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迦陵論詩叢稿


作者:葉嘉瑩     整理日期:2015-11-29 11:40:01

《迦陵論詩叢稿》從感性解讀經(jīng)典詩歌開始,實際歸結到對詩歌中體現(xiàn)的人生的解讀。作者葉嘉瑩選取的詩人極具代表性,陶淵明回歸田園,謝靈運游樂于山林,柳宗元一心為政卻仕途坎坷,李商隱陷于政治與家累之間不能自拔。如何追求幸福,葉嘉瑩給出以下的答案:我常以為,人如果能夠在入世法與出世法之中,任擇其一而固執(zhí)之,都不失為一種可羨的幸福。如不可能,次焉者雖徘徊于入世與出世的歧途之上,時而入世,時而出世,此一件事入世,彼一件事出世,而卻不但沒有矛盾抵牾之苦,反有因緣際會之樂,這也不失為獲得幸福之一道。再次焉者,則徘徊于入世與出世的歧途之上,想要入世,而偏懷著出世的高超的向往;想要出世,而偏懷著入世的深厚的感情,這已經(jīng)無異于自討苦吃了。而更次焉者,則懷著出世的向往,又深知此一境界之終不可得;抱有入世的深情,而又對此蕓蕓碌碌之人生深懷厭倦,不但自哀,更復哀人,這一種人該是*不幸的一種人了。
  
本書簡介:
  葉嘉瑩的《迦陵論詩叢稿》從詩歌觸引人生感發(fā)的本質(zhì)出發(fā),對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重要作品如《詩經(jīng)》《古詩十九首》和重要作家如陶淵明、謝靈運、柳宗元、李商隱作了“傳記的”“史觀的”“現(xiàn)代的”深入探討。其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縱觀古今、融貫中西的論詩方法及從主觀到客觀、從感性到知性、從欣賞到理論、從為己到為人的研讀態(tài)度都可作為讀者之借鏡。
  作者簡介:
  葉嘉瑩(1924一),北京市人。1945年畢業(yè)于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自1954年始在臺灣地區(qū)高校任教,1969年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先后曾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中國大陸數(shù)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2002年香港嶺南大學授予其“榮譽文學博士”,F(xiàn)為南開大學文學院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文化發(fā)展研究院顧問兼北京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名譽主任。著有《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xiàn)代觀》、《唐宋詞十七講》等多種著作。
  目錄:
  題記繆鉞
  簡談中國詩體之演進
  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系例說——從形象與情意之關系
  看“賦”“比”“興”說
  談古典詩歌中興發(fā)感動之特質(zhì)與吟誦之傳統(tǒng)
  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tǒng)
  鐘嶸《詩品》評詩之理論標準及其實踐
  幾首詠花的詩和一些有關詩歌的話
  從比較現(xiàn)代的觀點看幾首中國舊詩
  談《古詩十九首》之時代問題——兼論李善注之三點錯誤
  一組易懂而難解的好詩——以《行行重行行》為例
  從“豪華落盡見真淳”論陶淵明之“任真”與“固窮”
  從元遺山論詩絕句談謝靈運與柳宗元的詩與人
  說杜甫《贈李白》詩一首——談李杜之交誼與天才之寂寞
  從李義山《嫦娥》詩談起題記 繆鉞
  簡談中國詩體之演進
  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系例說——從形象與情意之關系
  看“賦”“比”“興”說
  談古典詩歌中興發(fā)感動之特質(zhì)與吟誦之傳統(tǒng)
  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tǒng)
  鐘嶸《詩品》評詩之理論標準及其實踐
  幾首詠花的詩和一些有關詩歌的話
  從比較現(xiàn)代的觀點看幾首中國舊詩
  談《古詩十九首》之時代問題——兼論李善注之三點錯誤
  一組易懂而難解的好詩——以《行行重行行》為例
  從“豪華落盡見真淳”論陶淵明之“任真”與“固窮”
  從元遺山論詩絕句談謝靈運與柳宗元的詩與人
  說杜甫《贈李白》詩一首——談李杜之交誼與天才之寂寞
  從李義山《嫦娥》詩談起
  舊詩新演——李義山《燕臺四首》
  李義山《海上謠》與桂林山水及當日政局
  后敘——談多年來評說古典詩歌之體驗





上一本:葉廣芩文集08:琢玉記 下一本: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選評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迦陵論詩叢稿的作者是葉嘉瑩,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