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長期致力于推進建設性的文學評論和文學研究,倡導及物的、中的的、客觀說理的文學批評。自2009年起,創(chuàng)研部陸續(xù)編輯出版了一系列關注當下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象及思潮的研究論文集,包括《長篇小說藝術論》《詩歌藝術論》《報告文學藝術論》《多維視角下的散文》《網(wǎng)絡文學評價體系虛實談》等,受到文學界廣大作家和研究者的充分肯定,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本書收入的是“2015·中國文學博鰲論壇”與會者提交的全部論文以及近年來公開發(fā)表的部分與“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文學與中國精神”主題相關的論文。其中包括中國作協(xié)鐵凝主席、錢小芊書記的論文,以及諸多知名文學評論家的作品。 本書簡介: 本書收入的是“2015·中國文學博鰲論壇”與會者提交的全部論文以及近年來公開發(fā)表的部分與“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文學與中國精神”主題相關的論文。其中包括中國作協(xié)鐵凝主席、錢小芊書記的論文,以及諸多知名文學評論家的作品。 作者簡介: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部編在“中國文學博鰲論壇”上的致辭(2015年11月10日) 鐵 凝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早上好!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文學博鰲論壇”現(xiàn)在開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作家協(xié)會向前來出席論壇的各位作家、評論家,致以誠摯的問候!“中國文學博鰲論壇”由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協(xié)辦,得到了中共海南省委的大力支持,今天,李軍副書記、許俊部長等各位領導前來出席開幕式,充分體現(xiàn)了對文學繁榮發(fā)展的高度重視,為此,請接受我的由衷感謝和敬意!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文學與中國精神”。這是一個歷史的命題,也是一個全新的現(xiàn)實命題。說它是歷史的,是因為,自1840年以來,古老的文明經(jīng)歷著數(shù)千年未有之大變,我們必須在新的世界圖景中認識自己,何為中國、何為中國文學、何為中國精神,這一系列的問題攜帶著民族盛衰、國家興亡的重量橫亙在中國人面前,一代又一代的先賢以情感、思想與實踐作出自己的回答;這些回答并未消失在歷史的煙云中,恰恰相反,它們層層累積起來,從某種程度上提醒、指引和推動著我們今天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另一方面,它又是全新的命題,它深深植根于我們所處的當下時代。中國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接近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國的發(fā)展正在改變著世界的格局,在世界大勢之下重新認識中國,有力地闡發(fā)我們的特質和責任,進一步確認我們的核心價值和夢想,這是時代的迫切要求。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中國的寫作者都會感到,整個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體量與速度向你奔涌而來,站在這樣的歷史節(jié)點上,我們每個人——無論是作家,還是批評家和學者,甚至包括每個讀者,都必須思考,中國文學和中國精神之于世界究竟意味著什么,這關系到中國文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塑造自己,也關系到世界如何看待中國文學,關系到中國的文學家們如何為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作出貢獻。去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對這一問題有深入的闡述。他說:“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fā)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今天思考這個問題打開了新的視野。今天,眾多作家和批評家云集于此,我期待著傾聽各位在這一問題上的思考與見解。就我個人來說,“世界視野下的中國文學和中國精神”這一議題不僅是理論性的,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創(chuàng)作問題。世界與中國本來就是一對互為彼此、互相說明的概念?梢哉f,我們如何認識和界定世界,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今天我們對于中國的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的理解和想象;同樣的,我們對于中國的認識,也決定了我們對于世界的想象。文學的根本精神是讓人們的心靈相通,在這個時代,中國人出現(xiàn)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以各種形式參與著各國人民的生活;同樣的,世界也越來越深入地參與著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尤其需要要敞開胸懷,與世界各國人民對話,吸收和借鑒世界上一切優(yōu)秀的、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文化成果,在與世界各國的作家學者的交流中擴展我們的思想。同時,在這種對話中,我們也要自信地與世界各國的讀者分享對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理解,分享中國文化的光芒和中國經(jīng)驗的豐盛,分享我們對人類共同生活的希冀和夢想。只有如此,中國文學才有可能全面參與到世界文學的建構中去;也只有如此,文學才有可能帶領我們,穿越分隔著人們的千山萬水,喚起人們共同的人性,溝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情感,不斷豐富我們關于世界、關于自身的認識和想象。越是面向世界,就越要自覺地扎根中國。一個作家,為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寫作,就是為人類寫作。當今時代,世界范圍內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交融是如此頻繁,以至于它不再是一個個的個別事件,而是我們日復一日的日常經(jīng)驗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有可能陷入幻覺,有可能不知不覺地在精神上飛翔于世界,卻落不到具體的中國生活和中國經(jīng)驗之上,有可能失去從中國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中勘察真實、發(fā)現(xiàn)真理的能力。因此,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文學和中國精神,這個議題也是為了提醒我們,世界的存在最終不是讓我們變成無家可歸的人,而是讓我們更深切地體認我們的家,更自覺地參與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維護和建構。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以《三體》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最近,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和蘇童的《黃雀記》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這些都證明,那些滿懷文化自覺,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的作家,廣闊的世界在他們面前次第展開。最后,我要再次感謝在座的作家和評論家朋友們。文學創(chuàng)作與理論評論是一個互相砥礪、相生相長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希望作家和評論家多一些“圍爐夜話”,這也是我們舉辦博鰲論壇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為作家和評論家們提供一個交流、切磋的場合,創(chuàng)造活躍的思想氛圍。此刻,北方已是寒冬,而海南猶是盛夏,無論是在會場,還是在海邊漫步,作家和評論家們在對話的過程中,一定會對如何生動有力地向世界表達中國人的經(jīng)驗、闡明中國人的夢想獲得更清晰的認識、更遼闊的想象。我相信,在我們大家持續(xù)不懈的努力下,中國文學一定會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視野中,不斷綻放中國精神的璀璨光芒!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