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海德堡語絲


作者:金耀基     整理日期:2016-04-22 15:17:37


本書簡介:
  海德堡這個讓德國大詩人歌德、荷爾德林等文化名人贊嘆不已的城市,一改德國給人留下的嚴肅、有秩序的印象,充滿了夢幻、浪漫?梢哉f,它的美不是讓你去觀光的,而是需要用心體會的。作者在《海德堡語絲》所記,不僅是風景,更多的是對德國的文化、政治、歷史的所見所思;不屬于“高頭講章”的議論,只是隨感式的語絲;所言不限于海德堡,但每個字都是作者在海城的兩個客舍所寫。如董橋在序中所言,那是“一段文化學術史,兼且游覽政治社會之今昔風貌,其中溫情所寄之處,更十足是一組雜事詩”。
  目錄:
  “語絲”的語絲(代序)
  自序
  重訪海德堡
  永遠的年輕,永遠的美麗——漫談海德堡與海德堡大學
  探秋
  踩著沙沙落葉的日子
  秋之旅
  韋伯?海德堡?社會學
  萊茵河的聯(lián)想
  柏林的墻
  薩爾茨堡之冬
  德國小城閑步閑思
  附錄:最難忘情是山水
  從劍橋到中大,從文學到社會學——談文學和大學教育
  后記:說《劍橋》與《海德堡》“語絲”的知音重訪海德堡我又回到海德堡了,我有重晤故人的喜悅,海城依然是那副浪漫的氣質(zhì),而新秋時節(jié),她似乎更嫵媚了。
  九年前的五月初夏曾從劍橋到此小游,即使已習慣了劍橋的美,我仍然為海德堡的美所;,后來才知道這兩個大學城還是一對姊妹城呢!哪個更美?我不想答,也答不來。她們是兩種不同的美,是兩種不同的完整的存在,當時僅僅四天的盤桓,卻留下長永的回憶。今年八月卸卻了新亞書院的行政擔子,我最想做的是靜靜地讀些書,特別是社會學家韋伯(MaxWeber)的著作,幾十年來,西方詮釋他的書已多得足可裝滿一個小型圖書館了。因了德國政府給了我一個研究訪問的機會,我就毫無考慮地決定到海德堡。
  不只是我對海城懷念,海德堡大學也無疑是“韋伯學”的一個重要中心,畢竟海大是韋伯讀過書、教過書的母校,而他的傳世著作就是在海城尼加河畔的那所屋子里寫的。
  九月二十五日,新加坡航機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從機場海關出來時,那親切的揮手給予我格外的驚喜。想不到李普秀(R.Lepsius)教授還是來了,我再三表示自己會坐火車去海德堡的。就是他上次駕車把我從曼漢大學送到海德堡的,就是他帶我去看了韋伯的故居的。一別經(jīng)年,豐采依然,那帶有德國腔的漂亮英語仍是鏗鏘有聲。我已是半百之年,李普秀教授更是滿頭銀絲了。李普秀是前德國社會學會會長,一九八一年他從曼漢大學轉(zhuǎn)到海德堡大學的社會學研究所。他與所里的同事施洛克德(W.Schluchter)教授都是《韋伯全集》編纂會的編輯人。從法蘭克福到海德堡,在高速路上,風馳電掣,不消一小時就到了。李普秀教授開快車的那份瀟灑,使我忘了二十小時的旅途怠倦,卻使我想起(香港一編注)中文大學的鄭德坤教授來。
  最令我稱心的是,海大社會學研究所就在海德堡“老城”的中心,坐落在尚達巷(Sandgerse)。后面是藏書二百二十萬冊的粉紅色巨石砌成的大圖書館和樸素的十五世紀的圣彼得教堂。左邊就是見了不能不想多站一會兒的“大學廣場”。但憑一己之信念與羅馬教廷爭抗,只手推開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就在廣場的“獅井”旁主持過一場波濤洶涌的辯論,那是十六世紀初葉的事了。講起宗教來,就不能不講政治,海城幾百年來都是日耳曼的一個政教中心。事實上,一直是神圣羅馬帝國帕拉丁(Platine)領地的首都(雖為領地,但對內(nèi)行使王權),所以城雖不大,卻有王者氣象。海城是政教重鎮(zhèn),風光誠風光矣,但卻也不知吃了多少政教紛爭的災難,一場三十年(1618-1648)的宗教戰(zhàn)爭,海城就幾乎成為鬼魅世界。十七世紀末葉,帕拉丁與法王路易十四的沖突,海城就一度被法軍殘酷地夷為平地,今日的海德堡“老城”可說是十七世紀在灰燼中重建的。大學廣場上著名的巴洛克式的“大學老廈”(OldUniversityBuilding)就是這個時期的建筑。海德堡大學自一三八八年誕生以來,她的命運與海城的政教史就結(jié)下不解緣。其實,海大就是帕拉丁“明君”盧柏特(Ruprecht)在七十七歲時創(chuàng)立的。所以大學也以他及十九世紀另一位大學恩人卡爾大公(GrandDLikeKarl)為名。海大的歷史一時說不清,以后有暇再談吧。
  向南走幾步,出了幽靜狹隘的尚達小巷,就進入目不暇給、洋溢著旅游者笑語不輟的浩樸街(Haupstresse)了。不知是誰的好主意,這條街在一九七八年改為行人專用道了。浩樸街長一公里有奇,是德國最長的行人街。盡管慢慢地踱方步,盡管優(yōu)哉游哉欣賞兩旁看不盡的櫥窗,你都無須驚怕市虎(意指行于市區(qū)的汽車——編注)傷人。累了,就在露天咖啡座坐坐,假如喜歡喝杯萊茵河的葡萄美酒或者德國最稱獨擅的啤酒,那么隨處都有小酒肆。要想更多些情調(diào)么?大白天都有點著燭光的酒座呢。我從未見過一條街上有這么多有品味的咖啡座、酒肆、花店、書店和餐館。都是小小的,都是坐了就舍不得走的那種,講豪華,絕非香港、臺北之比,講氣氛則浩樸街的合心意多了,至少進去沒有口袋應付不了的恐懼。
  說到餐館的口味,盡管沒有我中意的四川菜,但還是很國際化的。施洛克德教授邀我午餐的就是一家希臘館子,桌椅老得像古希臘的遺物,施洛克德是近十幾年聲譽鵲起的韋伯學專家,他的德文著作我無法看。
  他的《韋伯的歷史觀》(MaxWeber’sVisionofHistory)(與G.Roth合著)及《西方理性主義之興起》(TheRiseofWesterNRationalism)二本英文著作(皆為盧特所譯),則細致深透,文理密察,在在都顯出創(chuàng)見與功力。他目前也是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qū)的教授,美國上一輩的韋伯學學者,如帕森斯(T.Parsons)、班迪克斯(RBendix)、葛思(G.H.Gerth)、納爾遜(BNELson)等,或已死,或已老去;施洛克德正是乘時而起的表表者之一,在海城希臘小館子里談韋伯的學說,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經(jīng)驗。
  P1-4
  





上一本:屠岸詩文集 下一本: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海德堡語絲的作者是金耀基,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