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玲書寫的這些日漸荒蕪的村落中,有許多是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更是不可再生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的荒廢毫無疑問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巨大損失。孫喜玲正是想用自己的筆和相機留住這些行將消失的村莊……媒體人/周同馨厚厚一本書,孫喜玲寫了三年。但她在山西的荒村里,跑了不止三年。她總說,出版這本書是為社會盡一份責任,是為古老的農(nóng)村留此存照……因為這些東西很快會徹底消失不復再現(xiàn)。媒體人/康少瓊 本書簡介: 本書屬于“走讀大地”系列之一。《風中的瓦楞草》是一部圖文并茂的散文集。作者用五年多的時間行走于山陜鄉(xiāng)村的角角落落,用鏡頭和文字,捕捉和抒寫著晉東南及陜北一帶農(nóng)村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呈現(xiàn)出的衰退甚至“空殼”景象,有對勞動人民走向新生活的欣慰,也有對傳統(tǒng)文化在城市化過程中式微的惋惜。 作者簡介: 孫喜玲,山西襄垣人。國家二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散文家學會名譽理事。出版著作有散文集《心湖云影》《此情可待成追憶》《靜思集》,長篇小說《岸》等。 目錄: 上寺頭·祈雨·廟會001 北寨村·白洋泉河012 南寨村·蓮花洞021 里河·十八院027 河東·河西·白云寺035 西村·殘廟·古碑041 花溝·寨上·坪上村045 窯掌村063 良戶·盤龍寨068 懷峪村085 半村·后溝097 城則村114 后龕村128 道寶河132 玨山村141上寺頭·祈雨·廟會001 北寨村·白洋泉河012南寨村·蓮花洞021 里河·十八院027 河東·河西·白云寺035 西村·殘廟·古碑041 花溝·寨上·坪上村045窯掌村063良戶·盤龍寨068 懷峪村085半村·后溝097城則村114后龕村128道寶河132玨山村141瑪瑯村150龐莊156段河村161寺南嶺·常家大院169 馮家灣·奪火·黃家營179 窄相·碾幫水·報雙村184屯城村201核桃鋪215黃家大院224毛烏素村230洞霄宮村237后記246尋找失落的家園我出生在上黨郡襄垣縣,童年卻是在呂梁黃河邊的山村里度過,對于鄉(xiāng)村的記憶是我一生抹不掉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戀、鄉(xiāng)愁。黃河邊的棗林、高低錯落的窯洞、水井邊的青草、老槐樹上的喜鵲窩、土坯墻垣下的螞蟻洞,還有春耕夏種的繁忙,四時八節(jié)的講究,趕廟會、唱大戲種種,都是滋養(yǎng)我心靈的甘泉。正是這股甘泉培育了我熱愛文學藝術(shù)、熱愛大自然的性情,伴隨我風風雨雨中走過了春夏秋冬。農(nóng)村之于我是無韻之詩,是無言之歌,是我永遠的精神家園。但似乎突然間,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刻,一個“空殼村”的詞匯出現(xiàn)了,自此才知道,我深愛著的鄉(xiāng)村,蕭條了,衰敗了,沒有人煙了,農(nóng)村的畫面中失去了記憶中的元素。所到之處,多是蒼涼破敗的景象和大片撂荒的土地,廣袤的田間半天見不到一個人影。我曾問當?shù)匾晃桓编l(xiāng)長,他說,直接原因是一戶就一兩個孩子,生源越來越少,學校都合并了。孩子太小,需要大人照顧,父母們都跟著出去了。一家三口在外面租間房子,女人給孩子做飯,男人打工掙錢養(yǎng)家,時間一長就不回來了。農(nóng)村的女子如今都想嫁到城里去,男青年娶不到媳婦,也都走了,農(nóng)村漸漸就只剩下了老弱病殘。采訪中,這些隱藏在農(nóng)村民居建筑里的歷史文化又讓我那樣著迷、震撼。讓我著迷和震撼的不僅僅是年代久遠的民居建筑,還有農(nóng)村的民俗以及詩意棲居的環(huán)境和恬淡的生活方式。其價值是線裝孤本,是無韻之詩,是立體的歷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骨骼的要素,是民族文化之根本所在。毫無疑問,它們一旦毀掉絕不會再現(xiàn),卻又注定了必將隨著古村落的消亡而消亡,因此抓緊時間做一些記錄留此存照,成了自己給自己強加的一種責任。古老的自然村大多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那些遺留在殘垣頹壁間的文明碎片,昭示和見證了農(nóng)村曾經(jīng)有過的繁榮昌盛。農(nóng)村的民居建筑不僅僅記載著農(nóng)民曾經(jīng)的生存狀態(tài),也記錄了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這一點在各種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中處處可以體現(xiàn)出來。掩沒在荒草雜樹之下的,是千百年來生長傳統(tǒng)文化的肥沃土壤。農(nóng)村曾經(jīng)的輝煌,告訴了我們中國農(nóng)民有過的精致生活和高度的自治能力。過去的士大夫們,致仕后講究落葉歸根,農(nóng)村因此得以繁榮昌盛,農(nóng)民因此受到儒家文化浸染。晉城的代表村落有田逢吉田閣老的高平良戶盤龍寨,有明朝吏部尚書劉東星的故居沁水坪上村,有明朝兵部尚書張五典的故居沁水竇莊,有明朝戶部尚書王國光的故居陽城上莊,有清朝著名數(shù)學家張敦仁的故居陽城砥洎城,還有南明禮部尚書張慎言的故居陽城屯城村以及清康熙帝師陳廷敬的老家陽城皇城村……這些閃爍著歷史光輝的人名和村莊,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是鄉(xiāng)人的驕傲。在鄉(xiāng)村的民居建筑中,有美學,有歷史,有詩詞歌賦,有道德思想,有人生態(tài)度,有前人的社會價值觀,還有那種被我們稱之為“意思”的東西。平日經(jīng)常聽人說如今的生活什么都不缺,就是沒“意思”。說穿了,所以感覺“沒意思”,歸到根本上,就是因為丟失了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農(nóng)村是和大自然高度和諧的生存方式,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恬淡,是“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的詩意,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淳樸,是“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生動。正是農(nóng)村的田園風情孕育了中國的山水畫和經(jīng)典的田園詩。農(nóng)村是國人共同的家園,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所在。拋棄農(nóng)村,毀滅古村落,意味著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將被連根拔起。想起了艾青的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飽含眼淚,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匆匆走進一個村莊,又默默離開。進的時候,沒有狗吠;走的時候,沒有人聲:迎來送往的,只有破敗屋頂上那一簇簇青碧的瓦楞草在風中搖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