(Soziale Welt)主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shù)委員。 1986年因出版《風險社會——走向另一種現(xiàn)代性》而一舉成名,成為著名的“風險社會”理論的主要闡發(fā)者。之后又與吉登斯等人一道提出“自反性現(xiàn)代化”和“世界主義社會學”等理論,被認為是當代西方社會學界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
目錄: 致謝001 第一章 希蕾桑 關(guān)于“自己的上帝”的日記: 一篇非社會學的導論001 希蕾桑002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房間,自己的上帝013 第二章諸神回歸與歐洲現(xiàn)代性的危機:一篇社會學導論018 宗教與文明化世界社會之間的分歧018 世界諸宗教共存與沖突的新形式:如何文明化世界宗教之間的沖突?037 第三章 寬容與暴力: 宗教的兩副面孔043 “宗教”是指什么?043 個體化與世界主義化:自反性現(xiàn)代化框架中的宗教058 第四章異端或發(fā)明“自己的上帝”084 對個體化的個體主義的誤解084 異端與正統(tǒng): 宗教自由的歷史不可能性089 第二次個體化:福利國家106 宗教與反現(xiàn)代性、后現(xiàn)代性及第二現(xiàn)代性的關(guān)系119 第五章 未預結(jié)果的諷示: 處理全球宗教沖突的五種模式123 宗教個體化與世界社會的“精神”123 市場模式:上帝的商品形式134 宗教上中立的憲政國家模式:哈貝馬斯137 普世的世界倫理藍圖:孔漢思141 方法論的皈信:圣雄甘地143 革命?144 第六章 和平而非真理?宗教在世界風險社會的未來147 導論:“各種普遍主義之間的沖突”147 宗教激進主義的勝利,抑或世界主義轉(zhuǎn)向?149 宗教的“國家化”與歷史科學的方法論的民族主義163 用和平取代真理:宗教作為世界風險社會的現(xiàn)代化的行動者171 參考書目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