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羌風(fēng)遍野


作者:任冬生     整理日期:2015-12-13 14:32:43

由任冬生編著的《羌風(fēng)遍野/遠方的家民族系列》通過*真實的觀察與*真切的感受,以質(zhì)樸而別具一格的語言,勾勒出一個鮮為人知的羌風(fēng)陽光部落里的秘密。是一道外人了解羌族民俗特色的盛宴,對于保存和宣傳羌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優(yōu)秀文化有積極意義。適合文學(xué)愛好者閱讀。
本書簡介:
  由任冬生編著的《羌風(fēng)遍野/遠方的家民族系列》散文集是“遠方的家·民族系列”中的一本,作者從岷江大峽谷中的一個羌寨出發(fā),以一個羌族人的身份,通過最真實的觀察與最真切的感受,以質(zhì)樸而又別具一格的語言,對羌族特有的民族元素——羌笛、古聲部酒歌、釋比文化、白石祭、神樹林、神山、羌紅、咂酒、云云鞋、大腌菜、老臘肉、紅白喜事等進行勾畫,深情地描述了羌族的現(xiàn)代生存狀態(tài)和歷史曾經(jīng)的存在狀態(tài),勾勒出一個鮮為人知的羌風(fēng)陽光部落里的秘密。羌寨的人文地理、母族生存版圖、心靈的美好圖景,構(gòu)成了這本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生有死的生存之書和民族之書。羌寨里的他,與他的羌寨,無疑是一道外人了解羌族民俗特色的盛宴。
  作者簡介:
  任冬生,筆名羌風(fēng),男,羌族,生于70年代末,阿壩州松潘縣人。2005年開始散文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作家文摘》《散文世界》《青年作家》《歲月》《長江文藝·精品閱讀》《遼寧青年》《西部散文家》《羊城晚報》《中國國土資源報》《四川文藝報》等數(shù)十家報刊雜志。有作品收入《2010年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100篇》《2010年中國西部散文年選》《四川精短散文》等權(quán)威選本。散文《沉重的犁鏵》進入全國十大名牌中學(xué)之一的江蘇啟東中學(xué)2014屆高三語文沖刺考試試題。
  目錄:
  第一章濃香四溢的羌韻舌尖上的羌寨云朵上的歌聲傳奇無酒不成羌羌寨的婚禮我送阿哥一雙云云鞋第二章岷山之巔的秘密岷山之巔的秘密構(gòu)筑一個家的戰(zhàn)役糧食的恩典根源上的兄弟土地,生存的夢與魘第三章穿越悲傷的溫暖神樹的詛咒送別我們的親人大天爺,遠去的信仰之神白石祭羌笛魅影第四章永不褪色的故鄉(xiāng)立殼,永不褪色的故鄉(xiāng)羌寨的云逃不掉的羌寨鄉(xiāng)情(業(yè)余)的學(xué)堂放豬的時光里鑲著童年我想象不出,要是羌族人沒有了酒會是什么樣子?但我知道,羌族人要是沒有了酒,便不是羌族人了,羌族人要是離開了酒,也就離開了生活的內(nèi)核。就說我,幾杯白干兒下肚,便頭暈?zāi)X漲,面紅耳赤,遍體猩紅,一副不勝酒力滑稽可笑的衰模樣。勸酒的人便會質(zhì)疑:你是羌族人,你真的是羌族人?假的,假的,一定是崴(假)貨!羌族人喝酒耿直、海量,絕不拉稀擺帶!你看看,這酒喝的,這話說的,連我的族別也給否定了。他說的沒錯,羌族人好酒、善酒、能酒,而我,早已脫離了母體,算不得一個本色的羌族人了。一個本色的羌族人不會像我這樣孬,這有賴于長期的酒水積淀和肝脾適應(yīng)過程,還得益于深厚的酒文化滋養(yǎng)。我小時曾在羌寨里生活了十多年,資歷太淺,學(xué)養(yǎng)不足,樣樣不及格,屬半成品或是次等品,焉能獨當(dāng)一面,獨樹一幟?我不善飲酒,更不喜癡酒之人,但對于羌族人好酒,看法卻完全不同。我甚至認為,羌族人不能沒有酒!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歷史,羌族人與酒,自然也不例外。迄今為止,在我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較成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關(guān)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的文字,即“羌”,是中國人類族號最早的記載。殷周時,羌人活動在廣大的西北和中原地區(qū)。商、周、秦、漢歷代文獻記載羌人大都在河(黃河)、湟(湟水)、洮(洮水)、岷(岷江上游)一帶,而以三河即黃河、湟水、賜支河為其中心。兩千多年前,居住在這些地區(qū)的古羌人還處在不相依屬的原始氏族部落紛紜割據(jù)的社會,他們在這片遼闊、殷實的土地上過著以畜牧為主的游牧生活,同時也有了初期農(nóng)業(yè)的出現(xiàn)!逗鬂h書.西羌傳》釋:羌,“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為主!惫糯鷼v史學(xué)家曾給予“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描繪。在羌族最鼎盛時期,部落上百種,人口逾百萬,曾幾度建立以西夏王朝為最的一系列王國。
  古詩云:龍來氐羌黃河頭,征程漫漫幾千秋。在那個物競天擇的洪荒年代,隨著歷史的不斷演進,生存斗爭的日益激烈,龐大的羌人部落最終倒在內(nèi)外交加的頻繁征戰(zhàn)中,慘痛衰敗,幾經(jīng)舉族大流亡,退出歷史與草地的大舞臺。大邵分羌人逐漸融合于漢、藏、蒙等民族而喪失了自己的民族性。其中最頑強的一支,在岷江上游的大山叢中扎根下來,依憑天險,喘養(yǎng)生息,延續(xù)部族。在這殘酷的戰(zhàn)亂和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我們的羌人祖先怎能少了以酒壯行,把酒悲歌,借酒消愁?岷江峽,山勢險峻,土地貧瘠,交通閉塞,他們蜷縮于此,還能少了以酒緬懷過去,排遣余悲,消解孤獨?羌族人與酒的歷史,其實是一段悲愴的民族衰亡史,羌族人流傳下來的無數(shù)古老悲壯的酒歌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這酒,已不是酒,而是一種療傷劑,要縣沒有酒的緩沖、解壓、調(diào)節(jié),我那些四處逃難的羌人祖先們,將怎樣面對幾千年來的血雨腥風(fēng)?每逢重大節(jié)日,比如祭山會、廟會時,寨子里的老少爺們在痛飲一番之后,趁著酒興,總要排起長隊或是圍成圓圈,甩手跺腳,作揮刀舞槍狀,齊聲高唱一種極其悲壯、艱澀的《出征歌》。茂縣、黑水等縣的偏僻山寨,在紀念戰(zhàn)死的民族英雄或為有威望的老人舉行隆重的葬禮時,還會跳一種叫“跳盔甲”的舞蹈,唱一種叫“克什幾·黑蘇得”(意為“跳盔甲”舞時唱的歌)的傳統(tǒng)古歌。跳舞的男子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頭戴盔帽、手執(zhí)兵器,一邊揮舞刀槍英勇殺敵,一邊緩聲抒發(fā)內(nèi)心的悲憤和哀傷之情。平日里,寨子里只要有筵席,那些年逾古稀的老人便會在酒的催促下,兩兩組合,一高一底,錯落有致,吟唱一種極厚重、古樸的雙聲部祝酒歌。那歌聲,古舊,堅硬,生澀,粗獷,遼遠,悲愴,凄婉。高亢悲絕處,似亂石穿空,刀劍出鞘,低回柔婉處,似溪水迂回,清風(fēng)微顫,給人以莫名的驚愕和震顫。只可惜,因為年代久遠,羌文字的缺席,那些帶有民族體溫的歷史古歌的內(nèi)容已不為我們所認知,我們只是頑強地沿襲一種古老的聲音罷了,這是我們最大的遺憾。聽我的阿依(奶奶)講,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寨子里還有幾個老年人能明白一些古歌的意思,他們一邊唱一邊翻譯,寨子里的人聽了無不抱頭痛哭不能自已。小時候我常想,在這樣一個只有三十來戶人家、七八十口人的平靜安詳?shù)男∩秸,怎會流傳如此悲壯、艱澀的歷史古歌,那歌里究竟唱出了什么深仇大恨、悲慘境遇,竟惹得全寨人抱頭痛哭?而我們的祖先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磨難?……P44-P45





上一本:苗山夜語 下一本:看戲節(jié)目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羌風(fēng)遍野的作者是任冬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