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做立體的中國人


作者:梁曉聲     整理日期:2016-07-15 14:15:41

我愿我們未來的中國,“紙板人”少一些,再少一些;“立體人”多一些,再多一些。我愿“紙板人”的特征不成為不良的基因傳給他們的下一代。我愿“立體人”的特征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有良好的基因體現(xiàn)。 ——梁曉聲 在中國無論你做什么,你都要了解這個社會。而*能了解社會的方式,則是通過人。華語文壇犀利的一支筆、“為人民寫作和發(fā)聲”的著名作家梁曉聲近40年經典隨筆精選之作,通過形形色色人的故事,為您剖析國民性格,棒喝中國陋相;叩問社會良知,探尋時代悲歡。 
本書簡介:
  華語文壇犀利的一支筆、“為人民寫作發(fā)聲”的著名作家梁曉聲近40年經典隨筆經典之作。包括《勇于羞恥的現(xiàn)代公民》《當今中國青年階層分析》《敬畏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僅僅譴責是不夠的》《狡猾是一種冒險》等篇目。這是一本文筆犀利,解剖國民性格、分析社會深層現(xiàn)象、探尋時代悲歡之作。通過全書的脈絡,表現(xiàn)出梁曉聲一貫的良知和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感、對歷史的反思、對民眾真實情緒和生活的展現(xiàn)和深切感悟。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榮成,出生于哈爾濱市,1968年下鄉(xiāng)赴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1977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現(xiàn)居北京。曾任北京電影制片廠編輯、編劇,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自1984年起,他的名字一直被載于美、英、澳三國的《世界名人錄》。他的創(chuàng)作范圍極其廣泛,除小說外,還包括散文、隨筆,文學評論、雜文和社會時事評論等諸多文體,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日、法、俄等國文字,代表作有《浮城》《欲說》《泯滅》《恐懼》《年輪》《知青》《郁悶的中國人》《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等,他的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他對中國文壇有著長久而重要的影響。一直以來,他的創(chuàng)作勢頭和實力不減,碩果累累,作品已逾千萬字。有多部作品在港臺出版,并被譯為英、法、俄、日等國文字。
  目錄:
  第一輯我們何以不和諧/1
  勇于羞恥的現(xiàn)代公民/3
  崇尚曲晦乃全社會的變態(tài)/7
  僅靠文化的反省不能撫平大眾的憤怒/11
  失地農民找到真理了嗎/18
  千年病灶:撼山易撼奴性難/24
  當今中國青年階層分析/31
  我們何以不和諧/41
  第二輯敬畏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51
  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53
  為什么我們對/53
  一位地稅員的自白/60
  這個時代的三套車/69
  真是小上帝么/75
  我們的下一代/75第一輯我們何以不和諧/1勇于羞恥的現(xiàn)代公民/3崇尚曲晦乃全社會的變態(tài)/7僅靠文化的反省不能撫平大眾的憤怒/11失地農民找到真理了嗎/18千年病灶:撼山易撼奴性難/24當今中國青年階層分析/31我們何以不和諧/41第二輯敬畏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51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53為什么我們對/53一位地稅員的自白/60這個時代的三套車/69真是小上帝么/75我們的下一代/75敬畏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80我們拿什么送給他們/84培養(yǎng)一個貴族是容易的/89我看我們這一代/92第三輯做立體的中國人/99我討厭不干凈的廁所和精英薈萃的沙龍/101僅僅譴責是不夠的/104做立體的中國人/109世無大國/116我的使命/121論民主/126近慮遠憂/132羞于說真話/135民主與愛國/142第四輯人生真相/145人生真相/147讀書與人生/158美是不可顛覆的/167人性和它的意義/176理想的誤區(qū)/182選擇的困惑/185關于孝/189醫(yī)生的位置/196玉順嫂的股/200何妨減之/207狡猾是一種冒險/213第五輯文明的尺度/221如何對待大眾文化/223中國人文文化的現(xiàn)狀/226論大學/235我熱愛讀書/242文明的尺度/244讓我遲鈍/248論泡沫/252時常想起方志敏/255關于民族遺風的斷想/259勇于羞恥的現(xiàn)代公民 近三十年來,中國之實際情況差不多是這樣——國民在郁悶中成長著,國家在困擾中發(fā)展著。對于我們同胞國民性的變化,我不用“成熟”一詞,而用“成長”,意在說明,其變化之主要特征是正面的,但離成熟尚遠。而我們的國家,也分明在困擾中令人欣慰地發(fā)展著,但其發(fā)展頗為不順,國民所感受的林林總總的郁悶,其實也正是國家的困擾。但一個事實卻是——雖然普遍的國民幾乎經常被令人憤懣的郁悶從四面八方所包圍,社會經常彌漫對各級政府的強烈譴責之聲,但總體上看,中國社會現(xiàn)狀基本上是安定的。潛在的深層的矛盾襯出這種安定顯然的表面性,但即使是表面的,肯定也為國家逐步解決深層矛盾爭取到了可能的甚至也可以說是寶貴的前提。“樹欲靜而風不止。”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國家一向如世外桃源盡呈美好,波瀾不驚。日本多年前發(fā)生過奧姆真理教地鐵放毒事件。那事件甫一經過,我恰去日本訪問。地鐵站臺荷槍實彈的武警壁壘森嚴,到處張貼著通緝要犯的布告,其中包括數(shù)名女大學生。二○一一年,日本又遭遇了海嘯襲擊,發(fā)生了核泄漏事件。從一九九六年至今,除了以上兩大事件,日本亦不能說太平無事。比如首相秘書貪污事件、校園少年犯殺害同學的事件……韓國也如此,前總統(tǒng)因家族受賄問題曝光跳巖自殺;因政府引進美國牛肉,現(xiàn)任總統(tǒng)幾乎面臨下臺的局面;“天安艦”沉沒事件——以上事件,曾使韓國人一次次沖動萬分……歐美各國也殊少寧日,一方面恐怖襲擊使各國政府風聲鶴唳,忐忑不安,國民們的神經時常處于高度緊張;另一方面,各國受金融危機沖擊,失業(yè)率增長,國際金融信任率降低,時而曝出令全世界瞠目結舌的新聞。如《華爾街報》的竊聽事件,世界銀行總裁的性案風波……如果放眼世界,將社會分為相當穩(wěn)定、較為穩(wěn)定、不穩(wěn)定、極不穩(wěn)定四個級別,那么中國處在哪一個級別呢?我認為,首先中國不屬于極不穩(wěn)定的國家當無爭議——阿富汗、利比亞、伊拉克……那些國家才顯然處于極不穩(wěn)定之中。中國也不屬于社會極穩(wěn)定的國家。我這樣認為首先是從普遍之國民的綜合素質而言的。這一種綜合素質的水平,決定一個國家的公民在面對國家大環(huán)境惡化時的理性程度。其次也是從一個國家的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長久關系而言的。歐美各國,其西方式的民主國體存在了一兩百年不等,他們的國民早已適應了、習慣了、認可了那一種國家制度。雖然那一種制度的弊端也多有呈現(xiàn),他們的國民對那一種制度也不無怨言甚至質疑,但是他們起碼目前還不能設想出另一種更好的也更適合的制度取而代之。這一種國民與國家相互依賴的關系,使他們具有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理性意識;诖朔N理性意識,面對頹勢,他們具有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自信和鎮(zhèn)定。那么,在較為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之間,中國屬于哪一類國家呢?社會不穩(wěn)定的國家具有以下特征:一、其政府管理國家的意識、能力,不是與時俱進,而是意識偏執(zhí),固守不變,能力每況愈下。二、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甚至發(fā)生倒退,致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是逐漸提高,而是一日不如一日,連好起來的希望也看不到。三、對于大眾生活的艱難視而不見,對于大眾怨言及正當訴求充耳不聞,甚至以專制手段壓制之,擺出強硬對著干的態(tài)度。這樣的國家目前世界上還是有的,但實在已不多。進言之,處于社會不穩(wěn)定狀態(tài)的國家,要么它的大趨勢畢竟還是與世界潮流逐漸合拍的,要么倒行逆施,直至徹底滑向世界潮流的反面。目前之中國顯然不是這類國家。所以我認為,目前之中國是一個社會較為穩(wěn)定的國家。政府管理國家的意識已由從前國家當然以政府為主體逐漸轉變?yōu)橐匀嗣駷橹黧w。管理已不僅僅是一種權力意識,同時也是責任意識了。政府管理國家的能力亦在提高。不是指壓服能力在提高,而是指向“以人為本”的宗旨改進的覺悟在提高,方式方法在提高,經驗在提高。特別要加以肯定的是,中國人的公民意識顯然在提高,并且還在以不停止的、較全面的精神風貌提高著。目前之中國人,已不再僅僅將自己低看成“老百姓”。嘴上往往也仍說“咱們老百姓”,而實際上,此“老百姓”與歷朝歷代各個不同歷史時期被叫作的彼“老百姓”,身份內涵已大為不同。目前之中國人,也不再僅僅滿足于被文字表意“人民”,不再僅僅滿足于文字表意上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人民服務”等等口號,而開始要求各級政府將“為人民服務”落實在具體行動上,而開始名正言順地向政府提出各種“人民”訴求,主張各種“人民”權利,包括監(jiān)督權。于是,現(xiàn)在的中國“人民”,無可爭辯地史無前例地接近現(xiàn)代公民了。故我對目前我們的同胞的國民性方面令人欣慰的變化,持特別肯定的看法。這一種特別肯定的看法,包括我對八零后的看法,也包括我對九零后的看法。我還要進而這樣說,包括我對八零后、九零后們的下一代的看法。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中國人的國民性已很值得稱贊了。依我看來,體現(xiàn)在我們某些中國人身上的丑陋的、惡俗的、邪性的言行,在目前這個世界上每不多見的。比如大學生救人溺亡于江,而撈尸人掛尸船旁,只知索要撈尸費的現(xiàn)象;比如發(fā)生礦難,煤老板賄賂媒體,悄塞“封口費”,而某些政府官吏暗中配合力圖掩蓋的現(xiàn)象;比如拜金主義、媚權世相等等。我們當下國民的文化素質,不是也每遭西方文明國家人士的鄙視和詬病嗎?所以我說正在“接近”現(xiàn)代公民,F(xiàn)代公民不僅具有不輕易讓渡的公民權利意識,同時還應具有現(xiàn)代社會之公德自覺。在后一點上,某些中國人往往還表現(xiàn)得很不像樣子,令大多數(shù)中國人感到羞恥。中國在中國人日益增強的權利意識和仍顯缺失的公德意識兩方面的擠壓之間發(fā)展著。中國人的公民素質在經常從四面八方包圍而來的郁悶中有希望地成長著。兩方面自然是互相博弈的關系,卻又并非在博弈中互相抵消,而是共同增減,共同提升。中國人的權利意識每有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也便相應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越人性化,中國人的公德體現(xiàn)也越接近公民素質。反之,政府的管理言行越滯后于中國人的希望、要求和期待,中國人的郁悶感覺越強烈。但這并不是什么中國之發(fā)展和中國人之變化的奧秘,而是全世界一切國家向現(xiàn)代化轉型的規(guī)律。中國和中國人在改革開放以后,只不過都被這規(guī)律所“轉型”了而已。那么,對于中國和中國人,好光景之可盼的根據也正在于此……





上一本:林清玄隨筆精選 下一本:所有的幸福都來自內心的安定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做立體的中國人的作者是梁曉聲,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