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報人散文獎得主崔濟哲作品集★阿來傾情作序推薦,賈平凹盛贊其為“文章圣手”★陳建功、熊召政、繆俊杰、韓小蕙、穆濤等高度好評★筆尖溫蘊,筆底風雷;以閱歷凝聚文字,以文字舒卷歷史,以歷史觀照當下★腳帶你走過山川與河流書帶你走過掌故和世情 名人推薦:賈平凹在讀過崔先生的散文后說:“什么是好文章?放下還想拿起來再讀的,就是好文章。”崔先生的這本文集涉獵廣博,厚重沉靜,內(nèi)質(zhì)深邃,讓人不禁反復回味,摩挲品咂,一讀再讀,無法釋卷。 陳建功(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 誠摯和沉靜,可以說是崔濟哲散文征服我們的魅力所在。過去的歲月沉淀下來的泥和沙,在這位作家筆下凝聚成一種誠摯、沉靜的生活態(tài)度及敘事原則。這種內(nèi)質(zhì)的厚重,對誠摯與沉靜的自信,與當下喧囂躁動的世象形成強烈的反差。 從“小我”的生活視域走向“大我”的境界,用散文來構(gòu)建社會和歷史的大風景。真誠飽滿的情感、廣博深刻的見識、敏銳的人生觀察、寬厚的生活態(tài)度和平實樸素的表達,都是閱歷帶給崔濟哲的恩惠,也使他的散文世界既個性充盈又洋溢著家國之思、民族之情。 阿來(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 這本文集題材涉獵之廣,鉤沉之深,都遠超我閱讀前的想象。讀文章,就是讀人:經(jīng)歷,學問,情感,思想。讀這些文字,讓我看到一個沉靜的讀書人。一個讀得寬,讀得雜,讀得深的讀書人。一個讀后有所思,有所得的讀書人。一個愿意把所思所得與人分享的讀書人。 賈平凹(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 濟哲先生的散文寫得很綜合,有文學的,有文化的,更有世態(tài)滄桑和人生感悟的。他的散文寫得很厚實,有些還厚重,但讀著卻清新、清澈,就是綜合得好,用那個成語去說,叫融會貫通。 濟哲先生的散文有兩個突出點,一是把具體的東西寫得開闊,二是把社會人生里一些大的東西看得到位,看得透徹。濟哲先生的思考是自信的,同時去掉了傳統(tǒng)文人“世人皆醉我獨醒”的自戀陋習,難得的是他的心態(tài),是清醒的,也是從容的。濟哲先生的文章讀過就能記住,有些還放不下,還迫著你再去讀,能夠再讀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熊召政(湖北省作協(xié)副主席) 對濟哲先生散文的印象,是關(guān)注身邊的人事卻不拘泥于這些人事,對時代與世情,既有新聞工作者的敏銳,又有文人的憂患,且行文沒有拿腔拿調(diào),總以平實為本。 看得出,他有一股不可遏制的寫純粹文章的沖動。我這里所說的“純粹”,是指他的寫作動機。他已摒棄了功利性,甚至政治性,并開始嘗試與自然對話,與歷史對話。用平常心來寫作,從氣質(zhì)上說,是去了雕琢;從品格上說,就去了矯飾。 韓小蕙(首屆冰心散文獎、首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獎得主,光明日報社副刊主編) 崔的寫法也不怎么符合散文常規(guī),有些段落過于鋪陳,有的章節(jié)游離于中心之外,有的地方還犯了寫作常識的忌,可人家的文章就是好看,還有味兒,耐讀,壯士出征,筆底風霜…… 不過我欣賞的,還是濟哲兄的文筆——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張口就來,伸手就有,屢屢顯示出濟哲兄大半生海量讀書而獲得的厚實根基。 穆濤(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美文》雜志常務副主編) 生活中,有眼光和容量的人,讓人尊重。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這兩種素質(zhì)同樣重要。濟哲先生的寫作可以用這兩個詞去評判。 “發(fā)現(xiàn)意識”貫穿于他所有的文章,平靜著或調(diào)侃著數(shù)生活的滄桑是他的行文基調(diào)。平靜著或調(diào)侃著說滄桑是很不易做到的,因為僅寫出經(jīng)歷中的風霜雨雪還不夠,還要像牛羊“反芻”一樣,把一些難以消化的東西,融化開并且別開生面地消解掉。散文寫作,要內(nèi)涵人生的重量,要往“厚”里寫,僅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是單薄的。濟哲先生不僅寫出了這種厚,且又從中跳出來,從容也達觀。這是我從濟哲先生文章中受益較深的地方。 本書簡介: 本書是崔濟哲先生的*新散文集,收錄散文41篇。全書洋洋36萬字,內(nèi)容涵蓋地方風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懷、佛說佛思佛史、歷史偉人逸事,以及他國歷史文化。在這本書中,有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嚴肅追尋,也有對獨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現(xiàn);有當下的細枝末節(jié),也有過往的風起云涌;有因風物之壯闊而誕生的美麗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勝一層的風景。這本書打開了大千世界的一條門縫兒,透過這道門縫兒,你看見的是崔先生與歷史、社會、人生的對話。 從山藥蛋、火炕到兒時的收音機,從老北京堂會到范欽的書房,從殘風陣陣的靈丘到迎雪怒放著杏花的白登山,從風沙高揚的莫高窟到書聲瑯瑯的白鹿洞書院,從宋太祖的腰帶到秦始皇的長劍,從鳩摩羅什兩次破戒到慧能繼承禪宗衣缽,從伯克利校園里的鐘聲到土耳其的苦咖啡……幾十年的新聞從業(yè)經(jīng)歷給了崔先生的文字一種敏銳犀利,卻也誠懇真摯;海量且泛雜的閱讀更讓他擁有站高望遠的眼界和胸懷。有人曾盛贊他的文章是“有血性的大散文”,而今他以更加寬闊的文化視野,紙筆當劍,在本書中談天說地,論古道今,以其細致、獨到的觀察為血,以其廣博、深刻的見識為肉,以其深厚的文化、文學根基為骨,呈給讀者一本血肉飽滿、骨肢健壯的世象繪本。 賈平凹在讀過崔先生的散文后說:“什么是好文章?放下還想拿起來再讀的,就是好文章。”崔先生的這本文集涉獵廣博,厚重沉靜,內(nèi)質(zhì)深邃,讓人不禁反復回味,摩挲品咂,一讀再讀,無法釋卷。 山西的山藥蛋和火炕北京的名角兒和澡堂莫高窟前王道士雙眼已混濁枯癟彩衣堂里翁同龢衣袂仍迎風獵獵宋太祖丟了腰帶秦始皇身背長劍馬克思喝著苦咖啡安特生握著破陶片幾方水土幾個時代都有故事? 作者簡介: 崔濟哲(網(wǎng)絡用名:白頭翁;微信公眾號:閑話煙雨) 記者、作家、學者、教授。祖籍安徽蕭縣,生于山東濟南。 “老三屆”畢業(yè)生,先去農(nóng)村插隊,后到工廠做工,1982年進入南開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到新華通訊社山西分社工作。 曾任新華通訊社副社長,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首屆“中國報人散文獎”得主,作品入選《中國新文學大系》《改革開放30年散文選》等,多篇作品被中國散文學會選為當年年度散文,被譯為多國文字,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作品有: 《走進黑色世界》 《舊曲新歌》 《清唱》崔濟哲(網(wǎng)絡用名:白頭翁;微信公眾號:閑話煙雨)記者、作家、學者、教授。祖籍安徽蕭縣,生于山東濟南。“老三屆”畢業(yè)生,先去農(nóng)村插隊,后到工廠做工,1982年進入南開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到新華通訊社山西分社工作。曾任新華通訊社副社長,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首屆“中國報人散文獎”得主,作品入選《中國新文學大系》《改革開放30年散文選》等,多篇作品被中國散文學會選為當年年度散文,被譯為多國文字,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作品有:《走進黑色世界》《舊曲新歌》《清唱》《飄雪有韻遠行無聲》《風從天上來》《又到界橋又到界橋》《風語·夜話》《陌生人看美國》 目錄: 阿來序:云行雨步,臨觀異同 自序 第一輯 山藥蛋的遐想 火炕的回憶 收音機的記憶 老北京風景 消逝的堂會 北京爺 鬧酒 說不盡的麻將牌 文身文化說 第二輯阿來序:云行雨步,臨觀異同自 序 第一輯山藥蛋的遐想火炕的回憶收音機的記憶老北京風景消逝的堂會北京爺鬧 酒說不盡的麻將牌文身文化說 第二輯沙家浜隨記彩衣堂里帝王師訪問王道士解讀沈萬三孤墳鬼泣胭脂井 第三輯不朽的云岡石窟白登山問古瞻仰天一閣感受白鹿洞書院探秘石鐘山紹興三記登廬山 第四輯老酒清茶月下客佛門神僧參禪悟道普壽寺過堂太監(jiān)中的熱血漢子 第五輯宋襄公背的黑鍋宋太祖的腰帶楚莊王的范兒與孔子論君子與諸葛亮論小人與西楚霸王論生死與秦始皇論劍 第六輯跟隨安特生奧斯威辛的門牌循著鐘聲遠行西部漫行記咖啡,還是咖啡雄獅,王者的圖騰追蹤象牙 跋前言阿來序:云行雨步,臨觀異同早起,開郵箱。 郵箱里有一本書。一本尚未正式出版的書。下載。閱讀。 冬天,天亮得遲,加上成都冬天的霧靄,還有城中依稀燈火,還是猶在半夜的感覺。在燈下讀這些涉獵廣泛的文章,情感流動,思緒彌散,心里就漸漸明亮起來。直到天真的放出了亮光。把這些文章放下,去做白天的事情。想好了,明天再早起,再來讀著這些文字,并且等待天亮。 如此這般,過了三個早上。 讀文章,就是讀人:經(jīng)歷,學問,情感,思想。我不認識這本書的作者崔先生,但文字的魔力就在這里,從這些文字中,一個不認識的人漸漸地變得熟悉起來。 看見一個行走的人。一個行走中總是在觀察,在記錄,在思考的人。今天的社會,定在一地一時,不須行走的人已經(jīng)很少很少了。每一個人總是在行走之中。但行走中那些經(jīng)過的,看見的,都那么容易地消逝在身后。被忽略,被遺忘。行走中的人,要么,從這里到那里,目的明確,只要到達,只要得到,并不留意過程。身在路上,卻不知曉心的安放。崔先生職業(yè)記者,有行走的方便,但在職業(yè)的寫作之外,還處處留心,把這么多行走中的所遇所感,認真描摹。并對所描摹的對象,無論是人,是事,還是物,都有深入的體察。比如開篇就寫的山藥蛋,既寫出這種作物在晉蒙一帶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更有對于這種作物從安第斯山中啟程,而歐洲,而中國,而晉蒙的漫長歷程的追溯。想起讀過一本關(guān)于馬鈴薯的書,記得那個外國作者說過大意如下的話:在寫這種走遍世界,養(yǎng)活眾生的植物的時候,不論是把場景放在大的歷史背景下,還是普通人的生活中,都能反映出社會運作的另一種真實的層面,F(xiàn)在,我讀這篇文章,所收獲到的,就包含了這樣的認知與體察。又比如寫希臘,從顧拜旦這位奧運會的締造者說起,很自然就轉(zhuǎn)移到對于古希臘文明的緬懷與古希臘文明價值的從容的分析與言說。 不由得想起曹操詩中的兩個詞。一個叫“云行雨步”,一個叫“臨觀異同”。這首詩也是寫在路上,東征烏桓的路上。但他不寫自己作為一代豪杰四方征討的事功,而寫“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人生感慨。“云行雨步”,不是真的就騰云駕霧了,而是帶著情感與思索地行走。而這樣的行走,正是為了“臨觀異同”。我想,崔先生的這些行走中的文字正有這樣的效果。 讀這些文字,還讓我看到一個沉靜的讀書人。 一個讀得寬,讀得雜,讀得深的讀書人。一個讀后有所思,有所得的讀書人。 一個愿意把所思所得與人分享的讀書人。 即便是那些看起來隨手摘錄的文字,也會讓人了然會心。我讀到關(guān)于傅斯年,關(guān)于李濟這些民國學人的逸事時,啞然失笑的同時也怦然心動。我自己也愿意效仿前輩,多讀些書。這些年也讀了些佛學方面的材料,讀過慧能繼承禪宗衣缽的故事,讀過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jīng),也曾去過古涼州武威和禪宗五祖寺追慕先賢,卻不能像崔先生,寫下像《佛門神僧》和《參禪悟道》這樣翔實誠摯的文字。其考據(jù)與思索的正是禪門中一直追問的問題:“如何是佛祖西來意?” 總之,這本文集題材涉獵之廣,鉤沉之深,都遠超我閱讀前的想象。所以,更多的篇章中所關(guān)涉的學問與思考卻是我無力置喙的了。 要申明的是,崔先生比我年長,更比我閱歷深廣,讓我來做這篇序文,顯然是很不合適的。 但崔先生的文稿,是一位亦師亦兄的人所推薦,又不能不從命。于是,只能作為一個先讀到這些文字的普通讀者,寫了一點讀后感在這里,請讀者原諒。 于2015年12月19日清晨 不朽的云岡石窟我是在云岡的朝霞中看見曇曜和尚的。這位北魏時代的名僧披著一身霞光,寬大的僧衣在塞外金風中飄揚,挺拔高瘦,削肩長頸,寬額淡眉,兩腮緊縮,頜骨高聳,兩眼炯炯,剛毅、深邃、執(zhí)著、自信,曇曜大和尚轉(zhuǎn)過身來眺望,塞北的風讓他瞇起雙眼,他看見不遠處的武周山,在朝霞之中燦爛輝煌,映耀得天邊一片光芒。那是萬道霞光?還是金迦閃耀?幾十年在青燈古寺中練就的佛心經(jīng)眼,曇曜這一望,他望見了佛陀的袈裟就在武周山下熠熠閃光,七彩的佛光仿佛在昭示著什么;這一望,竟讓云岡昭然于中國乃至世界的宗教藝術(shù)殿堂;這一望,竟讓一千五百多年間數(shù)千萬計的中外眾生前來瞻仰拜望。云岡有魂,曇曜有知。曇曜大和尚離我們太遙遠了!段簳分袃H記有曇曜北魏之名僧也,再無多話。北魏時代的大家酈道元描寫云岡竟然無一字說曇曜?粗鴷谊浊羼晨嗍莸哪,讓人覺得竟然和印度的甘地一樣。在落日余暉中,曇曜大和尚是模糊的,無論你站在哪一個方向,無論你走得多近,站得多前,曇曜大和尚只是道道余暉中的一抹。一千五百多年的歷程,一身粗布僧衣的曇曜似乎離我們太遠了。但北魏那個時代又仿佛距離我們那么近。我們現(xiàn)在還能親眼看見它燦爛輝煌,看見那至今仍讓世人目暈心跳、激動不已的一座座藝術(shù)殿堂。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敦煌千佛洞、天水麥積崖、鞏縣石窟寺、響堂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等,均為北魏時期石窟造像的經(jīng)典之作。大同云岡石窟當數(shù)北魏石窟造像藝術(shù)皇冠上的璀璨寶石。再往前看,地平線上似乎再也沒有矗立在朝陽落日中那般巍巍乎、皇皇乎、攝人魂魄的藝術(shù)殿堂了。能證明華夏文明之燦爛文化的,幾乎無一不和陵墓相連。那些曲折驚險的動人故事,那些最后重見日月的國寶,幾乎無一不是帝王們堆放在尸體旁邊的明器。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陵墓,歷史上有案可查的只剩下秦始皇的陵墓了,那如丘的封土是我們唯一能眼見的先秦時代的“大器”,它是否被盜至今仍有爭議。即使說它沒有被盜的人,心中也忐忑不安,他們說出了人們的心愿,但愿始皇帝還安然于地下,隨他殉葬的數(shù)不盡的國寶還都安然無恙。難道司馬遷真的錯了?到如今秦始皇派蒙恬將兵三十多萬修筑的長城,只剩下窄窄淺淺的一眼能望到頭的一道碎石坎,連一只兔子也擋不住。前后兩漢四百多年,埋在地下的有案可查的近千座漢陵墓幾乎無不被盜挖,時至今日只有三座沒有被賊所盜:河北滿城中山王劉靖之陵、南粵王趙佗之陵、湖南長沙馬王堆墓。地面上的高堂偉殿則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散落殘缺的秦磚漢瓦了。只有秦時明月不見漢時關(guān)。嗚呼哀哉!中國的歷史,幾乎篇篇都有血腥氣。三國歸晉,好不容易不打仗了,不殺戮了,搞建設(shè)了,五十多年,剛剛建成一些宮殿樓閣,廟宇莊園,城郭良田,誰能想到,晉武帝一念之差竟然引來八王之亂,緊跟著就是五胡亂華,十六國混戰(zhàn)。一百三十年間曠世未有的殺戮、毀滅、破壞,軍隊尚以活人死人充作軍糧,遑論百姓死活?千里赤地,百里狼煙,生靈涂炭。一百三十多年,按中國民俗計算也是六輩子人間,殺過來,燒過去,篦頭發(fā)似的篦過來梳過去,幾乎沒有一時一刻的歇手。就是在這血雨腥風之中,走來了北魏王朝。北魏王朝對中國歷史,對中國文明的發(fā)展太重要了,正是它結(jié)束了漫長的一百三十多年的大屠殺、大破壞、大瘋狂、大倒退。開拓北魏王朝,遷都平城,把云岡定為皇家石窟的正是鮮卑族拓跋珪。這位黃須大漢至今還一身的神秘。公元386年暮冬,風寒草枯,失散得幾乎陷于滅頂之災的鮮卑族拓跋氏各部落頭領(lǐng)會聚在牛川,即今天的內(nèi)蒙古錫拉木河,一致?lián)泶髂攴绞鍤q的拓跋珪為領(lǐng)袖,繼其祖父登代王之位。其實代王之位乃亡國之位,其祖父幾十年前在呼倫貝爾成立的代國尚未發(fā)展起來就遇上氐族創(chuàng)建的前秦王朝。苻堅英雄一世,毫不猶豫也毫不費力地就蕩平了這個從大興安嶺走出來的鮮卑族人創(chuàng)建的小國,留給拓跋氏的,留給拓跋珪的,是國破人亡。幼年就喪國喪父幾乎喪失一切的拓跋珪是在苦難和仇恨中成長的,是在復仇和再興的教育中長大的。孟子那句名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正應在了拓跋珪的身上。拓跋珪不是那種“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皇二代,他上任后勵精圖治,目標明確,決心鐵定,遷都回祖父創(chuàng)業(yè)之地,改國號為北魏。北魏誕生了!但那時小小的北魏王朝,形勢險惡,居虎狼之口。苻堅統(tǒng)一中國的失敗和前秦王朝的崩潰給北魏政權(quán)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會,亂世起梟雄。但那時候北魏南有獨孤部,北有賀蘭部,東有庫莫奚部,西有鐵弗部,陰山以北還有高車部及柔然部,可謂狼煙四起,虎視狼窺。拓跋珪這位十五歲的少年,展現(xiàn)出他驚人的組織能力和軍事天才,經(jīng)過八年艱苦卓絕、赴湯蹈火的戰(zhàn)斗,拓跋珪帶領(lǐng)鮮卑族拓跋氏經(jīng)過一場更甚一場的惡戰(zhàn)、大戰(zhàn),終于打出了北魏王國的國威、軍威。他們依靠鮮卑族的彪悍、堅強、勇敢、善戰(zhàn),依靠拓跋珪的機智、果敢、雄心、勇氣,和他們胯下的蒙古烈馬,以及手中的長長彎刀,幾乎殺敗了中國北方所有的爭雄者。北魏王者,拓跋珪以他政治家、軍事家的眼光宏圖大志,又再次遷都,把國都定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我直到現(xiàn)在也沒搞明白,拓跋珪率領(lǐng)的那支大軍,從弱小發(fā)展到強大,最后建立起幾十萬特別能戰(zhàn)斗的“鐵軍”,人手一把長長的彎刀,從大興安嶺走向平城大同,一路上應該有數(shù)不清的熔鐵爐,數(shù)不清的鐵匠鋪,鮮卑族應該留下自己民族發(fā)展的足跡。比它還早的青銅器,至今仍在發(fā)現(xiàn)一座又一座當年的采礦區(qū)和制作青銅器的作坊。但北魏幾乎什么都沒留下,它沒有語言,沒有文字,也沒有留下哪怕是淡淡的遺跡,只給后人留下無盡的猜想。第二個沒搞明白的是,拓跋珪帶領(lǐng)的北魏軍隊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征戰(zhàn),每戰(zhàn)必酣,每戰(zhàn)必殺,血流成河,尸橫遍野,但拓跋珪卻是一個信奉佛教的皇帝。這殺生的矛盾是怎樣解決的?據(jù)傳說,在軍中拓跋珪就帶著一尊很高大的木制佛像,早晚總要拜一拜,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這尊楠木刻制的佛像有一道深深的裂縫,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崇信,他下決心用石頭刻制佛像,永葆萬世。歷史也有相同的記憶,前秦皇帝苻堅就是位虔誠的佛教信仰者,提倡佛教,把佛教定為國教。當他得知著名的大和尚鳩摩羅什在西域的龜茲國講佛立說后,就多次想請鳩摩羅什到中原,到前秦王國來傳佛講法。當龜茲國不同意放鳩摩羅什時,公元380年,苻堅竟派軍隊遠征龜茲國,滅掉龜茲國后,把鳩摩羅什連同他的弟子們都禮請回前秦。但這并沒有停止苻堅的征戰(zhàn)?鬃邮侵袊褰痰膭(chuàng)始人,講究仁愛、愛人,但這并未阻止他上任七天后就誅殺少正卯。事業(yè)歸事業(yè),信仰歸信仰,也許拓跋珪亦如此?拓跋珪最大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戰(zhàn)略膽量是把北魏的國都由盛樂遷都平城。當他佇馬武周山,眺望十里河時,眼前一片光明。他的蒙古戰(zhàn)馬在迎風嘶叫,背后的北魏王旗在獵獵爭鳴。他要統(tǒng)一中國北方,他要滅掉這望見望不見的十六個帝王。拓跋珪有野心,野心勃勃;有壯志,壯志不已。他帶領(lǐng)的鮮卑鐵騎所向無敵,兵鋒正盛。戎馬倥傯,他來武周山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把心中的佛,軍中的神,把他早已想好的石頭造的大佛定位在他的新國都的西方。因為佛從西來,因為鮮卑的祖先是來自大興安嶺的“嗄仙洞”。成稿于公元554年的《魏書》中有記載:“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后,世為君長,統(tǒng)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yè),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而已……”《魏書》中還記載,鮮卑族的拓跋氏出自大興安嶺中的“舊墟石室”,到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燾時還曾派官員前去這個舊墟石室祭祀,并在石室刻有祝文。(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