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大詩論——中國當代詩歌批評年編2014—2015


作者:張清華     整理日期:2016-07-09 11:14:17

 本書所選詩歌批評,代表了2014-2015年間中國詩歌評論界的*好水平,集中展示了近兩年來,詩歌理論界和評論界在詩歌審美和批評視域的追求與探索,同時也借詩評家之手為讀者集中展覽了當代詩壇新老詩人的詩作,除了成名日久的海子、張棗、西川等,還為我們介紹了近幾年的后起之秀如余秀華、葉斐兒、“我們”詩群等,讀者可以閱讀詩評,賞析詩作,比附思想,也可以從中學習些作詩作文的手法,一卷在手,多所得益。 本書立足詩學,面向當代詩歌寫作,更靠近思想,更接近精研細讀,更接近方法與視野的探險,甄選了2014-2015年間最好的詩歌評論,如張清華、周倫佑、羅振亞、朵漁、周根紅等我國著名詩歌評論家的文章結集成書,以超越傳統(tǒng)詩歌評論的思維方式和理念,以當代著名詩人海子、張棗、西川、余秀華等作為詩歌研究個案,以成名已久的先鋒詩人和最近兩年最熱門的詩人、詩歌群體以及詩人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以文本分析和詩歌理論探索的方式拓展詩歌理論的疆域,試圖建立一種詩歌理論更新的研究方式,既具有史料價值,又具有理論和當代詩歌史的意義,對今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理論研究有一種導向作用。也是詩人與專業(yè)詩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體系。  “介入”與寫作的有效性…………………………………………………………………周倫佑  特稿  跨國詩學………………………………【美】杰漢拉馬扎尼(JahanRamazani)著周航譯劉[1]董仲舒(漢):《春秋繁露·楚莊王第一》,中華書局2011年,第1-3頁[2]《喬姆斯基、?抡撧q論錄》,方斯·厄爾德斯編,劉玉紅譯,漓江出版社2012年,第29頁[3]【前蘇聯(lián)】康·帕烏斯托夫斯基:《金薔薇》,戴驄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其中的名篇《珍貴的塵土》,在作家的創(chuàng)造與披沙揀金之間作了美妙的比喻。[4]參閱喬治·巴塔耶:《耗費的觀念》,汪民安譯,見《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汪民安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41頁[5]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104頁[6]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第60頁[7]【德】荷爾德林:《荷爾德林文集》,戴暉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01頁[8]王充:《論衡·超奇》[9]【德】顧彬:綜合的心智——張棗詩集《春秋來信》譯后記 ,《作家》1999年09期[10]顧彬:《最后的歌吟已遠逝——祭張棗》,肖鷹譯,中華讀書報2010年11月03日[11]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第67頁[12]【德】保羅·策蘭:《保羅·策蘭詩文選》,王家新、芮虎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頁[13]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第81頁[14]黃燦然:《訪談張棗》,《飛地》第三輯[15]【前蘇聯(lián)】曼德爾施塔姆:《曼德爾施塔姆隨筆選》,黃燦然等譯,花城出版社2010年,第30頁[16]張棗:《張棗隨筆選》,顏煉軍編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第1頁[17]A·克南:《文學的死亡》,轉引自彼得·沃森:《20世紀思想史》(下),朱進東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第878頁[18]【法】薩特:《<局外人>闡釋》,見《薩特文論選》,施康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第60頁[19]《墨子·非樂上》[20]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第82頁[21]柏樺、宋琳編:《張棗隨筆選》,第101頁[22]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第82頁[23]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第65頁[24]張棗:《枯坐》,《張棗隨筆選》,第3頁[25]袁枚:《隨園食單》,中華書局2012年,第1頁[26]張棗:《張棗隨筆選》,第59頁[27]張棗:《張棗隨筆選》,第50頁[28]柏樺、宋琳編:《親愛的張棗》,第112頁





上一本:拉薩23天:我的穹頂之戀 下一本:以一朵花的姿態(tài)行走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大詩論——中國當代詩歌批評年編2014—2015的作者是張清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