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流傳甚廣且深入人心,世人對這位文化大師的畫作和文章極盡贊美,卻鮮有人知曉光環(huán)背后是怎樣的一位傳奇老人,以及他經(jīng)歷的風(fēng)雨滄桑和他堅守的赤子情懷…… 本書簡介: 有故事的豐子愷他的父親是清朝最后一科的舉人,他是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愛徒,他是從小小石門灣走出來的一代文化巨匠,他是中國現(xiàn)代漫畫的開端……豐子愷—我國現(xiàn)代畫家、散文家、美術(shù)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他的作品流傳甚廣且深入人心,世人對這位文化大師的畫作和文章極盡贊美,卻鮮有人知曉光環(huán)背后是怎樣的一位傳奇老人,他經(jīng)歷的風(fēng)雨滄桑和他堅守的赤子情懷。浙江省嘉興市石門鎮(zhèn),連同一間名為“豐同!钡娜痉,架構(gòu)起豐子愷全部的童年世界。父母家人對幼子疼愛有加,小小的古鎮(zhèn)世代居住在一起的百姓,沾親帶故的,總能和諧相處。豐子愷的一生起伏跌宕,也曾因戰(zhàn)亂顛沛流離,卻始終對周圍的事物充滿熱情和善意,大抵是與童年生長的環(huán)境有很深的關(guān)系。童年世界里的一切都是有趣而美好的,盡管家教甚嚴,他還是可以追隨著小伙伴樂生搞些頑皮的惡作劇,將頭發(fā)粉末偷偷撒進道士的衣領(lǐng)里;或是在鄰居王囡囡的陪同下跑去河邊釣魚;聽“柴主人”阿慶孤獨的拉著胡琴;看著那個中了“白鴿票”的“歪鱸婆阿三”在意外之財?shù)尿?qū)使下演出的滑稽鬧;記錄那四位被豐子愷形象的稱為“四軒柱”的老太婆們的獨特趣事……年幼的豐子愷機緣巧合的愛上畫筆,“豐子愷家開染坊店,他經(jīng)常去那里玩,向染匠師傅要些顏料,在小盅子里化開。被水溶化的顏料,比固體時鮮亮,使人有了創(chuàng)作的誘惑。豐子愷選了一支喜歡的筆,為書上的畫著色,‘涂一只紅象,一個藍人,一片紫地,自以為得意!∷募埐皇沁M口的道林紙,而是中國紙,顏色涂在紙上,滲透好幾層。翻開書來一看,下面的幾頁上,都疊印出同樣的圖案,如同多色版套印的!保ㄒ浴敦S子愷的人間情懷》)這大概是豐子愷開啟藝術(shù)之門的源頭。在此之后,他便逐漸投入到繪畫的無限樂趣中。從涂色到描摹,從單純的模仿到意識與創(chuàng)作的加入,他為石門灣的鄉(xiāng)親畫過無數(shù)肖像,也成長為小鎮(zhèn)中盡人皆知的“大畫家”。1914年,17歲的豐子愷乘船離開家鄉(xiāng),踏上赴杭州報考的旅程,外面的世界從此給了他更廣闊的天地,并使他幸運的結(jié)識了對他的一生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兩位老師——李叔同和夏丏尊。如果說豐子愷在繪畫上的天賦是命運的眷顧,那么他畫作之中透露出的樸素與靈動卻得益于他細膩的情感和獨到的視角,這些不僅來源于童年和家鄉(xiāng)對他的深刻影響,也與兩位人生導(dǎo)師的啟蒙和他自身的人生閱歷息息相關(guān)。作品總是作者內(nèi)心感悟和精神世界的完美呈現(xiàn),豐子愷的作品,沒有恢弘的場景,沒有絢麗的色彩,卻能在寥寥數(shù)筆之間勾畫出深邃的意境,畫如其人,人如其境。戰(zhàn)火的硝煙吞噬了家鄉(xiāng),豐子愷從此攜家人輾轉(zhuǎn)于廣西、重慶等西南各地,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才定居上海,歲月的車輪雖然席卷了青春與生命,卻將最璀璨的靈魂與故事保留。沙坪小屋的日子,老友共飲的日子,有“大白”和“阿咪”相伴的日子……即便苦中作樂,依舊樂在其中,帶來無窮的溫暖和力量。朱光潛曾經(jīng)這樣評價好友豐子愷:“一個人須是一個藝術(shù)家,才能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藝術(shù)作品。子愷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shù)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談笑貌,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藝術(shù)的,無一不是至愛深情的流露……”不論時代如何變更,豐子愷的故事和作品,依然能夠撥開喧囂的烏云,分享一片晴朗寧靜的天空。 作者簡介: 高維生,作家,吉林人,滿族。1962年12月生于延邊。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濱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已出版散文集《季節(jié)的心事》《酒神的夜宴》《紙上的聲音》等。自1988年開始,先后在《中華散文》《文學(xué)界》《作家》《青年文學(xué)》《散文選刊》《長城》等報刊發(fā)表作品,并獲各種獎項。部分作品入選《百年中國性靈散文》《中華散文精粹》《新課標語文讀本》等多種選本。近年作品主要有《悲情蕭紅》《浪漫沈從文》《才情梁實秋》《觸摸歷史的細節(jié)》等。 目錄: 第一卷往事瑣記 記憶中的父親 小伙伴樂生 悠長的思緒 銀頸圈:一個特殊的符號 阿慶和他的胡琴 鐘情小人物 以純真的眼睛觀察世間 元帥廟的威靈神 少年學(xué)畫記 家鄉(xiāng)風(fēng)俗畫 六塔村的癩六伯 母親的笑容 “拉棉線”的三娘娘 石門灣的女人們第一卷往事瑣記記憶中的父親小伙伴樂生悠長的思緒銀頸圈:一個特殊的符號阿慶和他的胡琴鐘情小人物以純真的眼睛觀察世間元帥廟的威靈神少年學(xué)畫記家鄉(xiāng)風(fēng)俗畫六塔村的癩六伯母親的笑容“拉棉線”的三娘娘石門灣的女人們第二卷舊年之事杭州第一師范先生李叔同平屋主人夏丏尊“麟鳳”馬一浮逃難路上懷念緣緣堂初到桂林沙坪小屋喝酒的日子第三卷生活詞典詩情畫意的西湖雨夜暢飲湖畔小屋豐子愷的真性情雪白的大鳥這些瑣碎的小事感謝生活一次不快樂的旅行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養(yǎng)蠶父親的中秋賞月楊柳情結(jié)人與樹的情勝利的日子歸家的感覺漫卷詩書歸去第一卷往事瑣記記憶中的父親豐子愷漂泊在外,極少碰上豐姓的人。石門灣里的人,達成一致的看法,認為姓豐的人必是舉人。小時候,家中的傭人褚老五,抱著豐子愷看戲回來的路上,很自豪地說:“石門灣里沒有第二個老爺,只有豐家里是老爺,你大起來也做老爺,豐老爺!”豐子愷的父親,在石門灣是大名人,他是清朝光緒年間最后一科的舉人,一提起他的名字,無人不知道。他中舉人時,豐子愷大約四歲,模糊地記得一點細節(jié),后來聽到口耳相傳的事情。豐家在明末清初,就居住在石門灣。上代是哪一年搬來的不清楚,記得祖父豐小康,開設(shè)豐同裕染坊。豐子愷在回憶中說:那時我正在父親的私塾里讀完《千字文》,有一晚,我到我們的染坊店里去玩,看見賬桌上放著一冊賬簿,簿面上寫著“菜字元集”這四字。我問管賬先生,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我說:“這是用你所讀的《千字文》上的字來記年代的。這店是你們祖父手里開張的。開張的那一年所用的第一冊賬簿,叫做‘天字元集’,第二年的叫做‘地字元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年用一個字。用到今年正是‘菜重芥姜’的‘菜’字!1936年,拍攝的豐同裕染坊,門楣上的五個字,透出豐家的性格。身后的門敞開,家中人穿著長袍,站在大門口,面對相機的鏡頭。照片上分辨不清人的臉。從這個點位,走進舊時的豐家。了解到一個時代家族的影子。豐同裕染坊的不幸,是從抗日戰(zhàn)爭開始的,后來在戰(zhàn)爭中被入侵者的飛機炸毀。祖父早年逝世,祖母沈氏帶著一雙兒女,豐子愷的姑母和父親。祖母識文斷字,可以讀書,她常躺在鴉片燈邊,閱讀《綴白裘》等一些書,祖母愛聽?wèi),?zhèn)上一有演戲必須捧場。祖母吩咐人,搬一只高椅子坐上面,比別人高出一頭,顯示豐家的地位及聲望。逢這種場合,看到大高椅子,大家都知道豐八娘娘的椅子。祖母特意請吹彈的人,在家中教自己的兒女學(xué)唱戲。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它和書香門第不相符,不要說本族的人,鄰居沈家的四相公,背地里牢騷滿腹地說:“中八太婆發(fā)昏了,教兒子女兒唱徽調(diào)!毕戮帕鞯氖虑,唱戲讓人瞧不起,豐子愷的祖母,心胸想得開,兩耳不聽院外事,對于說什么不在乎。豐子愷的父親,二十六七歲參與大比。“大比者,就是考舉人,三年一次,在杭州貢院中舉行,時間總在秋天。”那時沒有火車,往來依賴水路,要坐帶篷的船。船在水中行,嘩嘩的流水聲,將人的心思漂遠。天氣晴爽,搖櫓的船家心情好,抖開嗓子,唱一曲家鄉(xiāng)小調(diào)。運河直通杭州,路程有八九十里,需要在船上住一夜,第二天到達目的地。趕考的人無心游逛美麗的西湖,在貢院附近住進客棧,等待大考的時間。祖母臨行叮囑兒子,“斛泉,到了杭州,勿再埋頭用功,先去玩玩西湖。胸襟開朗,文章自然生色!必S子父親瘦弱的身體,承載榮光耀祖的重任,總是憂心忡忡。祖母心胸曠達,做事情不計較小細節(jié),另一方面她非常好強。她嘴邊常掛的一句話:“墳上不立旗桿,我是不去的!比绻麖膭e人嘴里說出,殺傷力不大,從祖母發(fā)出的聲音,是一種堅定的調(diào)子,必須費盡辛苦地執(zhí)行,毫無后退的路。七十多歲的豐子愷,終于明白“我推想父親當(dāng)時的心情多么沉重,哪有興致玩西湖呢?”一年年,每次大考過后,在家中靜候消息。過了中秋節(jié),聽不到什么消息,這年便沒有希望。老日子開始,父親在家飲酒、看書、吸鴉片,靜心修煉三年,再重走舊路,赴杭州參加大比考。九年不知怎么度過,在漫長的時間中,心力變得脆弱。祖母經(jīng)不起歲月的煎熬,一天天老去,臥病在床。豐子愷的父親,每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苦讀書是一座大山,壓在他瘦弱的身上,心里多么焦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