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舊夢與遠山


作者:童慶炳     整理日期:2015-11-04 14:33:38

一代文壇教父童慶炳先生回憶錄。
  莫言、余華、畢淑敏、遲子建、劉震云、嚴歌苓、陶東風、王一川、羅鋼、丁寧、孫津、周小儀等知名作家、學者聯(lián)袂推薦。
  關于饑饉的童年,求學游歷之路以及數(shù)十年教育生涯中的歷歷往事。
  文字樸拙,洗盡鉛華,溫暖動人。
  十余幅珍貴照片首次公布。
  本書簡介:
  一代文壇教父童慶炳先生回憶錄。
  莫言、余華、畢淑敏、遲子建、劉震云、嚴歌苓、陶東風、王一川、羅鋼、丁寧、孫津、周小儀等知名作家、學者聯(lián)袂推薦。
  《舊夢與遠山》是童慶炳先生唯一一部隨筆選集,十余幅珍貴照片首次公布,深情記錄他對童年、故土和情親歷歷往事的緬懷,以及青年時代外出求學游歷、教書育人的諸多回憶,文字樸拙洗盡鉛華,溫暖動人,十分珍貴。
  作者簡介:
  童慶炳(1936.12.27—2015.6.14),福建連城人,著名文藝理論家、教育家,全國模范教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組首席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段膶W評論》編委,《文藝理論研究》編委。曾任韓國高麗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安徽大學等20余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詩學、文藝心理學、文學文體學、美學等方面的研究。
  專著:《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文體與文體的創(chuàng)造》《文學審美特征論》《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意義》《維納斯的腰帶——創(chuàng)作美學》《童慶炳談文心雕龍》《文化詩學的理論與實踐》等二十余部;
  合著:《中國古代詩學的心理學透視》《文學藝術與社會心理》《馬克思與現(xiàn)代美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等多部;
  編著:《文學理論教程》《文藝心理學教程》《歷史題材文學創(chuàng)作重大問題研究》《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等二十余部;
  另創(chuàng)作有長篇小說《生活之帆》(與曾恬合著)、《淡紫色的霞光》、隨筆集《苦日子甜日子》、學術隨筆《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等多部。
  童慶炳(1936.12.27—2015.6.14),福建連城人,著名文藝理論家、教育家,全國模范教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組首席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段膶W評論》編委,《文藝理論研究》編委。曾任韓國高麗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安徽大學等20余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詩學、文藝心理學、文學文體學、美學等方面的研究。
  專著:《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文體與文體的創(chuàng)造》《文學審美特征論》《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意義》《維納斯的腰帶——創(chuàng)作美學》《童慶炳談文心雕龍》《文化詩學的理論與實踐》等二十余部;
  合著:《中國古代詩學的心理學透視》《文學藝術與社會心理》《馬克思與現(xiàn)代美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等多部;
  編著:《文學理論教程》《文藝心理學教程》《歷史題材文學創(chuàng)作重大問題研究》《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等二十余部;
  另創(chuàng)作有長篇小說《生活之帆》(與曾恬合著)、《淡紫色的霞光》、隨筆集《苦日子甜日子》、學術隨筆《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等多部。
  目錄:
  1遠山
  4饑餓的味道
  13祖母、小溪和山路
  18柴路彎彎
  24母親
  40祖母的手
  44月季
  49故鄉(xiāng)的水
  52父親的字據(jù)
  56雉雞
  61消失的樟樹
  65少年柴夫
  68攤藤草
  70故鄉(xiāng)的淪陷
  83回憶母校連城一中1遠山
  4饑餓的味道
  13祖母、小溪和山路
  18柴路彎彎
  24母親
  40祖母的手
  44月季
  49故鄉(xiāng)的水
  52父親的字據(jù)
  56雉雞
  61消失的樟樹
  65少年柴夫
  68攤藤草
  70故鄉(xiāng)的淪陷
  83回憶母校連城一中
  87在龍巖師范的日子
  95第一筆稿費
  100高考1955
  103恰同學少年
  114五十年代的人情
  119我當廠長的三個月
  125四合院
  132苦日子,甜日子
  139那天,我就是中國
  145妮基
  155在地拉那“偷書”
  160四謁列寧墓
  167韓國人的精神
  173深夜風鈴
  177眾聲喧嘩的書齋
  181潮白河放龜
  186上課的感覺
  192一部教材與四個編輯
  196北師大圖書館
  200五十年后的重逢
  208教師的生命投入
  213人生七十
  222哭曾恬
  232黃藥眠先生的最后一課
  237回憶啟功先生
  243季羨林先生
  247追憶郭預衡先生
  251王蒙印象
  259畢淑敏,一只勤勞的蜜蜂
  264賴丹留給我的“文學誘惑”
  268鐘敬文教授的手杖
  273編后記: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
  那時我經(jīng)常逃課,逃童老師的課亦多。十幾年的光陰轉眼過去,回頭一想,遺憾良多,逃童老師的課當然是一個重大的遺憾。童老師在課堂下是藹然長者,端重慈祥;在課堂上卻是青春生動,神采飛揚。他講課時的樣子經(jīng)常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莫言
  雖然現(xiàn)在我回憶不起童慶炳老師每節(jié)課所講的具體內(nèi)容,但我想課上所受的啟迪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注入了我們這些學生的作品之中。就像一個人成長必須攝取多種營養(yǎng),你既吃山珍海味,也吃五谷雜糧、瓜果梨桃。童老師的課,對我們而言就是這其中的一種。缺了它你不至于失衡,但汲取了它的營養(yǎng)你會變得更為豐富。
  ——遲子建
  記得畢業(yè)后有一次去看望童慶炳老師,坐在他北師大的家里,當時師母健在,高高興興地沏茶端水果,師母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童老師總是微笑的樣子,師母說話聲音高低起那時我經(jīng)常逃課,逃童老師的課亦多。十幾年的光陰轉眼過去,回頭一想,遺憾良多,逃童老師的課當然是一個重大的遺憾。童老師在課堂下是藹然長者,端重慈祥;在課堂上卻是青春生動,神采飛揚。他講課時的樣子經(jīng)常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莫言
  雖然現(xiàn)在我回憶不起童慶炳老師每節(jié)課所講的具體內(nèi)容,但我想課上所受的啟迪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注入了我們這些學生的作品之中。就像一個人成長必須攝取多種營養(yǎng),你既吃山珍海味,也吃五谷雜糧、瓜果梨桃。童老師的課,對我們而言就是這其中的一種。缺了它你不至于失衡,但汲取了它的營養(yǎng)你會變得更為豐富。
  ——遲子建
  記得畢業(yè)后有一次去看望童慶炳老師,坐在他北師大的家里,當時師母健在,高高興興地沏茶端水果,師母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童老師總是微笑的樣子,師母說話聲音高低起伏,童老師說話聲音從來都是平靜的。
  ——余華
  聽他的課,在汲取知識的同時,常泛起情不自禁的感動。他把枯燥的文藝理論講得流光溢彩,閃爍著溫潤高貴的人性光芒。他以深刻的學養(yǎng)為經(jīng)緯,在嚴謹?shù)膶W術框架中,將各種生動的例子隨手拈來,如同精致的小品,點綴在精工細作的博古架上,渾然一體,處處生輝。
  ——畢淑敏
  母親
  母親去世好幾年了。但在我的筆下,關于她還是一片空白。幾次想動筆寫點什么,覺得往事茫渺,一直沒有找到敘述的“切入點”,就這樣拖了下來。上星期被拉去給本科新生作題為“如何過好大學生活”的報告,講話一開始就回憶起自己當年的大學生活,很自然地就想起母親送我上北京時那不可遏制的送別眼淚,那每年給我做的兩雙布鞋,一種甜蜜而又酸楚的別樣的感覺在心中涌動,眼前變幻著母親青年時壯年時老年時的面容,想象她在昏黃的油燈下一針一線納布鞋底時用力拉苧麻繩的情景,于是關于母親的種種記憶如同屏幕上的影像那樣在眼前跳動起來……
  兩個女人加半個男人
  客家的一個傳統(tǒng)就是婦女特別勤勞。在一些描述南方客家風俗的作品中,往往把男人寫成懶漢,他們成天待在家里看孩子什么的,婦女則下地干活兒,十分辛勞,似乎“內(nèi)外顛倒”了。這種描寫完全是漫畫化的,實際情形并非如此。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西部一個不算小的村莊里。小時候我們頭上戴的斗笠每每寫著“雁門童氏”四個字,我當時不解其意。長大后讀了家譜,才知道我們的三十四代以前的老祖宗是從山西雁門遷移來的,因為是“客家”,為了不忘老本,父親總是在一些器物上寫上“雁門童氏”?图胰藷o論男女都很勤勞。男人同樣下地干活兒,而且一些關鍵的技術活兒,如趕牛犁地、蒔田、插秧、脫粒等,還是以男子為主。只是那種“男耕女織”的傳統(tǒng)分工不甚明顯。當然客家婦女什么都能干,確是里里外外一把手。
  不過在我們家情形有些特殊。我父親身為農(nóng)民卻不安心務農(nóng)。他讀過兩年私塾,識字,寫得一筆好字,村子里過年時候各家門前貼的對聯(lián),有不少出自他的手;他還會用毛筆畫竹子和蝴蝶,雖然所畫的范式就那幾種,可倒也栩栩如生。于是就有一些親朋好友來求他的字或畫,可能就因為這點“優(yōu)越感”,覺得只是種地太沒出息,就嘗試著做點生意。在我的記憶中,他販賣過布匹和木柴,還從政府那里貸過款,進深山建造紙廠,用手工生產(chǎn)毛邊紙,可能還折騰過別的什么,不過結果都一樣:失敗。這樣一來,家庭的擔子就完全落在兩個女人加“半個”男人身上,兩個女人是祖母和母親,“半個”男人就是半大不小的我。
  從我懂事時候起,祖母已經(jīng)年邁,又是小腳,只能在家里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田地里的活兒則差不多要靠正當壯年的母親了。母親一天的生活是很緊張的。在我們家,天還沒大亮,母親就起來挑水做飯。我們起床后舀水洗臉,發(fā)現(xiàn)兩個碩大的水缸已盛滿清涼透亮的水。她總是把一天的米飯都蒸在一個大的飯桶里,飯桶的蓋兒一揭開,沖出一股白氣,白氣慢慢散去,才露出上面蒸的豆醬、酸菜什么的,下面才是帶著撲鼻的清香的白米飯或紅米飯。全家數(shù)口一天三餐的飯食都在這里面了。
  母親在田地里干活兒時永遠用一個背帶背著我的還要吃奶的弟弟或妹妹。一邊耘著田,拔著草,一邊哼著歌,哄著背上的孩子。有時候也把年少的我?guī)У教锏乩锶,聽她的調(diào)遣,或拔兔草,或放水,或在田頭哄弟弟或妹妹。我*愿意跟她到菜地去。因為菜地通?偸情g種黃瓜和甘蔗,母親會摘一條黃瓜給我,她用她粗糙的手擦一擦,說,吃去吧!或者折一根還不太熟的甘蔗給我,說,咬去吧!這可是我童年時期的一種特殊“享受”,也是母親賜給我不多的愛中令我感到甘甜的部分,所以至今回憶起來,就會有一種不可言傳的甜蜜感涌上心頭,能讓我幸福地發(fā)半天愣。
  母親在我們家鄉(xiāng)**是一位口頭“文學家”,她雖然不識字,但總是能夠把各種鄉(xiāng)間瑣聞通過她那抑揚頓挫的嗓音和巧妙的敘述變成有趣的笑談。無論是在田間還是在路上她的伙伴總是喜歡拉著她聽她講點什么。這樣一來,就總是耽誤一些田間的勞作,往往天快黑了,家家屋頂上都冒出了裊裊的炊煙,她還得在田里趕活兒。這時候祖母就會站在大門口的臺階上向著小溪對面的田野拉長聲高聲地喊起來:“新人!轉來吧!新人!轉來吧!”這喊聲總要重復多遍。“新人”是我祖母對我母親的稱呼。因為我們家鄉(xiāng)的“新娘”叫“新人”,在母親過門后祖母**次如此叫她,從此也就不再改了,那原因一方面是她們婆媳關系好,一方面是我母親從來沒有過正式的名字,在**本上她的名字叫“沈老妹”(“老妹”是兄弟姐妹中*后一位“妹妹”的意思,只有幾個舅舅以“老妹”稱呼她)。“轉來”是我們家鄉(xiāng)話,意思是“回來!”祖母的喊聲中隱含些微焦急,但更多的是關切、撫慰、擔心、愛護!因此那喊聲就像出色的女高音那樣親切、動人而又綿長,甚至剛從田間勞作回來的鄉(xiāng)親,都會駐足仰頭微笑著欣賞我祖母的喊叫,并開玩笑說:“好聽!好聽!像唱歌一樣!备{(diào)皮的一些后生,就會模仿祖母的喊聲也幫著喊起來:“新人!轉來!新人!轉來!哈哈哈哈!”這時候,村前村后就會此起彼伏地響起這喊聲,像多聲部合唱。這可以說是我們家門口天天的“一道風景線”,那韻味不是人人都能體會的。
  家里窮,婆媳倆就把我們家寬闊的祠堂變成臨時的客店,在逢集時搭幾鋪位,讓四鄉(xiāng)那些來不及趕回家的客人暫住一晚,收一些住宿費。更經(jīng)常的是婆媳倆做米面的包子,讓我在中午放學回家時端到集市上去賣。她們知道我不好意思干這個活兒,就想出一些辦法給我做“思想工作”:“咱也不是偷,不是搶,靠的是勞動,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要不就是這樣的勸告:“你父親不像一個男人,不理家,你可不能跟他學,你還小,當不了一個男人,也得當半個吧!”當然,我乖乖地當了“半個男人”。
  后來我外出讀書,對她們倆來說,可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你想想,連支撐家庭的“半個男人”也跑了。
  送別
  母親怎么也沒有想到十九歲的我,要離開家鄉(xiāng)到北京讀書。事先完全沒有準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北京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簡直就像天邊一樣遙遠。
  1955年,福建還不通火車。從我們家鄉(xiāng)的連城縣出發(fā),要坐五天的長途汽車,才能到達有火車的江西省的鷹潭。山高路險,行程艱難。“寧化青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澤東的詩句所描寫的路,正是我上北京必經(jīng)之途。那時候,我們那里的人上一趟北京,比我們現(xiàn)在去一趟西歐、北美還要遙遠得多。記得我在龍巖讀中等師范時,有一位老師長途跋涉去北京開了一次會,就像出了一次國似的,回來后在全校作了一個報告,專門講在北京的見聞。至今我還記得,他津津有味地講冬天北京街道兩旁的樹干,都涂了像人一樣高的白灰,遠遠望去,像站著一排排整齊的穿著白衣的護士。
  我上北京讀書的消息,經(jīng)鄉(xiāng)親們的渲染,變得“十分重大”,使我們家的“兩個女人”更是手足失措,心緒不寧,不知為我準備什么好,更有一種生離死別之感盤桓在她們心間折磨她們,可理智上又覺得兒孫“進京”讀書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不能輕易哭的。離別的痛苦只能忍著。所以我離開家時,祖母始終是平靜的,起碼表面上是如此。
  我上路那天,母親要送我到離我們村子十五里的朋口鎮(zhèn)去搭汽車。她著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藍布衫,臉上也搽了白粉,嘴唇也好像用紅紙染過,腦后的圓圓的頭發(fā)結上還一左一右插了兩朵鮮紅的花,讓人覺得喜氣洋洋。那十五里路如何走過來的,在我的記憶中已很模糊了。唯有在汽車開動前母親的“****”的哭和流不完止不住的眼淚至今仍歷歷如在目前。她拉住我的手,親切地語無倫次地說著:北京“寒人”(冷),要多著衫。實在有困難要寫信給家里講,我會給你寄布鞋。我知道你惦記祖母,不要惦記,有我呢。也不要惦記弟弟妹妹,有我呢。讀書是好事,要發(fā)奮,光宗耀祖。畢業(yè)時寫信來,讓你爸寫“捷報”,在祖宗祠堂貼紅榜,大學畢業(yè)就是“進士”,就是“狀元”“榜眼”“探花”……說著說著,她突然流下了淚,而且那淚像家門口的小溪那樣滔滔汩汩,堵不住,擦不完,完全“失控”,后來竟失聲痛哭起來,她的哭就如同蓄積已久的感情的閘門被啟開,非一瀉到底不可了……后來她不再擦她的眼淚,任其在臉上自然流淌,她一邊哭著一邊嘴里還嘮叨什么,但我已經(jīng)聽不清楚了。我覺得自己無能,在這個時候竟說不出一句恰當?shù)、有力量的話來勸慰母親,只是傻傻地待著,還輕聲說:“媽,你別哭了!人家看咱們呢!”謝天謝地,汽車終于開動了,她似乎意識到離別終成事實,舉起了手,我從車窗探出頭,看見她的淚臉,這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眼睛也濕潤了。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跑了幾步,但汽車快了起來,她向后退去,在**個拐彎處,她的臉在我的視線中變得模糊了,但我仍清楚地看見她頭上的那兩朵紅花在晨風中輕輕抖動……
  布鞋
  我從小穿的就是母親做的布鞋。但每年一雙也足夠了。因為南方天氣熱,我們那里的習慣,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飯后一出門,或干活兒,或趕路,或上學,都是赤腳的。要是上山砍柴則穿草鞋。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時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著腳穿的。只有地主老爺或鄉(xiāng)紳什么的才穿著長長的白襪子加布鞋。可以說我們那時的客家人差不多都是赤著腳念完小學和中學的。母親為我每年做一雙布鞋,在中學讀書時,是綽綽有余的,是不會穿爛的。
  1955年來北京上大學,母親給我做了兩雙布鞋,我以為這足夠我一年穿的了。哪里想到來北京在校門口看到的一幕是:農(nóng)民穿著襪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們幾個從福建來的學生為此大驚小怪,覺得這在我們家鄉(xiāng)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那里都是水田,一腳下去就沒膝深,你穿著鞋襪如何下田?當然大學同學們平時進出都一律穿布鞋或膠鞋,個別有錢的穿皮鞋。開始我只是覺得不習慣,覺得穿著鞋腳上束得慌,不如赤腳自在隨便舒服。起初半個月,只好“入鄉(xiāng)隨俗”,勉強穿布鞋去上課、上街等。過了些日子,我們?nèi)齻福建來的同學基于共同的感受,就議論著要“革命”,要把北京人這“壞習慣”改一改。我們約好在同一天在校園里當“赤腳仙子”。哦,赤腳走在水泥地上,巴嗒,巴嗒,涼涼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種舒坦的感覺,簡直美極了。雖然我們?nèi)说呐e動引來學校師生的異樣眼光和竊竊私語,但在我們看來這只是城里人的“偏見”罷了,他們看看也就習慣了,況且“學生守則”里并沒有一條規(guī)定:學校里不許赤腳。就這樣我們大概“自由”了半個月。有一次,校黨委書記給全校師生做報告,在談到學校當前不良風氣時,突然不點名地批評了*近校園里有少數(shù)學生打“赤腳”的問題。黨委書記嚴厲地說:堂堂大學,竟然有學生赤著腳在校園里大搖大擺,像什么樣子,太不文明了吧。我們**次聽說赤腳“不文明”的理論。我們“赤腳”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堪一擊,一下子就被“剝奪”了。
  于是母親做的布鞋成為我生活的必需。似乎母親是有預見性的,要不她為什么要往我的行李里塞兩雙布鞋呢?可布鞋畢竟是布做的,并不結實。當北京的楊樹掉葉子的時候,**雙布鞋穿底了。等到冬天的**場初雪降落大地讓我這個南方人對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歡呼雀躍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第二雙布鞋也穿底了。我那時每月只有三元人民幣的助學金,只夠買筆記本、墨水和牙膏什么的,根本沒有錢買對當時的我來說昂貴的鞋。我天天想著母親臨別時說的話:她會給我寄布鞋來。又害怕地想:她不會忘記吧?如果她記得的話什么時候可以做好呢?什么時候可以寄來呢?從家鄉(xiāng)寄出路上要經(jīng)過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路上不會給我弄丟吧?在等待母親的布鞋的日子里,我能做的事是,將破報紙疊起來,墊到布鞋的前后底兩個不斷擴大的洞上維持著?杉埍绕鸩嫉慕Y實來又差了許多,所以每天我都要避開同學的眼光,偷偷地往布鞋里墊一回報紙。而且每天都在“檢討”自己:某次打籃球是可以赤腳的,某次長跑也是可以赤腳的,為什么自己當時就沒有想到布鞋也要節(jié)省著穿呢?弄到今天如此狼狽不堪,這不是自作自受嗎?北京的冬天剛剛開始,我就嫌它太漫長了……
  我一生有過許多的等待,大學學習期間等待母親的布鞋是*難熬的等待了。在這之前,我從未想過母親做布鞋的全部復雜的“工藝流程”,可在那些日子連做夢也是母親和祖母在燈下納鞋底的情景了。那時我想起來了,母親為全家所做的布鞋,除鞋面用的黑布是從商店里買來的之外,幾乎全部材料都是由她和祖母用*原始的辦法“搜集”的,連納鞋底的細苧繩的原料也是自家種的,這在我們村子里,可能是“只此一家”了。
  苧,或者叫苧麻,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是很陌生的東西。但對我來說,卻倍感親切。因為母親和祖母在自己的家門口的一塊很大的青石塊上,墊起了厚厚的土,在那上面種了苧麻。苧麻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葉子又圓又綠,每片都有巴掌那么大,莖灰白色,僅手指粗細,可長得有一人高。每當苧麻成熟要收割的那天,家里就像過節(jié)一樣,十分熱鬧。先是摘那些嫩綠的苧葉,將它碾碎了和米面摻揉在一起,既可以直接作面餅,也可以作有餡的包子皮,所以割苧麻意味著家里要改善一次伙食。那苧葉做的面餅或包子,吃起來有一股特殊的清香,這在別家是享用不到的。所以苧麻葉餅蒸熟以后,母親就遣我們兄弟姐妹東家送,西家送,讓親朋們也嘗個新鮮。苧麻的皮從苧莖上剝下來,要花不少工夫,這都是母親和祖母的活兒。而已經(jīng)剝干凈的苧麻桿兒,白白的,圓圓的,松松的,直直的,再加上一些竹簽,就成為我們兄弟姐妹手中的玩具了。我們自由地把它截成長短不同的“小木段”,可以搭成小屋,可以做成鳥籠,還可以做成一切你想象得出來的東西,整整數(shù)天我們都可以沉浸在由苧麻桿兒構成的游戲里。母親和祖母為處理那些結實無比的苧麻皮,則要辛苦好幾天,從泡到刮到曬到捻,*后像變魔術一般變成了可以納鞋底的細細的軟軟的卻堅韌無比的苧麻繩。至于糊袼褙、描鞋底樣、剪鞋面、納鞋底等,也是瑣碎、麻煩、吃力,費盡心血,這些我都在等待母親的布鞋的漫長過程中一一想過了無數(shù)遍。這個時候,我才深深感到母親的愛盡在這不言的瑣碎麻煩吃力中。
  在春節(jié)前幾天,我終于收到了母親寄來的兩雙新的布鞋,在每只布鞋里,母親都放了一張紅色的剪紙,那圖案是兩只眼睛都朝一面的伸長脖子啼叫的公雞。我知道母親在我們家鄉(xiāng)可以說是一位剪紙藝術家,這肯定是母親的作品,以“公雞啼叫”的形象對我寄予某種希望。我從小穿的就是母親做的布鞋,但從未如此認真地、細心地、詩意地欣賞過她做的鞋。我撫摸著那兩雙又硬又軟的新布鞋,覺得每一個針眼里都灌滿了母親的愛意與希望,心里那種暖融融甜滋滋的感覺至今不忘。在這一瞬間,母親的面龐、身影又在我眼前生動地重現(xiàn),我突然感到我雖然離開母親數(shù)千里,可仍然在母親溫暖的懷抱里。我想起了母親那天送我時哭泣的場面,痛責自己當時所說的那句愚蠢的話。是的,世界上有許多你熱衷的事情都會轉瞬即逝,不過是過眼煙云,唯有母親的愛是真實而永恒的。
  照片
  母親來過北京兩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她是屬于故鄉(xiāng)的,所以每次都沒有住滿計劃好的天數(shù),就催著我給她買回福建的火車票。第二次來北京時,她的背駝了,牙掉了。看見她衰老的樣子,我感嘆不已。原說好起碼要在北京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個多月就受不了啦。她不會說普通話,而她的客家話除了我之外,家里人都聽不懂,她與鄰居們就更難有什么交往了。我整天在學校忙,只有晚上回家才能跟她說一會兒話。她是一個愛說愛笑的人,哪里受得了這種孤獨和寂寞?況且故鄉(xiāng)有八九個孫子、孫女讓她牽腸掛肚呢!在家鄉(xiāng)時那些孫子、孫女整天簇擁著她,無論是哭是笑是鬧是吵是悲是喜是苦是甜,都是生活,都是有滋有味的生活。歸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盡管北京的故宮、北海、頤和園等古老宮殿、園林等令她感到新鮮,北京歌劇院的宏偉使她贊嘆,長安街的寬闊讓她目!丝虒λ*有吸引力的還是故鄉(xiāng)。她對我說:“我整日這樣吃喝,卻沒有人給我說話,這不是讓我坐禁閉嗎?”我拗不過她,只得隨她的心意辦。
  在決定返回故鄉(xiāng)前,我問她還有什么心愿?她說:“什么也沒有。就是我想要一個會畫的人照我的樣子給我畫一張像。”她的話一出口,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死后她的“位置”問題。照我們故鄉(xiāng)的風俗,在每年除夕那天,**件重大的事情是要把歷代祖宗的畫像掛在廳堂里,上貢,燒香,磕頭,以示對祖宗的敬意,祈求祖宗的保佑。到祖父祖母這一代,畫像上沒有留出位置,就單獨把畫像裝在鏡框里,擺在列祖列宗畫像的下面。母親也想給后代留個紀念。這是常情,豈有拒絕的理由。不過我給她的建議是去照一張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于是我就讓我愛人帶她去照相。
  在禮士路那間照相館,她們遇到的是一個很有經(jīng)驗的照相師。他可以讓*緊張的顧客也能從容而放松。幾天后,我愛人把放大的近兩尺見方的大照片取回來了,照片好極了,用光很有層次,構圖恰到好處,母親的臉綻開了微微的笑,像那含苞的花,看起來比現(xiàn)實的她年輕多了,而駝背更照不出來。我跟我愛人想母親定會滿意。
  母親戴上眼鏡,看著,開始還露出滿臉的笑容,突然她收起了笑容,問我們:“我怎么是一只耳朵的呢?我的那只耳朵哪里去了?”她的話嚇了我一跳,連忙湊過去看,看完大笑起來,說:“媽,這是藝術性的處理,照相師照這張相片時有一個角度,你懂透視的方法吧?喏,你要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我也只有一只耳朵……”母親說:“什么‘豆豉’不‘豆豉’的,我不懂!反正我要兩只耳朵!”我嘆著氣:“是透視,不是什么‘豆豉’,你真會打岔。喏,‘透視’是這么回事……”母親根本不聽我的解釋,只說:“少了一只耳朵,不好!不好!我不要!我的那些孫子們,孫子的孫子們,要是問:我的這位奶奶為什么少一只耳朵?那不是太丟人了嗎?”母親既然把問題上升到“丟人”的高度,那就必須重照。我愛人帶她去找照相師,照相師哈哈大笑,我愛人解釋說我母親不懂透視原理,看不習慣,無論如何要重照一張,要錢可以重付。照相師態(tài)度極好,根本不要我們的錢就給重照了一張,并對我母親說:老太太,放心吧,這一回是有兩只耳朵的。這次終于照出了母親完全滿意的標準像。我們給照片配上了一個鏡框,她臨離開北京時說,這回從北京帶轉去的東西中,*讓她滿意的就是這張照片了。
  此后,我在講美學理論過程中,為了說明“藝術接受”是以接受主體的“預成圖式”為依據(jù)的,說明“所見出于所知”的理論,有時就把母親照相的故事加進講課內(nèi)容中。我的意思是:因為母親缺少“透視”這種知識作為她的“預成圖式”,所以她不能接受那沒有兩只耳朵的照片。每當我講這個故事時,我笑,同學們也會心地笑。但是有一次,當我又要舉這個例子時,我突然覺得也許母親對那張照片有她的獨特的藝術要求是對的。她誠然不懂什么“透視原理”,但她有她的藝術感覺。她甚至稱得起是一位民間剪紙藝術家,她的那些剪紙創(chuàng)作在我們家鄉(xiāng)是出了名的。我想起了我上大學期間,她寄布鞋給我時在鞋里放的剪紙:公雞的側面,竟然集中了兩只眼睛,把本應是長另一面的那只眼睛也調(diào)到同一個平面上來了,這里有變形,有立體構圖,可以說有屬于“現(xiàn)代”的東西。我有什么資格和理由去嘲笑她呢?實際上對于事物的美是不能孤立起來考察的,一個事物美不美取決于它處在何種環(huán)境中,與周圍環(huán)境構成何種關系,同時還要看它是對誰而言,欣賞它的是哪個主體。母親深知那張照片將有一天要掛在那些祖宗的畫像下面,同時又是供后代子孫景仰的,因此她的藝術無意識要求達到“天平式的均衡”,這樣才能產(chǎn)生和諧、端正、莊重、肅穆的美,才能跟列祖列宗的畫像融為一體。
  壞狗
  1988年夏天,我回家看望父母。剛跨進大門,一只毛茸茸又肥又壯的兇猛的大狗就朝我這個“陌生人”汪汪大叫起來。這是母親養(yǎng)的狗。據(jù)弟妹侄子侄女們的說法,這只狗跟我們家養(yǎng)過的數(shù)不清的忠于職守的好狗比較起來,是一只“壞狗”。它“壞”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老到鄰居家偷東西吃,今天叼人家院子里涼著的一塊咸肉,明天咬死人家草坪上的一只小雞,告狀的人填塞門戶,給家里找來無窮的麻煩,惹來數(shù)不清的是非。弟弟妹妹多次建議把這只狗處理掉,免得再生出麻煩是非來,但母親就是不同意,說:狗是我養(yǎng)的,有麻煩找我,誰要是敢動它一根毛,我跟誰拼命。弟弟妹妹只好忍氣吞聲,表面不再說三道四,但在母親不在時,就毫不客氣地用腳踢狗,嘴里還罵著“吃貨”“死狗”這類字眼。全家老少真是“同仇敵愾”,對這只終日給家里惹是生非的“壞狗”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只是礙于母親的情面不敢下手。
  我在家的那些日子,那只被弟妹們斥之為“壞狗”的狗,對它的保護人母親的親熱、親情和依戀則十分動人。見主人搖尾舔腳這些且不說,單說母親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帶著一群孫子孫女通過黑黑的窄窄的坑坑洼洼的石砌長街,到離家可能也有一里多地的電影院去,她的狗就總是沖在前面,為她探路和開道,為她排除可能會出現(xiàn)的“險情”?措娪皶r,狗靜靜躺在她的腳邊,要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還替她暖腳。電影散場,人多擁擠,狗為他們開道,并緊緊護衛(wèi)著母親,不讓她被人踩著或擠著,母親順手拉著它的長尾巴,閉著眼也能平安摸回家。狗對母親那種盡職盡責的樣子,真是令人感動。有一次,母親用手輕輕地捋著狗的毛,對我們說:全家人誰這樣照顧過我?!我們聽了之后,不用說與母親爭論,甚至連笑都不敢笑。
  1990年,父親病危,我又一次被召回老家。我是黎明時分到家的,我以為還會遇到那只狗,還會聽見它那汪汪的叫聲,還會看見它那毛茸茸的樣子,出人意料的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根本沒有什么狗。我張嘴就問:那只“壞狗”呢?怎么不出來歡迎我?弟弟連忙給我使眼色,意思是讓我別問。幸虧母親的耳聾加重了,又沒有戴上耳機,沒有聽清我的話,才沒有引起麻煩。
  這次在家差不多住了一個月。母親閉口不提那只狗。狗的“下場”是弟妹們在母親外出時七嘴八舌告訴我的。那只狗因為總去鄰居家偷東西吃,為非作歹已非一時,鄰居們損失慘重,對母親所鐘愛的這只“賊狗”早就恨之入骨,早就想除掉村子里的一害,只是考慮到母親的呵護而不敢下手。有一天,村子里幾個青年人聚在一起,想打牙祭,可又囊中羞澀,有一位膽子大的,就提出一個建議,趁我母親去鄰村走親戚之機偷偷宰了“賊狗”。他們“論證”了半天,認為這既是為民除害之舉,必然會得到大多數(shù)村民的擁護,同時又解決了打牙祭資金不足的問題,真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我的兩個弟弟知道之后,采取了不支持不阻攔不參加的“三不政策”,這就更壯了那伙兒年輕人的膽子。他們把狗引到一個小屋里,七八條扁擔的力量結束了母親的“愛狗”、人們眼中的“賊狗”的一生。這些青年七手八腳把狗剝了皮。狗肉在我們家鄉(xiāng)是上等的肉食,他們看見這條被扒了皮的鮮嫩的狗肉,歡喜地手舞足蹈起來。
  正當他們?yōu)樽约旱摹皠倮睔g呼的時候,母親似乎是從天而降,突然出現(xiàn)在那間小屋的門口。那局面是可想而知的。母親的憤怒、哭罵和要跟他們拼命的勁頭兒,把他們嚇傻了。母親給這幾個青年上的綱是“謀財害命”,她認為,狗和天下的生靈一樣,都是“命”。“命”這個客家話的單詞要是用普通話來說,就是“生命”,世界上哪里還有一種東西比生命更可貴呢!在母親揚言要到縣法院控告他們之后,這幾個力大無比的小伙子竟屈辱地一齊跪在母親的跟前,請求母親的饒恕。那天家里也亂了套,我那兩個在這件事情上實行“三不政策”的弟弟,也遭到母親空前的叱罵。只有一個去跟她報信的侄子,才勉強過關,沒有遭受批評。母親甚至還摔了屋里的一些東西,這是從未有過的。
  狗死不能復生。按母親的意愿,狗的“遺體”被抬到家門口的溪灞邊的砂石上,挖了一個深過一米多深坑,在溪水的嗚咽聲中,母親的愛狗被隆重地“殯葬”在這里。母親病倒了,但仍然堅持守在狗的墓地旁,晚上她被勸回家休息,由那位通風報信的侄子替她守望。如此三天三夜。
  從此母親不再養(yǎng)作為生靈的狗,直到她自己去世。
  (1998年5月)
  





上一本:城南三原色 下一本:此生雖短意纏綿:倉央嘉措情詩珍本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舊夢與遠山的作者是童慶炳,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