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惆悵客此生不負卿:納蘭詞傳》 他是相門翩翩公子__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人間惆悵客此生不負卿:納蘭詞傳》納蘭容若,散落在人間的多情詞人,自稱人間“惆悵客”,而非“富貴花”,飄逸脫俗的文筆,卻寫不盡坎坷跌宕的一生。心思純粹,但人生復雜,生在烏衣門第,擁有人人艷羨的榮華富貴,殊不知,這正是束縛他的枷鎖。他的靈魂困在一處,心在竹林靜聽清風,身卻在俗世隱忍度日。他渴望天長地久的愛情,甘愿為一人畫地為牢,然而愛過之后,只留下刻骨銘心,終是不得成全。對待朋友,但求一個“真”字,風雅一生,卻難得暢快。倏忽三十余載,苦悶遠多于歡喜,來人世走這一遭,不過是心上一片秋罷了。本書以納蘭容若的詞作為依托,將他的喜怒哀樂細細道來。 作者簡介: 吳玲,一個篤信人心敵得過歲月斑駁的女子。摒棄虛妄和假象,于文字的復雜排列中,尋安心之處。愛詩喜詞,閑散的歲月中常倚筆而立,蹙眉念心,尤愛納蘭,愿此生能如此人,筆端有溫度,紙面有感情。 目錄: 卷一東風回首盡成非 第一節(jié)別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貴花//002 第二節(jié)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006 第三節(jié)謝娘別后誰能惜,漂泊天涯//010 第四節(jié)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013 第五節(jié)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016 第六節(jié)朝端事業(yè)留他日,天下文章重往時//019 第七節(jié)醒也無聊,醉也無聊//022卷一東風回首盡成非 第一節(jié)別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貴花//002 第二節(jié)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006 第三節(jié)謝娘別后誰能惜,漂泊天涯//010 第四節(jié)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013 第五節(jié)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016 第六節(jié)朝端事業(yè)留他日,天下文章重往時//019 第七節(jié)醒也無聊,醉也無聊//022 卷二誰念秋風獨自涼 第一節(jié)獨臥文園方病渴,強拈紅豆酬卿//026 第二節(jié)紫陌無游非隔面,玉階有夢鎮(zhèn)愁眉//030 第三節(jié)恬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033 第四節(jié)一樣花開一千年,獨看滄海化桑田//037 卷三來生再續(xù)未了緣 第一節(jié)紅燭迎人翠袖垂,相逢長在二更時//044 第二節(jié)情深不向橫陳盡,見面銷魂去后思//047 第三節(jié)天地忽如寄,人生多苦辛//050 第四節(jié)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053 第五節(jié)夢里蘼蕪青一剪,玉郎經(jīng)歲音書遠//057 第六節(jié)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060 第七節(jié)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063 第八節(jié)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066 卷四誰念秋風獨自涼 第一節(jié)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070 第二節(jié)佛法自來空色相,當年何事苦吞針//073 第三節(jié)百感都隨流水去,一生還被浮名束//076 第四節(jié)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對繁華塵世間//079 第五節(jié)是有情皆滿愿,更從何處著思量//082 第六節(jié)只應(yīng)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086 第七節(jié)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089 第八節(jié)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093 卷五斷腸聲里憶平生 第一節(jié)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游//098 第二節(jié)望夫石在且留題,六王如夢祖龍非//101 第三節(jié)不知何處梵鐘聲,莫將興廢話分明//104 第四節(jié)生不赴邊庭,苦寒寧識此//107 第五節(jié)功名垂鐘鼎,丹青圖麒麟//112 卷六知君此際情蕭索 第一節(jié)長安游俠子,黃金視如土//118 第二節(jié)嘆一人、知己難覓//122 第三節(jié)斯人不可作,知己更誰憐//126 第四節(jié)隨意一樽酒,殷勤看夕陽//130 第五節(jié)知我者,梁汾耳//134 第六節(jié)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139 第七節(jié)正綠蔭、青子盼烏衣//143 卷七半醒半醉半浮生 第一節(jié)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綠楊煙//148 第二節(jié)江南好,建業(yè)舊長安//152 第三節(jié)春去也,人在畫樓東//156 第四節(jié)妝罷只思眠,江南四月天//159 第五節(jié)只有舊羅裳,偷沾淚兩行//162 第六節(jié)原是瞿塘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166 卷八夕陽何事近黃昏 第一節(jié)藥爐煙里,支枕聽河流//170 第二節(jié)影隨綺箔亂,香雜水沉深//174 第三節(jié)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178 第四節(jié)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183 第五節(jié)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187 第六節(jié)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191 卷九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jié)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198 第二節(jié)委身置歧路,忠孝難并論//201 第三節(jié)凜然四知言,清白貽子孫//204 第四節(jié)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208 第五節(jié)輕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214 第六節(jié)回首涼云暮葉,黃昏無限思量//218 附錄納蘭生平//223 前言序 人間惆悵客 遠在幾百年前,有一個人說“我是人間惆悵客”,他便是納蘭性德。 三十一載人生,短暫卻豐盈。 他的父親是權(quán)傾朝野的重臣高官,他生來便是貴族,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即便無所事事,人生也注定是繁花似錦。出生不由他做選擇,但到底如何過活,他有自己的主張。 序 人間惆悵客 遠在幾百年前,有一個人說“我是人間惆悵客”,他便是納蘭性德。 三十一載人生,短暫卻豐盈。 他的父親是權(quán)傾朝野的重臣高官,他生來便是貴族,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即便無所事事,人生也注定是繁花似錦。出生不由他做選擇,但到底如何過活,他有自己的主張。 明明可以依靠父親,卻偏偏要憑借自己的才華考取功名。天資聰穎,勤奮刻苦,似乎沒有理由不成功。但當他高中舉人,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皇帝卻讓他做御前侍衛(wèi)。他雖精通騎射,但最向往飄逸的文人生涯,無奈之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守護著皇帝的安危。當康熙皇帝游歷四方的時候,身邊總有納蘭性德的身影,納蘭憑借自己的才能,深受皇帝信任。 相貌堂堂,才華出眾,又文武雙全,如此青年才俊,不知讓多少人羨慕。但是,他并不快樂,他擁有別人求之不得的身份地位,然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其中滋味。他“雖履盛處豐,抑然 不自多。于世無所芬華,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達官顯貴之于他,是解不開的枷鎖。 他有滿腔熱情,卻無法在御前侍衛(wèi)的職位上有所展現(xiàn),官場的庸俗虛偽更是令他感到厭惡,人與人之間總被各種利益所牽絆,這是他最想要逃脫的生活。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飲下的豈是水,而是情緒。那些隱秘的心事,不是他人所能理解的,雖可設(shè)身處地,卻換不來感同身受。如同鈍刀割肉,人人知道痛,但唯有真正割在自己身上時,才最清楚到底是何種疼痛。沒有親身體會,同感便無從談起。 俊朗瀟灑的少年郎,自是有佳人仰慕,在父母的安排下,他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結(jié)為夫妻。心有不甘,是因為早已心有所屬。與他兩小無猜的表妹入宮做了妃子,一段感情才就此畫上了句號。可是感情豈是說結(jié)束就能了斷的,他帶著情傷成了家,與盧氏本只是被指定的婚姻,沒承想遇到了對的人。 盧氏的出現(xiàn),讓他的生活平添許多色彩,二人恩愛甜蜜,如膠似漆。然而時光匆匆,三年過后,愛妻因難產(chǎn)而亡,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自此,他的人生中多了“悼亡”二字,他一生沉浸在喪妻之痛中。 即便隨后又出現(xiàn)了官氏、顏氏,都無法將他從悲痛中解救出來。直到沈宛出現(xiàn),他才重獲新生。然而世事無常,他的生命在悄無聲息間逐步接近尾聲。 他是多情之人,對愛情如此,對友情亦然。 他的朋友“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他們滿腹才華,在仕途上卻屢屢遭受挫敗,有心施展才華,但不肯向黑暗的官場妥協(xié)。他本就淡泊名利,交友注重的是才華和品行,但凡認為某人值得深交,便傾心以對,若有落難者,必然慷慨解囊,不計較得失。 越是純粹的友情,便越是牢靠。無論古今,皆是如此。 他才華橫溢,以詞作著稱于世,一本《側(cè)帽集》,一本《飲水詞》,成為后人難以逾越的巔峰之作,時人稱“家家爭唱《飲水詞》”,只是“納蘭心事幾人知”? 知曉他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他、懂他所想的人寥寥無幾。執(zhí)筆此書,愿更多的人去讀一讀他的詞作,通過詞作多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納蘭不單是浪漫詞人,不只有多情的一面,他值得細細品讀,甚至一讀再讀。 怕文字太少,不足以道盡他的一生,但仍希望為有心想要了解他的人,提供一把進入他內(nèi)心世界的鑰匙。 吳玲 2016年夏 第五節(jié)夢里蘼蕪青一剪,玉郎經(jīng)歲音書遠 愛人之間,最怕的是分隔兩地,相思沁骨,尋遍天下,也找不到醫(yī)治的辦法。 礙于工作,納蘭性德陪在康熙皇帝身邊的時間,遠多于陪伴妻子的時間,夫妻二人往往是聚少離多;实鄞筮^天,縱然納蘭性德有心與妻子廝守在一起,但身為御前侍衛(wèi),他不得不忍痛作別妻子。 當思念泛濫成災(zāi)時,納蘭性德便將脈脈深情留在紙上。有意思的是,納蘭性德常常不是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站在妻子的角度,想象著妻子是如何思念他。他便是她,她便是他,相思這件事,似乎不分彼此,不分你我。 “隔花才歇廉纖雨,一聲彈指混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這是他在設(shè)想妻子盼他歸家的場景,她之所盼也正是他之所往。短時間的分離還算不上煎熬,但有時趕上皇帝出巡,納蘭性德和妻子便會幾個月見不到面。 想她、念她,恨不得立馬飛身前往她的身邊。他有一首《天仙子》,寫道:“夢里蘼蕪青一剪,玉郎經(jīng)歲音書遠。暗鐘明月不歸來,梁上燕,輕羅扇。好風又落桃花片。”他的嬌妻守在家中,日夜盼著情郎早早歸來,可等了一天又一天,卻遲遲盼不回他。 丈夫離家已有一年的光景,不知道他身在何處,不知道他一切可好,這么久了,沒有半點關(guān)于他的消息。獨自在家的妻子,只好癡癡地等待著、惦念著,盼望著他早日歸家,哪怕有封書信也好。一個人默默承受著夫妻分別的寂寞憂愁,夜深人靜時,她望著一輪明月和滿天繁星,思念不由得越來越濃。此刻與她相伴的,唯有屋梁上的燕子和手邊的扇子,最想見的人卻遠在天邊。 女子對愛人的想念,被納蘭性德詮釋得如此傳神,想必他與那多情的女子一樣,心里藏著情愁,所以才能寫出如此自然隨性卻又不失濃情的句子。 當納蘭性德遠在要塞邊關(guān),忍受風寒侵襲之時,他想到的是妻子的苦:“鴛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轉(zhuǎn)自傷。見說征夫容易瘦,端相。夢里回時仔細量。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獨夜,凄涼。月到西南更斷腸。” 他用這首《南鄉(xiāng)子•搗衣》不露痕跡地表達了妻子對他的掛念,明明是他在受風寒之苦,可在他的筆下,是為他擔憂的妻子在為他趕制抵御寒意的冬衣。在陰涼的房間中,妻子一個人默默無言,低著頭認真縫著,一針一線皆是她對丈夫的思念。納蘭性德雖與妻子遠隔萬 里,但他能想象出獨守空房的妻子,一邊思念著他,一邊為他忙碌著。 世間女子,但凡有心愛之人,最難以忍受的便是長久的分離,但也正是濃厚的愛會無比強大,即便思念難忍,也默默承受著。他了解妻子的心情,知道她的苦楚,也就更加珍視他們彼此的感情。 字里行間流露著的,分明是妻子對他的思念,然而,妻子的思念固然不假,最濃烈的卻應(yīng)該是他對妻子的想念之情。他外出的這些日子里,腦海中閃現(xiàn)著妻子的一顰一笑,他盼著能夠早日回到家中,與妻子繼續(xù)恩愛的生活,但任務(wù)在身,豈是他可以隨心所欲的。 在納蘭性德心中,妻子盧氏便是今生摯愛,任他人再有何等美貌和才情,都難以與她相提并論。在那個可以三妻四妾的時代中,他始終堅守著一夫一妻,他的浪漫多情,全部交給妻子。 在與妻子分別的每一天里,他都在想她,他的心中唯有妻子一人。他的歡喜憂愁,皆是由她而起;他的孤獨寂寞,皆是由她而生。 第六節(jié)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相愛便希望相守,人這一生短短幾十年的光陰,最大的愿望無非是與心愛的人長相廝守,若是能得上天的眷顧,從青絲牽手至白發(fā),子孫繞膝,縱享天倫之樂。 可惜的是,長情不一定能夠長守,或許是命運的捉弄,讓他遇到深愛的人,卻不讓他天長地久。 作為納蘭家的長子,納蘭性德?lián)撝永m(xù)香火的重擔,父親納蘭明珠和母親覺羅氏自然是最著急的兩個人。然而,納蘭性德與盧氏雖感情篤定,但一直沒能產(chǎn)下一男半女,明珠夫婦的耐心有限,很快便為兒子張羅著納妾。 納蘭性德對盧氏的愛,日月可鑒,此生此世只愿與她一人相伴到老。但是,就如當初他難以違抗父母之命而迎娶盧氏一樣,如今,他也不忍違逆父母而拒絕納妾。盧氏理解他的苦衷,她不會怪他,只會怪自己不爭氣。 在父母的安排下,納蘭性德納顏氏為妾。誰知,不久后,顏氏就有了納蘭性德的骨肉,這讓明珠夫婦笑逐顏開。作為父親,納蘭性德也心生喜悅,這畢竟是他的孩子,他初次嘗到了做父親的滋味。十月懷胎,顏氏產(chǎn)下一子,納蘭性德為他取名為富格。 為納蘭家生下兒子的顏氏,輕而易舉獲得了明珠夫婦的寵愛,他們將全部的愛放在了這個孩子身上,對顏氏也更加喜愛,與此同時,對盧氏也就大不如從前。在明珠夫婦眼中,為納蘭家傳宗接代的顏氏,要比盧氏金貴。但在納蘭性德心中,盧氏依舊是心中最愛,他知道父 母對她的疼愛有所減少,便更加關(guān)心愛護她,以免她為此傷心。 他十分在意她的感受,不愿她因為無關(guān)緊要的事而有所不快,不論她是否生育,她都是他的妻子,是他最愛的人。 在他們結(jié)婚的第三年,盧氏有了喜脈,此時的納蘭性德正在跟隨皇帝四處出巡和游獵,很難抽出時間回家照看妻子。他是皇帝的侍衛(wèi),但也是妻子的丈夫,這兩種身份之中,他更在意后者,比起皇帝和江山,他也更看重妻子的感受。只是,一切都身不由己,他雖掛念妻子, 但仍要堅守在崗位上,一旦有了空閑,便立刻返家,不能回家的日子里,便寫信以解相思。 隨著時間的推移,盧氏的身子愈發(fā)笨重,眼瞅著就到了臨產(chǎn)的日子。讓納蘭性德揪心的是,妻子生產(chǎn)時竟難產(chǎn),好在有驚無險,孩子平安出生,盧氏卻患上了產(chǎn)后風,在產(chǎn)下孩子的一個月后,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納蘭性德。 與妻子相伴的三年中,點點滴滴都是深愛的證據(jù),如今她先走一步,讓納蘭性德悲痛不已,不知老天爺為何要如此待他,他所摯愛之人,總要離他而去。盧氏的去世,讓他的心有撕裂般的痛苦,為了麻醉自己,逃避心傷,他每日借酒消愁。 感念盧氏溫柔賢惠,她不僅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的知己,他們的身心皆交纏在一起,不分彼此。還有很多話,想要說給她聽,如今卻再也沒有機會,只好寫下一首又一首的詩詞,以此來悼念她。 在盧氏去世的半個月后,納蘭性德寫下第一首悼亡詩《青衫濕遍•悼亡》,字字含淚:“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拼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薄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無論妻子是否能夠感知他的悲傷哀怨,他都要寫下來,以文字祭奠他們的愛情。她雖已長眠于地下,但他對她的愛,卻不會因此而減少半分。只要他多活一日,便想念她一日,至死方休。 第七節(jié)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人死不能復生,就像昨日一去不復返,都難以逆轉(zhuǎn)。留下活著的人,伴著回憶,過著形單影只的生活。 天命難違,盧氏人已不在,不過當時的人們相信靈魂一說,納蘭性德更是如此。盧氏去世那年的重陽節(jié)前,妻子出現(xiàn)在他的夢中,百日之別,猶如隔世。 夢終究會結(jié)束,納蘭性德醒來后,自知一切已成空,悲痛不已,便提筆寫下《沁園春》:“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zhí)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xù),贏得更深哭 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zhuǎn),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fā),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jié)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 把聲聲檐雨,譜出回腸。” 夢境如此真實,他根本不愿意醒來,與其活在沒有妻子的世間,不如活在與有妻相伴的夢中。這份痛,在夢醒之后,變得更加沉重。 轉(zhuǎn)眼三年后,在盧氏忌日時,納蘭性德作了一首《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時間沒能沖淡他們的感情,他雖已有續(xù)弦,卻仍念著往日里與發(fā)妻的種種情分。讀過之后,悲從中來:“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yīng)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zhuǎn)側(cè),忍聽湘弦重理。待結(jié)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三年來,對納蘭性德而言,仿若置身夢境,他不愿面對妻子去世的現(xiàn)實,無論是在她生前,還是在她死后,他對妻子的愛意仍完好無缺地保留著。三年前的這一天,妻子獨自一人奔赴黃泉,三年后的這一天,他獨自一人輾轉(zhuǎn)反側(cè),滿心想著的依舊是她。今生既已如此,只求來生再續(xù)前緣。 愛著她的心,此生不變,縱然她并不知曉,也并無關(guān)系,就讓他一個人默默守護著他們的過往,盼著來世能夠白頭偕老。 納蘭性德對亡妻的悼念始終未曾停過,他將濃愁別緒寫進詩詞中,明確標有“悼亡”的詩詞有七首,沒有標明卻也是悼亡詩的有四十多首,是他現(xiàn)存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一生,短暫而坎坷,想愛的愛不到,想得的也得不到,出身富貴卻總與憂悶哀傷為伍。 納蘭性德的悼亡詩中,每一首皆是經(jīng)典之作,凝聚著他與妻子凄婉的愛情。中國的悼亡詩流傳已久,但納蘭性德的作品達到了巔峰,他用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將感情寄托于物象之中,一字一詞流露出愛情的凄美動人。詩詞中的每一處傷懷,都如此真切,那不是別人的故事,不是虛構(gòu)的故事,而是他與妻子盧氏的曾經(jīng)。 真愛難求,原本在表妹入宮以后,他對愛情已不抱希望,當他聽從父母的安排迎娶盧氏時,心中多半是無聲的抵觸。然而,正是盧氏,讓他對愛情重燃希望,他確信,他找到了真愛。 妻子的離開,意味著天下之大,也再難尋到一位知己,寫就一首《沁園春•代悼亡》的過程,便是他與妻子再愛了一次:“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 梨花。鸞膠縱續(xù)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jīng)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令已矣,便帳中重見,那似伊家。” 這一生,終究是走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