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汪曾祺


作者:汪曾祺     整理日期:2015-11-04 14:32:52

★汪曾祺回憶拜沈從文為師之后的成長經(jīng)歷時曾說:“沈先生很欣賞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說是得意高足!
  ★汪曾祺的小說耐讀、耐品、耐人尋味,是散文化的小說,作品大多是故鄉(xiāng)高郵的風土人情、市井生活,汪曾祺在作品中表達了愛與美、溫情與風俗,氤氳著世俗人生的歡娛。
  ★本書收入汪曾祺早期和后期的代表作。汪曾祺的短篇小說充溢著“中國味兒”,他的《受戒》和《大淖記事》,開創(chuàng)了“80年代中國小說新格局”!妒芙洹繁蝗藗兪①潪樾聲r期文壇的一只“報春燕子”、一枝芳香四溢的“奇花”。
  本書簡介:
  “世紀文學(xué)經(jīng)典”精裝書系,華文20世紀名家薈萃,讀者和專家共同評選,名作匯聚,學(xué)者作序,宜讀宜品宜藏。
  當代文壇上,能同時在散文和小說兩塊田地里經(jīng)營,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算是其中的一個。汪曾祺是公認的文體家,不僅能寫一手漂亮的散文,還能寫一手優(yōu)秀的小說。如果說讀汪曾祺散文我們享受的是閑情逸致,讀汪曾祺小說我們感受到的則是詩情畫意。
  本書精選汪曾祺在不同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精華,涵蓋成名作、口碑作,是作者小說創(chuàng)作全貌的最佳縮影,包括《復(fù)仇》《受戒》《異秉》《大淖記事》等名篇。汪曾祺的小說從一開始就具有獨特的個性。早期追求詩化的風格,小說中幾乎沒有什么對話;中年的小說語言糅進了不少方言,不同地域人物的對話猶顯文化差異;越近晚年越平實,基本上走了一條從奇崛向平淡的發(fā)展道路。
  作者簡介:
  汪曾祺于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蘇高郵縣城。汪曾祺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貢。他的父親受過新式教育且多才多藝的人。汪曾祺受家庭影響,從小養(yǎng)成了平易、溫和的性格。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得以在聞一多、朱自清和沈從文等名師的指導(dǎo)下,開始了自己的文學(xué)生涯。21歲,開始在校刊《文聚》上發(fā)表詩歌和小說。濃郁的鄉(xiāng)愁與市井人物,奠定了他作品的基本風格。1946年起,在上海的民辦致遠中學(xué)教書兩年。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lián)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fā)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fā)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于北京。
  目錄:
  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處確立藝術(shù)的精神季紅真
  復(fù)仇
  小學(xué)校的鐘聲
  冬天
  翠子
  囚犯
  老魯
  戴車匠
  藝術(shù)家
  邂逅
  異秉(一)
  異秉(二)
  受戒
  目錄:
  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處確立藝術(shù)的精神季紅真
  復(fù)仇
  小學(xué)校的鐘聲
  冬天
  翠子
  囚犯
  老魯
  戴車匠
  藝術(shù)家
  邂逅
  異秉(一)
  異秉(二)
  受戒
  大淖記事
  歲寒三友
  故里三陳
  雞毛
  晚飯花
  鑒賞家
  徙
  八千歲
  求雨
  小姨娘
  露水
  辜家豆腐店的女兒
  薛大娘
  名士和狐仙
  禮俗大全
  侯銀匠
  黃油烙餅
  七里茶坊
  八月驕陽
  講用
  金冬心
  云致秋行狀
  天鵝之死
  安樂居
  子孫萬代
  祁茂順
  瑞云
  雙燈
  樟柳神
  鹿井丹泉
  創(chuàng)作要目季紅真
  (本書目由季紅真選定)
  前言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處確立藝術(shù)的精神
  季紅真
  ……
  汪曾祺的一生是為藝術(shù)的一生。
  他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是以民間生活的題材引人入勝。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運的農(nóng)民、各種各樣的小商人、邂逅的囚徒、見多識廣的食客、淳樸的勞動婦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風流倜儻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從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豐富淵源,對于時代的獨特回應(yīng)。
  他的思想有過明顯的變化,一生經(jīng)歷了多次的自我否定與自我確立。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處確立藝術(shù)的精神
  季紅真
  ……
  汪曾祺的一生是為藝術(shù)的一生。
  他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是以民間生活的題材引人入勝。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運的農(nóng)民、各種各樣的小商人、邂逅的囚徒、見多識廣的食客、淳樸的勞動婦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風流倜儻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從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豐富淵源,對于時代的獨特回應(yīng)。
  他的思想有過明顯的變化,一生經(jīng)歷了多次的自我否定與自我確立。
  20世紀40年代的戰(zhàn)亂時期,他正值民族與個人的雙重危機,精神陷入極度的迷惘。另一方面,西南聯(lián)大民主自由的風氣,對于他世界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他早期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他的第一篇小說《復(fù)仇》是以仇讎和解為主題,而且寫了兩遍,可見他對于這個題材與主題的重視,其中是大有深意的。和平民主是40年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基本的社會理想,汪曾祺的業(yè)師中多有從學(xué)者到民主斗士的典型,比如聞一多和朱自清。經(jīng)歷了多年的壓抑之后,他在晚年的不少文章中,以自己切身的感受表達了對于殘酷的文化專制制度的憤懣,從中可以看到這一基本的政治立場。
  經(jīng)過了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漫長的思想改造,他曾經(jīng)真誠地相信馬克思主義。他認為還是馬克思主義好,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問題。80年代,主流理論界正以人道主義重新闡釋馬克思主義。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希望有人能夠?qū)懳恼拢撌鲆幌埋R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現(xiàn)代哲學(xué)思潮的關(guān)系?梢娝且匀说乐髁x為基礎(chǔ),理解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和他同時代的許多知識者一樣,中國古代的大同理想與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他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心理基礎(chǔ)。
  這樣的文化心理基礎(chǔ)也是他理解、選擇傳統(tǒng)文化的樞機。他認為儒家是講人情的,孔子是一個很可愛的普通人,甚至認為陶淵明是一個純正的儒家。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作品中一再出現(xiàn)具有名士風度的人物。佛教的思想更是一開始就流露在他的筆下,“冤親平等”的觀念使他的《復(fù)仇》被選入佛教小說集,晚年撰寫的《釋迦牟尼》,更是充滿了景仰之情。而所有的這一切,又是以藝術(shù)為軸心,融匯在他的思想血脈中。他稱贊孔子以自然中的瀟灑生命狀態(tài)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推崇《莊子》的藝術(shù)成就,多次寫到具有充滿世俗精神與藝術(shù)趣味的僧人,都可以看出藝術(shù)化了的豐富思想源泉,成為他思想背景的一部分。
  盡管他迷戀傳統(tǒng)文化,但并不是不加選擇地全盤接受。在他的作品中,對于封建禮教有著明顯的批判。他筆下的婦女形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深受封建文化毒害與壓迫的,另一種則是具有健康的人性。而這一類女性多數(shù)來自民間,屬于鄉(xiāng)村和市民階級的勞動女性。從中可以看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遺風,不僅是對貞操觀念的否定與對情感價值的肯定,也包括了對民間文化的重視。此外,對于民間人物的贊美,也體現(xiàn)著他對于民族偉大精神的發(fā)掘,對文化失范的痛切感受。有讀者寫信稱贊他的《七里茶坊》,寫的是民族精神的支柱,這比任何專家的評價都使他更高興。他評價一個青年作家的創(chuàng)作,用了“禮失求諸于野”的古語,反映了他對于民間文化所保留的先民道德的激賞。這些都體現(xiàn)了“五四”新文化的精神對他的深刻影響,成為他思想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他對于民眾的愚昧有著深刻的洞察,憤怒于統(tǒng)治者的“神道設(shè)教”對于民眾思想的鉗制,說“愚昧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拔逅摹边\動的啟蒙理想,融化在他的思想血脈之中,使他和20世紀激進的民粹主義思潮保持了心理的距離。
  他的思想還有一個重要的源頭,就是以存在主義為核心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哲學(xué)與美學(xué)。他在西南聯(lián)大的自由閱讀中,存在主義是重要的部分,而以之為背景的現(xiàn)代主義作家對他的啟發(fā)是決定性的,法國作家加繆、紀德,英國意識流小說家伍爾芙,西班牙作家阿左林,都是啟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重要人物。他在獲得藝術(shù)滋養(yǎng)的同時,也相當程度地接受了他們的思想。盡管在20世紀80年代,他真誠地主張“回到民族傳統(tǒng),回到現(xiàn)實主義”,懺悔早年對于現(xiàn)代主義的心儀,但是西方現(xiàn)代哲學(xué)與美學(xué)一直像暗流一樣,隱蔽地存在于他的創(chuàng)作中。直到晚年,他才可以坦誠地說,一個完全沒有困惑的人不是現(xiàn)代人,人經(jīng)常是寂寞的、無聊的、孤獨的,人都是孤兒。甚至勸告青年作家不要過早歸于平淡,在作品中多注入一些悲憫。坦然地說,贊同加繆的觀點,任何小說都是形象化了的哲學(xué)。
  這樣豐富的人文思想,使他的作品在歷史與現(xiàn)實、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本土與域外之間,以藝術(shù)的方式完成了個性化的表達;蛘哒f,他在20世紀東西方文化的大沖撞、大交匯處,確立了藝術(shù)的精神。在這里,藝術(shù)具有世界觀的意義。
  ……
  他的文章應(yīng)當說比幾個大師都還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愛還是態(tài)度,“寵辱不驚”!
  ——沈從文
 。ㄍ粼鳎┦且晃暮,修煉成老精。
  ——賈平凹
  汪曾祺帶給文壇溫暖、快樂和不凡的趣味。
  ——鐵凝
  汪曾祺是我認為全中國文章寫得最好的,一直到今天都這樣認為。
  ——黃永玉
  復(fù)仇
  ——給一個孩子講的故事
  一缶蜜茶,半支素燭,主人的深情。
  “今夜竟掛了單呢,”年青人想想暗自好笑。
  他的周身裝束告訴曾經(jīng)長途行腳的人,這樣的一個人,走到這樣冷僻的地方,即使身上沒有帶著干糧,也會自己設(shè)法尋找一點東西來慰勞一天的跋涉,山上多的是松雞野兔子。所以只說一聲:
  “對不起,廟中沒有熱水,施主不能洗腳了!
  接過土缶放下燭臺,深深一稽首竟自翩然去了,這一稽首里有多少無言的祝福,他知道行路的人睡眠是多么香甜,這香甜誰也沒有理由分沾一點去。
  然而出家人的長袖如黃昏蝙蝠的翅子,撲落一點神秘的迷惘,淡淡的卻是永久的如陳年的清香的煙。
  “竟連謝謝也不容說一聲,知道我明早什么時候便會上路了呢?——這燭該是信男善女們供奉的,蜜呢?大概廟后有不少蜂巢吧,那一定有不少野生的花朵啊,花許是梔子花,金銀花……”
  他伸手一彈燭焰,其實燭花并沒有長。
  “這和尚是住持?是知客?都不是!因為我進廟后就沒有看見過第二個人,連狗也不養(yǎng)一條,然而和尚決不像一個人住著,佛座前放著兩卷經(jīng),木魚旁還有一個磬,……他許有個徒弟,到遠遠的地方去乞食了吧……
  “這樣一個地方,除了倆和尚是什么都不適合的……”
  何處有丁丁的聲音,像一串散落的珠子,掉入靜清的水里,一圈一圈漾開來,他知道這絕不是磬。他如同醒在一個淡淡的夢外。
  集起渙散的眼光,回顧室內(nèi):沙地,白堊墻,矮桌旁一具草榻,草榻上一個小小的行囊,行囊雖然是小的,里面有破舊的物什,但是夠他用了,他從未為里面缺少些什么東西而給自己加上一點不幸。
  霍的抽出腰間的寶劍,燭影下寒光逼人,墻上的影子大有起舞之意。
  在先,有一種力量督促他,是他自己想使寶劍馴服,現(xiàn)在是這寶劍不甘一刻被冷落,他歸降于他的劍了,寶劍有一種奪人的魅力,她逼出青年人應(yīng)有的愛情。
  他記起離家的前夕,母親替他裹了行囊,抽出這劍跟他說了許多話,那些話是他已經(jīng)背得爛熟了的,他一日不會忘記自己的家,也決不會忘記那些話。最后還讓他再念一遍父親臨死的遺囑:“這劍必須飲我的仇人的血!”
  當他還在母親的肚里的時候,父親死了,滴盡了最后一滴血,只吐出這一句話。他未叫過一聲父親,可是他深深地記著父親,如果父親看著他長大,也許嵌在他心上的影子不會怎么深。
  他走過多少地方,一些在他幼年的幻想之外的地方,從未對連天的煙波發(fā)過愁,對蓊郁的群山出過一聲嘆息,即使在荒涼的沙漠里也絕不對熠熠的星辰問過路。
  起先,燕子和雁子會告訴他一聲春秋的消息,但是節(jié)令的更遞對于一個永遠以天涯為家的人是不必有所在乎的,他漸漸忘了自己的年歲,雖然還依舊記得哪一天是生日。
  “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他曾經(jīng)跟母親承諾過。
  曾經(jīng)跟年老的舵工學(xué)得風雨晴晦的知識,向江湖的術(shù)士處得來霜雪瘴癘的經(jīng)驗,更從背箱的郎中的口里掏出許多神奇的秘方,但是這些似乎對他都沒有用了,除了將它們再傳授給別人。
  一切全是熟悉的了,倒是有時故鄉(xiāng)的事物會勾起他一點無可奈何的思念,苦竹的籬笆,絡(luò)著許多藤蘿的;晨汲的井,封在滑足的青苔里的,……他有時有意使這些淡漫的記憶濃起來,但是這些縱然如秋來潮汐,仍舊要像潮汐一樣的退下去,在他這樣的名分下,不容有一點鄉(xiāng)愁,而且年青的人多半不很承認自己為故土所累系,即使是對自己。
  什么東西帶在身上都會加上一點重量,(那重量很不輕啊)曾經(jīng)有一個女孩子想送他一個盛水的土瓶,但是他說:“謝謝你,好心腸的姑娘,愿山嵐保佑你頰上的桃紅,我不要,而且到要的時候自會有的!
  所以他一身無贅物,除了一個行囊,行囊也是不必要的,但沒有行囊總不像個旅客啊。
  當然,“這劍必須飲我仇人的血”他深深地記著。但是太深了,像已經(jīng)溶化在血里,有時他覺得這事竟似與自己無緣。
  今晚頭上有瓦(也許是茅草吧),有草榻,還有蠟燭與蜜茶,這些都是在他希冀之外的,但是他除了感激之外只有一點很少的喜悅,因為他能在風露里照樣做夢。
  丁丁的聲音緊追著夜風。
  他跨出禪門(這門是圓的)。殿上一柱紅火,在幡帳里跳著皈依的心,他從這一點靜穆的發(fā)散著香氣的光亮中走出,山門未閉,朦朧里看得很清楚。
  山門外有一片平地,正是一個舞劍的場所。
  夜已深,星很少。但是有夜的光。夜的本身的光,也能夠照出他的劍花朵朵,他收住最后一著,很躊躇滿志,一點輕狂圈住他的周身,最后他把劍平地一揮,一些干草飛起來,落在他的袖上。帶著滿足與珍惜,在丁丁的聲息中,他小心地把劍插入鞘里。
  “施主舞得好劍!”
  “見笑,”他有一點失常的高興,羞澀,這和尚什么時候來的?
  “師父還未睡,清韻不淺!
  “這時候,還有人帶著劍。施主想于劍上別有因緣?不是想尋訪著什么嗎?走了這么多路。”
  和尚年事已大,禿頂上隱隱有剃不去的白發(fā),但是出家人有另外一副難描畫的健康,炯明眸子在黑地里越叫人認識他有許多經(jīng)典以外的修行,而且似乎并不拒絕人來叩問。
  “師父好精神,不想睡么?”
  “出家人盡坐禪,隨時都可以養(yǎng)神,而且既無必做的日課,又沒有經(jīng)誦道場,格外清閑些,施主也意不想睡,何不談?wù)勀!?br/>  他很誠實的,把自己的矢志告訴和尚,也知道和尚本是行腳來到的,靠一個人的力量,把這個久已經(jīng)頹圮的廢廟修起來,便把漫漫的行程結(jié)束在這里,出家人照樣有個家的,后來又來了個遠方來的頭陀,由掛單而常住了。
  “怪不道,……那個師父在哪兒呢?”他想發(fā)問。
  “那邊,”和尚手一指,“這人似乎比施主更高一層,他說他要走遍天下所有的地方!
  ……
  





上一本:雅舍談吃 下一本:我相信真愛2冊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汪曾祺的作者是汪曾祺,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